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预防性接种管理模式在乙肝疫苗接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时间为2022.01-2022.12,研究对象为此期间乙肝疫苗接种工作人员,共计40名。2022.01-2022.06期间乙肝疫苗接种人员共1500名,纳入对照组;2022.07-2022.12期间乙肝疫苗接种人员共1500名,纳入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观察组实施预防接种管理。比较不同管理方式干预情况。结果:知晓率各指标及接种率均为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接种质量各项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防性接种管理模式干预下,可有效提升乙肝疫苗接种者知晓率与接种成功率,利于提高接种质量。

  • 标签: 乙肝疫苗接种 预防性接种管理模式 接种成功率
  • 简介:【摘要】 目的:了解儿童家长对疫苗接种不良反应的认知情况及影响因素,为社区更好地开展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宣传教育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对7月13日~7月19日来郴州市北湖区南塔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免疫接种的儿童家长父母进行一对一问卷调查。 结果: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60份,回收问卷357份,回收率99.2%,有效问卷277份,有效率77.6%。儿童家长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知识最高得分为9分,最低得分为1分,平均得分为6.01分(6.01±1.82)。儿童家长的教育水平是影响其知识得分的主要因素(P<0.001)。  结论: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认知水平不高,应采取有针对性的宣传手段,加强对接种疫苗不良反应知识的宣传,提高家长的认知水平。

  • 标签: 预防接种 不良反应 认知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影响儿童计划免疫预防接种依从性的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关解决对策。方法:以2023年6-9月300名儿童为研究目标,统计儿童在计划免疫预防接种期间的依从率,并分析不依从者受到影响的相关因素,针对性给予解决对策。结果:统计儿童计划免疫预防接种依从性,乙肝疫苗、卡介疫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 各疫苗接种均有不依从者存在;经分析教育水平、工作类型、家庭收入、预防接种态度均为影响儿童计划免疫预防接种依从性的主要因素。结论:在实施计划免疫预防接种时,需要遵循科学的免疫程序,根据儿童及家长的教育水平、工作类型、家庭收入、预防接种态度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接种计划,避免对儿童计划免疫预防接种造成影响。

  • 标签: 影响因素 儿童计划免疫预防接种 依从性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是为了分析无缝隙流程化管理方式在社区预防接种中的运用成效。方法:抽取来我社区预防接种的的儿童100例,把其分成两组,I组和II组均有50例儿童,前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后者采用无缝隙流程化管理方式,对比两组儿童的管理效果。结果:II组儿童家属对相关操作、宣传、服务等的评分明显更高,两组数据具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I组儿童家属的满意度也比I组更高,儿童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I组低,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社区预防接种中采用无缝隙流程化管理方式,不仅能有效提升护理水平,还能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较为理想的效果。

  • 标签: 社区预防接种 无缝隙流程化管理方式 护理 满意度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儿童预防接种的不良反应发生原因以及护理干预的预防作用。方法:随机选取了78名预防接种儿童参与本研究,对参与研究的78名儿童进行研究及分析的时间段在2021年1月份至2024年1月份。为保证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在研究阶段将参与研究的78名预防接种儿童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研究,每组纳入研究的预防接种儿童人数相等,均是39人,对照组的预防接种儿童提供普通护理,观察组的预防接种儿童提供预防性护理。比较两组参与研究的预防接种儿童满意度、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此判断预防性护理措施的作用。结果:参与本次研究的观察组的39名预防接种儿童在经过预防性护理干预后对护理的总体满意度达到了94.87%,而采用普通护理干预的对照组预防接种儿童对护理的满意度仅为76.92%;观察组预防接种儿童在本研究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为2.56%,对照组的预防接种儿童在本研究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为17.95%;比较可知,观察组的预防接种儿童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预防接种儿童,且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更低。P<0.0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儿童预防接种的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主要是因为儿童的身体状况以及疫苗接种类型,通过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满意度。

  • 标签: 儿童 预防接种 不良反应 护理干预 预防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儿童预防接种工作中强调细节护理的整体干预效果。方法:随机性划分在我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预防接种的儿童100例至对照组(REG)与观察组(OBG)各50例,前者、后者分别采取常规护理与细节护理,随后观察分析相应数据指标,意在了解不同护理方案的作用差异性。结果:OBG组患儿进行预防接种后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较REG组更低;且该组家属总满意率更高(P<0.05)。结论:于社区儿童预防接种护理中重点强调细节护理概念,有效保障了护理工作的严谨性,以从根源上规避了相应不良反应的出现,亦利于良好护患关系的构建。

  • 标签: 社区护理 儿童预防接种 细节护理 不良反应发生率 家属总满意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