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4 个结果
  • 简介:由王保国教授和周建新教授主编的《实用呼吸治疗学》(第2版)已于2005年10月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 标签: 治疗学 呼吸机 出版
  • 简介:目的探讨框架脑立体定向手术在微神经外科的应用价值.方法1999年11月至2001年6月进行框架脑立体定向手术200例,其中颅内动静脉畸形43例,动脉瘤39例,脑膜瘤30例,海绵状血管瘤27例,胶质瘤19例,神经鞘瘤8例,垂体腺瘤5例,血管网织细胞瘤4例,转移癌3例,其他14例;脊髓肿瘤8例.结果病灶和重要解剖结构定位准确,病灶定位误差均在2mm以内,术后神经功能损害10例,占5.0%,无手术死亡.结论框架脑立体定位手术对脑和脊髓手术,尤其是对切除脑深部病灶很有帮助,可以准确发现病灶,保护正常神经组织,改变了传统神经外科手术模式,是微神经外科的保障.

  • 标签: 微创神经外科 神经导航系统 无框架脑立体定向手术 影像引导 微骨孔入路
  • 简介:目的探讨颅内压(NICP)监护存迟发性创伤性颅内血肿(DTIH)临床诊治中的应用。方法应用NICP监测技术前瞻性地对86例中、重型创伤性脑损伤(TBI)患者的颅内压(ICP)进行动态监护,评价NICP监护在发现DTIH中的作用。结果86例TBI患者经CT证实有17例为DTIH,其中15例需手术治疗,发现时间为伤后6~74h,平均19.6h。监测结果显示迟发血肿侧ICP较对侧明显增高[(380±62)mmHg:(254±56)mmHg,P〈0.01],而且明显高于69例伤后24hDTIH患者的平均ICP[(380±62mmHg:(242±65)mmHg,P〈0.01]。16例监测到ICP增高与CT检查结果吻合(94.1%)。结论NICP监护是一种简单、、有效的TBI监护技术.对早期诊断DTIH可提供重要信息。

  • 标签: 颅脑损伤 迟发颅内血肿 无创颅内压监测 闪光视觉诱发电位
  • 简介:主动脉弓粥样硬化斑块与脑血管及外周血管栓塞事件的发生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对高危人群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echocardiography,TEE)的研究发现,主动脉弓的粥样硬化斑块也是卒中的栓子来源之一。

  • 标签: 脑梗死 超声 主动脉 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我院自2005年1月始在脑系科试行陪伴病区,截至2005年6月除产科、儿科外的所有病区全部实行了无家属陪伴制度。实施住院患者陪伴制度以来,围绕以患者为中心,保证陪伴病区护理工作质量,推行了一系列护理改革,探索出了一套现代护理管理的新模式。及时到位的治疗护理;责任明确的规范化工作流程;周到的生活护理、个性化的心理疏导、良好的护患沟通,使患者身心获得安全感、满足感和良好的治疗效果,真正体现了从生理到心理的全面的整体护理。

  • 标签: 现代护理管理 病区 护理工作质量 陪伴制度 心理疏导 治疗效果
  • 简介:垂体腺瘤是一种常见的颅内良性肿瘤,约占颅内肿瘤韵10%左右。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医学检查技术的发展,垂体腺瘤的发现率明显增加。垂体腺瘤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但以30~50岁者居多。由于其主要症状是内分泌功能紊乱(月经不调、不育)及视功能障碍,需行适当的治疗。目前,除垂体泌乳素(PRL)腺瘤可以首选药物治疗外,其他类型的肿瘤仍以手术治疗为主。如何以最小的创伤切除肿瘤并保全病人的功能,减少手术并发症,降低病死率,提高垂体腺瘤病人的生活质量,一直是神经外科医师追求的目标。

  • 标签: 垂体肿瘤 外科手术 最小侵入性 显微外科手术 神经内镜 神经导航
  • 简介:目的对ICU病房及各科需使用呼吸治疗的中枢性呼吸衰竭和周围性呼吸衰竭患者使用机械通气治疗的时间和转归进行比较。方法2003年8月至2005年8月使用有呼吸治疗的全部226例患者分为中枢性呼吸衰竭和周围性呼吸衰竭两组,回顾性分析呼吸的使用时间及机械通气治疗后的转归。结果中枢性呼吸衰竭患者120例,机械通气的平均时间为(9.1±19.3)d,周围性呼吸衰竭患者106例,机械通气时间为(5.4±10.9)d,P=0.038,前者死亡率为50%,后者死亡率为21.3%,P〈0.005。结论与周围性呼吸衰竭患者相比,中枢性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长、死亡率高。

  • 标签: 机械通气 中枢性呼吸衰竭 周围性呼吸衰竭
  • 简介:编辑同志:我是一名嗜睡患者,在外界打扰的情况下可以睡20h,而且检测过睡眠的质量显示深睡时间很长,每天都尽量保持8h的睡眠,但是第2天还是会很困,即使睡12h,第2天仍然是处于一直困乏的状态,随时可以睡着。我平时生活作息挺规律的,一般晚上10时左右就休息,争取第2天早上7点起床,但是很困难,有时晚上9时多就睡过去了。

  • 标签: 嗜睡症 呼吸暂停 发作性睡病 睡眠麻痹 发作性睡眠 多导睡眠监测
  • 简介:目的观察抽搐电痉挛治疗对抑郁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对34例抑郁症患者用抽搐电痉挛治疗,治疗观察疗程为6次以上,治疗前后以观察临床症状和汉密顿抑郁量表中抑郁情绪、自杀等六项因子及中华医学会4级评定标准对疗效进行评定.结果34例患者治疗后忧郁情绪、躯体性焦虑、自杀、绝望感、阻滞、认知障碍等六项因子明显改善(P<0.01),显效率为61.76%,总有效率为91.18%.结论抽搐电痉挛治疗抑郁症起效快,疗效较佳,适合抑郁症的快速控制病情.

  • 标签: 无抽搐电痉挛治疗 抑郁症 疗效
  • 简介:患者,男性,25岁,农民,未婚,因头部外伤1月,头痛1周,于2004年3月28日入院.当时头部碰伤未就医,一周前出现左侧头痛,伴呕吐及右手1~3指麻木.过去史特殊.入院检查营养中等,神志清醒,头部无伤痕,颈软,神经反射及感觉正常,心肺及腹腔脏器特殊.入院诊断:左顶叶脑挫伤;脑胶质瘤待排.入院后体温、血压、白细胞正常,肝脾淋巴结不肿大.PRP(-),抗HⅣ(-),HBsAg(-),HBcAg(-).胸片:双肺微小砂粒状高密度阴影,考虑肺泡微石症的可能.CT示左顶叶脑挫伤.MRI见双顶叶多发性大小不等、形态不规则的病灶,0.5cm×0.5cm至2.3cm×0.7cm大,T2WI高信号,T1WI低信号.增强扫描可见多发性斑片状和结节状强化灶,周围见水肿带围绕(未见强化),中线居中,脑室正常,拟多发性转移瘤.

  • 标签: 无反血性结核病
  • 简介:目的探讨微穿刺引流术在慢性硬膜下血肿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及治疗效果。方法用YL-1型一次性使用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微穿刺引流慢性硬膜下血肿87例,不用生理盐水冲洗,穿刺成功后取头低足高位,适当补充液体,持续引流,适当延长引流时间。结果术后1~4个月随访并复查CT,85例完全消失,2例复发二次穿刺引流治愈。结论微穿刺引流术在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中,手术操作简便,治愈率高,不易发生并发症,治疗费用底,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慢性硬膜下血肿 微创穿刺引流术
  • 简介:儿童睡眠呼吸障碍涉及到多种疾病,这些对于儿童睡眠呼吸障碍有着重要的影响。古代中医虽没有涉及睡眠呼吸障碍的相关病名,但在有关文献中对此类疾病有所描述,尤其是其中外治阻塞的方法仍然值得我们借鉴。本文就中医古文献中对于呼吸类疾病的描述进行报道,以飨读者。

  • 标签: 儿童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中医学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成人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36例急性成人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患者在伤后48h内进行手术治疗,根据ASIA脊髓损伤评级和评分标准(AIS),分别在患者入院和出院时进行评判,比较治疗前后神经功能变化情况。结果在36例患者中,AIS的1例为A级(3%),17例为B级(47%),18例为C级(50%);出院时,13例(77%)的B级患者和15例(83%)的C级患者AIS评级得到改善;ASIA运动和感觉评分分别由入院时的(20.60±9.78)、(86.30±10.35)增至(56.20±10.71)、(159.20±18.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伤后早期手术治疗可在急性成人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治疗中获得显著疗效。

  • 标签: 急性 成人 颈髓损伤 手术
  • 简介:脑磁图(magnetcencephalogragphy,MEG)是一种通过测量脑磁场信号,对癫痫病灶和脑功能区进行定位及评价其状态的设备,是目前直接测量大脑功能活动的最新技术,可对脑磁信号及其发生源进行精确测定和定位,并通过影像融合技术叠加于MRI影像上,即磁源性影像(magneticsourceimaging,MSI),实现了功能影像和解剖影像的统一。对人体侵袭、无损害,具有极高的敏感性,其时间分辨率可达毫秒级(〈1ms),空间分辨率〈2mm,远高于MRI、SPECT、PET和PET/CT。

  • 标签: 脑磁图机 南京脑科医院 PET/CT MRI影像 引进 直接测量
  • 简介:脑磁图(magnetcencephalogragphy,MEG)是一种通过测量脑磁场信号,对癫痫病灶和脑功能区进行定位及评价其状态的设备,是目前直接测量大脑功能活动的最新技术,可对脑磁信号及其发生源进行精确测定和定位,并通过影像融合技术叠加于MRI影像上,即磁源性影像(magneticsourceimaging,MSI),实现了功能影像和解剖影像的统一。对人体侵袭、无损害,

  • 标签: 脑磁图机 南京脑科医院 MRI影像 引进 直接测量 脑磁场信号
  • 简介:脑磁图(magnetcencephalogragphy,MEG)是一种通过测量脑磁场信号,对癫痫病灶和脑功能区进行定位及评价其状态的设备,是目前直接测量大脑功能活动的最新技术,可对脑磁信号及其发生源进行精确测定和定位,并通过影像融合技术叠加于MRI影像上,即磁源性影像(magneticsourceimaging,MSI),实现了功能影像和解剖影像的统一。对人体侵袭、无损害,具有极高的敏感性,其时间分辨率可达毫秒级(<1ms),空间分辨率<2mill,远高于MRI、SPECT、PET和PET/CT。

  • 标签: 脑磁图机 南京脑科医院 PET/CT MRI影像 引进 直接测量
  • 简介:目的探讨颅内多发性动脉瘤的临床特点和诊治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20例多发性动脉瘤,共44个动脉瘤中颈内一后交通动脉瘤24个,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动脉瘤8个,前交通动脉瘤6个,基底动脉瘤3个,其他部位3个。一期手术处理2个动脉瘤13例(其中微手术7例,栓塞手术6例),二期手术者7例。结果优良13例,轻残4例,重残2例,死亡1例。术后随访DSA显示动脉瘤消失。结论微手术治疗颅内多发性动脉瘤是安全和可行的。手术夹闭与栓塞治疗相辅相成。尽可能一期处理所有动脉瘤,预后良好。

  • 标签: 颅内多发动脉瘤 微创外科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脑干出血微手术治疗的方法与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微手术治疗的32例原发性高血压脑干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手术指征和手术入路选择、手术技巧、治疗效果及随访资料。其中中脑出血3例,脑桥出血22例,延髓血肿1例,中脑-脑桥联合出血4例,脑桥-延髓出血2例。血肿量3.6-21ml,平均8.6ml。按出血量将脑干出血分为3组:≤5ml,5.1-10ml,〉10ml。术中采用神经电生理监测17例,神经导航引导手术25例。3个月后按照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定治疗效果。结果32例患者均经微手术成功清除血肿,其中27例血肿清除彻底,另外5例大部分清除血肿,1个月内无手术相关死亡。术后并发肺部感染23例,出现上消化道出血11例。术后3个月存活28例,死亡4例。术后随访3个月,GOS评分5分3例、4分9例、3分12例、2分4例、1分4例。结论采用微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可明显改善原发性高血压脑干出血患者的疗效。选择正确的手术入路和熟练的显微外科技巧可提高脑干出血手术治疗的成功率。

  • 标签: 原发性高血压 脑干出血 手术入路 显微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