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保持口腔清洁,预防感染,观察口腔护理的效果。方法将80例危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分别用洁口净含漱液和0.9%氯化钠溶液进行口腔护理,2次/天。结果洁口净含漱液行口腔护理在去除口臭、预防口腔溃疡的发生优于0.9%氯化钠溶液。结论危重患者应用洁口净含漱液进行口腔护理,对预防口臭、口腔溃疡有显著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洁口净含漱液 口腔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础护理对ICU危重患者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之间在我院进行疾病治疗的ICU危重患者130例,根据患者的护理方式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而基础组中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基础护理,后比较两组ICU危重患者的护理结果。结果基础组中ICU危重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中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率84.00%,组间数据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给予ICU危重患者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其基础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护理质量以及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情况。

  • 标签: 基础护理 ICU 危重患者 护理质量 满意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护理效果,方法临床统计了32例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对所有的患者行动静脉内瘘护理.分析护理的具体方法、详细操作步骤、以及护理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等,探索内瘘的护理、内瘘皮肤的护理、内瘘的常见问题以及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32例患者内瘘功能良好,透析质量良好。结论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护理能稳定患者的情绪.协助治疗,更好的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老年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突发性聋(突聋)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检测222例(230耳)突聋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白细胞(WBC)总数和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NEUT)百分数,按白细胞水平不同进性分组分析,对其与预后的关系进性探讨.结果222例中有69例(71耳)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升高,153例(159耳)正常,两组耳聋程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疗效比较,白细胞升高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两组治疗前外周血白细胞均数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而治疗后升高组白细胞明显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前中性粒细胞百分数均数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而治疗后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近1/3突聋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升高,且白细胞升高组治疗起效快、预后好,它对判断预后很有意义.

  • 标签: 突聋 外周血白细胞 患者 预后 白细胞升高 治疗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脑电图是否可以用于神经内科危重患者脑功能诊断和预后评估。方法对选取的患者实施EEG检测,并分析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NIHSS量表评分(初评)、NIHSS量表评分(末评)、ADI预后评估表的相关性。结果脑电图正常的患者,预后不良发生率为5%,脑电图异常组预后不良3的发生率为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EEGSynek分级与NIHSS量表评分(初评)、NIHSS量表评分(末评)、ADI预后评估表呈正相关。结论脑电图不仅能动态的观察和反映脑功能指标变化,更可以用于神经内科危重患者的脑功能诊断和预后评估。

  • 标签: 脑电图 神经内科 脑功能 预后
  • 简介:摘要总结延长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使用“寿命”的护理干预。方法对近2014年2月~2015年6月来我院7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整体护理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78例中2例因为内瘘闭塞而行第2次内瘘形成手术,其余内瘘均通畅,使用良好。结论从动静脉内瘘形成前到手术后应用内瘘进行血液透析的整个过程中,由责任护士制订出护理计划,实施整体护理,是保护内瘘、延长内瘘使用“寿命”的重要措施。

  • 标签: 血透液透析动静脉内瘘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加强健康教育对控制长期血液透析患者高血钾症的影响。方法通过化验单结合临床症状,进行有针对的健康教育。结果通过加强宣教,绝大多数患者能够认识到控制血钾的重要性。结论健康教育对控制长期血液透析患者高血钾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长期血液透析 高血钾症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滤过对妊高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妊高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进行连续血液滤过治疗的肾功能情况,对其治疗前后的主要指标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血尿素氮、肌酐、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C-反应蛋白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肾损伤2-3期患者在入科10.2±6.5h内开始血液净化治疗,肾功能在4.7±2.8d恢复。结论早期连续血液滤过治疗对妊高症合并2-3期急性肾损伤患者有利。

  • 标签: 连续血液滤过 妊高症 急性肾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气压式血液循环仪在预防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12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髋部手术的高龄骨折患者146例,按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n=72)患者早期功能锻炼及嘱家属经常按摩患者双下肢;实验组(n=74)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从术后当日开始间歇使用气压式血液循环仪。观察两组患者DVT的效果及肿胀、疼痛、舒适度情况。结果实验组显效60例,有效11例,无效3例;对照组显效27例,有效34例,无效11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压式血液循环仪预防DVT效果明显,临床使用方便,在髋部骨折患者中尤其是高龄患者中值得推广。

  • 标签: 气压式血液循环仪 高龄髋部骨折患者 预防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安全管理在危重新生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方法在静脉输液的各环节设立安全管理制度并实施。结果安全管理制度实施后,护士安全意识得到提高,无输液相关纠纷发生。结论安全管理有效避免了输液安全隐患,为临床护理管理提供参考。

  • 标签: 危重新生儿 静脉输液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谈讨结肠透析治疗百草枯中毒的疗效。方法分析我院42例百草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治疗联合血液灌流,实验组在对照组方案基础上进行结肠透析治疗。结果实验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且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抗氧化指标(SOD)及氧化指标(MDA)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死亡病例存活天数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结肠透析方法的介入可有效清除体内百草枯毒素的同时维持了体内环境的平衡,同时保护了重要器官的功能。

  • 标签: 百草枯 血液灌流 结肠透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慢性肾衰竭合并结核病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研究,继而采取护理干预措施。方法2010年1月~2014年10月血液透析合并结核病62例,进行回顾性研究,从专科护理、预防交叉感染及健康宣教等方面进行总结研究。结果通过合理的治疗及专业的护理干预,60例患者均解除隔离顺利出院,改为门诊常规血液透析;2例在住院期间因病情加重转入结核ICU治疗。结论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因机体免疫力低下,易并发结核病,恰当的护理,可提高患者的尊医行为,杜绝院内的交叉感染,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 标签: 血液透析 结核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液灌流联合结肠透析在急性百草枯中毒救治中的作用。方法106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进行血液灌流与结肠透析联合治疗,对照组实施血液灌流。比较入院后12h、24h、48h及72h检测血液及尿液百草枯质量浓度,分析两组肺纤维化、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病例存活时间及病死率。结果两组患者血液及尿液中百草枯浓度随治疗时间均呈进行性下降趋势,治疗组下降趋势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死亡病例平均生存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肺纤维化、多脏器功能衰竭病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死亡率低于对照组,但无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液灌流联合结肠透析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血液和尿液中百草枯浓度,降低肺纤维化和多脏器功能损伤发生率。

  • 标签: 血液灌流 结肠透析 百草枯中毒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脑卒中患者便秘的中医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我科于2013年10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60例老年脑卒中发生便秘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所给予的中医护理措施。结果经过给予饮食调护、情志护理、生活调理及给药护理护理等措施后,60例患者中56例排便功能良好,可定时排便,3例患者感觉有便意,仅1例效果不佳。结论对于脑卒中发生便秘的患者,中医护理对于促进排便功能恢复,保持大便通畅,减少诱发再次中风的危险因素,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脑卒中 便秘 中医 护理体会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耳鸣患者合并睡眠障碍的临床特征。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选择50例耳鸣患者及50例无耳鸣主诉的对照人群,对耳鸡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耳鸣侧别、起病情况、听力情况、全身疾病、伴随症状等进行调查,行耳内镜检查、听力评估及影像学检查,并使用耳鸣残疾评估量表(tinnitushandicapinventory,THI)评估耳鸣残疾水平,对全部研究对象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sleepqualityindex,PSQI)评估睡眠质量。结果50例耳鸣患者之中,有睡眠障碍表现38例(72%),平均PQSI得分10.64±4.89分;对照组有睡眠障碍者16例(32%),平均PQSI得分5.32±5.3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PQSI评分各项目除使用睡眠药物情况外,PQSI量表所涉及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潜伏期、睡眠持续性及习惯性睡眠效率、睡眠紊乱、白天功能紊乱6个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睡眠障碍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发现,耳鸣的响度与睡眠障碍总分相关(P〈0.01)。对于耳鸡严重程度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提示,睡眠障碍障碍总分是加重耳鸣严重程度相关因素(P〈0.01)。结论耳鸣患者易伴随睡眠障碍且二者相互影响,在耳鸣治疗中开展患者睡眠障碍治疗,改善睡眠质量同时利于耳鸣康复。

  • 标签: 耳鸣 睡眠障碍 耳鸣残疾评估量表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老年患者用药情况及其药学干预效果。方法我院于2013年1月~2014年1月没有实施药学干预的100例老年患者作为对照组,同时观察组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实施药学干预之后的100例老年患者,对两组老年患者的临床用药情况进行恢复性分析,对比分析两组老年患者的不良用药情况和用药依从性情况。结果老年患者用药存在多种药物同时服用以及不合理饮食情况,并有着错误用药习惯。对照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位25%,观察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大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患者用药依从性为90%,大于对照组的70%,P<0.05。结论老年患者用药存在多种误区,多种药物同时服用,错误的用药习惯以及不合理的饮食,药学干预的加强,不仅仅可以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也能将患者用药依从性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老年患者 用药情况 药学干预 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