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臭氧(O3)是氧(O2)的一种异构体,在大气中含量甚微。在离地球表面10~50km的大气平流层中集中了地球上90%的臭氧气体,在离地面25千米处臭氧浓度最大,形成了厚度约3mm的臭氧集中层,称为臭氧层。臭氧层的存在对于地球上生物的生存至关重要,因为它阻挡了阳光中高能量的紫外线辐射,因此有人形象地把臭氧层比做地球的“保护伞”。

  • 标签: 臭氧层破坏 原因 臭氧层保护 危害 紫外线辐射
  • 简介:在张家口地震中,我院医疗队第一个到达震中地区,在极其恶劣的自然条件下抢救了大批伤病员,对救灾部队实施了及时有效的卫勤保障,医疗队成员无一非战斗减员,因而受到了部队及地方领导的表彰,医院也因此荣立集体二等功。我们将寒区地震卫勤保障和医疗队自身后勤保障体会报道如下:1张家口地震特点1.11998年1月10日11:50张家口市张

  • 标签: 卫勤保障 张家口 地震 医疗队员 后勤保障 呼吸道感染
  • 简介:根据国家卫生部转发的通知,我院于2008年5月23日收治36名从四川灾区空运至南京的地震伤病员,这一突发事件,不仅是历史和社会赋予我们的责任,同时也是赋予护理队伍发展和成长的良好契机.

  • 标签: 汶川地震 救治 护理管理
  • 简介:针对近年来我国时常发生的地震灾害,结合地震中伤员的特点,探讨救援中批量伤员快速分类后送的组织实施方法,为提高此类伤员的综合救治水平提供参考.

  • 标签: 自然灾害 救援作业 伤病员分拣
  • 简介: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是临床常见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为免疫紊乱导致滑膜炎及侵袭性新生血管翳形成,晚期往往会引发软骨及骨的破坏,最终导致严重的关节畸形甚至残疾。但至今RA仍得不到完全根治,原因在于其确切病因尤其是骨破坏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

  • 标签: 关节炎骨 发病机制 机制研究进展
  • 简介:目的研究催眠治疗对地震后心理应激反应的疗法。方法连续累积自2008年5月22日-7月10日在四川平武地震灾区接受催眠治疗的地震后心理应激反应患者21例,记录导致其痛苦的心理症状的种类,采用催眠疗法合并其他心理治疗技术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患者心理症状的变化。结果地震后应激反应的心理症状主要为失眠、闪回、逃避、高警觉、房屋摇晃感、纳差、情绪低落、自责、焦虑、恐惧。除逃避症状外,与地震后应激反应有关的其他9个心理症状的出现频率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催眠治疗能有效缓解地震后应激反应各种心理症状,合并其他心理治疗技术可使心理症状缓解更加全面,疗效更佳。

  • 标签: 催眠 地震 应激反应
  • 简介:灾害事件(如地震、洪水、战争等)是人类生存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特殊应激源,通常被定义为一种大规模的、集体的应激处境,它远远超过了受灾者的应付能力,并使受灾者产生非常严重的心理反应。国内外灾害事件心理调查的结果表明。重大应激事件可使人罹患焦虑、恐惧、抑郁、失眠甚至精神失常等各种心理创伤。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省汶川地区发生地震,伤亡惨重,灾难中的幸存者,经受了躯体和精神的双重创伤,本文对68例于地震后半个月转入山西省太原市3所三甲医院接受治疗的灾区患者的自杀意念和自尊程度进行评估,并进行相关分析。

  • 标签: 自杀意念 地震 重大应激事件 灾害事件 心理创伤 精神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