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4 个结果
  • 简介:随着精准医学发展,多学科团队协作组(multi-disciplinaryteam,MDT)诊治模式对传统诊疗方式提出了挑战,并已成为一种趋势。本文详细阐述1例结肠肺转移患者的MDT诊治过程。此例患者先行手术切除肿瘤解除梗阻,术后再予以辅助化疗。化疗过程中曾多次出现病情进展,经反复多次MDT讨论,使用包括XELOX、FOLFOX、FOLFIRI及联合靶向药物等化疗方案,最终使患者生存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 标签: 结肠癌 肺转移 靶向治疗 手术 化疗 多学科团队协作组
  • 简介:结直肠癌是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典型症状包括大便习惯改变、腹痛、血便等。然而,结直肠癌侵犯到临近组织器官形成脓肿并作为首要症状临床较少见([1-4])。这些病例临床表现不典型,影像学难准确诊断,故常常延误诊治。本文报道2例结肠合并罕见脓肿的病例来总结探讨此类疾病的临床诊治经验。1临床资料1.1病例1患者为74岁女性,因"右下腹反复疼痛2年余,加重1个月"入院。

  • 标签: 结肠癌 结直肠癌 临床诊治经验 器官形成 大便习惯 影像学
  • 简介:目的:探讨miR-520a在结肠腺瘤性息肉、结肠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并分析miR-520a在结肠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30例结肠腺瘤组织和55例结肠及其癌旁组织中miR-520a的表达,分析结肠中miR-520a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miR-520a在结肠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结肠腺瘤,而结肠腺瘤中的表达明显低于癌旁组织(P〈0.05)。在结肠中,miR-520a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淋巴转移、TNM分期、远处转移均显著相关(P〈0.05)。结论:miR-520a在结肠中低表达,提示其可能发挥抑癌基因的功能。

  • 标签: miR-520a 结肠癌 表达 意义
  • 简介:目的:研究DBC1在结肠中的表达及潜在的临床意义。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检测DBC1在150例结肠及其相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分析DBC1表达与年龄、性别、部位、组织学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临床预后等临床参数间的相关性。结果:DBC1在结肠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相应的癌旁组织(71.3%vs24.7%,P<0.05)。DBC1表达水平与组织学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00)。DBC1表达与结肠的总体生存时间、结肠患者总体生存率密切相关,DBC1表达水平越高,患者的生存时间越短(P<0.000)。结论:DBC1在结肠中呈高表达,可作为结肠的预后判断指标,提示DBC1在结肠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DBC1 结肠癌 预后
  • 简介:经自然腔道内镜外科技术(naturalorificetransluminalendoscopicsurgery,NOTES)是指使用内镜通过在胃、阴道、直肠、膀胱等空腔脏器壁上形成人造穿孔后进入体腔完成相应的诊断或治疗的技术。经自然腔道标本取出(naturalorificespecimenextraction,NOSE)的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是将传统腹腔镜肿瘤根治手术与标本经自然腔道取出技术相结合。

  • 标签: 传统腹腔镜 结直肠癌手术 ORIFICE 乙状结肠癌 根治术 空腔脏器
  • 简介:目的探讨咖啡因联合低剂量阿司匹林对结肠细胞生长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按照不同处理方式将人结肠细胞株Caco-2。SW-480。HT-29和HCT-116各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咖啡因单药组。低剂量阿司匹林组和咖啡因+低剂量阿司匹林组(联合用药组)。采用CCK-8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凋亡相关关键因子p53。PTEN。EGFR和TNF-αmRNA的表达,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p53。Cyt-C和caspase-9/-3剪切形式的蛋白表达情况,同时进行阿司匹林和咖啡因撤药实验。结果联合用药组较咖啡因单药组和低剂量阿司匹林组显著抑制细胞增殖,加速细胞早期凋亡。联合用药组各细胞株p53mRNA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咖啡因单药组。低剂量阿司匹林组和联合用药组目标蛋白p53。Cyt-C。caspase-9/-3剪切形式的表达量均上调,其中联合用药组差异最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加入p53抑制剂后细胞活力水平均有不同程度提升,其中低剂量阿司匹林组和联合用药组的细胞活力水平提升最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阿司匹林撤药后,咖啡因维持可使结肠细胞活力持续抑制。p53持续相对高表达。结论咖啡因和低剂量阿司匹林联合可通过上调p53表达和激活caspase-9/-3凋亡通路抑制结肠细胞增殖和激活细胞凋亡,咖啡因能维持阿司匹林撤药后一定时效的抑癌效果。

  • 标签: 结肠肿瘤 阿司匹林 咖啡因 细胞增殖 协同作用
  • 简介:结直肠癌是人类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及病死率在所有癌症中位于前列[1]。约25%的结直肠癌患者初诊时即合并有远处转移([2,3]),转移的部位主要是肝和肺([4]),其次腹膜、脑、骨骼、肾上腺、脾等其他比较少见的部位([5-7]),远处转移是影响其预后的主要原因,也是目前治疗的难点之一。

  • 标签: 结直肠癌肺转移 肝转移 孤立性肺转移 总体生存率 诊治策略 术后辅助化疗
  • 简介:目的分析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对结直肠癌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收治的86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每组各43例,开腹组行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腹腔镜组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两组患者胃动素、胃泌素水平均有所降低,其中腹腔镜组胃动素和胃泌素水平均高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短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患者肺部感染、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开腹组(P〈0.05)。结论与常规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能够减少患者出血量,促进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结直肠癌 结直肠癌根治术 腹腔镜 胃肠功能
  • 简介:癌症是当前全球范围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据GLOBOCAN2012[1]预计,2015年全球新发恶性肿瘤病例达339万例,死亡病例达246万例,这个数据还在不断攀升,到2030年预计将分别将达到501万例和386万例。结直肠癌作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的发病率与日俱增,2012年我国新发病例约25万,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 标签: 结直肠癌 辅助化疗 恶性肿瘤病例 卡培他滨 错配修复蛋白 早期筛查
  • 简介:肝脏转移是导致结直肠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手术切除是结直肠癌肝脏转移患者有效且可能获得长期生存的唯一治疗方法。随着外科手术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患者可从外科手术中获益。化学药物的发展和靶向药物的应用,使不可切除的结直肠癌肝脏转移转化为可切除,从而使更多患者获得治愈机会。多学科合作团队诊治模式(MDT)的广泛应用,使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治疗更加精准。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肿瘤转移 外科手术
  • 简介:肠癌是发生在直乙交界和齿状线之间的直肠黏膜上皮细胞源性恶性肿瘤,占我国大肠癌病例的50%~60%,在消化道恶性肿瘤患病率中居第2位~([1,2])。直肠癌的治疗经历数百年历史,从18世纪经会阴部切除处理,到19世纪经肛门和经骶尾部入路直肠癌局部切除术(Kraske手术),再到20世纪的Mile's手术、Hartmann手术、Dixon手术、Bacon手术、Park's手术等经典术式的确立,以及直肠癌放化疗等治疗方式的发展,目前已形成多学科规范化综合治疗模式,但根治性手术始终是直肠癌治疗的主要方式.随着全直肠系膜切除(totalmesorectalexcision,TME)、环周切缘(circumferentialresectionmargin,CRM)、保留盆腔自主神经(pelvicautonomicnervepreservation,PANP)等现代手术观点的提出,以及吻合器等手术器械的发展,直肠癌的外科治疗理念已从单纯肿瘤切除、救治生命转变为既要保证最佳的肿瘤根治效果,又要尽可能保护肛门及泌尿生殖器官的功能,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随着手术水平的提高.

  • 标签: 微创外科治疗 局部切除术 治疗经历 手术入路 齿状线 肠黏膜上皮
  • 简介:肠癌作为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已经和世界平均水平相当,在发达地区已经接近或达到高发国家水平。大肠癌是我国肿瘤登记地区排名第2位的常见消化道肿瘤,在恶性肿瘤死亡中占第5位。大肠癌的转归和预后与病变分期紧密相关,大部分早期大肠癌可获得良好预后,5年生存率超过90%,晚期大肠癌5年生存率仅为12%。

  • 标签: 大肠癌转移 筛查方案 早期大肠癌 晚期大肠癌 肿瘤登记 消化道肿瘤
  • 简介: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辅助化疗前后血脂水平的变化及不同化疗方案对血脂变化的影响。方法:对127例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辅助化疗前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进行测定并比较分析。结果:化疗后,TG、HDL、LDL水平较化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值较化疗前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含奥沙利铂的化疗方案与卡培他滨单药方案相比对TC、TG、LDL的影响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在术后辅助化疗期间存在血脂代谢紊乱,以血清TG、HDL、LDL升高为特点;不同化疗方案对血脂变化的影响存在差异。

  • 标签: 结直肠癌 化疗 血脂
  • 简介:目的:探讨miR-320a与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3月在本科室收治的65例已经配对的癌旁正常组织和结直肠癌组织,采用实时定量PCR的方法检测癌旁正常组织和癌组织中miR-320a的表达情况,分析miR-320a表达情况与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生存预后的关系。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miR-320a表达量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001)。结直肠癌患者组织中miR-320a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和CEA水平有关(均P<0.05),而与年龄、性别、肿瘤部位无关(均P>0.05)。生存分析结果显示miR-320a高表达的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总体预后明显优于miR-320a低表达者,两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54.7%和31.4%(P=0.022)。结论miR-320a可能作为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预测指标。miR-320a过表达可能提示结直肠癌患者肿瘤生物学行为较佳。

  • 标签: 结直肠癌 miR-320a 实时定量PCR 临床病理特点 生存预后
  • 简介:目的观察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行术前同步放化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5年12月间本院收治的20例在术前接受同步放化疗的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接受总剂量为46~50.4Gy三维适形放疗,分为23~28次,同时接受卡培他滨或XELOX方案或FOLFOX方案化疗2个周期,再行手术。评估术前放化疗患者的手术切除率、保肛率、病理降级率和缓解率、局部复发率、放化疗毒副作用、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的总病理降级率为80%(16/20),其中直肠中分化腺癌、术前临床T分期(cT)、术前临床N分期(cN)的病理降级率分别为73.3%(11/15)、80%(16/20)、82.3%(14/17),术后病理完全缓解(pCR)率为20%(4/20)。手术距术前放疗结束时间隔32~112天,中位间隔49天(7周)。所有患者均达到R0切除,其中Mile's术12例,Dixon术7例,直肠前切除术1例;保肛率为40%(8/20),其中肿瘤下界距肛门〉5cm的患者保肛率为100%(4/4);肿瘤下界距肛门≤5cm的患者行超低位保肛率为25%(4/16)。中位随访34个月,所有患者未见局部复发,远处转移率为30%(6/20),其中肺转移4例,肝转移2例;4例死亡,2例带瘤生存。3例病理完全缓解(pCR)的患者术后均未接受辅助化疗,随访5年无复发和远处转移。术前放化疗后骨髓造血功能抑制(1~2级)达90%(18/20)。术后并发症中肠粘连35%(7/20)、伤口延迟愈合10%(2/20)、小肠梗阻5%(1/20)、肠瘘5%(1/20)。结论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术前同步放化疗能使病理降期,提高肿瘤根治率和保肛率,降低局部复发率,并不增加近期毒副反应和手术并发症,在临床上切实可行,值得推广。

  • 标签: 直肠肿瘤 放射治疗 化学治疗 手术治疗
  • 简介:结直肠癌具有较高发病率和病死率,辅助化疗的效果差强人意,超过50%的患者病程中会出现肝转移.手术切除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术后5年生存率在50%以上,但是仅小部分患者有手术切除的机会.新辅助治疗的应用降低肿瘤分期,提高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手术切除率,展现出较大临床应用价值,但其对生存获益,目前尚无统一结论.本文就结直肠癌肝转移新辅助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结直肠癌 肝转移 新辅助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辅助化疗依从性的影响,并观察其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8月在本院行术后辅助化疗的结直肠癌患者120例,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模式护理,研究组在传统模式基础上增加健康教育路径,观察和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效果和治疗依从性。结果研究组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95%vs.86.7%,P=0.027)。研究组患者化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93.3%vs.83.3%,P=0.001)。研究组患者化疗带来的胃肠道反应、肝功能损害、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比对照组低(均P〈0.05)。结论健康教育路径能有效提高结直肠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和治疗依从性,减轻患者因化疗带来的身体和心理的伤害,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健康教育路径 结直肠癌 辅助化疗 依从性
  • 简介:目前新辅助放化疗已经逐渐变成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标准治疗手段之一。新辅助放化疗能使肿瘤降期,提高病理缓解率和保肛率,减少局部复发率。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uropeansocietyformedicaloncology,ESMO)针对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制定了治疗指南,并作了相关推荐。

  • 标签: ESMO 局部进展 保肛率 肿瘤内科 局部复发率 短程放疗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中影响保肛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本院行腹腔镜下局部进展期低位直肠癌根治术的9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保肛的相关因素并比较39例患者行新辅助治疗前后临床指标的差异。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χ-2=4.521,P=0.033)、肿瘤距肛缘的距离(t=36.131,P〈0.001)、肿瘤直径(t=7.235,P=0.007)、局部浸润深度(χ-2=17.531,P〈0.001)和是否行新辅助治疗(χ-2=4.366,P=0.037)是影响保肛的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性别(OR47.59,95%CI2.262-1001.326,P=0.013)、肿瘤距肛缘的距离(OR539.28,95%CI15.165-19177.534,P=0.001)、局部浸润深度(OR0.005,95%CI0.000-0.124,P=0.001)和是否行新辅助治疗(OR0.019,95%CI0.001-0.601,P=0.024)是影响保肛的关键因素。低位直肠癌行新辅助治疗后对比治疗前:肿瘤直径缩小(P〈0.001)、肿瘤距肛缘的距离增大(P〈0.001)、局部浸润深度降低(P〈0.001)、淋巴结阳性率下降(P=0.020)。结论性别、肿瘤距肛缘的距离、肿瘤直径、浸润深度、是否行新辅助治疗是影响腹腔镜下局部进展期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因素。新辅助治疗能够使肿瘤降期,提高保肛率。

  • 标签: 腹腔镜 低位直肠癌 新辅助治疗 保肛术
  • 简介:目的结直肠癌肝转移(colorectallivermetastases,CRLM)常见,半数患者在病程不同阶段会合并肝脏转移。外科手术切除仍然是让患者可能获得长期生存的唯一手段(5年生存率可达40%~67%),但仅有20%~30%的患者获得切除机会。对于那些肝内多发转移并且联合化疗、门静脉栓塞(portalveinembolization,PVE)和局部消融等治疗方案仍难以单次手术切除的患者,可考虑两步肝切除(2-stagehepatectomy,TSH)。本研究组2000年首先提出了TSH的手术方式。经过10余年的发展,该手术联合围手术期化疗和PVE,患者5年生存率可达32%~64%。然而,仍有1/3准备行TSH治疗的患者最终未能完成二期手术。其主要原因是两次手术期间出现肿瘤进展。这类患者的5年生存率显著低于完成二期手术的患者。本研究目的在于确认导致两步肝切除失败的预测因素,以更好地筛选两叶存在广泛CRLM进行TSH干预的适应证。方法自2000年至2012年,接受手术的845例CRLM患者中,125例(14.8%)准备接受TSH治疗。分析所有可能导致TSH失败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多数患者都先行化疗,每隔4个化疗周期以CT评估病情。术中常规超声检查以确定切缘,并评估肿瘤和肝脏血管关系。消融治疗仅在肿瘤较深无法切除时才联合使用。常规进行PVE以保证可安全进行二期肝切除术。一期手术后3周恢复化疗。若肿瘤无进展且预期残存的肝再生体积达到安全性肝切除范围,可二期切除PVE栓塞的肝叶。二期手术结束后继续接受化疗。结果44例(35.2%)患者未能接受二期手术,5年总体生存率显著低于完成TSH的患者(0%比44.2%;P〈0.0001)。通过多变量回归分析发现,癌胚抗原(arcinoembryonicantigen,CEA)〉30ng/mL(RR:2.73,P=0.03);肿瘤大小〉40mm(RR:2.89,P=0.04);化疗周期〉12次(RR:3.46,P=0.01)以及一线化疗进展(RR:6.56,P=0.01)是TSH失败的独立危�

  • 标签: 肝切除 结直肠癌肝转移 二期手术 二期肝切除术 hepatectomy 肝脏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