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有极少的关于服用西地那非或其他PDE5抑制剂治疗ED的患者出现非动脉性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报道。本文中,GorkinL等使用全球临床试验和欧洲观察研究的安全性方面的数据资源评估非动脉性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发生率(IntJClinPract,2006,60(4):500~503)。从有超过13000名患者参加的临床试验数据和不少于每年35000患者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估算出使用西地那非后非动脉性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发病率约为每年100000患者非动脉性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发生率约为2.8例,与已报道的美国普通人群样本的估算值相似(为2.52例和11.8例/100000患者/年;年龄≥50岁)。这些数据并不能提示使用西地那非会提高非动脉性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发生率。

  • 标签: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西地那非 动脉性 发生率 临床试验数据 PDE5抑制剂
  • 简介:引起尖锐湿疣的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是一种无包膜的双链小DNA病毒,约8kb,有几十种基因型,最常见由HPV-6和HPV-11引起,也有肿瘤基因型HPV-16和HPV-18型。由于HPV自身的生活周期,其主要存在于细胞内并与感染细胞共生,HPV仅局限于感染部位的皮肤和粘膜,很少进人血液循环,病毒抗原与免疫细胞接触很少,极少发生抗原释放和抗原递呈,使机体不能产生有效的免疫应答,

  • 标签: 人类乳头瘤病毒 感染细胞 中西医结合 HPV-11 诊疗 男性
  • 简介:目的探讨膀胱内翻性乳头瘤(IPB)的发病特点及其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IPB的临床资料.20例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4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膀胱灌注化疗预防复发.结果患者术后生存良好,20例获得随访3个月~12年,未见肿瘤复发或恶变.结论IPB是一种少见的尿路上皮肿瘤,预后良好.诊断依赖于膀胱镜检及术后病理检查,TURBT是其标准的治疗方法,术后予膀胱灌注化疗有利于预防复发.

  • 标签: 膀胱肿瘤 内翻性乳头状瘤 内翻性乳头状瘤 IPB 病理检查
  • 简介:目的提高对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临床、病理组织学特征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1992年至2005年13年间我院收治的12例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结果12例均手术切除,术后恢复顺利。随访4个月至9年,平均4年,肿瘤无复发和转移。结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是一种较为少见的良性肿瘤,手术治疗预后较好。

  • 标签: 肾上腺肿瘤 诊断 治疗
  • 简介:我们收治了23例终末期尿毒症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患者,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选择2004年4月至2005年4月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时出现神经精神症状的23例患者,男9例,女14例,年龄37~86岁,病程1~96个月。血尿素氮(23.5±8.7)mmol/L、血肌酐(872.7±317.2)μmol/L,均符合慢性肾衰竭终末期尿毒症的诊断标准。

  • 标签: 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终末期尿毒症 临床分析 并发 mol/L 神经精神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