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结合临床实践教学中显微手术基础培训的实际情况,探讨差异教学的必要性、实用性和可行性。方法针对多年来实践教学中所存在的一些难题,强调了在教学中立足于学员的个性差异,实施差异教学的方法。结果满足了学员个体学习的需要,促进每个学员在实践中得到充分发展。结论差异教学是显微手术培训有价值的手段,进一步提高了临床实践教学的质量。

  • 标签: 差异教学 实践教学 显微手术
  • 简介:目的:了解社区护士对疮的认知现状,为制定和实施相关培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上海市浦东新区全部(1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276名社区护士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对疮预防的态度、疮防治相关知识和疮预防的障碍等3方面。结果:276名社区护士的疮防治相关知识得分为(51.20±11.28)分,对疮预防总体持积极态度,缺乏人员、时间和患者家属的配合等是疮预防的障碍。结论:社区护士对疮知识掌握不够全面,疮预防态度积极,疮预防存在障碍,尤其疮护理新进展知识欠缺,部分疮知识实际应用存在盲目性,须加强社区护士疮相关知识培训,进一步提高对疮预防的正确认知,促进积极态度,进行合理社区护理人力资源配备,切实提高社区疮防治质量。

  • 标签: 社区护士 压疮认知现状 压疮知识 压疮预防态度 压疮预防障碍
  • 简介:目的:探讨医院联合社区疮管理网络在社区老年疮高危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8对疮高危患者及其照顾者按入院顺序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29对,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纳入医院联合社区疮管理网络进行干预,干预后对照顾者的疮相关知识、翻身技能、照顾行为等进行评估。结果:3个月后干预组照顾者相关知识、翻身技能、照顾行为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院联合社区疮管理网络有助于维持照顾者的疮认知水平,改善照顾行为,降低压疮高危患者疮的发生率。

  • 标签: 压疮 家庭照顾者 照顾行为 延续性护理 社区老年人群
  • 简介:目的探讨去骨瓣减压术中持续颅内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我科2012年1月-2013年12月诊断明确的符合急诊去骨瓣减压手术指征的24例急性重型颅脑创伤患者(治疗组)进行术中全程颅内监测,根据颅内的变化,采用逐步控制性减压手术方法。并与同期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手术的25例患者(对照组),比较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对预后的影响。结果治疗组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预后良好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去骨瓣减压术中持续颅内监测,根据颅内的变化,采用逐步控制性减压手术方法。有助于术中精确控制性减压,减少术中、术后的并发症,术中及时发现问题,指导治疗和评估预后,对改善重型颅脑创伤患者的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去骨瓣减压术 术中颅内压监测 重型颅脑创伤 控制减压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冠切额大骨瓣减压术对重型侧额颞叶脑挫裂伤及早期颅骨修补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冠切额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的56例重型侧额颞叶脑挫裂伤伴难治性高颅内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6个月,以格拉斯哥预后量表(COS)评分判定患者的疗效。结果本组患者恢复良好33例,轻残12例,重残5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3例。恢复良好的患者中早期行自体或塑形钛网颅骨修补术28例。结论额冠状切口大骨瓣减压术能有效解除或减轻额颞叶脑挫裂伤患者的颅内高压,在重型侧额颞叶脑挫裂伤的抢救中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能明显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 标签: 冠状切口 双额大骨瓣减压术 额颞叶脑挫裂伤 早期颅骨修补
  • 简介:目的研究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术后行有创动态颅内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58例行手术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病例资料,随机分为颅内监测组与对照组,每组79例。比较两组脱水剂使用剂量、并发症发生率及GOS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颅内监测组甘露醇使用时间和剂量显著减少,而肺部感染、电解质紊乱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均P〈0.01)。两组GOS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持续有创颅内监测可及时反映颅内变化,对病人临床救治及判断预后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颅脑损伤 重型 颅内压 监测 有创性 预后 神经外科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采用损伤控制的方案治疗额叶脑挫裂伤、脑内血肿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的研究方法将100例额叶脑挫裂伤、脑内血肿病人随机分组,对照组(n=50)仅根据CT及临床表现采用保守或常规手术治疗,研究组(n=50)根据病情逐步采取保守治疗→放置颅内脑室型探头→单侧开颅手术入路清除侧血肿→侧开颅手术的手术方案。结果根据伤后6个月GOS预后评分判断两组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去骨瓣比例明显下降(P〈0.01),侧开颅比例明显下降(P〈0.01),但保守治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损伤控制治疗额叶脑挫裂伤、脑内血肿的手术方法由简单手术方案逐级到复杂手术过渡,能明显减少开颅及开颅带来的继发性损伤,减少脑中心疝的发生。

  • 标签: 颅脑损伤 额叶 血肿 损伤控制 颅内压监测 入路 单侧 大脑镰切开
  • 简介:目的:探讨源CT三维血管成像技术在脑膜瘤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颅底或窦旁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行源CT三维血管成像检查明确肿瘤与颅底血管或矢状窦之间的关系,根据肿瘤与血管关系切除肿瘤。结果所有病例均能清晰显示脑膜瘤与周围血管、静脉窦之间的关系(包裹或推挤),术中所见与术前检查所见符合。术中对血管保护完全,无大出血,术后无脑梗死、脑出血。根据Simpson切除标准:2级切除16例,3级切除5例,4级切除4例。术后Karnofsky评分较术前平均提高20分。术后随访6-24个月,22例患者无复发;4例患者残留肿瘤复发,再次手术。结论源CT三维血管成像能够清晰显示脑膜瘤与周围血管、静脉窦的关系,有利于术中血管的保护,在脑膜瘤术前评估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标签: 脑膜瘤 双源CT三维血管成像 术前评估 显微手术
  • 简介:目的Meige综合征是一种特发性累及头面部的肌张力障碍,有时也会影响到颈部。脑深部电刺激(DBS)侧苍白球内侧部(GPi)治疗肌张力障碍的报道比较多,但治疗Meige综合征的很少。方法对3例侧GPi-DBS术后的Meige综合征患者进行随访4、6和60个月。所有患者术前术后均采用国际通用的BurkeFahn-MarsdenDystoniaRating量表(BFMDRS)评分,包括BFMDRS-Ⅰ(Movement量表)和BFMDRS-Ⅱ(Disability量表)两个部分。结果3例Meige综合征患者手术后症状均有明显改善,BFMDRS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评分的改善率分别为(78±3.1)%(范围75%-83%)和100%。结论侧GPi-DBS是治疗原发性Meige综合征的一种有效安全的手术方式。

  • 标签: MEIGE综合征 脑深部电刺激 苍白球内侧部 肌张力障碍
  • 简介:目的探讨额颞部开颅一次成型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外伤性弥漫性脑肿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弥漫性脑肿胀患者手术时整块去除额颞部骨瓣、结扎矢状窦并完全剪开大脑镰减压治疗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恢复良好7例,中度残疾3例,重度残疾1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3例。治疗后中重度患者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该术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外伤性弥漫性脑肿胀的方法。

  • 标签: 弥漫性脑肿胀 双额颞部开颅 去大骨瓣减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