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肺功能与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在儿童支气管哮喘规范治疗过程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254例初诊、急性发作期的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有无合并过敏性鼻炎分为合并鼻炎组与未合并鼻炎组,并以62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哮喘患儿均给予规范治疗,于治疗初始以及治疗3、6、9、12个月复查肺功能及FeNO水平;对照组测定一次肺功能和FeNO。结果规范治疗1年中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高呼气流速(PEF)、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EF),以及最大呼气25%、50%及75%肺活量的瞬间流速(MEF25、MEF50、MEF75)均逐渐升高,FeNO水平逐渐降低(P〈0.05)。治疗6个月后PEF、FEV1等大气道功能指标基本恢复;9个月后MMEF、MEF25、MEF50、MEF75等小气道功能指标基本恢复;1年后大小气道功能指标与对照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FeNO水平仍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初始及3个月时,合并鼻炎组的哮喘患儿FeNO均高于未合并鼻炎组(P〈0.05)。治疗初始FeNO水平与肺功能各项指标均存在负相关(P〈0.05)。结论哮喘儿童的规范治疗过程中,肺功能参数逐渐升高,FeNO水平逐渐下降,大气道功能的恢复早于小气道功能,另外也要注意鼻炎对气道反应性的影响。

  • 标签: 肺功能 呼出气一氧化氮 支气管哮喘 儿童
  • 简介:报告规范是针对某种类型的研究或文件进行清晰、明确、系统报告的标准格式[1]。1996年国际报告试验的统一标准(CONSORT)小组首次基于临床试验报告混乱和低质量的问题,制定了针对RCT的报告规范[2],目前已经被JAMA,TheLancet,BMJ等多家知名医学期刊引入稿约。此后针对系统评价/Meta分析、观察性研究和动物实验等不同研究类型的报告规范也相继制定和发表[3~7],这些报告规范不仅提高了医学研究的报告质量[8,9],同时也促使了

  • 标签: 病例报告 研究类型 观察性研究 医学期刊 医学研究 临床试验报告
  • 简介:哮喘是一种小儿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在儿童时期因缺乏规范治疗是导致其患病率逐年上升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研究运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哮喘GINA防治方案,自1998年2月至2001年10月在广西南宁市江南区对部分哮喘息儿进行规范治疗,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 标签: 哮喘 儿童 规范治疗 GINA防治方案
  • 简介:动物实验是重要的生物医学研究类型,是医学研究常用的方法之一,在生命科学和现代医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常应用于新药研发、疾病研究、教研教学等领域[1]。动物实验设计的合理性及其报告的规范性直接影响其成果向临床研究的进一步转化[2~4]。动物实验方法学质量存在缺陷很可能导致其研究结果不准确、不科学,而报告不完整、不规范会给读者了解研究的真实性和实用性带来很大障碍[5,6],甚至误导读者,影响研究结果的有效利用,客观上也是对投入资金和实验动物的一种巨大的浪费[7]。因此,以动物为研究对象开展的基础研究,尤其是有重要基金资助的动物实验,科研工作者有责任清晰、完整、客观地报告实验具体的设计、实施和结局指标评价的方法及其结果。

  • 标签: 动物实验 报告规范 指南 医学研究 生命科学 实验设计
  • 简介: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家长对儿童忽视的认知和健康教育需求状况,为开展适宜的防治儿童忽视的健康教育提供科学根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东莞、惠州、中山、佛山市3~6岁学龄前儿童家长621人进行儿童忽视的认知和健康教育需求调查。结果仅5.4%的家长听说过儿童忽视、也知道内容;55.9%的家长以前从来没有获得过防治儿童忽视的知识;90.5%~90.7%的家长需要、也愿意接受防治儿童忽视的相关知识;94.6%~97.4%的家长认为应该也需要进行防治儿童忽视的教育和宣传;77.0%的家长期望的健康教育方法是正规宣传手册、书报及杂志,55.6%期望对家长或老师开设预防儿童忽视教育课程,49.1%期望专题讲座等;70.5%的家长认为应该在幼儿园集中培训家长,61.4%认为应在公共场合宣传,59.6%认为应集中培训幼儿园老师,通过这些形式对儿童忽视防治知识进行广泛宣传。结论学龄前儿童家长的儿童忽视相关知识严重匮乏,但需求迫切,应加强并有针对性地开展适宜于家长的内容、地点、形式、方法和途径的防治儿童忽视的健康教育

  • 标签: 儿童忽视 认知 健康教育 学龄前儿童 家长
  • 简介:幼儿的心理健康主要是指其合理的需要和愿望得到满足之后,情绪和社会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幼儿期的心理是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孩子性格特征的优劣,直接影响孩子今后的健康成长和对待未来的态度。看看下面的15个问题,再对照一下自己的宝贝,然后回答:“是”或“否”。

  • 标签: 幼儿心理 健康测试 性格特征 心理健康 心理状态 社会化
  • 简介:1质量改进研究及其报告现状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应用最佳证据改进临床实践的实施科学(Implementationscience)广受关注。质量改进研究是指在真实情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研究问题,并针对关键问题构建干预措施,在真实情境中应用干预措施,以改进卫生保健中的不足,并维持长期的改进效果,持续促进医疗保健质量。

  • 标签: 质量改进 报告规范 解读 清单 医疗保健质量 干预措施
  • 简介:同一种食物,烹调的方法不同的话,对营养成分的影响就不一样。1.主食的烹调精米、精面的营养价值不如糙米及标准面粉的高,因此孩子的主食要粗细措配,以提高其营养价值。(1)淘大米时尽量用冷水淘,最多3遍,且不要过分的用手搓,以免大米外层的维生素损失过多;(2)煮米饭时尽量用热水,有利于维生素的保存。

  • 标签: 烹调方法 维生素损失 健康 营养价值 营养成分 标准面粉
  • 简介:蔬菜虽然不是什么高蛋白,然而它却是宝贝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营养。那么,蔬菜对宝贝的身体健康都有哪些作用呢?如果宝贝不爱吃蔬菜1影响肠道对营养的吸收蔬菜中的纤维素可促进肠道中有益菌生长,抑制有害菌繁殖。如果经常不吃蔬菜,就会破坏肠道内有益菌的生长环境,从而影响肠道对营养的吸收功能。

  • 标签: 身体健康 蔬菜 VS 生长发育 吸收功能 肠道内
  • 简介:宝宝出生24小时后,体内会排出一些黑绿色、黏稠的焦油状物质,我们叫做“胎粪”。出生后,在他开始正常的消化之前,需要把这些物质先排出体外。宝宝进食后,他的消化系统慢慢适应他所吃的食物,大便也开始转变颜色。

  • 标签: 信号 健康 粪便 消化系统 进食后 慢适应
  • 简介:睡眠对于儿童来说尤为重要,特别是婴幼儿,他们绝大多数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良好的睡眠是小儿的体格和神经发育的基础,因此小儿的健康状况也可以以睡眠质量来衡量。正常情况下,小儿睡眠应该是安静、舒坦,头部微汗,呼吸均匀无声,有时小脸蛋上可以出现各种表情。

  • 标签: 睡眠质量 健康状况 小儿 神经发育 婴幼儿
  • 简介:古有云:“吃饭皇帝大”,对于孩子而言,更是如此。因为“吃”对他们来说,不只是一种获取营养和能量的手段,更是一门通往健康大道的重要课程。合理的饮食能够保证中枢神经系统及各种组织器官发育的重要营养素供给,让孩子越吃越聪明。

  • 标签: 饮食 健康 中枢神经系统 营养素供给 器官发育 孩子
  • 简介:游戏目的通过按摩刺激宝宝的右脑,使宝宝感到舒适和愉快,同时还可促进宝宝的血液循环。游戏准备在宝宝睡醒或换尿布的时候,妈妈可以给宝宝做做按摩操。

  • 标签: 亲子游戏 健康宝宝 按摩 血液循环 换尿布
  • 简介:在循证医学中RCT被认为是临床治疗、干预措施效果评价的最佳证据来源,原因是源于其设计原理。研究单位被随机化地分配到不同的干预组,经过一段时间的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根据不同干预组间结局的不同,推断干预效果与干预措施的因果关系。

  • 标签: 报告规范 试验研究 随机对照 干预措施 解读 清单
  • 简介:俗话说,百味盐为主。食盐可谓调味品中的老大,饭菜不放盐或太淡,吃起来总让人觉得索然无味,所以很多妈妈也会想当然地在孩子的饮食里加些盐,认为能调节口味,促进孩子食欲。殊不知,盐给孩子带来的危害却不容小视。最近,保健专家就指出,无论是健康的孩子,还是体弱的孩子,均不宜摄入过多的盐,饮食应该以清淡为主。

  • 标签: 孩子健康 食盐 调味品 饮食
  • 简介:妈妈们都知道宝宝吃太多零食不利健康,可零食是宝宝的最爱,不给宝宝吃零食,宝宝会哭闹,妈妈又觉得心疼。怎么办呢?

  • 标签: 零食 饮食健康 婴儿 营养学
  • 简介:宝宝的安全护理避免围栏给宝宝带来危害一旦宝宝开始走动,甚至在宝宝开始爬或者走之前,很多大人就喜欢使用婴儿围栏,为宝宝建立一个相对安全的空间,其实,要知道,把宝宝放在婴儿围栏里,并不意味着宝宝就进人了保险箱,因为婴儿围栏同样可能给宝宝带来伤害。比如宝宝会啃咬婴儿围栏而导致病从口入。如果婴儿围栏是木质围栏,条木之间的距离过大,可能导致宝宝的头卡在里面等等。

  • 标签: 健康 安全护理 相对安全 婴儿 意味着
  • 简介:惊厥6个多月宝宝惊厥(俗称抽风),最常见的原因是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抽搐症,此症在婴JLBI期发病,其中3—6个月发病的比例几乎占了2/3,因为宝宝处于生长发育最快的阶段,相对需要的钙质较多,如果饮食中缺钙,而维生素D的缺乏致使钙吸收得少,就很容易因低钙惊厥。

  • 标签: 婴幼儿保健 保健法 健康提示 惊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