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总结分析胃癌转移到男性生殖系统患者临床特点,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结合本院诊治1例残胃癌术后左侧精索转移患者资料,同时检索2015年10月之前PubMed、Medline、Ovid、CNKI和万方数据库上已发表胃癌转移到男性生殖系统相关文献,将符合文献质量评价标准文献纳入,提取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纳入42篇文献,共提取44例患者资料。本组患者平均发病年龄(57.3±14.36)岁,平均发病时间为5.1(5.1±6.79)个月。单纯左侧生殖系统转移15例(34.1%),单纯右侧生殖系统转移21例(47.7%),双侧同时转移8例(18.2%)。33.3%患者首诊生殖系统转移癌.随后检查发现胃癌。原发胃癌病理分化程度差病例占89.6%(26/29),转移癌病理分化程度差病例占93.3%(28/30)。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12.0个月。结论胃癌转移到男性生殖系统罕见,原发胃癌与生殖系统转移癌分化程度低,且患者预后极差。

  • 标签: 胃癌 男性 生殖系统 转移
  • 简介:目的评价超声引导真空辅助活检(uhrasound-guidedvacuum-assistedbiopsy,UGVAB)系统具有适应证乳腺多发病灶和单发病灶诊断性切除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4年2月期间345例乳腺小病灶患者,在超声引导下通过UGVAB系统连接旋切刀穿刺到超声定位病变,尽可能完全切除病变。术后对诊断为良性病变患者进行随访和超声检查。结果大多数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有较好顺应性。多灶性病变组不适症状发生率(18/157)高于单发病灶组(3/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所有病灶均获得准确病理诊断,多灶性病变组中癌或ADH发生率(14/157)高于单发病灶组(3/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多灶性病变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良性病变残留率均高于单发病变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术后并发症良性肿瘤患者均不需进一步手术治疗。良性病变患者在术后6个月复查中无假阴性。结论超声引导真空辅助活检系统具有适应证乳腺多灶性病变进行诊断眭切除具有良好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乳腺多发性病变 真空辅助活检 超声引导 诊断 乳腺肿瘤
  • 简介:目的探讨机械臂辅助3D系统在完全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中临床应用,评估其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5年8月广东省中医院胃肠外科应用机械臂辅助3D系统实施完全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18例。分析患者基线资料、术中及术后结果。结果18例患者均完成3D腹腔镜手术。1例胃体癌患者行全胃切除术时术中因脾脏撕裂出血,中转为手助扶镜并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2%,包括1例(5.6%)肺部感染和1例(5.6%)炎性肠梗阻,均经保守治疗后痊愈出院。远端胃癌D2根治术平均手术时间为(232.8±58.3)min,全胃切除D2根治术平均手术时间为(287.3±67.9)min,术中失血量为(122.5±55.7)ml,首次排气时间为(47.9±19.7)h,恢复流质饮食时间为(74.6±20.9)h,术后住院时间为(10.224.7)d。平均淋巴结清扫数目为(29.8±11.3)枚。结论机械臂辅助系统在完全3D腹腔镜胃癌D:根治术中临床应用是安全、可行

  • 标签: 机械臂辅助3D系统 完全腹腔镜手术 胃癌 淋巴结清扫
  • 简介:目的观察肱骨内上髁炎手术治疗临床效果,并探讨手术技巧。方法自2011年1月至2013年2月,我科对24例保守治疗效果欠佳肱骨内上髁炎患者行开放手术治疗,切除旋前屈肌群肌腱起始处退变组织。对比患者术前、术后肘关节患者自我报告式HHS2评分和Mayo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以评价手术效果。结果24例术后均获8~23个月随访,平均13.7个月。分别术前、术后1、2、6个月进行肘关节患者自我报告式HHS2评分和Mayo评分,术前HHS2评分为73.2±6.4,术后1个月为93.0±4.7,2个月为92.5±5.0,6个月为94.5±5.1;术前Mayo评分为72.8±5.8,术后1个月为83.2±6.3,2个月为87.9±4.9,6个月为91.7±6.0。结果显示患者主观感觉和肘关节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24例中19例(79.2%)长期随访效果良好,2例(8.3%)残留肘内侧轻度慢性疼痛,3例(12.5%)因发生尺神经炎行二次手术治疗,术后神经症状获得缓解。结论开放手术治疗顽固性肱骨内上髁炎疗效可靠,对于合并尺神经病变患者,建议预防性松解和前置尺神经。

  • 标签: 肱骨 外科手术 臂损伤 创伤和损伤
  • 简介:目的总结不同T分期远端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分析淋巴转移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至2011年1月间本院数据库资料齐全570例根治性远端胃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比较不同T分期患者间淋巴结转移率和转移度差异。结果不同T分期远端胃癌之间肿瘤大小及肿瘤分化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浸润深度与肿瘤大小是远端胃癌淋巴结转移独立危险因素。全组570例远端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率为62.8%,其中T_1期为18%,T_2期为39.7%,T_3期为76.0%,T_4期为80.1%,进展期淋巴结总体转移率为78.1%,不同T分期患者淋巴结转移率有显著性差异。全组患者淋巴结总体转移度15.8%,其中T_1期为2.2%,T_2期为6.4%,T_3期为26.7%,T_4期为37.7%,进展期淋巴结转移度为26.9%,不同T分期患者淋巴结转移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T分期远端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和淋巴转移特点不同,随T分期增高,淋巴结转移率和转移度增高。根据T分期不同,一定程度上可指导合理淋巴清扫范围。

  • 标签: 远端胃癌 淋巴结转移率 淋巴结转移度
  • 简介:目的探讨淋巴结比率对于评价胃癌患者预后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到2009年期间在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08例行根治性胃癌切除术后患者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计算淋巴结比率LNR(阳性淋巴结数目/清扫淋巴结总数)截点值并分组,分析LNR与临床病理参数关系,及其与清扫淋巴结总数、转移淋巴结数之间相关性。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胃癌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结果年龄(P=0.03)、肿瘤直径(P〈O.001)、肿瘤分化程度(P=0.013)、肿瘤浸润深度(T分期)(P〈0.001),转移淋巴结(N分期)(P〈O.001)和TNM分期(P〈0.001)与LNR有显著相关性nLNR与阳性淋巴结数有显著相关性(r=O.88,P〈0.001),与清扫淋巴结总数无相关性(r=0.08,P=0.408)。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T、N、TNM分期、LNR影响胃癌患者预后,Cox回归模型提示,肿瘤大小、TNM分期、LNR是胃癌患者独立预后因素。结论LNR可用来评价胃癌患者预后,其与清扫淋巴结数量无明显相关性。

  • 标签: 胃癌 淋巴结比率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厚发性小肠肿瘤临床特点,基层医院对其早期诊断及治疗手段。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原发性小肠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26例患者均经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诊断。其中良性肿瘤7例(26.9%),以平滑肌瘤多见;恶性肿瘤19例(73.1%),腺癌多见。小肠肿瘤位于十二指肠6例(23.1%),空肠8例(30.8%),回肠12例(46.1%)。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部肿块、肠梗阻、消化道出血及黄疸等。术前与术后诊断相符10例,其余均误诊,误诊率61.5%。全组均行手术治疗,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原发性小肠肿瘤发病率低,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误诊率高,对有出血、腹痛、梗阻、包块等临床表现者应高度怀疑该病可能;诊断不明者应综合采用各种检查,特别是腹腔镜检查,必要时剖腹探查。一经诊断,应及时行手术治疗。

  • 标签: 原发性小肠肿瘤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以急腹症为首发表现回盲部癌诊治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3月至2013年5月在本院以急腹症为首发表现回盲部癌患者17例,平均年龄(56±18.2)岁,5例诊断为急性阑尾炎、4例考虑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人院,行急诊手术;6例考虑为阑尾周围脓肿、2例以阑尾切除术后粘连性肠梗阻人院,完善辅助检查后确诊盲肠癌,行限期右半结肠切除手术.结果所有17例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急诊手术9例,探查发现回盲肠肿物,其中4例合并急性阑尾炎,患者均行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术.其余8例患者,2例阑尾切除术后不全性肠梗阻,6例阑尾脓肿经治疗后腹部包块仍存在,经腹部CT、结肠镜检查诊为结肠肿瘤,患者均行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术.患者术后均顺利恢复.结论回盲部癌可能首发表现为急腹症.在诊治时应全面检查,综合分析,手术中仔细探查,降低回盲部癌误诊率.

  • 标签: 回盲部癌 急腹症 诊断和治疗
  • 简介:目的评价老年卒中后髋部骨折患者采用外科治疗规范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治疗老年卒中后髋部骨折患者85例为对照组;制订并实施外科治疗规范后,将2010年4月至2012年10月收治老年卒中后髋部骨折患者101例作为实验组,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总住院天数、术前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临床疗效等指标。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86例,对照组85例、实验组101例,两组患者均随访6个月。两组患者基线资料、住院总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住院时间:实验组(15.83±6.8)天,对照组(21.02±9.7)天;P=0.000,术前住院时间:实验组(5.93±4.1)天,对照组(8.01±6.1)天;P=0.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发症发生率:对照组35.5%,实验组22.2%;P=0.035。第一次下地活动时间:对照组(15.39±7.6)天,实验组(8.00±6.3)天;P=0.000。Haris评分优良率:对照组90.2%,实验组86.4%;P=0.510。死亡率:对照组11.8%,实验组12.6%;P=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卒中后髋部骨折患者规范化外科治疗后,能有效缩短总住院天数、术前住院天数,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髋骨折 卒中 老年人 规范 治疗 骨折
  • 简介:目的:探讨脑多形性黄色瘤型星形细胞瘤(pleomorphicxanthoastrocytoma,PXA)病理特征。方法:对1例左侧海马脑PXA进行头颅MRI检查、病理检查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头颅MRI在左侧海马发现直径约0.8mm斑片状异常信号影,T1W1稍低信号,T2W1稍高信号,部分囊影呈现高信号,边界不清楚,未见明显占位效应。其余脑组织信号均匀,异常信号影未见。光镜检查结果显示肿瘤组织含较多砂粒体、似黄色瘤样,与正常脑实质界限欠清,细胞形态多样,由梭形、单核样及椭圆形等形态细胞组成,多核瘤巨细胞也散在可见,瘤细胞胞浆有的含脂滴,瘤细胞间质可见嗜酸性颗粒小体,灶区附近可见散在淋巴粒细胞浸润。对PXA患者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及组织化学特染发现,肿瘤细胞表达中GFAP、CD34、S-100、Vimenin为阳性,EMA、CD163、NF、NeuN染色为阴性,Ki-67增殖指数小于2%;对其进行网状纤维染色,可发现网状纤维网将瘤细胞分割包绕其中。结论:脑PXA临床影像学及病理特征具有一定特征性,正确认识其特征对其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指导作用。

  • 标签: 脑多形性 黄色 星形细胞瘤 病理特征
  • 简介:目的回顾性分析Pauwels3型股骨颈骨折手术疗效。方法2011年1~11月手术治疗Pauwels3型股骨颈骨折46例,采用空心螺钉(cannulatedscrews,CS)固定35例,动力髋螺钉加空心螺钉(DHS+CS)固定8例,近端股骨锁定加压钢板(lockingcompressionplates,LCP)固定3例。根据Haidukewych标准评价复位质量,术后定期影像学检查观察骨折愈合和髋关节一般情况,分析骨折移位、断端粉碎、内固定方式与股骨颈骨不连和股骨头坏死发生关系。结果46例中,31例有完整随访资料。1例DHS+CS治疗患者术后发生深部感染,经清创、抗感染治疗,术后6个月骨折畸形愈合后取出内固定。其它30例随访(20.1±5.9)个月,其中CS固定22例,DHS+CS固定5例,LCP固定3例。29例复位质量为优良,1例一般。8例出现股骨头坏死,2例骨不连,1例同时存在股骨头坏死和骨不连,19例骨折愈合且维持了良好髋关节形态(63.3%)。不同骨折移位、断端粉碎程度及内固定方式与股骨头坏死、骨不连发生率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股骨头坏死和骨不连是Pauwels3型股骨颈骨折术后常见并发症,CS、DHS+CS、LCP均可作为Pauwels3型股骨颈骨折治疗方案。骨折移位、断端粉碎和内固定方式对股骨头坏死、骨不连是否有影响,需要更大样本病例验证。

  • 标签: 股骨颈 股骨骨折 外科手术 治疗结果 骨折
  • 简介:目的探究本院胃肠道肿瘤术后患者菌群失调易感因素,发现高危人群,以期降低其发病率并提高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中心诊断胃癌或结直肠癌并接受手术治疗患者1302例。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分析患者术后肠道菌群失调易感因素。结果本组有症状肠道菌群失调发生189例(14.5%)。肠道菌群易感因素包括:1性别(OR=0.571,95%CI:0.381~0.855,P=0.007);2抗生素使用超过10天(OR=38.542,95%CI:23.139~64.198,P〈0.001);3术前肠梗阻(OR=1.897,95%CI:1.017~3.539,P=0.044);4使用3~4代头孢菌素(OR=1.689,95%CI:1.125~2.537,P=0.011)、碳青霉烯类(OR=24.070,95%CI:7.080~81.891,P〈0.001)、喹诺酮类抗生素(OR=38.512,95%CI:7.457~198.898,P〈0.001)。结论术后长期广谱抗生素应用是术后肠道菌群失调主要原因。对有高危因素患者,应早期监测,早期诊断,并根据药敏试验选择窄谱抗生素。

  • 标签: 菌群失调 胃肠道肿瘤 术后
  • 简介:目的探讨初治鼻咽癌患者调强放疗(IMRT)远期疗效并分析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至2010年5月收治195例(根据鼻咽癌2008分期标准,Ⅰ、Ⅱ、Ⅲ、Ⅳ期分别为9、24、70、92例)初治鼻咽癌患者采用IMRT临床诊治情况。收集195例患者一般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单因素预后分析用Log-rank法,多因素预后分析用Cox回归模型。结果本组患者随访率达99.5%,随访时间满5年者为150例;5年局部控制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9.2%、81.9%、76.9%和66.2%。经多因素分析,T分期、N分期以及是否联合化疗是影响5年生存率、无远处转移率和无瘤生存率独立因素;性别是影响5年无远处转移率和无瘤生存率独立因素。结论初治鼻咽癌患者采用IMRT能够获得较好远期疗效和生存质量。除T分期和N分期是影响预后重要因素外,性别也是预后重要影响因素,而联合化疗作用有待进一步证实。

  • 标签: 鼻咽癌 调强放射治疗(IMRT) 预后
  • 简介:目的回顾分析尺骨远端锁定加压钩钢板(lockingcompressionplatedistalulnahookplate,LCPDUHP)治疗第5跖骨基底部骨折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我院采用LCP-DUHP治疗第5跖骨基底部骨折患者共29例,获完整随访资料者23例,男12例,女11例;年龄20~75岁,平均47岁。损伤骨机制:平地跌伤13例,电瓶车伤5例、交通事故伤3例、高处跌伤2例。所有患者均表现为足外侧肿胀、疼痛、活动受限,无开放性骨折。按照Lawrence-Botte分区:I区者18例,II区5例。从外伤到手术时间为1~5天,平均2天。术后定期随访评估骨折愈合时间、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率(如:感染、骨折延迟愈合、骨不连、再折及创伤性关节炎)。功能恢复情况采用美国骨科足踝协会(Americanorthopaedicfootandanklesociety,AOFAS)中足评分标准评定。结果23例随访11~22个月,平均14个月;所有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部分负重时间3~6周,平均4周;完全负重时间5~16周,平均7周。术后恢复以前生活状态时间8~18周,平均11周。末次随访时,AOFAS中足评分为72~100分,平均94分;其中优19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95.7%。术后即刻X线片显示,骨折均获得满意复位;骨折愈合时间4~16周,平均7.6周,无骨不连及畸形愈合;1例(4.3%)出现延迟愈合,经石膏制动4周后,骨折愈合;末次随访时,3例(13.0%)出现轻度跖骰关节退变。结论LCP-DUHP治疗第5跖骨基底部骨折可获得满意临床疗效和影像学结果。

  • 标签: 骨折固定术 矫正装置 跖骨 骨折 钢板
  • 简介:目的:分析影响接受贝伐单抗结合化疗治疗晚期结肠癌患者生存情况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12年5月期间接受贝伐单抗结合化疗治疗60例晚期结肠癌患者临床资料和随访记录,探讨治疗时间、心血管副反应、K-ras基因型、单器官转移部位及贝伐单抗维持治疗对生存期影响。结果:接受治疗超过半年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及总生存期(OS)长于治疗时间半年以内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3;P=0.043)。出现心血管副反应患者中位PFS及OS长于未出现心血管副反应患者(P=0.014;P=0.032)。K-ras基因野生型和突变型患者PFS及OS有统计学差异(P=0.024;P=0.039)。单器官转移至肝脏患者与单器官转移到卵巢患者,其PFS及OS无统计学差异(P=0.853;P=0.835)。行贝伐单抗维持治疗患者,其OS长于未行维持治疗患者(P=0.013)。结论:在贝伐单抗和化疗联合治疗晚期结肠癌患者中,治疗时间和出现心血管副反应可能是患者预后因素。行贝伐单抗维持治疗可使患者生存受益。

  • 标签: 结肠癌 贝伐单抗 化疗 生存分析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影响头颈部肿瘤化疗引起口腔黏膜炎危险因素。方法:研究对象为2011年5月-2013年6月我市三甲医院315例头颈部接受化疗肿瘤患者,分析引起头颈部肿瘤化疗患者口腔黏膜炎症影响因素。结果:随着患者年龄增大,口腔黏膜炎发病率有逐渐升高趋势,有吸烟史患者以及有义齿患者口腔黏膜发病率较高,性别对于口腔黏膜炎症发病率没有影响;口腔pH、白细胞数与患者口腔黏膜炎症发病率没有显著性关系(P<0.05),含5-FU、口腔疾患、预防漱口等与患者口腔黏膜炎症发病率有显著性关系(P<0.05);具有恶心、呕吐患者口腔黏膜炎症发病率较高,使用抗生素患者口腔黏膜炎症发病率要显著性低于未使用抗生素患者,具有焦虑抑郁患者发生口腔黏膜炎症发病率会显著性增加,随着住院天数增加,患者发生口腔黏膜炎症发病率会显著性升高,两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年龄、口腔疾患、含5-FU、抗生素、住院天数、焦虑抑郁等与头颈部肿瘤化疗患者引起口腔黏膜炎症发生率有一定相关性。

  • 标签: 头颈部肿瘤 口腔黏膜炎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并发静脉血栓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广州中山大学肿瘤医院放射治疗科709例PICC置管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和回顾性分析,对发生静脉血栓病例相关原因进行分析并总结护理经验。结果709例PICC置管患者中12例血栓形成,发生率约1.7%。经溶栓治疗及强化护理,血管再通,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PICC置管技术及术后维护、健康教育在预防静脉血栓中起着重要作用。

  • 标签: PICC 并发症 血栓形成 原因分析 护理对策
  • 简介: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伴渐变性淋巴瘤激酶(ALK)蛋白阳性表达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141例NSCLC患者中ALK蛋白表达情况,收集与分析伴ALK阳性表达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NSCLC患者中ALK蛋白阳性表达率为9.2%(13/141)。ALK阳性表达率在年龄、是否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性别、是否吸烟、是否饮酒、病理分型、原发部位、是否有甲状腺转录因子-1表达及有无淋巴结转移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轻(年龄≤57岁)、EGFR阴性NSCLC患者是ALK突变高发人群,建议此类患者进行ALK检测。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NSCLC) 渐变性淋巴瘤激酶(ALK)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
  • 简介:目的:探讨涎腺硬化性多囊性腺病(SPA)影像学、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对1例SPA进行影像学、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化染色观察,随访26个月并结合文献复习,探讨该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结果:SPA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涎腺缓慢生长无痛性肿块。组织学特征与乳腺纤维囊肿性病变相似,表现为不规则导管及腺泡分布丰富硬化性胶原间质中,形成模糊小叶状结构。腺上皮细胞形态多样,有的呈大汗腺样化生,有的胞质内含丰富嗜伊红酶原颗粒,导管上皮可以增生并伴有非典型性。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腺上皮EMA弥漫强阳性,导管及腺泡周同肌上皮SMA及Calponin阳性。Ki-67指数〈I%。影像学表现:彩超结果表现为边界相对清楚或不清楚低回声团,可以探及稀疏血流信号。CT:表现为软组织密度肿块影,边缘较光滑,与正常腮腺分界清楚,也可边界不清。结论:硬化性多囊性腺病是一种罕见涎腺疾病主要发生于腮腺,预后较好。影像学缺乏特征表现,界限不清时易误诊为恶性肿瘤需与黏液表皮样癌、多形性低度恶性腺癌、慢性涎腺炎等鉴别。

  • 标签: 硬化性多囊性腺病 涎腺 预后 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