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慢性肾功能衰竭发展到终末期可以并发血液系统的多种异常,如贫血、血小板功能障碍等,其中慢性肾功能衰竭时贫血最为常见,本文就肾性贫血在中医方面采用脾肾两补、温补脾肾、利湿化浊等方法治疗性贫血方面进行探讨,疗效满意。

  • 标签: 肾性贫血 中医分型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Ret参数和Hb在妊娠期缺铁性贫血(IDA)治疗中的应用。方法用血液分析仪检测48例正常对照组及68例IDA患者RET%、HFR%、MFR%、LFR%及IRF%进行测定。结果妊娠期IDA患者铁剂治疗前Ret及分群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铁剂治疗后Ret、IFR、MFR、HFR高于治疗前(P<0.01);LFR低于治疗前(P<0.01)。结论但妊娠期IDA与单纯的IDA有诸多的不同点,为了详细探讨妊娠期患者口服铁剂治疗后Ret参数的动态变化。确定骨髓反应的早期指标,我们进行了Ret参数在妊娠期IDA疗效观察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缺铁性贫血 网织红细胞及分群 铁剂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静脉应用蔗糖铁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依倍成都地奥集团九泓制药生产2000iu/支)和口服维铁缓释片联合EPO治疗MHD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50例MHD伴肾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静脉组和口服组,两组均给予EPO治疗,静脉组给予蔗糖铁100mg静脉滴注,口服组给予维铁缓释片(每片含硫酸亚铁525mg)口服,疗程均16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贫血治疗的效果、铁代谢指标的变化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静脉组Hb、Hct、及TSAT,SF的指标明显高于口服组。结论静脉注射蔗糖铁可有效地纠正MHD的铁缺乏,提高EPO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好。

  • 标签: 蔗糖铁 促红细胞生成素 维铁缓释片 血液透析 肾性贫血
  •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国痛风病患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致血尿酸增高所引起的一组异质性疾病,包括高尿酸血症、反复发作的急性单关节炎、痛风石沉积、慢性痛风石性关节炎、痛风性肾病、尿酸性尿路结石等。本文就近年来的治疗总结下体会与经验。

  • 标签: 痛风 治疗
  • 简介:摘要重型肝炎是病毒性肝炎中最严重、最凶险的一种临床类型,其发病机理错综复杂,临床表现变化多端,治疗难度极大。国内近年来报道的病死率在60%~80%之间。历时半个多世纪,对本病的病理生理和治疗方药的研究,迄今仍是肝病领域中最重要课题之一。

  • 标签: 重型肝炎 治疗 体会
  • 简介:摘要胫骨平台骨折又称胫骨近端关节内骨折,是膝关节创伤中最常见的骨折之一。在临床中较常见,约占全身各种骨折的4%。胫骨平台骨折大多是由于高能量损伤导致的,骨折类型复杂,并伴有严重软组织、侧副韧带、膝关节韧带、交叉韧带半月板等损伤,治疗难度大。我科2007年10月至2010年3月,共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21例,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 标签: 胫骨平台骨折 手术 内固定 功能锻炼
  • 简介:摘要睡眠障碍是老年痴呆患者常见的问题,它严重影响着患者的休息。本文通过采用心理护理、提供良好的住院环境、生活护理、用药安全护理、健康教育等护理干预措施,使大部分患者睡眠质量得到了改善,提高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改善了生存质量。

  • 标签: 老年痴呆 睡眠障碍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完善高血压的综合治疗方法。方法随机对2008年3月~2009年3月120例高血压患者实施降压药物、中医疗法、康复疗法、饮食疗法、茶疗法等综合性治疗并观察疗效。结果120例中,显效28例,占23.33%;有效79例,占65.86;无效3例,占2.5%。结论高血压是是终身服药的病,单一的服药治疗其效果较差,采取上述综合性治疗,可明显的提高难治性高血压病的疗效。

  • 标签: 高血压 综合治疗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实现医生与接受皮肤美容治疗患者的医患双方关系更和谐。方法医生在接触患者的术前咨询、术中治疗和术后关怀阶段都将“爱护病体”意识贯彻,从细节上关爱患者。结果患者更容易接受各项皮肤美容治疗治疗过程更顺利,医患纠纷减少。结论医务工作者要将“爱护病体”意识谨记心中,在工作中养成关爱患者的习惯,有助于共建和谐社会。

  • 标签: 爱护病体 激光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波治疗治疗寻常疣的效果。方法对2006-2009年门诊病人46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一次性治愈率为96.2%,二次治愈率为2.1%。结论微波治疗治疗寻常疣治愈率高,安全有效,复发率低。

  • 标签: 微波 寻常疣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眼睑黄色瘤合并眼睑皮肤松驰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本组20例(40眼)眼睑黄色瘤合并睑皮松驰者采用联合手术,将黄色瘤切除同时行上睑松驰矫治术。结果20例(40眼)眼睑黄色瘤均切除,眼睑无张力,双重脸形成,随访(38眼),时间6月~2年,眼脸外观形态良好,无明显瘢痕,均无复发。结论眼睑黄色瘤切除联合上睑松驰矫治术,合理设计,可获得理想的治疗、美容双重效果。

  • 标签: 眼睑黄色瘤 上睑成形术
  • 简介:摘要探讨老年肠梗阻的诊断与治疗效果,就肠梗阻的治疗中应注意的问题做若干探讨。

  • 标签: 肠梗阻 治疗 病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全脑室系统铸型出血的治疗方法,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对48例全脑室铸型出血患者采用双侧侧脑室外引流(其中一侧为ommaya)并用尿激酶冲洗治疗联合腰大池置管引流血性脑脊液。结果38例存活,8例死亡,2例放弃治疗。6个月后随访结果20例恢复良好,8例轻瘫,4例重瘫,6例植物生存状态。结论这种综合疗法加快了血肿清除,提高了疏通脑脊液循环通路的效率,尤其适合于全脑室铸形出血的患者。

  • 标签: 全脑室出血 外引流 ommaya囊 尿激酶 脑脊液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我院102例外伤性脾破裂治疗经验。方法通过统计我院1996年~2006年间102例外伤性脾破裂病例,分析受伤史、合并伤、是否手术、是否安放引流管及血小板升降情况。结果外伤史以交通事故及坠落伤为主,术前有10余种合并伤,保守治疗21例;手术81例,其中保脾术4例,切除术77例,术后常规安放引流管,其中1例未安放引流管,发生感染;术后血小板最高达985×109/L,未予抗凝治疗,无血栓发生。结论对于外伤性脾破裂,在基层应重视询问病史,重视腹部穿刺,有条件者行CT检查;在基层手术以切脾为主并常规安放引流管;术后血小板在3周后降至正常,不必常规抗凝治疗

  • 标签: 脾破裂 外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颅脑外伤术后并发脑梗死的相关因素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06年5月~2010年3月诊治31例脑外伤术后脑梗死的患者,以内科保守治疗为主,以及针灸理疗、功能锻炼,观察其疗效。结果痊愈9例;好转5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5例,其中3例死于多脏器衰竭或感染,2例死于癫痫持续状态。结论脑外伤术后脑梗死发病率较低,在外伤后由于脑供血动脉损伤,加上脑水肿,血栓形成,引起脑梗死发病机制复杂,采取适当的综合治疗方法治疗效果好。

  • 标签: 颅脑外伤 脑梗死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胰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及术后灌洗引流。方法对急性重症胰腺炎采取积极现代技术保守治疗及胰床广泛切开清除坏死组织、术后灌洗引流及综合治疗。结果重症胰腺炎经综合治疗死亡率明显下降。

  • 标签: 重症急性胰腺炎 手术时机 外科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救治观察,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治水平。方法通过积极补液,纠正脱水、电解质紊乱,合理应用胰岛素,治疗酸中毒等措施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论合理补液,纠正患者的代谢紊乱,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脉应用是DKA治疗成功的关键。

  • 标签: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救治 补液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电针治疗Ⅱ型糖尿病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电针治疗组和西沙必利对照组,各治疗3周后进行临床疗效和胃电功率及频率变化的疗效比较。结果电针治疗组疗效优于西沙必利组,在临床善和胃电频率变化方面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治疗组胃电功率提高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电针是治疗Ⅱ型糖尿病胃肠功能障碍的一种有效方法。其机理与针灸对自主神经的调节作用有关。

  • 标签: 糖尿病 胃轻瘫 电针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早期处理及治疗效果。方法131例(164肢)患者入院创面反复冲洗清创,早期修复软组织为主,提供软组织修复的初期稳定,选择合适的固定方式,外支架固定107肢,不扩髓绞锁髓内钉固定34肢,钢板内固定11肢,石膏外固定7肢等。结果123例(154肢)均获7~21.5个月随访,平均11.5个月。骨折愈合时间4.5~21个月,平均7.7个月,其中延迟愈合6肢,占3.9%;2肢不愈合,占1.3%,二次手术治愈。Johner-Wruh评分标准129肢优、19肢良,2肢中,4肢差,优良率96.1%。结论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早期提供较理想的软组织修复,用外固定支架稳定骨折,尤其适用Ⅲ度开放骨折,可获良好治疗效果。

  • 标签: 胫腓骨 开放性骨折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