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藏医称中风病叫“萨”, 认为是五种邪魔中的凶恶星曜作祟侵害所为的一种神志疾病。藏医治疗该病历史悠久,治疗手段独特,疗效显著。本文以传统藏医治疗方法,同时结合现代检验方法, 对藏医药治疗萨病进行探讨,揭示藏医学对该病认识蕴含的实用价值意义。

  • 标签: 藏医药 萨病
  • 作者: 周静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6-16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6期
  • 机构:四川省营山县人民医院周静输尿管结石患者非常痛苦,输尿管结石90%以上形成于肾脏内,然后移动至输尿管中。输尿管结石的发病因素与肾结石大致相同,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20岁至40岁是输尿管结石的发病高峰期,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症状和肾结石的症状大致相同,患者在剧烈疼痛发作时常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输尿管管道狭窄,一旦发现梗阻便会引起同侧的肾脏积水以及感染,当发现患有输尿管结石时应当尽早采取治疗。在治疗的时候,医生会嘱咐患者要多喝水,这样有利于结石自行排出体外。输尿管结石的治疗过程是漫长而痛苦的,且容易复发,接下来我们来认识一下输尿管结石有哪些症状,为什么会出现一直想尿的感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卫生统计网络报系统的有效应用,对于我国医疗卫生系统统计工作的高效开展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应用该系统可以使相关卫生部门更加有效把控辖区内相应的卫生资源配置情况,实现卫生资源的优化配置,进一步提升辖区各级医疗机构的管理效率以及服务质量,进而有效提升卫生系统以及统计系统的信息化水平,发挥相关信息的时效性以及共享性优势。本文将对卫生统计网络报系统的实际应用意义进行阐述,并对该系统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分析,从而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保证该系统的作用可以得到充分发挥。

  • 标签: 卫生统计 网络直报系统 优势 应用现状 解决对策
  • 简介:目的:分析2009年清徐县传染病网络报信息质量情况,探讨影响报告及时性的主要因素,以提高疫情报告的及时性、完整性和准确性。方法:从医疗机构网络报工作方面和疾控机构的报告审核两个方面评价影响传染病报工作的因素,采用综合平均指数方法综合评价传染病网络报工作。结果:2009年清徐县医疗卫生机构进行网络报的单位17家,已实现网络报的8家,网络覆盖率47.05%。全年传染病网络报系统共报告甲乙丙类传染病报告卡783例,疾控机构未及时审核率为0.63%、重卡率为0.13%;医疗机构单位的未及时报告率2.17%、零缺报率0.38%。结论:2009年清徐县传染病报告的质量有较大的提高,医疗机构的未及时报告率是直接影响我县网络报工作的主要因素。

  • 标签: 传染病 网络直报 信息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后腹肌分离联合应用电刺激、康复按摩治疗对促进恢复的作用。方法:抽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产后腹肌分离患者105例为研究对象,50例行常规康复治疗者作为对照组,55例行电刺激+康复按摩治疗者作为实验组,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①实验组治疗后腹围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②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产后腹肌分离患者实施电刺激、康复按摩治疗,可促进腹围恢复,提高康复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产后腹直肌分离 电刺激 康复按摩
  • 简介:1例80岁男性高血压病、动脉粥样硬化、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患者长期口服华法林钠(3mg,1次/d),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维持在2.00~3.00。因肺部感染伴发热加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4.5g,1次/8h)静脉滴注、复方氨林巴比妥(2ml)肌内注射、洛索洛芬钠(30mg)口服等。加药前凝血酶原时间(PT)27s,INR2.45。2d后,患者出现痰中带血。次日停用华法林钠。停用华法林钠第2天,患者突发左上腹剧烈胀痛并可触及包块,触痛明显,当日PT42s,INR4.46。次日腹部超声检查示左侧腹肌内有4.5cm×2.7cm×1.5cm囊性结构,腹部CT检查见左侧腹肌内圆形高密度影,考虑左侧腹肌内血肿可能性大。立即给予维生素K110mg,1次/d肌内注射,停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换为头孢他啶。2d后,患者腹痛基本消失,PT16s,INR1.11。1周后恢复口服华法林钠(起始量2.25mg,1次/d),并根据INR调整剂量。1个月后腹部超声复查示血肿明显减小(3.5cm×0.8cm)。

  • 标签: 华法林 腹直肌 血肿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丝弓矫治技术两种关闭拔牙间隙方法应用效果。方法:选择60例安氏Ⅱ或者安氏Ⅰ类双颌前突患者,使用0.46mm丝弓矫治装置将患者上下牙列充分排齐整平,使用两步法将拔牙间隙关闭,拉尖牙向远中完成之后,随机分组,滑动法组30例,关闭曲法组30例。结果:对比两组上颌第一磨牙近中移动、内收4颗切牙疗程,P>0.05。结论:丝弓矫治技术两种关闭拔牙间隙方法应用效果相当,因此,临床医生可根据个人习惯来选择。

  • 标签: 直丝弓矫治技术 两种关闭拔牙间隙方法 拔牙
  • 简介: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对结癌术后化疗患者免疫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80例结癌术后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给予FOLFOX4方案化疗;观察组所用化疗方案与对照组相同,同时加用复方苦参注射液20mL·d-1治疗,共10d。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活性。结果:对照组化疗后外周血CD3^+、CD4^+、NK细胞数量及CD4^+/CD8^+细胞比值较化疗前显著下降(P<0.05),CD8+细胞水平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化疗后外周血CD3^+、CD4^+、CD8^+、NK细胞数量及CD4+/CD8+细胞比值较化疗前无显著差异(P>0.05)。化疗后观察组外周血CD3^+、CD^4+、NK细胞数量及CD4+/CD8+细胞比值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CD8+细胞水平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能较好地保护结直肠癌术后化疗患者的免疫功能。

  • 标签: 复方苦参注射液 结直肠癌 术后化疗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产后腹肌分离症使用针灸结合肌筋膜重整方式的康复疗效。方法 临床研究对象选择2021.03~2023.03在我院接受产后腹肌诊治的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排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针灸进行诊治,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肌筋膜重整方式进行诊治,观察两组患者双侧腹肌间距、腹围、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患者满意度及康复效果,并进行对比。结果  诊治前两组患者脐上3cm、脐水平及脐下2cm双侧腹肌间距基本相同(P>0.05),诊治后观察组双侧腹肌间距低于对照组(P<0.05);诊治前两组患者脐上3cm、脐水平及脐下2cm腹围基本相同(P>0.05),诊治后观察组腹围低于对照组(P<0.05);诊治前两组患者SDS、SAS评分基本相同(P>0.05),诊治后观察组SDS、SAS评分相对于对照组更低(P<0.05);观察组患者整体总满意率(96.67%)相对于对照组(80.00%)更高(P<0.05);观察组患者康复总有效率(93.33%)相对于对照组(73.33%)更高(P<0.05)。结论 针对产后腹肌分离症患者采取针灸结合肌筋膜重整方式一方面有利于缩小腹肌间距、降低患者腹围、缓解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患者诊治护理满意度、提高康复效果,具有临床应用价值,提倡推广使用。

  • 标签: 针灸 肌筋膜重整 产后腹直肌分离症 康复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肌分离治疗采取仿生物电刺激联合产后瑜伽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9.6-2020.6月在我院确诊的80例产后腹肌分离产妇,通过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将仿生物电刺激应用于对照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产后瑜伽。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腹围和腹肌分离距离。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腹围和腹肌分离距离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组护理有效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产后腹肌分离产妇采取仿生物电刺激联合产后瑜伽效果理想,能够有效缩短腹肌分离距离,促进其康复,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产后腹直肌分离 仿生物电刺激 产后瑜伽
  • 简介:目的探讨3B自锁托槽在安氏I类错颌非拔牙病例中的优势。方法选取安氏I类错颌非拔牙患者(拥挤度〈4mm)120例(男68例,女52例),年龄12_3~17.5岁,分为两组,A组60例使用3B自锁托槽矫治,B组60例使用3B滑动丝弓托槽矫治。记录两组排齐整平时问、复诊时间、复诊次数、疗程及牙弓宽度。结果A组排齐整平时间(5.1±1.7)个月,B组为(7.9±1.8)个月:A组平均复诊时间8周,B组为4周;A组复诊次数(7.00±1.09)次,B组为(16.00±1.43)次;A组总疗程(12.15±1.46)个月.B组为(17.49±1.80)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B组牙弓宽度矫治前后均有显著变化,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安氏I类错颌非拔牙病例的矫治中,自锁组治疗排齐整平时间、复诊时间、复诊次数、疗程明显低于丝组。

  • 标签: 3B自锁托槽 滑动直丝弓托槽 安氏I类错颌 畸形 矫治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术前共情沟通联合主动腿抬高锻炼在腰椎间盘突出行经皮椎间孔镜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1年9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120例腰椎间盘突出行经皮椎间孔镜治疗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60例)和实验组(n=60例),对照组采取主动腿抬高锻炼,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术前共情沟通,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后疗效。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ODI评分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