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40 个结果
  • 简介:综述了黑木耳的主要营养成分及其保健作用,着重探讨了黑木耳多糖,并展望了黑木耳保健品产业的开发前景。

  • 标签: 黑木耳 多糖 保健作用
  • 简介:综述了鱼皮胶原蛋白的特性与应用、提取方法的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并对该产品研究前景进行展望。

  • 标签: 鱼皮 胶原蛋白 提取
  • 简介:类柠檬苦素是一类三萜类植物次生代谢产物,主要存在于芸香科或楝科植物中。人们探求柑橘类果汁苦味的原因时发现了该类物质,并对其进行了研究。其表现出来的多种生物活性,如抗肿瘤、抗疟疾、抗氧化等,对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就目前已发现的类柠檬苦素的各种生物活性进行综述,并讨论其开发利用前景。

  • 标签: 类柠檬苦素 开发利用 抗肿瘤
  • 简介:在阐述应用于果蔬生物防治的拮抗酵母菌的特点与种类的基础上.综述了酵母菌对果蔬病害的拮抗机理与提高拮抗酵母菌生物防治效果方法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生物抑菌剂商业化应用的局限性与拮抗酵母菌研究与应用的发展前景。

  • 标签: 果蔬 病害 生物防治 拮抗酵母菌
  • 简介:综述了马齿苋的活性物质及有效成分抑肿瘤、糖尿病及抗菌消炎、抗氧化、降血脂等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阐述马齿苋加工保健品及药剂的开发利用价值.为马齿苋有效成分的深入研究与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马齿苋 药用价值 保健制品 研究进展 开发利用
  • 简介:综述了桃果实的采后贮藏特性及贮运中容易出现的软化、低温伤害、果肉褐变与絮败、风味丧失及腐烂等品质劣变发生机理的研究进展,从低温、气调、冰温、减压、变温贮藏和外源物质处理等多方面介绍了其预防技术的研究现状.并展望了桃果实保鲜技术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

  • 标签: 桃果实 贮藏 品质劣变 防治技术
  • 简介:固定化酶在酶促反应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在酶工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制药等领域。本文比较了固定化酶与游离酶的优缺点,介绍了酶的固定化方法,综述了固定化酶在食品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 标签: 固定化酶 载体 方法 应用
  • 简介:脂肪酶(lipase,E.C.3.1.1.3,甘油酯水解酶)是一类特殊的酯键水解酶,能在异相系统(油—水)界面上水解特殊酯(脂肪酸甘油酯)类,具有重要而广泛的工业用途。综述了脂肪酶的固定化以及固定化脂肪酶的应用研究进展

  • 标签: 脂肪酶 固定化 应用
  • 简介:我国葡萄资源丰富,葡萄加工业中会产生大量废弃的葡萄皮渣。葡萄皮渣中含有丰富的花色苷,具有抗氧化及保护视力等功能。因此,探索工业水平从葡萄酒皮渣中提取花色苷方法对于高效利用我国葡萄资源具有积极意义。通过概述葡萄花色苷的研究进展,包括色素的提取纯化法、分析测定方法、生理活性功能等,展望了从葡萄皮渣中提取花色苷的发展前景。

  • 标签: 葡萄花色苷 提取 分离
  • 简介:以蓝莓为主要原料,通过添加适当的甜味剂、酸度调节剂等,研制风味独特的蓝莓果汁饮料。试验对蓝莓果汁饮料的工艺技术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的试验和分析,提出了产品加工的较佳配方和工艺参数。通过感官品评和正交分析得到的蓝莓果汁饮料最优配方为:蓝莓原汁14g/100mL,蔗糖8.0g/100mL,酸味剂0.16g/100mL,复合稳定剂0.20g/100mL,VC,香精、木糖醇等适量。通过本方法加工制得的果汁饮料酸甜适口、色泽鲜艳、风味独特、组织状态均匀,且热量低,营养丰富。

  • 标签: 蓝莓 果汁饮料 加工工艺
  • 简介:围绕如何切实提高现代食品科学技术教学效果,提高研究生的培养水平及创新能力,分别从教师讨论式授课、研究生上课及讲评、研究生出试卷、研究生写综述、考试5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并提出具体的创新措施和建议。

  • 标签: 课程教学法 研究生教育 培养水平
  • 简介:邱均平主任: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和教授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中师范大学特聘教授。我国著名情报学家和评价管理专家,文献计量学的主要奠基之一,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现任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主任、《评价与管理》杂志主编、《图书情报知识》杂志副主编,兼任中国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专家、教育部CSSCI指导委员会委员和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南京理工大学等8个单位的研究员、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中国索引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等4个全国性学会的常务理事及《情报学报》、《高教发展与评估》等14种杂志的编委。

  • 标签: 人文社会科学 科学评价 湖北省 中国 研究基地 博士生导师
  • 简介:干燥过程是普洱茶制作的最后一道工序。经过该干燥工艺对渥堆的普洱茶进行干燥处理,得出最佳工艺条件是第1阶段干燥温度为40℃、干燥时间为12h,第2阶段干燥温度为50℃、干燥时间为18h,第3阶段干燥温度为60℃、干燥时间为6h,在此条件下不仅充分保证了普洱茶特有的品质以及后续贮藏过程中进一步"熟化"的效果,而且也促进了云南普洱茶清洁化、规模化的生产。

  • 标签: 普洱茶 干燥工艺 研究
  • 简介:为了提高小麦胚芽的开发利用价值,将经过脱脂的麦胚粉按不同比例添加到面包面团中,通过测定面包的比容、内部硬度及黏附性和进行面包的感官品质评定,确定既能提高面包营养价值又不对面包品质有所影响的最适添加量。经测定结果分析,麦胚粉的最适添加量为3%。

  • 标签: 小麦胚芽 面包 品质 营养
  • 简介:中华鳖全身都是宝,其肌肉、背甲、鳖头、鳖血等都可入药,是药食同源的滋补佳品。通过对中华鳖的肌肉、背甲、鳖头、鳖血、鳖脂、鳖胆等分割产品的研究开发,加强了对中华鳖副产物的综合利用,不仅提高了中华鳖产品的科技附加值,而且扩大了消费渠道和消费人群,为推动中华鳖养殖业以及食品加工、药物开发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子。

  • 标签: 中华鳖 工艺研究 系列 罐装产品
  • 简介:试验以发芽糙米粉和小麦粉为原料,按一定比例采用直接发酵法制成米面包。工艺中通过添加转谷氨酰胺酶(TG)和谷朊粉提高面包品质、增加发芽糙米粉的添加量。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发芽糙米米面包的最佳配方(质量分数)为:转谷氨酰胺酶(TG)0.15%,谷朊粉12%,发芽糙米粉22%,水55%(以小麦粉和发芽糙米粉的总量为基准);最佳工艺参数为:发酵时间2.5h,醒发时间60min,烘烤温度(底火)220℃(180℃),烘烤时间22min。

  • 标签: 发芽糙米 米面包 转谷氨酰胺酶 谷朊粉
  • 简介:以桑葚和红茶为主要原料研制桑葚红茶饮料,确定最佳制作工艺条件为:红茶浸提pH控制在4.5左右,浸提时间3h,茶水比为1:50,桑葚汁液:红茶汤为2:8,VC添加量为0.03%,灭菌温度为105℃,所制得的产品茶香清新,果香浓郁,酸甜可口。

  • 标签: 桑葚 红茶 饮料 工艺
  • 简介:采用微波法对番木瓜皮中的果胶进行了提取。采用咔唑反应比色法测定果胶含量,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各因素对果胶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工艺条件是提取液的pH值为2.0,料液比为1∶25,辐射功率为460W,辐射时间30s,提取的果胶产率为20.0%。

  • 标签: 番木瓜 微波 提取 果胶
  • 简介:采用青茶工艺制作山苦茶,之后经真空包装辐照杀菌,与当地百姓采摘后直接晒干的山苦茶相比较,水浸出物、茶多酚、蛋白质、可溶性糖含量均增加,咖啡碱含量降低;卫生指标经检验符合国标。产品汤色橙红明亮,滋味醇厚回甘,清香怡人。

  • 标签: 青茶工艺 制作 山苦茶
  • 简介:对油脂碱炼过程中的水洗废水处理后,用于毛油的脱胶。通过单因素与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优脱胶工艺条件:碱炼水洗水添加量为油质量的10%,时间35min,温度75℃,搅拌速度70r/min,在此条件下,得到脱胶油的磷质量分数为9.6mg/kg,脱胶油280℃加热试验合格。

  • 标签: 毛油 水洗废水 脱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