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回顾分析了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在200例结核科住院病人中发生利福平相关性腹泻31例,发生率为15.5%,31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0.3岁±6.6岁。结果发现,利福平相关性腹泻系常见不良反应,不同的给药途径以及高龄患者与腹泻发生有明显的相关性。静脉或每周2次给药同时补充益生菌,可以减少该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利福平 结核 腹泻 预防
  • 简介:1病例资料患者,女,33岁.1997年2月20日,出现发热头痛,全身酸困,1周后,体温39℃,发热无一定规律性,持续1月,经抗生素和解热镇痛药治疗无效.

  • 标签: 利福平脏器 功能损害 损害例
  • 简介:利福平为临床中治疗结核的基本药物.其中可能的引入杂质有利福霉素SV、醌式利福平、N-氧化利福平及3-.甲酰利福霉素等,这些化合物多为合成前体或毒性较大成分.为保证利福平质量,控制其有关物质含量是必要的.USP24版、BP98版、EP1997版虽均规定采用HPLC法测定利福平及有关物质的含量,但尚未贝对利福平及其中有关物质的详细分析报道.故测定中无法判断检测到的杂质是已知物还是未知杂质.本文利用利福平杂质对照品,就HPlC法测定利福平中有关物质进行方法建立及确证.实验条件:色谱柱:ZorbaxEclipseC84.6×250mm;检测波长:254nm;柱温:25℃;流量:lmL·min-1;流动相:乙腈-甲醇-0.075mol@mL-1磷酸二氢钾溶液-1.0mol·mL-1枸橼酸溶液(31:31:35:3).在0.0006mg@mL-1-0.08mg·mL-1浓度范围,醌式利福平、利福霉素SV、N-氧化利福平、3-甲酰利福霉素进样量与峰面积均呈现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对线性范围内的高、中、低浓度溶液的进样精密度进行考察,结果显示精密度具有浓度依赖性.上述杂质的检测限分别为0.8、0.8、0.9、0.9ng;定量限分别为8、7、9、7ng.实验对方法的准确性进行了考察,结果准确;以乙腈为溶剂,在5小时内利福平及其相关物质溶液的稳定性良好.

  • 标签: 利福平 HPLC 杂质
  • 简介:目的:分析利福平所致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布鲁菌病的发病特征。方法:布鲁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发病存在一定的地域性,多位于我国畜牧业较为发达的地区,近年来城市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布鲁菌病的发生、发展较为复杂,临床表现不一,一般表现为长期发热、多汗、关节痛、肝脾肿大等,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结果与结论:布鲁菌是一种胞内寄生菌,首选一线治疗方案为多西环素+利福平;而利福平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但其不良反应也不容忽视,临床治疗发现1例利福平引起促甲状腺激素(TSH)异常的病例,考虑可能与利福平作为肝酶诱导剂可加速血清T3、T4的代谢率和外周清除率,反馈性引起TSH升高有关。

  • 标签: 利福平 布鲁菌病 促甲状腺激素 肝酶诱导剂
  • 简介:利福平滴眼液为常用的医院制剂品种之一,主要用于治疗沙眼、角膜炎、结膜炎等,疗效较好。但由于其分子中含1.4一萘二酚结构,在碱性条件下易氧化成相应的醌型衍生物,稳定性较差。为作好该品种的质量控制,本人对5批利福平滴眼液在贮存期的稳定性进行了观察。

  • 标签: 滴眼液 利福平 贮存期 定性观察 质量控制 稳定性
  • 简介:患者女,47岁,因咳嗽、咯痰伴发热10d,以Ⅲ型肺结核上中(-)集(+)进展期于2004年10月12日入院.患者既往健康,无特殊病史及药物过敏史.入院后给口服利福平0.45,1次/d,吡嗪酰胺0.53g,3次/d,肌注链霉素0.75g,1次/d,异烟肼0.4g入5%葡萄糖250ml静滴,1次/d,治疗12d,患者体温正常,咳嗽、咳痰明显减轻.继续用原方案治疗.

  • 标签: 双下肢麻木 利福平 流感样综合征 肌注链霉素 体温正常 方案治疗
  • 简介:美国和加拿大罗氏制药公司告诫医务人员:利福平(rifampicin,抗结核病药)和利托那韦/沙奎那韦(ritonavir/saguinavir,用于HIV治疗)联合应用会导致肝炎和转氨酶明显升高。目前,利福平已禁止与沙奎那韦合用,因为二者有药动学相互作用。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28天随机研究,共有28名健康受试者接受利福平600mg,1次/d,利托那韦/沙奎那韦100mg/1000mg,2次/d。11人(39.3%)出现明显的肝细胞毒性,部分病人转氨酶水平升高,大于正常值上限20倍,其中1人因转氨酶升高而住院。停药后,

  • 标签: 沙奎那韦 利托那韦 利福平 肝炎 saguinavir 转氨酶升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头孢曲松联合利福平对儿童大叶性肺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入组西安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39)和对照组(n=39)。对照组静脉给予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每次80mg/kg,每日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利福平胶囊,每次10~20mg/kg,每日1次。两组疗程均为7~14d。比较两组患者(研究药物自初次给药时间的8~15d)的临床治愈率,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C反应蛋白(CRP)、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7.2%、66.7%,两组疗效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血清IL-6、IL-10、CRP、HMGB1均显著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利福平联合头孢曲松治疗儿童大叶性肺炎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儿童大叶性肺炎 利福平 头孢曲松 疗效
  • 简介:胶囊不是药品的花花衣裳,它的作用包括改善口感,避免口腔接触到药物难以下咽的味道(如阿莫西林胶囊):保护某些药物不在胃中被溶解,到达肠道再开始分解吸收(肠溶胶囊);让药物在胃中慢慢溶解,以均衡的剂量释放(缓释胶囊)等。胶囊药品若剥去外壳直接服用,会对胃产生较大刺激,且不易吸收。尤其是缓释胶囊和肠溶性胶囊绝对不能剥开服用。

  • 标签: 阿莫西林胶囊 药品 缓释胶囊 肠溶胶囊 药物 肠溶性
  • 简介:目的探究基因芯片检测结核分支杆菌及其利福平(RFP)耐药性的效果。方法从2018年1月到2018年6月之间收治100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对患者实施基因芯片检测,并分析利福平耐药性;将基因芯片检测结果和传统的药敏实验结果进行对比,统计其准确性。结果基因芯片检测结核分支杆菌的准确率为96.0%,检测利福平耐药菌株耐药性的准确率为90.00%。结论基因芯片检测结核分支杆菌及其利福平耐药性的准确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基因芯片检测 结核分支杆菌 利福平耐药性
  • 简介:苦瓜(MomordicaCharantia)系葫芦科苦瓜属植物的果实,性苦、寒,近年来中外学者对苦瓜进行了研究,从中分离出多种活性蛋白质和一些甙类成分,可产生一定的降血糖作用[1,2].我们研制了苦瓜胶囊,并进行初步药理实验和临床观察,现报道如下.1材料和方法1.1药物和试剂(1)苦瓜胶囊的制备将新鲜苦瓜挤榨汁,过滤,提取水溶性物质后加入高分子囊材,放置喷雾干燥得绿色疏散粉末(每克相当于30g新鲜苦瓜),装入0号胶囊,每粒0.3g(海军411医院药剂科提供,批号000425).(2)盐酸苯乙双胍片(南通制药总厂,批号971016).(3)葡萄糖测定盒(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批号990801).(4)四氧嘧啶(Sigma公司生产,批号37H1381).1.2动物SD大鼠体重200~220g(中科院上海实验动物中心供应),昆明种小鼠(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动物室供应).1.3急性毒性实验取合格小鼠20只,雌雄各半.采用灌胃法,分别给小鼠喂苦瓜胶囊(12.5g/kg),给药后立即观察动物中毒症状的各种表现和记录死亡动物数.

  • 标签: 苦瓜胶囊 降血糖作用 研究
  • 简介:【摘 要】目的:从制备工艺角度对诺氟沙星胶囊的溶出度进行研究。方法:通过对不同厂家的诺氟沙星胶囊药物进行溶出度检测,分析不同生产工艺条件下所制备出来的诺氟沙星胶囊溶出度是否一致,并探讨影响其溶出度质量的因素。结果:经过本次实验研究发现,不同厂家的诺氟沙星胶囊溶出度存在较大差异,判断可能产生影响的因素大概有辅料选择、材料混合方法以及药包材特征等。结论:制药厂家在生产诺氟沙星胶囊药物时,应当合理控制各项工艺标准,以改进和提高药品溶出度,保证药品性能。

  • 标签: 诺氟沙星胶囊 溶出度 制备工艺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  建立布洛芬缓释胶囊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用HPLC法测定。采用C18色谱柱,检测波长为263nm。结果  布洛芬在99.54~746.55µ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0%(RSD= 0.15%)。结论  该方法适用于布洛芬缓释胶囊的含量测定。

  • 标签: 布洛芬 布洛芬缓释胶囊 高效液相色谱 含量测定
  • 简介:1例59岁女性患者,因高脂血症口服血滞通胶囊2粒/次,3次/d。用药前血清总胆固醇8.43mmol/L,三酰甘油3.86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5.28mmol/L;丙氨酸转氨酶37U/L,天冬氨酸转氨酶33U/L,γ-谷氨酰转移酶(γ-GT)46U/L,总胆红素10.9μmol/L。服用血滞通胶囊4周后血脂各项指标均有所改善,但γ-GT升高至166U/L,遂停用血滞通胶囊。停药2个月后γ-GT下降至86U/L,3个月后降至59U/L。患者自行再次服用血滞通胶囊4周后停药,肝功能检测示γ-GT159U/L,2个月后γ-GT降至92U/L。

  • 标签: 肝损伤 Γ-谷氨酰转移酶 血滞通胶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