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本研究以茄子叶为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激素NAA、ZT、6-BA不同浓度与组合对白撮茄子叶外植体分化的影响,并比较不同基因型外植体分化能力。结果表明:在不同培养基上白撮茄子叶均能诱导出愈伤组织,部分愈伤组织能分化形成不定芽,但出愈率、芽诱导率存在明显差别;诱导白撮茄愈伤组织分化最佳培养基为MS+NAA0.1mg/L+ZT3.0mg/L,出愈率为97%;诱导芽分化最佳培养基为MS+NAA0.1mg/L+ZT4.0mg/L+6-BA1.5mg/L+AgNO38.0mg/L,出芽率为82%,AgNO3对外植体芽分化具有促进作用;白撮茄在1/2MS培养基中生根效果最好,生根率可达80%;不同基因型外植体出愈率、芽分化率有较大差异。本研究建立的高效稳定的茄子再生体系,为茄子遗传转化研究奠定了基础。

  • 标签: 茄子 子叶 基因型 再生体系
  • 简介:为获得南瓜ISSR最优扩增体系,为后续南瓜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和亲缘关系鉴定奠定基础,本研究以‘密本’南瓜为筛选体系材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对ISSR反应体系的Mg2+、dNTP、Taq酶、引物和DNA浓度等5个因素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南瓜ISSR25μL最佳反应体系为:2.5μL10×Buffer,2.0mmol/LMg2+,0.3mmol/LdNTP,1UTaq酶,0.48mmol/L引物,75ng的DNA。在此基础上,对筛选出的12条引物进行退火温度的优化,最终确定每条引物的最佳退火温度。利用该反应体系,选用引物891对85个南瓜品种进行所确立扩增体系的验证,结果显示扩增产物条带清晰明亮、多态性丰富,且特异性强、重复性好,表明本研究所确定的反应体系适用于南瓜的ISSR分子标记。

  • 标签: 南瓜 ISSR 分子标记 PCR扩增
  • 简介:为建立暴马丁香ISSR-PCR最佳反应体系,本研究以暴马丁香基因组DNA为模板,首先通过单因子试验设计筛选出各影响因子比较适宜的浓度范围,再利用正交试验,对暴马丁香ISSR-PCR反应有影响的模板DNA、dNTPs、Mg2+、TaqDNA聚合酶和引物浓度等5种因素4个水平进行了优化试验。暴马丁香的ISSR-PCR最佳反应体系最终确定为:在25μL的反应体系中,DNA模板是40ng,Mg2+浓度为2.0mmol/L,引物浓度为0.4μmol/L,TaqDNA聚合酶用量为1.5U,dNTPs浓度为0.2mmol/L。利用该体系从60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了扩增条带清晰、多态性好的10条引物。这一体系的建立及多态性引物的筛选为以后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进行暴马丁香的有关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 标签: 暴马丁香 ISSR-PCR 单因子试验 正交设计 引物筛选
  • 简介:本研究利用Me2Em4正反向引物组合对影响梾木属SRAP-PCR反应体系的Mg2+、Taq聚合酶、dNTP和引物浓度4个因素进行L9(34)正交试验,采用正交设计直观分析及方差分析对影响SRAP反应的4个因素进行分析,并对模板DNA浓度进行了单因素试验分析。结果表明,梾木属SRAP-PCR20μL反应体系的最佳组合为:Taq聚合酶2.0U、Mg2+浓度1.5mmol/L、dNTP浓度0.15mmol/L、Primer浓度0.30mmol/L、模板DNA浓度5.5mg/L以及含有2μL不含Mg2+的10倍稀释缓冲液。各因素对梾木SRAP-PCR反应的影响大小依次为:dNTP、Taq聚合酶、Mg2+和Primer。最后运用优化体系从100对SRAP引物组合中筛选出26个多态性SRAP标记,可用于梾木属不同种间亲缘关系、系统进化和遗传多样性等方面的研究。

  • 标签: 梾木属 SRAP 正交设计 反应体系 引物筛选
  • 简介:本研究拟采用香蕉多芽体薄片为转化受体材料,建立起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香蕉遗传转化体系。以巴西蕉组培苗的球茎横切薄片为起始材料,诱导获得多芽体,利用多芽体薄片为受体,通过其对潮霉素的敏感性和GUS基因的瞬时表达率试验,以期找到适合的遗传转化条件。结果表明:巴西蕉球茎横切薄片在多芽体诱导培养基(MS+6-BA10mg/L+PP3331mg/L+NAA0.21mg/L)上,经过4至5个月的培养,形成了花椰菜结构的多芽体。巴西蕉多芽体横切薄片对潮霉素敏感,最佳的潮霉素素筛选浓度是25mg/L,转化的最佳共培时间为4d。本研究从3次转化中的共300个薄片中获得抗性芽18个,经GUS检测和PCR鉴定,获得的抗性芽全部为阳性。本研究建立的以多芽体薄片为转化受体的转化体系,为今后将具有重要经济性状的基因导入香蕉提供了技术参考。

  • 标签: 香蕉 遗传转化 多芽体
  • 简介:随着全球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在花卉中的广泛应用,有关运用转基因技术进行花卉育种的报道也越来越多,但是投放到市场上进行商品化生产的转基因花卉品种却为数不多。本文在国内外转基因花卉研究综述的基础上,对转基因花卉在市场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如重要商品花卉的转化体系不够成熟、外源基因检测比较复杂以及生物安全性等问题进行了论述。为了促进中国转基因花卉产业的快速健康地发展,本文认为充分利用中国丰富的种质资源,分子育种与传统育种相结合,加强学科沟通和国际交流是中国转基因花卉未来的发展方向。

  • 标签: 观赏植物 基因检测 生物安全性 种质资源
  • 简介:为了明确苹果三倍体杂种后代中基因组DNA甲基水平及模式的变化特征,本文以‘金冠’ב四倍体嘎拉’苹果的6l份三倍体后代为试验材料,采用MSAP分子标记技术对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61份三倍体杂种后代的总甲基率在10.74%~28.86%之间,全甲基率在7.87%~24.22%之间,半甲基率在2.10%~11.84%之间。与母本相比,总甲基和全甲基呈上升趋势,半甲基呈下降趋势;与父本相比,均呈下降趋势。(2)在苹果三倍体杂种的基因组加倍和重组过程中,发生了大量过或超甲基和去甲基变异,少量发生了次甲基现象,极少部分的甲基状态介于双亲之间。(3)共获得4条DNA甲基差异片段,有3条能够在苹果基因组中检测到,且同源性较高,分别位于第1条和第12条染色体的叠连群上,但是具体功能没有描述。研究结果表明,苹果三倍体杂种后代的DNA甲基水平与倍性相关性不大,在其形成过程中发生了大量的过或超甲基变异,为苹果三倍体育种中表观遗传变异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 标签: 苹果 三倍体杂种 DNA甲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