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5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评价医院2012年至2014年肠外营养药物使用情况,为合理使用该类药物提供参考。方法统计、分析2012年至2014年医院肠外营养药物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及排序比。结果医院肠外营养药物的销售金额逐年增加,但构成比的增长趋势不明显,肠外营养药物中维生素类药物的销售金额及构成比均增长较快;近3年医院注射用脂溶性维生素(Ⅱ)、小儿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9AA-Ⅰ)销售金额排序均位居前5位,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小儿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9AA-Ⅰ)DDDs排序均位居前3位,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六合氨基酸注射液、脂肪乳氨基酸(17)葡萄糖(11%)注射液、脂肪乳氨基酸(18)注射液、注射用12种复合维生素的DDC值均高于100元,复方氨基酸注射液(3AA)、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5AA)、复方氨基酸注射液(9AA)、脂肪乳注射液(C14-24)、复方维生素注射液(4)的排序比均接近1。结论医院肠外营养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医生和药师应共同努力促进该类药物的合理使用。

  • 标签: 肠外营养药物 合理用药 用药频度 日均费用 排序比
  • 简介:为了从源头上治理食品造假,保证上市食品的安全,国家已对部分日用食品实行了市场准入制度,消费者在选购这些食品时一定要认清QS标志。同时还要对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有所了解,以辨别其是否为正规企业生产的产品。

  • 标签: 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 QS标志 受理机关编号 产品类别编号
  • 简介:目的分析某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和监测报告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安全用药、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某2014年ADR报告191例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结果191例ADR中,以60岁及以上年龄段发生率最高(59.16%);给药途径以静脉给药最多(60.73%);ADR涉及药品113种,以抗肿瘤药物及抗感染药物为主;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多为胃肠系统损害(47例)及皮肤附件损害(43例);新的或严重的ADR22例(11.52%)。结论医务人员应重视ADR监测工作,尤应加强新的一般和严重类型ADR的监测,选择适宜给药途径,特别关注特殊人群如60岁以上年龄的患者。应提高甄别能力和处置水平,避免或减少ADR的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 标签: 药品不良反应 监测报告 合理用药
  • 简介:目的分析某院门诊处方发现存在问题,采取相应措施,提高某院门诊处方合格率和用药水平。方法随机抽查医院2014年度门诊处方14336张,统计并分析其中不合理处方和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不合理处方数505张(3.52%),主要表现为药物用法用量不适宜、遴选药物不适宜等。医院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45.47%,其中单联5218张(36.40%),二联1253张(8.74%),多联48张(0.33%)。结论该院门诊处方存在一定的不合理用药现象,需加以改进。在加强医师业务培训和药师与医师沟通的同时,相关部门还应完善处方点评制度,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

  • 标签: 门诊处方 不合理用药 调查分析 改进措施
  • 简介:目的了解医院2014年门诊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医院2014年门诊麻醉药品种类、销售数量、金额、用药频率等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该院门诊麻醉药品硫酸吗啡缓释片的使用金额、用量及DDDs均居首位。结论该院门诊麻醉药品能遵循WHO“癌症三阶梯止痛指导原则”,使用基本合理。

  • 标签: 麻醉药品 用药金额 用药频率 合理用药
  • 简介:目的评价医院中药注射剂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和提高药品管理水平提供参考。方法通过住院药房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检索,采用金额排序法和限定日剂量分析法分析医院2012年至2014年中药注射剂的应用情况。结果医院中药注射剂销售金额年均增长率达44.38%,年销售金额和用药频度呈逐年增加趋势。无论是年销售额还是频度,康艾注射液始终稳定地排第1位,一些价格相对偏高或不良反应较突出的制剂在临床的使用量逐渐下降。结论中药注射剂在医院应用广泛,临床使用较合理。近年来肿瘤类中药注射剂使用量增长迅速,须加强用药管理和不良反应监测。

  • 标签: 中药注射剂 销售金额 限定日剂量 用药频度
  • 简介:目的总结某2014年至2015年440例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为预防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及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提供参考。方法对某44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静脉滴注、抗菌药物及头孢菌素类药物引起ADR占比最高。结论医务人员需加强药学服务,重视ADR监测及其相关知识的宣传,减少或避免ADR发生,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 标签: 药品不良反应 临床用药监测 合理用药
  • 简介:目的:分析医院2014年度门诊患者处方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并对其不合理使用处方作一评价。方法:抽取医院2014年1—12月间(每月15日)门诊患者处方5864张,应用MicrosoftOfficeExcel软件对处方中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作一分析,并对其不合理使用处方作一评价。结果:在抽取的处方中,使用抗菌药物处方2521张(42.99%),使用抗菌药物类型主要为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氟喹诺酮类、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这5类;抗菌药物联用方式以一联者使用率为69.85%、二联者为20.98%、三联及以上者用药率为9.16%;其中224张抗菌药物处方中存在不合理使用的情况,占总抽查处方数的3.82%,占抗菌药物处方数的8.89%,不合理使用类型包括用药指征不明确、药物剂量不合理、用药时间不当、联用不合理、给药次数不合理、溶媒使用不当和配伍禁忌。结论: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存在不合理使用现象,应予有效的药学干预,以提高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水平。

  • 标签: 门诊处方 抗菌药物 不合理使用
  • 简介:近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在广告监测中发现,标示为上海太吴生物科技(周口)医药有限公司生产的白马寺痛消贴、痛消贴等15个医疗器械产品发布虚假违法广告,情节严重。经核实,上述产品生产批准文号已被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注销,为非法产品。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已责成相关省局对上述产品依法查处,涉嫌犯罪的移交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 标签: 医疗器械产品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违法广告 生物科技 产品生产
  • 简介:食物与食物之间有相克,食物和药物之间也有相克,因此病人在吃药的时候,有些食物是不能吃的。那么病人在吃药的时候不能吃什么食物呢?哪些食物会破坏药物的功效呢?

  • 标签: 药食 食物 药物 吃药
  • 简介:肺栓塞(PulmonaryembolismPE)是一种常见病,涉及心肺血液系统,可合并于内科、外科、骨科、妇产科等多种疾病,病死率高,其发病近年似有增加趋势。然而,由于肺栓塞有较宽的临床表现谱,缺乏特异性,易与其它疾病混淆,容易漏诊和误诊,为了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提高抢救成功率,现就我院2000—2005年资料完整的肺栓塞15例病人报道如下。

  • 标签: 肺栓塞 误诊 辅助检查
  • 简介:脑疲劳会带来全身性的疲劳,如果你疲劳又不能及时治疗的话,很可能积劳成疾。那么,如何检测自己是否疲劳呢?请大家对照下面的15种现象,看自己存在多少:

  • 标签: 脑疲劳 自我检测 症状 治疗
  • 简介:最近,英国的健康专家为人们开出了一份日常生活中的“健康菜单”,他们建议,人们可以把这份弥散着健康味道的生活菜单贴在自己经常能看到的地方,时间久了,您会发现这15个健康行动给您生活带来的益处。

  • 标签: 身体健康 锻炼方法 自行车 散步 行走姿势
  • 简介:我院自1985年以来收治低钾麻痹15例,其中9例出现软瘫,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性13例,女性2例,年龄20~58岁,平均33岁,发病以冬春季为多,起病多有外感病史。起病到入院时间24小时5例,48小时7例,72小时3例。1.2临床症状及体征1.2.1症状:酸胀8例,恶心、呕吐10例,

  • 标签: 临床分析 低钾麻痹 脑血管意外 严重低钾血症 血清钾降低 病理生理学
  • 简介:目的探讨小儿胆道结石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对15例儿童胆道貌岸然结石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5例儿童胆道结石中,男9例,女6例;年龄8~14岁;平均年龄11.8岁。3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伴结石行胆总管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en~y吻合术,其中一例先行囊肿外引流控制感受染后再手术;单纯胆囊切除7例;胆囊切开取石、胆囊造瘘6例,但术后4~5年不等均再发生胆囊结石而行胆囊切除术。1例胆囊结石病儿先口服中药等内科溶石、排石治疗无效再行胆囊切除术。结果15例手术后均恢复良好,随访1~10年病儿生长发育良好,无胆道结石复发、右上腹疼痛、黄疸。结论小儿胆道结石除有胆道畸形需积极手术行胆道重建外,胆囊结石病儿发现后均应积极采用胆囊切除术,不宜采用保胆取石术或内科保守治疗。

  • 标签: 肥胖症 胆道结石 儿童
  • 简介:著名的医学网站Medscape对2014年医学新闻大事件进行了盘点(YearinMedicine2014),摘录编译如下:【1】埃博拉和新发传染病2014年在西非爆发的埃博拉,1.8万人感染,6000余人死亡。截至12月8日,尽管疫情远未结束,但美国关于感染病人和两例死亡的恐慌已经逐渐降下了。其他新发传染病也是今年的重大新闻,从起源于中东地区现已扩大的MERS,到美国的肠病毒D68和基孔肯雅病。

  • 标签: 新发传染病 肠病毒 中东地区 大事件 柳叶刀 顾问委员会
  • 简介:目的探讨胰腺假性囊肿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对15例胰腺假性囊肿的治疗进行详细分析,采用囊肿内引流术治疗。结果15例胰腺假性囊肿得到及时、正确的诊断,采用囊肿内引流术后随访了11年无一例囊肿复发及胰瘘发生。结论早期正确的诊断是治疗的关键,囊肿内引流术是治疗的最佳方法。

  • 标签: 治疗 诊断 胰腺假性囊肿 囊肿内引流术 诊治分析 术后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