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目的:观察使用相同剂量丙泊酚,维吾尔族与新疆汉族无痛胃镜中使用丙泊酚的差异。方法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高血压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时甚至会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现在主要是利用药物对高血压疾病进行有效控制,但是依赖药物进行治疗获取的效果较差,同时部分患者没有遵循医嘱按时服用药物,难以对高血压疾病进行有效控制,针对高血压患者需要采取社区护理干预的治疗方法,确保患者可以定期服用药物,缓解心理的不良情绪,确保血压可以得到长久的控制。

  • 标签: 高血压 社区护理 干预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体检人群中应用云平台个性化健康管理的效果。方法:从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间进行体检的人中选取148位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人数相同的两组,分别为云平台组、普通组,对于普通组施行一般健康管理,云平台组施行云平台个性化健康管理,将两组的健康状况(BIM达标率、作息规律比例、运动3.5h/week比例)以及健康管理满意程度进行调查。结果:在干预后,对比两组健康状况以及健康管理满意程度知,云平台组的各项数据整体优于普通组(P<0.05)。结论:云平台个性化健康管理能够提高体检人群的健康状况以及健康管理满意程度。

  • 标签: 体检 云平台 个性化健康管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深入探讨乳腺增生患者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和影响因素。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2019年7月~2020年5月来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668例65岁以下的女性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彩超结果在乳腺增生患者定为观察组,非乳腺增生患者定为对照组,并展开多因素回归分析探究影响患者甲状腺结节发病率的主要因素。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明显较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甲状腺结节组患者的年龄大于非甲状腺结节组的患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明显较高,差异显著(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后发现,年龄、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为乳腺增生患者出现甲状腺结节的高危因素。结论 对于广大乳腺增生患者而言,其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会随着年龄的升高而逐渐提升,致病的危险因素主要囊括了年龄、低密度脂蛋白以及总胆固醇等三项指标。

  • 标签: 乳腺增生 甲状腺结节 发病率 影响因素
  • 简介:  【摘要】目的:对健康体检人群中高尿酸血症的患病情况、影响因素展开分析。方法:在我科接受体检的636名人员当成研究对象,观察检出高尿酸血症情况,随后将检出高尿酸血症79例设置成A组,将未检出高尿酸血症剩余557例人员设置成B组,在对患病情况进行统计的同时,分析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结果:636名人员,12.42%检出高尿酸血症,女性占1.89%,男性占10.53%,高尿酸血症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有年纪较高,合并高血压、高血糖、高胆固醇、脂肪肝。结论:高尿酸血症的发生受多种危险因素影响,需注重这些危险因素的控制,使高尿酸血症得到有效防治。

  • 标签:   健康体检 高尿酸血症 患病率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病健康管理模式在体检人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184名体检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2例;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体格检查、生化指标、不良生活方式及慢性病。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各项体检及生化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慢性病 健康管理模式 体检 应用
  • 简介:摘要:本文针对膏方在不同人群服用提出一些建议及针对存在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为避免一些不良反应采取改进和预防措施,目的提高膏方质量更好服务患者。

  • 标签: 中医膏方 开路方,不良反应,解决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老年人机化性肺炎(organizing pneumonia,OP) 高危人群健康教育工作现状,分析中医辨体保健教育对其影响。方法:通过随机抽样法将某辖区2020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100例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宣教,研究组加用中医辨体保健教育,患者对比疾病健康知识掌握水平、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前疾病知识掌握评分差异不明显(P>0.05),干预后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中医辨体保健教育 辖区 老年人 OP高危人群 体质 影响
  • 简介:【摘要】西药类抗感冒药具有起效快、应用广、服用方便的特点。患者自我服药治疗的机会很大,但是大多数人对其成分和具体作用不明确。本文对常见的西药类抗感冒药的成分进行分析;对于诸成分的不良反应作以阐述;也谈对于特殊人群患者抗感冒药的合理应用。

  • 标签: 西药类抗感冒药 成分分析 不良反应 特殊人群
  • 简介:摘要:目的 总结西安市2019年度临床分离病原菌分布和耐药特征,为监测西安市病原菌分布及指导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提供病原菌耐药监测数据。方法 常规方法培养分离医院内感染病原菌,并应用半自动或全自动细菌鉴定分析仪鉴定到种,药敏试验方法按CLSI规定的标准进行。采用WHONET5.6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2019年度共分离出病原菌株30452株,革兰阴性菌株18692占61.38%,革兰阳性球菌10430株占34.25%,真菌1330株占分离率的4.37%,临床分离占前5位的细菌分别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发生率为43.01%,发现五株对万古霉素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率分别为1.00%和0.50%,对利奈唑胺的耐药率分别为0.30%和1.30%,对替考拉宁的耐药率分别为1.40%和0%;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产生率分别为58.30%和48.40%。结论 院内感染病原菌耐药现象较为普遍,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产生率与去年相比略有上升。对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MRSA、VRE、碳氢酶烯类药物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泛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要进行重点监测,并且应与临床加强沟通,使得检验结果更好的服务于临床。

  • 标签: 2019年度 西安市 抗菌药物 耐药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一级预防护理干预对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生活行为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9年11月14日至17日对新仓镇秦沙村464名村民进行体检筛出的高危人群110例为研究对象,对110例高危人员均采取一级预防护理干预措施,共持续1年,比较干预前后人群的生活行为变化。结果:经过干预后,110例高危人员吸烟率为13.6%(15/110)、合理饮食率为82.7%(91/110)、运动锻炼率为86.4%(95/110)、坚持用药率为93.6%(103/110)。结论:通过实施一级预防护理干预措施,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的生活行为能够得到较为明显的改善,从而降低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 标签: 一级预防 护理干预 心血管疾病 高危因素 生活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不同BMI体重指数的中老年高血压体检人群血脂检验水平以及脂肪肝检出率,为临床针对性护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1年8月在本院行健康体检的90例中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BMI体重指数进行分组对照,BMI㎡纳入常规组、BMI体重指数24-28kg/㎡纳入超重组、BMI体重指数>28kg/㎡纳入肥胖组,各组30例。对比分析各组血脂水平以及脂肪肝检出率。结果:肥胖组、超重组血脂检验水平、脂肪肝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组,肥胖组显著高于超重组,各组差异显著(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成都地区门诊常见吸入性过敏源检测及分析。方法:选取成都地区医院门诊进行常见吸入性过敏原检测对象1000例,检测时间为2020年3月至12月,采用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及自动免疫蛋白印迹仪,对受检人群展开皮肤点刺试验及血清检测,观察吸入性过敏原sIgE抗体检出情况。结果:成都地区门诊吸入性过敏源检测情况中,受检人数1000例,患者血清检测结果,由户尘螨过敏源最为常见,阳性检出率为32.10%,其次为粉尘螨、葎草花粉、蟑螂及霉菌组合,依次为22.00%、21.70%、10.00%、9.90%。结论:成都地区门诊1000例受检人群中,以吸入性过敏原为主,常见过敏原为户尘螨、粉尘螨、葎草花粉、蟑螂及霉菌组合,积极采取过敏原治疗及预防措施对疾病治疗和预防起到积极效果。

  • 标签: 成都地区 常见吸入性过敏原 血清检测 尘螨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南宁地区儿童细菌性脑膜炎(bacterial meningitis,BM)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主要病原菌的耐药特点。方法:回顾性统计分析南宁地区省级妇幼医院2017-2019年诊断为BM且脑脊液病原菌培养阳性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外周炎症指标及脑脊液常规、生化、细菌培养与抗生素药敏试验等。结果:诊断为BM且脑脊液培养阳性患儿共66例,检出排名前五位的细菌分别是肺炎链球菌15例(22.73%)、大肠埃希菌13例(19.70%)、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3例(19.70%)、无乳链球菌5例(7.58%)、屎肠球菌4例(6.06%)。肺炎链球菌对万古霉素、利福平、利奈唑胺的敏感性高(100%),对青霉素的耐药率高达93.33%。大肠埃希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均敏感,对复方新诺明和氨苄西林的耐药率高,均为92.31%。结论:儿童BM的病原菌以肺炎链球菌、大肠埃希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不同病原菌其药物敏感性差异较大,临床医生可参考药敏实验选择抗菌药物以早期治疗儿童BM。

  • 标签: 细菌性脑膜炎 儿童 病原菌分布 抗生素药物敏感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大庆地区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病原体细菌培养检验结果。方法:从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呼吸道感染者中抽选26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病原体细菌分离培养检验,分析检验结果。结果:本次研究所选的260份老年呼吸道感染者标本中,分离的阳性菌株共有179份,细菌培养检测阳性率为68.85%,其中,革兰阴性菌有100份(包括普通变形杆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等),占比55.87%;革兰阳性菌有63份(包括屎肠球菌、肺炎双球菌、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占比35.19%;其他菌16份,占比8.94%。结论:病原体细菌分离培养检验结果显示,革兰阴性菌是大庆地区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主要的致病性细菌,临床上需通过病原体细菌分离培养来甄别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致病菌,然后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保证治疗效果。

  • 标签: 老年呼吸道感染者 病原体细菌培养 检验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56℃水浴灭活处理含胍盐保存液的咽拭子样本对乌鲁木齐地区2019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使用含胍盐保存液的样本管收集新疆乌鲁木齐地区2020年7-8月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恢复期患者咽拭子样本170例。将170例样本等量提取双份并分组:试验组:56℃恒温水浴孵化30分钟处理后提取核酸;对照组:室温放置30分钟后提取核酸。对上述两组核酸提取物进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分别检测N、ORF1ab和人体上皮细胞(ribonucleoprotein,RNP)基因(试剂内标基因),用循环阈值(Ct)评价检验结果。阳性样本:检测样本在FAM和VIC通道Ct值≤40且有明显的扩增曲线;阴性样本:检测样本在FAM和VIC通道无扩增曲线或Ct值>40。结果:1.对照组阳性标本检出率显著高于经56℃水浴灭活处理的试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样本人体上皮细胞RNP基因均呈现明显典型的扩增信号;3.对照组结果分析:46例阳性标本中,单N基因阳性32例,N基因和ORF1ab基因同时阳性14例;未见VIC通道检测ORF1ab单基因阳性;4.试验组结果分析:单N基因阳性14例,N基因和ORF1ab基因同时阳性结果9例;经56℃水浴灭活处理的咽拭子标本,N基因由阳变阴的标本23例(占比50%),ORF1ab基因由阳变阴的标本6例(占比42.86%);受到干扰的样本Ct值均在36以上,即反应体系中起始模板量较低的样本(通常认为是弱阳性标本/灰区标本)。结论:新疆乌鲁木齐地区2020年7-8月含胍盐保存液的咽拭子样本经56℃水浴灭活处理30分钟后,2019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降解,FAM通道检测的N基因及VIC通道检测的ORF1ab基因Ct值升高,造成假阴性结果增多。

  • 标签: 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 咽拭子 病毒灭活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