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随着国家核工业的发展,核能的应用领域日益广泛,发生核泄漏事故的危险增加,部队担负核事故应急救援任务可能性增大。我部于1994年11月以某核电厂发生核泄漏事故为背景,组建兵站,进行了应急救援后勤保障检验性演练,现就此次演练中有关卫勤保障工作的体会报告如下:1针对核辐射卫勤保障的特点和难点,有目的地组织训练

  • 标签: 卫勤保障 核辐射事故 应急救援 沾染区 医疗队员 防护衣
  • 简介:结核病仍是目前威胁人类的三大感染性疾病之一,耐药结核菌的流行则导致更加严重的危害。乙胺丁醇(ethambutol。EMB)是一线抗结核药物,被广泛应用于结核分枝杆菌、鸟分枝杆菌和堪萨斯分枝杆菌等多种非结核分枝杆菌的治疗,但近年来EMB的耐药率有上升趋势,在一些国家获得性EMB耐药率已达13.7%。因而,进一步研究结

  • 标签: 结核分枝杆菌 乙胺丁醇 分子机制 检测方法 耐药性
  • 简介:目的:通过研究重组人白介素-11(rhIL-11)对IEC-6细胞辐射损伤的影响,为临床应用rhIL-¨治疗急性放射病及肿瘤放化疗过程中肠道损伤的防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利用MTT法检测rhIL-11对γ射线照射后IEC-6细胞的增殖作用,并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及细胞坏死的影响.结果:IEC-6细胞在受到不同剂量γ射线照射后均发生增殖抑制,并发生明显的G0/G1期阻滞,rhIL-11可使增殖抑制作用及周期阻滞现象更加明显,并使坏死细胞明显减少.结论:rhIL-¨对IEC-6细胞的辐射损伤具有明显的防护作用.

  • 标签: 辐射损伤 IEC-6细胞 RHIL-11 细胞增殖 细胞周期
  • 简介:目的观察高频电刀电凝止血对腹部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对58例腹部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成2组:电凝组30例,手术刀切开腹壁各层电凝止血;对照组28例,手术刀切开后用丝线结扎止血。结果电凝止血组30例,切口甲级愈合23例(76.7%),对照组28例,切口甲级愈合26例(92.9%)(P〈0.01)。切口愈合延迟:电凝止血组7例(23.3%),对照组2例(7.2%)(P〈0.01)。电凝止血组切口延迟的7例中,脂肪液化7例,其中2例在脂肪液化基础上出现切口感染。结论单纯使用高频电刀的电凝止血功能影响切口愈合。

  • 标签: 高频电刀 电凝止血 腹部手术 切口愈合
  • 简介:在朝鲜,万古霉素的肠球菌已成为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重要的医院致病菌。而且大多数万古霉素的肠球菌分离株已归类于VanA表型-vanA基因型的菌株。2001年,我们在某大学医院经历了一次vanB表型-vanA基因型的万古霉素肠球菌的爆发流行。这是朝鲜来自人的vanB-vanA万古霉素肠球菌的首次报道。

  • 标签: 朝鲜 替考拉宁 低等耐药 中等耐药 vanA基因型 万古霉素
  • 简介:目的:研究毫米波和ADM分别单独应用以及联合应用对K562细胞株培养体系中的氧化自由基及抗氧化酶系的调控和影响,来探讨毫米波及ADM对白血病细胞的作用机制,为研究白血病细胞体外净化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毫米波和阿霉素分别单独以及联合作用于K562细胞株,测定细胞培养体系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测定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单用ADM或毫米波辐射均对K562细胞内MDA的含量有显著的增高(P<0.01);对K562细胞内SOD、GSH-Px两种重要的抗氧化酶系的活性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毫米波与ADM联合应用能产生协同作用(P<0.01).结论:毫米波和阿霉素联合作用于人白血病K562细胞能产生协同治疗效应,值得进一步研究.

  • 标签: 毫米波 阿霉素 白血病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K562细胞
  • 简介:目的:评价去甲万古霉素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临床确诊为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感染的45例病例,随机分为去甲万古霉素治疗组(22例)及万古霉素对照组(23例),对两组的疗效、安全性进行分析.结果:去甲万古霉素、万古霉素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1.8%、82.6%(P>0.05),细菌学清除率分别为86.4%、87%(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1%、8.7%(P>0.05).结论:去甲万古霉素组的临床效果、细菌学清除、不良反应的发生与万古霉素组相比无差异,说明去甲万古霉素治疗MRS安全、有效.

  • 标签: 去甲万古霉素 万古霉素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 感染 疗效 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