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瘢痕妊娠临床特征并评价其诊治疗效,为临床诊治瘢痕妊娠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0年至2015年期间本院收治的106例瘢痕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发病特点、诊断及诊治过程进行总结分析。分为A()、B、C3组。其中,A(单纯药物治疗,n=31)、B(清宫术组,n=42)、C(子宫动脉栓塞术,n=33)。所有患者经盆腔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为瘢痕妊娠。结果106例瘢痕妊娠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A组药物保守治疗31例(成功10例,32.25%),B组术后血β-hCG值下降,且一周内下降在50%左右,C组术后血β-hCG一周内下降均在70%以上。B组术中出血量、成功率均低于C组,手术时间、输血例数、血β-hCG值恢复正常时间均高于C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妊娠的治疗方式呈现多样化,在早期确诊及时治疗的同时选用合适的治疗方案是保证其治愈率的基础。手术治疗的方式中,甲氨蝶呤药物联合子宫动脉栓塞术出血较少且疗效明显,可作为手术治疗的重要参考方式之一。

  • 标签: 瘢痕妊娠 临床特征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我院门诊儿科用药的情况,为儿科用药提供合理参考。方法对2015年我院儿科门诊用药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儿科用药的现状及特点。结果不合理用药的表现主要有用不当、用法用量不当、给药途径不当等。结论我院儿科还存在不合理用药的情况,临床药师应加强指导与监督,提高用药质量,保证儿科用药的合理性、安全性。

  • 标签: 儿科用药,合理用药,抗菌药物,分析
  • 简介:目的:通过对北京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为临床安全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对2012―2015年抗菌药物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和构成比,以及日均费用(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2―2015年抗菌药物种类数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同时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和DDDs虽然有所上升,但是占药品总销售金额的比例却逐年下降;4年中各类抗菌药物的用药金额和DDDs排序变化较小,销售金额大的品种相对固定,说明临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选择相对集中,其中头孢菌素类使用较多;绝大多数抗菌药物DDC持平或下调,同时使用频度高的药品相对来说DDC值较低。结论:北京医院对抗菌药物品种的选择和分级管理体现了有效性、安全性和多样性的特征,同时抗菌药物的使用较为合理,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进。

  • 标签: 抗菌药物 销售金额 用药频度 日均费用
  • 简介:目的:了解某院门诊口服降糖药的应用情况和变化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统计分析2011—2015年我院门诊口服降糖药的品种、销售数量、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efineddailydosesystem,DDDs)、限定日费用(defineddailycost,DDC)等。结果:5年来,某院门诊口服降糖药的销售金额及DDDs、用药品种数均逐年增长;2015年口服降糖药DDC的算术平均值(该年各品种的DDC之和/该年总品种数)为4.41元,较2011年的5.89元下降了25.13%,但2015年口服降糖药的总DDC(该年总销售金额/该年总DDDs)仅较2011年下降0.87%(3.42元vs.3.45元)。结论:临床选用DDC较高口服降糖药的倾向性有所增加,某院门诊口服降糖药的应用基本合理。

  • 标签: 口服降糖药 限定日剂量 药品使用与医改的关联性 用药分析
  • 简介:目的:了解北京医院(以下简称"我院")制剂室改建以后的生产和产品应用情况。方法:通过制剂信息管理系统和医院信息系统,对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7月医院制剂的产量、产值、停产品种及停产原因进行分析。结果:2013年10月—2015年7月我院产量及用量最多的制剂依次为维生素E乳、复方甘油止痒乳、祛痰合剂和鞣酸软膏;甘油护肤水、复方硫洗剂和头皮搽剂在最近2年停止生产和使用,己烯雌酚栓和二氧化钛乳膏因为原料原因停产。结论:我院制剂应加强新品种和新剂型的开发,合理改变现有制剂的包装规格,以更好地服务临床、提升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标签: 医院制剂 生产 使用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我院门诊处方超说明书用药情况,为开展药学服务,促进安全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 标签:
  • 简介:目的为合理开具门诊老年患者(≥65岁)地高辛处方剂量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5年6月1日至2015年8月31日门诊含有地高辛的所有处方,根据美国老年医学会2015年比尔斯标准中地高辛的推荐剂量(不高于0.125mg·d^-1),结合患者年龄,集中点评地高辛的处方剂量,并电话访谈患者,确认地高辛的实际服用剂量。结果94张地高辛处方中,老年患者的处方共62张。处方剂量为0.50mg·d^-1、0.25mg·d^-1和≤0.125mg·d^-1分别占3.22%、90.32%和6.46%;而电话随访患者,地高辛的实际服用剂量为0.50mg·d^-1、0.25mg·d^-1和≤0.125mg·d^-1分别占0%、15.62%和84.38%。医生处方剂量(0.25mg·d^-1或0.5mg·d^-1)与处方后推荐患者服用的剂量(≤0.125mg·d^-1)不一致导致了处方中剂量与患者实际服用剂量的不一致。结论我院地高辛规格单一、门诊药房不拆零和医院医嘱系统对老年地高辛剂量不限制是导致门诊地高辛处方剂量高于推荐剂量的主要原因,因此需要生产厂家、门诊药房、医院医嘱系统和医务人员共同促进地高辛处方剂量的合理性。

  • 标签: 门诊老年患者 地高辛处方 2015比尔斯标准
  • 简介:目的总结某院2014年至2015年440例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为预防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及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提供参考。方法对某院44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静脉滴注、抗菌药物及头孢菌素类药物引起ADR占比最高。结论医务人员需加强药学服务,重视ADR监测及其相关知识的宣传,减少或避免ADR发生,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 标签: 药品不良反应 临床用药监测 合理用药
  • 简介:目的:了解胰岛素类抗糖尿病药的临床使用特点、安全性及发展趋势,为临床合理应用胰岛素类抗糖尿病药提供参考。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13—2015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以下简称"我院")胰岛素类抗糖尿病药的销售数量、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efineddailydosesystem,DDDs)、限定日费用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3—2015年我院胰岛素类抗糖尿病药的销售金额分别为1511.48、1641.69、1740.18万元,2014年较2013年增长了8.61%,2015年较2014年增长了6.00%;2013—2015年我院胰岛素类抗糖尿病药的DDDs分别为1320900.0、1306850.0、1306507.5,2014年较2013年降低了1.06%,2015年较2014年降低了0.02%。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预混30R)、门冬胰岛素、门冬胰岛素30、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的临床应用较多,其DDDs排序居前4位;同步性良好的胰岛素类抗糖尿病药有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预混30R)、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和门冬胰岛素。结论:我院胰岛素类抗糖尿病药的临床应用基本合理,其安全性也受到重视。临床应综合考虑、个体化用药,确保胰岛素类抗糖尿病药的合理应用。

  • 标签: 胰岛素 抗糖尿病药 限定日剂量 DDDS 限定日费用 合理用药
  • 简介:目的了解南京市妇幼保健院门急诊处方用药情况,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从2015年1~12月的门急诊处方中每月随机抽取100张进行逐一点评,并对不合理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抽取处方的各项指标多数符合要求,但仍有部分处方存在一些用药不合理情况。结论通过处方点评分析,可以较为全面的了解临床用药存在的相关问题,药师适当的干预有利于提高临床用药水平。

  • 标签: 门急诊处方 点评分析 合理用药
  • 简介: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及医疗条件的改善,人类平均寿命延长,人口老龄化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严峻问题。老年人往往同时患有几种疾病,且多为慢性疾病,治疗用药种类较多,药物相互作用问题突出,加之老年人群的药代动力学有异于其他年龄段人群,易造成体内药物蓄积进而引起药物不良反应。

  • 标签: 老年人群 适当用药 医学会 标准 美国 药物相互作用
  • 简介:目的:分析医院门诊患者口服抗糖尿病药物使用情况,为药品管理和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调取2013年-2015年间医院信息系统中相关数据,分析门诊药房口服抗糖尿病药物的品种规格、销售情况,计算药物的用药频度(DDDs)和限定日费用(DDC)并排序。结果:门诊口服抗糖尿病药物的销售金额逐年上升,其中α-糖苷酶抑制剂、磺脲类促泌剂和双胍类药物的销售金额占总销售额的70%;2013年-2015年间二甲双胍的DDDs始终居首位,西格列汀和沙格列汀(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的DDDs逐年上升。结论:医院2013年-2015年问门诊患者口服抗糖尿病药物销售金额百分率基本稳定,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

  • 标签: 抗糖尿病药物 销售金额 用药频度 限定日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