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评价纳洛酮治疗重度乙醇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6例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和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纳洛酮,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比较治疗后的效果。结果疗组患者恢复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纳洛酮治疗重度乙醇中毒疗效显著,催醒时间短,可作为常规的首选药。

  • 标签: 纳洛酮 重度乙醇中毒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分析血液灌流抢救重度急性中毒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0年1月至2011年9月在我院急诊科就诊的急性中毒患者中随机选择78例,在洗胃、灌肠、吸氧、补液、利尿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血液灌流后观察临床症状、生化指标改善情况及患者生存率。结果经积极治疗73例患者抢救成功,5例患者死亡,抢救成功率为93.2%;抢救成功患者临床症状及各项生化指标较血液灌注有明显改善。结论对于重度急性中毒的患者行血液灌流抢救,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换患者生命质量。

  • 标签: 血液灌流 重度急性中毒 临床观察
  • 简介:目的探讨吸烟与男性发冠心病(PCAD)的关系。方法纳入27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PCAD患者,其中男性组158例和女性组112例,对两组常见心血管危险因素(吸烟史、高血压、糖尿病、发冠心病家族史、血脂异常等)进行分析。结果PCAD患者男性组和女性组平均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组吸烟比例显著高于女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高血压、糖尿病、PCAD家族史无差异,但男性HDL-C(mg/d1)显著低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PCAD与吸烟呈正相关(OR=153.82,P〈0.01),与HDL-C呈负相关(OR=0.95,P〈0.01)。结论男性PCAD的发病年龄早于女性,且与男性的吸烟和低HDL-C密切相关。

  • 标签: 早发冠心病 危险因素 吸烟
  • 简介: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的老龄化,主动脉瓣硬化、钙化与狭窄的发病率日益增高。研究显示,年龄大于65岁的人群中1/4存在主动脉瓣硬化,而其中约1/6主动脉瓣硬化将发展成主动脉瓣狭窄(aorticstenosis,AS),而半数轻一中度AS患者将会发展为血流动力学异常的重度主动脉瓣狭窄(symptomaticsevereaorticstenosis,SAS)。

  • 标签: 主动脉瓣狭窄 手术指征 无症状 主动脉瓣硬化 血流动力学异常 AORTIC
  • 简介:目的总结左主干重度狭窄冠心病患者行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的治疗效果和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12年6月,83例左主干狭窄〉70%的患者接受了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其中27例急诊手术,三支病变62例,两支病变21例,术中改为体外循环5例;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7例。结果远端吻合口平均(3.34±0.83)个,死亡2例(2.4%)。随访2个月至2年,仅1例心绞痛复发,余者均未出现心绞痛症状。手术效果及手术并发症的发生与非左主干病变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主干重度狭窄行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临床效果良好。

  • 标签: 左主干病变 冠状动脉疾病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