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采用含有固定的肝细胞癌(HCC)细胞或组织碎片、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白介素-2(IL-2)的生物可降解缓释微球和结核菌素的肿瘤免疫激活剂进行皮内接种,观察对小鼠肝肿瘤的预防免疫作用和预防人HCC切除术后复发的效果.方法动物实验:C57BL/6J小鼠尾部皮内注射Hepa1-6肿瘤免疫激活剂两次,第2次免疫注射后7d,左后肢皮下注射1×107活Hepa1-6细胞,观察肿瘤的生长情况.临床研究:50例肝癌根治切除术后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免疫激活剂接种组和对照组.结果Hepa1-6细胞注射同源性小鼠后,对照组(A组)18只小鼠全部发展成肝肿瘤;而接种含有固定Hepa1-6细胞的免疫激活剂(B组)的18只小鼠中有4只无肿瘤生长;接种含有IL-2/GM-CSF微球和结核菌素(C组)的18只小鼠中有3只无肿瘤生长:而接种含有固定Hepal-6细胞和IL-2/GM-CSF微球和结核菌素(Tuberculin)的肿瘤免疫激活剂(D组)的18只小鼠中12只无肿瘤的生长,67%的小鼠获得保护.在HCC肿瘤免疫激活剂的临床试验中未见副作用.24例患者中17例出现了抗HCC迟发型超敏反应.剂量-1、-2免疫激活剂组术后1、2、3年复发率分别为25%(25%)、37.5%(37.5%)和50%(37.5%);剂量-4免疫激活剂组术后1、2年复发率分别为O%、12.5%.而对照组HCC切除术后1、2、3年复发率分别为30.8%、53.8%和61.5%.接种剂量-2、-4HCC免疫激活剂患者的术后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这种细胞因子缓释微球的肝癌免疫激活剂具有较强的抗小鼠肝肿瘤的效果;可预防肝癌切除术后复发.

  • 标签: 癌症疫苗 肝细胞 免疫治疗
  • 简介:在接受化疗或免疫治疗的HBsAg阳性癌症患者中,HBV的再激活风险很高,尤其是给予利妥昔单抗或类固醇治疗时。HBV再激活的机制分为HBV复制增加,HBV破坏肝脏细胞,以及HBV下降的恢复期这三个阶段。对高风险患者应在化疗前进行HBV标志物的筛查(包括HBsAg、anti-HBc和/或anti-HBs)和/或HBVDNA的检测,但检测项目的数目目前还存在争议。对达到预防性抗HBV治疗标准的患者尽早进行抗HBV治疗,并根据患者的治疗计划以及合并症情况选择合适的抗病毒药物,通常在免疫抑制性治疗结束后还要进行6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的抗HBV治疗。

  • 标签: HBV 再激活 癌症 化疗 免疫抑制治疗
  • 简介:目的研究Notch1(ICN)基因对人宫颈癌细胞生长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方法采用脂质体法转染人宫颈癌HeLa细胞,MTT比色法测定瞬时表达Notch1(ICN)对细胞生长的影响,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分布的变化,Westernblot法检测P53蛋白的表达改变。结果瞬时表达Notch1(ICN)基因可以抑制HeLa细胞的生长,使细胞周期停滞在G1期,并上调细胞周期调控蛋白P53的表达水平。结论通过影响细胞周期的分布及细胞周期调控蛋白的表达,激活Notch1基因可抑制人宫颈癌细胞的生长。

  • 标签: Notchl基因 宫颈癌 细胞周期 P53
  • 简介:目的观察拉米夫定预防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HBV激活的效果.方法治疗组30例舍并HBv感染的恶性肿瘤患者在化疗前1周开始口服拉米夫定治疗,并持续用至化疗结束后6个月;历史对照组40例患者未接受拉米夫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化疗前后血清HBVDNA、肝功能的动态变化.结果化疗结束后的HBV濑活率:历史对照组为52.5%,治疗组仅为10%;化疗后肝炎的发生率:历史对照组为55%,治疗组为16.7%;历史对照组22.5%延迟化疗,12.5%中断化疗,死亡率5%;治疗组仅3.3%延迟化疗,无中断化疗或死亡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预防性应用拉米夫能明显减少合并HBV感染的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的HBV濑活,进而减少化疗后肝毙的发生率和化疗延迟或中断率.

  • 标签: 恶性肿瘤 化疗 乙型肝炎病毒 拉米夫定
  • 简介:肿瘤微环境(TME)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F)是构成TME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同于静息状态下的成纤维细胞,CAF是被肿瘤细胞及TME中各种因素激活的特殊状态下的成纤维细胞,具有极强的增殖、迁移、分泌与合成能力,在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免疫逃逸、放化疗抵抗和能量代谢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FAP)是CAF表面重要的分子标志物,因其选择性地表达于大多数实体瘤基质的成纤维细胞的细胞膜上,又具有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TME细胞外基质的降解重建、肿瘤脉管系统的建立及介导肿瘤免疫抑制等功能,成为了肿瘤免疫治疗潜在的靶点。本文概述了FAP、CAF和TME三者之间的关系,并介绍了5种以FAP为靶点的肿瘤治疗策略:(1)FAP小分子酶抑制药可抑制FAP的蛋白水解酶活性;(2)FAP特异性前体药物通过与FAP接触释放细胞毒性药物,杀伤FAP+CAF和肿瘤细胞;(3)以FAP为靶点的CAR-T细胞能够特异性识别并杀伤FAP+CAF;(4)FAP疫苗通过解除TME免疫抑制状态,激活T细胞特异性识别并杀伤肿瘤细胞;(5)FAP双特异性抗体能够克服单靶点抗体的限制性,同时攻击FAP+CAF和肿瘤细胞。尽管目前关于这5种治疗策略仍存在许多问题,但FAP靶向治疗从TME的视角为肿瘤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 标签: 肿瘤微环境 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 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 靶向治疗 免疫抑制
  • 简介:目的观察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对AKT信号通路及肝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人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分别转染对照质粒pCDNA3.1和重组质粒pCDNA3.1-OPN,Westernblot检测细胞中OPN、AKT、AKT—P、MMP2和uPA的表达水平,CyQUANT法和Matrigel侵袭实验观察OPN上调对细胞粘附和细胞侵袭的影响。结果OPN激活AKT信号通路,与转染对照质粒的HepG2细胞相比,转染OPN重组质粒的细胞MMP2和uPA表达增加,其细胞粘附百分比是56.084±2.0,大于对照组的49.93±1.74(P〈0.05);穿过基底膜细胞数目是(25.2±2.08)个,大于对照组的(17.4±1.45)个(P〈0.05)。结论OPN可通过激活AKT信号通路,上调MMP2和uPA表达,促进HepG2细胞侵袭转移。

  • 标签: 骨桥蛋白 肝癌细胞 AKT 转移
  • 简介:黑龙江省名中医刘松江教授运用中医药治疗结肠癌,常从病机出发,认为发病根本原因是正气亏虚、阴阳失调,主要病理因素是痰、湿、瘀、毒、虚,强调“肝”及地域饮食因素的影响。治疗从证候要素角度出发,以恢复阴阳平衡为治疗目标,运用复法大方,兼顾全局,使中医药治疗贯穿从“防”到“治”的各个阶段,充分体现了中医药治疗结肠癌的特点和优势,笔者随师侍诊,对刘师诊治该病的要点在本文中进行了总结。

  • 标签: 结肠癌 中医药 经验
  • 简介:背景与目的:垂体ACTH微腺瘤,尤其是患者有临床症状、体征而影像学检查为阴性时微腺瘤对于神经外科医生是一个挑战。本文回顾性分析105例垂体ACTH微腺瘤诊断与手术治疗的经验和随访结果。方法:1984年至2002年间,采用经蝶手术入路治疗ACTH微腺瘤患者105例。术前影像学检查(CT/MRI)发现垂体微腺瘤54例;影像学阴性,临床为0级微腺瘤51例。术前内分泌学检查,102例(97%)患者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阴性,92例(88%)患者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阳性。结果:105例患者术后均经病理证实为垂体腺瘤,其中最小肿瘤直径仅为1~2mm。随访1~18年,微腺瘤Ⅰ级和0级治愈率分别为82%和92%。结论:ACTH微腺瘤中约半数影像学上未能确诊,结合地塞米松抑制试验结果有助于库欣氏病的诊断。手术治疗对垂体ACTH微腺瘤,特别是0级微腺瘤患者具有明确疗效。

  • 标签: 库欣氏病 微腺瘤 诊断 经蝶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在骨肉瘤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选取10对骨肉瘤组织标本,利用qRT-PCR方法检测SNHG11在骨肉瘤中的表达水平;采用CCK-8实验检测SNHG11对骨肉瘤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通过流式细胞术证明SNHG11对骨肉瘤细胞周期的调控作用;最后,利用westernblot筛选SNHG11可以调控的信号通路。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SNHG11在骨肉瘤组织中高表达(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n=10,t=3.16,P<0.01);沉默骨肉瘤细胞中SNHG11的表达,细胞增殖能力明显下降[scramble组第1天,(0.69±0.03),第6天(2.11±0.19);siRNA1组,第1天(0.72±0.03),第6天(1.41±0.15);siRNA2组,第1天(0.67±0.07),第6天(1.53±0.28);siRNA-1,P<0.01;siRNA-2,P<0.01],而过表达SNHG11,结果相反[NC组第1天(0.25±0.04),第7天(1.83±0.16),SNHG11组第1天(0.27±0.03),第7天(2.55±0.23),P<0.01];SNHG11可以通过诱导骨肉瘤细胞周期进展促进细胞增殖,并且其可以通过激活Wnt信号通路加速骨肉瘤细胞的增殖。结论SNHG11在骨肉瘤组织中高表达,其可以通过激活Wnt信号通路促进骨肉瘤细胞的增殖。

  • 标签: SNHG11 WNT信号通路 骨肉瘤 细胞增殖
  • 简介:残胃癌是胃癌的一种特殊类型,是良性胃疾病行胃部分切除手术后的远期并发症。它减低了胃切除手术后长期的生存率,其发生率远远高于未经手术自然胃的癌发生率,一般认为约占胃切除患者数的3%左右。由于该病的发生具有随距胃切除手术年数增加而恒定地增加的特点,引起临床医师的广泛关注。本文总结我院手术治疗的15例残胃癌,对手术有关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 标签: 残胃癌 手术经验 胃切除手术 特殊类型 良性 癌发生
  • 简介: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recoveryaftersurgery,ERAS)是指围术期采取一系列有循证医学证据的措施.优化嗣术期的全过程,核心是降低患者生理和心理创伤应激,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目前虽然ERAS在各个外科专业中得到迅速发展与推广,但各级医院在临床实施ERAS过程中仍存在较多困难,其原因较复杂.各种实施方案也尚未规范化。针对上述情况,本文结合笔者所在中心在胃肠手术中实施ERAS的经验以及最新循证医学证据进行述评。

  • 标签: 加速康复外科 胃肠道 手术 围术期 多学科协作团队
  • 简介:目的总结86例大肠癌肝转移的综合治疗经验。方法对1996年1月至2007年6月收治的86例大肠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分组:病灶切除+全身或者局部化疗(A组)31例;射频消融(RF)+全身化疗(B组)20例;肝动脉栓塞化疗(HACE)+全身化疗(C组)18例;单纯全身化疗(D组)11例;拒绝上述任何治疗措施而仅仅中医中药治疗(E组)6例。结果A、B、C、D、E各组的6mo生存率分别为100%、100%、88.9%、72.7%、66.7%;12mo生存率分别为90.3%、50%、50%、45-4%、33.3%;24mo生存率分别为4814%、10%、11.1%、0%、0%;36mo生存率分别为6.5%、0%、0%、0%、0%。A、B、C、D、E各组的中位生存率分别为19mo、12mo、12mo、8mo、4mo。结论大肠癌肝转移的治疗效果依旧不乐观,积极治疗、综合治疗及“个体化治疗”是作者的主要诊治经验。在选择大肠癌肝转移的治疗方法时,应当首先考虑病灶切除加全身或者局部化疗,其次考虑RF或者HACE加全身化疗,不要轻易选择单纯全身化疗,单纯中医中药治疗不应该被推荐。

  • 标签: 大肠癌 肝转移 综合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伴肾功能不全乳腺癌患者的化疗方案。方法对1例需定期血液透析的肾衰竭乳腺癌患者给予单药吡柔比星100mgd1,21天为1个周期;监测血药浓度,观察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4个周期后疗效评价为稳定,血液透析不影响吡柔比星的治疗,其安全性较高。结论肾功能不全并非是化疗的绝对禁忌症,在充分评估患者的不良反应及耐受性后,合理安排血液透析与给药的时机,可以做到安全、有效地化疗。

  • 标签: 乳腺癌 肾功能不全 吡柔比星 化学治疗
  • 简介:背景与目的:松果体区肿瘤治疗目前仍存在争议,为此我们进一步探讨松果体区肿瘤的临床特点及显微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2008年收治的21例松果体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肿瘤全切除15例,次全切除4例,部分切除2例。21例的手术病理结果中,生殖细胞瘤9例、松果体母细胞瘤5例、胶质瘤2例及其他肿瘤5例。结论:松果体区肿瘤的诊断须以病理组织学分类为依据.松果体区静脉系统是阻碍手术操作的主要结构.显微外科手术应可良好地保护此区静脉.是松果体区肿瘤全切除的关键所在。

  • 标签: 松果体区 脑肿瘤 显微外科
  • 简介:6年半以来,一个名叫癌症的魔鬼在不断吞噬着我的身体,最初是乳腺癌,经过1年的治疗以后,病情基本控制,3年以后,因发现癌前病变细胞而切除了子宫,又过了2年,癌症转移到了头部和颈椎。

  • 标签: 癌症转移 癌前病变细胞 乳腺癌
  • 简介:当今处于耐第三代头孢菌素的产超广谱酶和产诱导酶菌株逐渐增多、肿瘤化疗不断强化和脏器移植日趋频繁的时代,尤其是急性白血病强烈化疗以骨髓重度抑制为目标,骨髓移植预处理采取扫荡性化疗或/和总体照射,宿主的造血细胞和免疫活性细胞遭到严重毁损,继发于中性粒细胞缺乏(粒缺)和宿主免疫机能减损的严重或致死性细菌或/和霉菌感染构成了新的挑战。现就发热性粒缺继发感染的特征及其治疗作如下综述。

  • 标签: 治疗 发热性 粒细胞缺乏 严重 患者 感染
  • 简介:背景与目的:神经导航外科是微侵袭神经外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评价神经导航在颅内星形细胞肿瘤显微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哈尔滨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神经外科于2004年9月至2007年4月应用神经导航系引导进行颅内星形细胞肿瘤切除术的54例病例资料。结果:用神经导航系统进行星形细胞肿瘤及其周围解剖结构定位准确,平均注册误差(1.42±0.46)mm。术后近期复查。CT或MRI证实肿瘤全切36例(78%),次全切除l0例,大部切除8例。所有肿瘤全切患者术后增强CT或MRI检查未发现肿瘤残留病灶。结论:神经导航定位精确,有助于手术计划的精确实施。实时导航颅内星形细胞肿瘤显微手术,有助于达到微侵袭效果和提高肿瘤全切除率。

  • 标签: 神经导航 星形细胞肿瘤 显微外科
  • 简介: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微波凝固技术主要应用于术中止血和切割[1].一九九二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董宝玮教授与航天工业总公司共同研究超声引导微波凝固治疗技术,实现了对微波热场的球形调控.对于直径5.0cm以内的肝肿瘤实现了一次性原位整体灭活[2].2003年6月以来我们共行肝癌凝固治疗手术45例67个肿瘤、肝血管瘤4例收到了很好的治疗效果.该技术我国走在世界前列,由于该治疗技术开展时间较短手术操作没有共同的标准且不尽相同,为相互交流现将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的操作经验介绍如下:

  • 标签: 超声引导 经皮微波凝固技术 肝肿瘤 手术指征 无菌操作 围手术期
  • 简介:有研究报道,艾迪注射液可提高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化疗的毒副反应,增加患者对化疗的耐受性.艾迪注射液为从人参、黄芪、刺五加、斑蝥等中药中应用现代科学方法精制提取的一种具有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双相作用的抗癌药物[1].我们自1998年6月至2000年6月对65例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联合艾迪和ELF方案进行治疗,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 标签: 艾迪注射液 治疗 消化道恶性肿瘤 临床资料 ELF方案 免疫调节
  • 简介:目的探讨颅底、后颅窝和茎突后区广泛c彤侵犯局部晚期鼻咽癌互补分野同期加量照射(SF—SBI)分割剂量的合理设置、设野的优化和应用时机。方法选取2004年1月至2008年6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收治的局部晚期NPC患者6例,分别采用分割剂量为2.3~2.7Gy/次的不同SF-SBI方案,用剂量体积直方图比较加量照射肿瘤靶区(BTV)、原发肿瘤计划靶体积(PTVnx)和危及器官(OARs)的剂量学特点差异,评价其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结果全组BTV的平均剂量(Dmean)为73.8~76.2Gv,95%处方剂量所包含的靶体积百分数(V99%)为95.8%~99.9%。PTVnx的Dmean为70.3~75。9Gy,V99%为96.0%~99.9%。靶区中不存在大于80Gy的体积。明V1和PTV2的V9分别为98.8%~99.9%和98.9%~99.9%。腩干的50、60Gy所包含的体积百分数(v。v。,和33%体积所受照射的最大剂量(D33)分别为13.2%-46.3%、2.6%~12.8%和23.8~53.9Gy。同侧颞叶的Dmean、D33和v。分别为23.8~32.2Gy、26.4~39.2Gy和19.5%~25.7%。患者A、B、c同侧颞叶的百分体积分别为9.5%、32.2%和28.7%。同侧颞颌关节的Dmean和D。分别为69.1-76.2Gy和62.2-69.8Gy。随访时间3.5~7年。除患者A为部分缓解(PR)外,其余患者均在放疗中或放疗后获得完全缓解(CR),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肿瘤局部进展或复发。无1例患者出现脑干放射损伤。采用较大分割剂量(2.4~2.7Gy/次)的患者分别m现了放射性脑病、后组脑神经损伤和严重的张口困难。结论从放疗开始即对BTV和大部分GTV采用2.3Gy/次分割剂量进行照射改进的SF.SBI适形放射治疗计划,以及根据肿瘤实际退缩情况个体化缩小后程放疗射野的优化理论,为局部晚期NPC实施个体化放疗提供了新的技术参考:

  • 标签: 鼻咽肿瘤/放射疗法 同期加量照射 剂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