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2008年5月,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了2008年60号公告:《关于批准对普洱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公告》,自2008年12月1日起,《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国家标准》(以下简称“普洱茶国标”)正式出台。按照这个标准,只有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并在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采用特定的加工工艺制成的茶产品才能叫做普洱茶。

  • 标签: 普洱茶 国标 地理标志 检验 国家质检总局 产品保护
  • 简介:根据中、玻两国经济技术合作协定,笔者曾于1987年3月作为我省茶叶专家组一员赴玻利维亚共和国履行为期三年的援外技术工作。玻国种茶已有50年历史,惟大面积发展则始于70年代,至80年代中期,主要茶区拉巴斯省已种有茶园287公顷。其中大多数为农户茶园,国营茶园仅占少数。鉴于农户茶园面积大,每户有2—3公顷不等,加之经营其它项目多,劳力明显不足,因而不少茶园

  • 标签: 茶园管理 茶树根 茶叶专家 鲜叶 拉巴斯 茶苗
  • 简介:介绍了遂昌县无公害茶叶生产建设取得的成绩和所做的主要工作,对今后无公害茶叶生产的提升进行了探讨。

  • 标签: 无公害 茶叶建设 实践 遂昌
  • 简介:岭头单丛具有一般乌龙茶品种所没有的优势,其主要特点是:发芽特早、芽梢肥壮、生育期长、生长快、适应性广、产量高、品质风格突出.岭头单丛茶树良种在我省推广面积已有20万亩.但在品种利用中,以往着重于高产的一面,片面追求产量,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品种优质性的发挥.如过量施用氮素化肥,忽视有机肥、加工机械用具不配套、制作技术掌握不当、粗制滥造等.致使岭头单丛茶生产总体效益下降.最近几年,饶平县为再创岭头单丛茶新优势,以提高单丛茶品质为主要目标,利用新的技术成果,取得较好效果.本文仅就栽培、加工品质问题,谈谈个人的认识.

  • 标签: 岭头单丛茶 生产 加工 品质 鲜叶品质 施肥
  • 简介:安溪县是全国最大的乌龙茶生产大县,也是全国有名的农业人口大县.2012年全县现有茶园面积60万亩,年产茶叶6.7万吨,涉茶行业年产值101亿元,茶叶生产事关全县的民生工程.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片面追求茶叶单产,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等化学用品,导致土壤不断受到污染,造成土壤结构性差,有机质含量低,土壤严重酸化、板结,茶叶品质下降,影响了全县茶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茶园的基础管理工作,特别是茶园的土壤改良工作,重点是推广有机肥的施用与茶园套种经济绿肥等技术,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 标签: 山地茶园 技术 套种 土壤结构 应用 大豆
  • 简介:茶园种植遮阴树是南方茶园一大特色,为传承和创新这一特色,在保持茶园种植遮阴树的生态作用的基础上,应用园林树木美学的观赏价值和教化功能,进行改换传统茶园种植遮阴树为多样性、季节相变化明显、联想意境内涵丰富的园林树木,增添旅游文化生态景观,丰富茶园种植遮阴树的文化内涵。为建设立体园林景观式的生态茶园提供参考。

  • 标签: 茶园 遮阴 园树 文化
  • 简介:茶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质元素、氨基酸等300多种成份,“饮茶有益健康”已成为人类的共识。现代科学研究还证明,茶叶中的多种成份除具有营养与药效功能外,茶多酚等化合物还有健肤美肤、抗菌消炎及除臭等作用。这些功效的发现,使茶叶的用途变得日益广泛,不少机构利用茶提取物的独特功

  • 标签: 茶叶 提取物 日化用品 功效成分 综合利用
  • 简介:本文简介了良好农业规范(GAP)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及国内外应用现状,并针对茶叶生产的质量安全控制问题,探讨了茶叶GAP质量控制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 标签: 良好农业规范 GAP 茶叶质量安全
  • 简介:综述了微波萃取技术在茶叶成分提取领域中的研究现状,并对其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该技术在茶叶深加工和茶保健产品开发等领域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中的应用 微波提取 成分提取
  • 简介:仁化白毛茶是广东省地方名茶良种,大叶白毛是白毛茶的主要类型,其主要特征是芽头肥硕,百芽重达11.1-12.5g,且芽头满披茸毛.用其制作的"仁化银毫"以其芽头粗壮、满披银毫、滋味甘醇和香气清幽而略带兰花香味四大特点,深受消费者青睐,多次在全国及全省名茶评比中荣获金奖和"名茶"称号.

  • 标签: 微波杀青 银毫茶 加工 制作方法 消费者
  • 简介:黄山茶区利用当地品种的大宗茶原料和绿茶加工设备,集成应用清香型乌龙茶加工技术,提出了萎凋、做青、杀青、初揉、初烘、复揉、复烘、烘焙等创新工艺流程,研制出花香型的特质绿茶.

  • 标签: 黄山 花香绿茶 大宗茶原料 技术集成
  • 简介:本文综述了发酵工程和基因工程在内的生物技术在茶氨酸制备上的应用研究进展,包括发酵工程菌和基因工程菌的选择和发酵条件的优化等,并在最后提出茶氨酸合成研究的一些观点。

  • 标签: 生物技术 茶氨酸 发酵工程 基因工程
  • 简介:本文以广东省华海糖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蒸青绿茶为例,研究了HACCP在云南大叶种蒸青绿茶生产中的应用,通过对绿茶加工过程中各工艺环节可能造成的危害进行分析,确定关键控制点和关键限值,并建立监测方法和纠偏措施,从而为绿茶产品质量安全提供重要保障.

  • 标签: 绿茶 HACCP 质量安全 应用
  • 简介:在目前的实践教学和实际运用中,对于茶叶的审评依然采用标准的感官审评来进行茶叶品质的测定,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市场对茶叶标准的需求,越来越多的新兴技术运用到了茶叶的审评过程中,如计算机视觉系统、电子鼻和电子舌等。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新兴技术在茶叶的外形、香气、汤色和滋味方面的研究进展,尤其对智能感官分析技术在茶叶的品评方面的应用,并提出了智能感官分析技术在茶叶应用中的发展趋势。

  • 标签: 茶叶审评 智能感官分析技术 计算机视觉系统 电子鼻 电子舌
  • 简介:"千惠"复合微生物液肥是台湾千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根据茶树生长所需的微量元素作基础原料,由光合菌群、天然矿物元素及营养液混配而成的复合微生物液肥。为验证其在茶树上的应用效果,2010年由安溪县土肥站引进在安溪县参内乡洋乌内村茶园中进行夏茶生产试验。试验初报如下:一、试验材料和方法1、供试茶树品种:本山(5年)2、试验地状况:茶树长势基本一致,地势相同,试验地土壤属灰砂泥田,PH为4.6,有机质1.24%,速效氮121mg/kg,速效磷11.8mg/kg,速效钾95mg/kg。3、供试肥料:"千惠"复合微生物液肥。

  • 标签: 复合微生物 茶树生长 生产试验 液肥 应用 基础原料
  • 简介:龙涓乡位于安溪县西南边陲,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生态环境。龙涓山峦重叠,平均海拔600-700m,年平均气温16-18℃,年降雨量1800mm左右,气候温和湿润,非常适宜茶树生长,全乡茶园面积6.5万亩,茶叶产量6千多吨,茶叶产品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茶小绿叶蝉害虫为我乡广布性昆虫,以成、若虫刺吸芽、叶和枝梢的汁液,初期,被害叶面出现黄白色斑点,接着芽叶卷曲、硬化,最后使茶叶生长受阻,新芽不发,严重时无茶可采,是目前我乡大部分茶区常见的主要害虫之一,茶园出现大发生的机率较高,

  • 标签: 茶小绿叶蝉 性信息素 年平均气温 技术 应用 控制
  • 简介:应用中医学药性理论分析茶叶的食性,阐述利用茶叶食性进行养生的意义。

  • 标签: 茶叶 食性 养生 保健 茶疗
  • 简介:本文主要综述金萱茶的品种特性、栽培管理及制作绿茶、乌龙茶、红茶的加工技术,丰富茶叶产品种类,推广应用一茶多制加工工艺水平,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 标签: 金萱 绿茶 乌龙茶 红茶 兼制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