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孤独症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迄今其病因尚无定论。本文介绍了儿童孤独症的早期表现,以及家庭和特殊干预策略,以探讨对孤独症儿童的早期识别和干预

  • 标签: 儿童 孤独症 心理干预 饮食疗法 感觉统合训练
  • 简介:自闭症是一种小儿广泛性的发展障碍,研究者从生物学水平、行为水平、认知水平等多种图式来说明不同的自闭症障碍类型,认为自闭症的病因主要是脑生物学上的因素导致认知和情感上的障碍。对自闭症的神经生物学研究已经有了一些进展,引发自闭症的遗传因素正在得到确定。目前对自闭症的认知方面的研究集中在“心的理论”上。目前国际上一般以DSM第四版(1994)中自闭症的诊断标准来诊断。对自闭症的心理干预以教育训练和心理辅导为主。

  • 标签: 自闭症 心理干预策略 小儿 脑生物学 遗传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和研究自杀(伤)干预的方法与策略.方法通过对自杀(伤)行为的现状、来源和动机、危险因素及动机的分析、归纳,总结自杀(伤)干预的步骤与原则.结果自杀动机分为两类:一类称之为人际动机,另一类称之为内心动机.自杀(伤)产生的原因及相关因素与个体素质及外界社会因素有关.自杀(伤)者的50%~90%的是由于精神疾病引起的.对自杀(伤)者的干预可分为评估、制定干预目标、实施、终止4期.预防措施主要有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减少自杀(伤)工具的可获得性、建立预防自杀的专门机构、及时对有自杀(伤)者进行早期心理干预.结论自杀(伤)者的最积极的干预是预防,尤其是对自杀(伤)高危人群的预防是重点.

  • 标签: 自杀 干预 自伤
  • 简介:2004年6月29日,上海市心理危机干预与研究研讨会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召开。来自上海教育、卫生扣科学院所的社会学、心理学、心理咨询、预防医学扣精神医学的专家与学者70余人参加了会议。上海市总工会、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上海市红十字会、上海市医学会、,上海市科协反邪教协会和上海市佛教学会等有关部门的工作者也参加了会议。全国人大常委、著名社会学家、上海大学邓伟志教授、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体育大学徐本力教授扣华东师范大学金瑜教授也参加了会议,并在会上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会议由上海市心理学会副会长孙时进博士主持,会后,上海有十多家媒体都对此次会议进行了报道,引起了政府扣全社会的广泛重视。

  • 标签: 上海 干预 心理危机 医学会 会议 预防医学
  • 简介:乳腺癌诊治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心理问题,不同时期其表现也不同,它直接影响着疾病的诊断,治疗,康复及随访,对于乳腺癌诊治中的心理问题的正确认识和有效干预已经成为乳腺癌治疗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干预应作为乳腺癌的一种常规治疗手段在临床实施。

  • 标签: 乳腺癌 常规治疗 心理干预 诊断 心理问题 诊治
  • 简介:目的以中医活血化瘀、理气止痛法则,配合心理干预对改善慢性疼痛的临床症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中医痛则不通、通则不痛的理论,使用活血理气中药配合心理干预治疗以疼痛为主要症状拜伴有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的慢性疼痛患者.结果经治疗30例患者。全部病例疗程最短6周.最长6个月.其中28例疼痛消失或改善,2例无效,总有效率达93%。结论慢性疼痛临床常见又无据可查,应用中医药手段,配合心理干预,疗效显著。

  • 标签: 中医药疗法 慢性疼痛 心理治疗 中药汤剂
  • 简介:本研究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558名哈医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哈医大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为29.57%,其中有19.17%的学生心理问题达到严重程度.其中有7个因子分高于全国常模.通遏封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干预,其各因子分均显着减少,说明有效的心理干预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最佳手段。

  • 标签: 大学生 心理健康 心理干预 心理素质 SCL-90
  • 简介:目的探索在社区人群中降低脑卒中发病率的有效措施.方法在"八五""九五"期间,在上海市静安区的两个街道约9万人群中开展社区脑血管病综合性防治研究.结果经过9年干预,干预社区脑卒中总发病率呈波动性下降,2000年干预社区脑卒中发病率为130.2/10万,与1991年相比下降了25.8%.而监测社区脑卒中总发病率呈波动性上升,2000年监测社区脑卒中发病率为187.4/10万,与1991年同组相比上升了13.2%.1996~2000年脑卒中平均发病率与同组的1991~1995年相比,干预社区下降了13.0%,而监测社区上升了11.0%.干预社区不同年龄性别人群的发病率变化趋势与程度不一致,其中以75~84岁人群下降最为明显.结论以开展健康教育和积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为主的综合干预措施对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效果明显.

  • 标签: 脑卒中 发病率 综合性干预 健康教育 高血压 糖尿病
  • 简介:神经性厌食症(anorexianervosa,AN)是严重威胁女性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伴有内分泌异常的心身疾病。此病的概念在19世纪未首先由Gull提出,但直到20世纪50年代之后,才逐渐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Ⅳ)对此病下的定义为:以身体疾病表现,可见严重的摄食限制,其结果以严重的低营养状态为特征,极严重情况下有死亡危险。

  • 标签: 精神科 干预对策 综述 神经性厌食症 临床特点 内分泌异常
  • 简介:目的:分析治疗依从性的早期心理干预对高血压病的影响.方法:本文对两组高血压病住院病人的治疗依从性实施心理干预对照。结果:对高血压病患者在早期实施心理干预可提高病人对依从性的重视,使之切实感受依从行为的益处,从而使其治疗依从性提高。而未实施心理干预组在治疗依从性方面明显低于实施心理干预组。结论:对高血压病病人在早期实施心理干预对依从性的提高是十分的必要的,而且是十分有效的。

  • 标签: 早期心理干预 高血压 治疗依从性
  • 简介:目的探讨在降血压治疗的同时联合应用辛伐他汀和阿司匹林对高血压合并无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的干预作用和脑血管事件的预防效果。方法177例高血压合并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其中90例应用辛伐他汀(每晚20mg)和阿司匹林肠溶片(75mg/d)进行治疗(干预组),通过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分别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1—3年大脑中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峰值、搏动指数、阻力指数、频谱形态,同时检测治疗前后血压、血脂等项生化指标的变化,并与87例对照者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第1年.干预组患者大脑中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峰值、搏动指数、阻力指数及频谱形态等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至第2,3年.上述各项指标均改善(P〈0.01),频谱形态明显好转。随访结束时,两组患者大脑中动脉上述指标间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干预组患者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为11.11%(10/90),低于对照组的24.14%(21/87)(P〈0.01)。结论在有效降低血压的同时,联合应用辛伐他汀和阿司匹林可稳定并延缓高血压患者大脑中动脉狭窄的进程,对降低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具有良好的作用。

  • 标签: 高血压 动脉闭塞性疾病 脑动脉疾病 洛伐他汀 阿司匹林
  • 简介:目的探讨弥漫性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及脑组织水肿情况及神经生长因子对此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Marmarou脑损伤模型.将Spraque-Dawley鼠40只随机分成脑损伤组,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治疗组分别于致伤后10min和60min腹腔内注射神经生长因子(30mg/kg),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于伤后24h、48h、72h和96h断头取脑,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凋亡细胞,对比各时段脑水肿和神经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神经细胞从伤后24h出现细胞凋亡,48~72h达高峰,治疗组与损伤组在24h,48h,72h和96h时脑组织含水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与损伤组含水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神经生长因子对脑损伤性脑水肿及神经细胞凋亡有治疗作用.

  • 标签: 脑损伤 凋亡 神经生长因子
  • 简介:目的探讨卒中后抑郁/焦虑对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以及帕罗西汀联合早期心理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272例脑卒中患者进行抑郁/焦虑状态评定,其中患有卒中后抑郁并发焦虑的81名患者随机分成3组,分别接受单用帕罗西汀治疗、帕罗西汀联合心理治疗以及不干预.采用斯堪的那维亚脑卒中量表(SSS)、Barthel指数(B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测治疗前后的疗效.结果急性脑卒中患者卒中后抑郁并焦虑患病率为29.78%,抑郁与焦虑共病率为65.85%,额叶、左侧大脑半球、基底节病灶与卒中后抑郁/焦虑的发生相关(额叶P<0.05、左侧大脑半球P<0.0001、基底节P<0.0001);治疗组I和治疗组IIHAMD、HAMA、SSS评分减少和BI评分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治疗组IIHAMD、HAMA、SSS评分减少和BI评分增加较治疗组I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卒中后抑郁/焦虑的发生与脑卒中部位相关;卒中后抑郁/焦虑障碍明显降低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程度和生活能力恢复;对卒中后抑郁/焦虑患者单用药物帕罗西汀或给予帕罗西汀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均能提高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程度和生活能力恢复,而且帕罗西汀联合心理干预治疗疗效更满意.

  • 标签: 脑卒中 抑郁 焦虑 帕罗西汀 帕罗西汀 心理干预
  • 简介:1对中枢神经损伤后功能恢复和再生的认识现状中枢神经损伤后的康复任务是十分繁重和重要的,由此带来的经济负担也十分沉重.多年来,人们对中枢神经损伤后的再生与康复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但进展甚微,原因可能有:①神经元本身缺乏再生能力.②神经营养因子生成不足,包括靶源性营养因子的供给因轴突断裂而中断.③细胞外基质不适宜,损伤后产生了神经元生长的抑制因子.④损伤后局部胶质细胞形成坚硬的瘢痕,阻碍轴突的生长、穿过等.

  • 标签: 中枢神经损伤 神经再生 神经修复 神经营养因子 细胞外基质 髓鞘蛋白
  • 简介:目的探讨大型听神经瘤的显微手术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大型听神经瘤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外科手术切除的经验。结果肿瘤全切除21例(80.8%),次全切除5例(19.2%)。肉眼下面神经解剖保留20例(76.9%),术后House—Brackman面神经功能分级Ⅰ~Ⅱ级10例(38.5%),Ⅲ~Ⅵ级16例(61.5%)。结论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外科手术切除大型听神经瘤,面神经可获得解剖和功能的保护,并发症与病死率低,临床疗效良好。

  • 标签: 神经瘤 显微外科手术
  • 简介:目的评价公众对脑血管病的认知状况,并提出健康教育措施.方法自行设计问卷,全卷分4部分,即有关脑血管病的一般知识、预防知识、识别知识和处理知识,共调查3016人.结果全卷问题正确回答率平均52.8%,其中脑血管病的一般知识正确回答率平均52.5%、预防知识平均54.6%、识别知识平均47.1%、处理知识平均56.8%,以识别知识最低;总分<60%者占46.2%,以识别知识和处理知识最差.结论公众脑血管病水平较低,尤其是识别知识和处理知识,为此提出三项公众教育重点.

  • 标签: 脑血管病 公众教育 认知状况 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