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该病目前治疗方法多样,其中维A酸类药物已被广泛用于各类银屑病的治疗。根据化学结构的不同,维A酸类药物可分为第一代非芳族维A酸(维A酸、异维A酸和维胺酯)、第二代单芳族维A酸(阿维A酯和阿维A)、第三代多芳族维A酸(阿达帕林、他扎罗汀)等三类。维A酸类药物作为银屑病的一线治疗药物,长期应用安全有效,但是长期使用也会产生诸多副作用。在临床治疗中,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采用个体化治疗方案。本文主要就阿维A和他扎罗汀在银屑病治疗中的应用做一介绍。

  • 标签: 维A酸 银屑病 阿维A 他扎罗汀
  • 简介:随着透明质酸类软组织填充剂在世界各地广泛应用之际,其他非透明质酸类填充材料在临床应用及研究中显示出的独特优点亦受到新的关注。本文将对非透明质酸类填充材料的研发历史、理化特性以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做一介绍。

  • 标签: 非透明质酸类 皮肤软组织填充 永久性及非永久性
  • 简介:目的观察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氯雷他定治疗皮肤划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给予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0.5mg1次/隔日,肌肉注射,共注射18次,同时给予氯雷他定片10mg/d口服,连续治疗3周。对照组仅给予氯雷他定片10mg/d,连服3周。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疗效差别有显著性,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uc=3.27>1.96,P<0.05,α=0.05)。结论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氯雷他定治疗皮肤划痕症临床疗效确切。

  • 标签: 皮肤划痕症 氯雷他定 卡介菌多糖核酸
  • 简介:目的观察卡介菌多糖核酸、黄柏胶囊联合复方氟美松软膏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门诊慢性湿疹患者64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例给予卡介菌多糖核酸1mL隔日1次肌注,黄柏胶囊4粒口服,3次/d,外用复方氟关松软膏,2次/d。对照组32例仅外用复方氟美松软膏,用法用量同前。2组疗程均为6周。结果治疗组第2、4、6周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卡介菌多糖核酸、黄柏胶囊联合复方氟美松软膏治疗慢性湿疹疗效满意。

  • 标签: 湿疹 慢性 卡介菌多糖核酸 黄柏胶囊 复方氟美松软膏
  • 简介:背景一项18个月的有效性研究报告表明,使用小颗粒透明质酸凝胶(SGP-HA)填充剂在一次重复注射后纠正鼻唇沟皱褶有效期可持续至18个月。本文评估使用治疗鼻唇沟皱褶(NLF)持续至36个月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 标签: 透明质酸凝胶 鼻唇沟 有效期 填充剂 皱褶 重复注射
  • 简介:目的:观察尖锐湿疣(condylomaacuminatum,CA)患者在应用CO2激光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前后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2(IL-12)、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变化的意义。方法:应用ELISA法测定CO2激光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前后的CA患者血清中的IL-12、IL-10水平,并同时测定30例健康者血清中IL-12、IL-10的水平。结果:CA患者治疗前IL-12、IL-10水平分别为(50.1±4.09)ng/L、(97.3±38.5)pg/L,治疗后分别为(69.8±6.81)ng/L、(9.26±5.73)pg/L,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治疗前患者IL-12、IL-10水平与健康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患者IL-12、IL-10水平与健康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CA患者后血清IL-12水平上升、IL-10水平下降,细胞免疫功能增强。

  • 标签: 尖锐湿疣 卡介菌多糖核酸 IL-12 IL-10
  • 简介: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片口服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治疗斑秃的疗效及其对T细胞的影响。方法:将101例斑秃患者随机分成联合治疗组(52例)及对照治疗组(49例),联合治疗组采用复方甘草酸苷片口服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针注射治疗,对照治疗组仅采用复方甘草酸苷片口服。患者治疗前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并与45例健康体检者进行对照。结果:①联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23%,与对照治疗组(77.5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前,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联合治疗组及对照治疗组斑秃患者外周血CD3+、CD4+T淋巴细胞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后,联合治疗组外周血CD3+、CD4+T细胞上升明显,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治疗组治疗后CD3+T细胞有所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CD4+T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两组治疗后CD3+T细胞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D4+T细胞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联合治疗组及对照治疗组治疗前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联合治疗组及对照治疗组治疗后与自身治疗前比较,以及两组患者治疗后比较,外周血CD8+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⑥治疗后,联合治疗组及对照治疗组与自身治疗前比较,CD4+/CD8+比值虽有所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可调节斑秃患者Th1/Th2免疫平衡,从而达到治疗斑秃的目的,二者联合用药具有协同作用,可大大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斑秃 复方甘草酸苷 卡介菌多糖核酸 T淋巴细胞亚群
  • 简介:目的:探讨卡介菌多糖核酸肌肉注射联合咪唑斯汀片口服对慢性荨麻疹患者细胞免疫的影响及疗效。方法:将入选的107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A、B、C三组。A组34例采用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肌肉注射;B组36例采用咪唑斯汀片口服;C组37例采用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肌肉注射联合咪唑斯汀片口服。治疗36天后比较三组疗效。各组于治疗前及治疗后检测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另设健康人对照组30例,检测项目同上。结果:A、B、C三组治疗前与健康对照组比较,CD3+、CD4+降低,CD8+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三组治疗前后自身配对比较,CD3+无明显变化(P值均〉0.05),CD4+、CD4+/CD8+比值升高(P值均〈0.05),CD8+降低(P值均〈0.05)。治疗后C组与A、B组比较,CD3+无明显变化(P值均〉0.05),CD4+升高(P值均〈0.05),CD8+降低(P值均〈0.05)。治疗后C组总有效率91.89%,与A组(58.82%)、B组(72.2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卡介菌多糖核酸肌肉注射联合咪唑斯汀片口服可提高慢性荨麻疹患者治疗的有效率,其机制可能与慢性荨麻疹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提高有关。

  • 标签: 卡介菌多糖核酸 咪唑斯汀片 慢性荨麻疹 细胞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