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0 个结果
  • 简介:4学术论文的类型、组成部分及其基本要求4.1学术论文的类型按写作方法和注意事项不同,将本标准覆盖的学术论文划分为三大类:——试验研究类论文(见3.2);——应用技术类论文(见3.3);——综述类论文(见3.4)。应用技术类论文又细分为两类:——系统开发类论文(见3.3.1);——技术改进类论文(见3.3.2)。4.2学术论文的组成部分学术论文的组成部分有:——题名;——作者署名;——摘要;——关键词;——分类;——引言;——正文;——结论或结语(可选);——致谢(可选);——参考文献(可选);——注释。

  • 标签: 论文撰写 分类号 关键词 科技期刊 作者 摘要
  • 简介:闽烟9(FJ209)是1999年配制(翠碧1×RG12)×(云烟85×岩烟97)复交组合,经常规杂交系谱法定向选育而成,福建省区试和全国区试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田间长势强,适应性较强,易烘烤;抗黑胫病和青枯病,田间气候性斑点病发病轻;烤后原烟多呈桔黄色,油分较足,色泽均匀鲜亮,主要化学成分含量适宜,比例协调,烟叶评吸质量较好。多年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产量、均价、上等烟比率、产值等均高于对照K326,是一个品质、抗性、产量等综合性状较能兼顾的优良烤烟新品种。

  • 标签: 烤烟 新品种 闽烟9号 选育
  • 简介:烤烟新品种贵烟2是从K326获得的优良变异单株,经系统选育而成,2017年通过全国烟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遗传性状稳定,田间长势较强,易烘烤;抗黑胫病、TMV,赤星病抗性优于对照K326;主要经济性状、外观质量、感官质量优于对照K326,是一个工业利用价值和农业生产效益兼顾的优良新品种。

  • 标签: 烤烟 新品种 贵烟2号 选育
  • 简介:为建立不同产区及风格烤烟烟叶与化学指标之间的关系,对2005~2009年湖南省、河南省、福建省和云南省等4省份共计1040份烟叶样品的21种化学成分进行检测,并利用MiningTree模型进行分类-回归决策树(C&RTanalysis)数据分析。结果表明:(1)从21个烟叶化学成分,共筛选出14个特征化学指标,其中钾和硝酸根为4省烟叶共有特征化学指标;(2)湖南、河南、福建和云南4省份识别概率最高的特征化学指标分段组合(Segment)分别为:还原糖(≤24.93%)、钾(〉1.98%)、pH值(≤5.37)(p=0.658);钾(≤1.98%)、灰分(〉11.03%)、水溶性灰份碱度(≤0.49)、硝酸根(≤0.06%)(p=0.776);还原糖(〉24.93%)、钾(〉1.98%)、硝酸根(≤0.06%)、蛋白质(〉5.01%)(p=0.914);钾(≤1.98%)、灰分(≤11.03%)、水溶性总糖(〉28.94%)、硫酸根(≤1.43%)(p=0.957)。分类-回归决策树方法在建立烤烟化学成分识别模型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烤烟 产区 化学指标 识别 分类-回归决策树分析 MINING
  • 简介:分别循环接种南方根结线虫1小种虫卵于抗病烟草品种烟14和感病烟草品种红花大金元幼苗,以探索该线虫对抗性烟草品种的致病性变异情况.结果显示,随着南方根结线虫1小种繁殖世代的增加,其对烟14的致病能力逐渐增强,连续繁殖5代后致病力差异显著,而该线虫对红花大金元的致病力变化不明显,表明南方根结线虫1小种与其抗病品种连续互作可以导致其致病性增强.

  • 标签: 烟草 南方根结线虫1号小种 致病性
  • 简介:为探索烤烟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协调性评价方法,根据雷达的特性,提出了基于雷达的烤烟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协调性评价方法。应用建立的方法进行了实例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对烤烟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协调性进行准确评价,雷达可以作为烤烟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协调性评价分析较好的辅助工具。

  • 标签: 烤烟烟叶 化学成分 协调性 雷达图 综合评价
  • 简介:【目的】探究不同品种烟草镉积累差异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同源克隆方法从烟草不同镉积累基因型品种克隆拟南芥AtNramp1同源基因NtNramp1;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烟草不同镉积累基因型品种NtNramp1基因序列差异;通过酵母异源表达系统研究烟草不同镉积累基因型品种的NtNramp1对镉的转运活性差异。【结果】金英和KomotiniBasma两个烟草品种对镉的积累存在显著差异;从镉积累显著差异的两个烟草品种克隆到的NtNramp1基因(分别命名为NtNramp1a和NtNramp1b)编码区存在57个单碱基差异,其中NtNramp1a1305位碱基变异(G>A)导致所编码蛋白比NtNramp1b编码蛋白缺少C端两次跨膜;酵母异源表达结果表明来自低镉含量品种金英的NtNramp1a转运镉的活性比来自高镉含量品种KomotiniBasma的NtNramp1b转运镉活性显著降低。【结论】金英和KomotiniBasma两个烟草品种NtNramp1蛋白活性差异是导致两烟草品种镉积累差异的重要原因。

  • 标签: 烟草 Nramp基因 序列差异 酵母异源表达
  • 简介:选择三个代表性的叶龄段。研究了6-苄基腺嘌呤(6-BA)和脱落酸(ABA)对两个烟草品种NC89和JYH光合功能衰退和H2O2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两激素对NC89和JYH不同发育阶段的光合功能具有不同的调控作用。在烟草叶片叶绿素含量相对稳定前期,两激素对NC89和JYH各光合参数和H2O2含量影响不大;叶绿素含量相对稳定后期,光合机构和H2O2对两激素处理非常敏感,叶绿素含量相对稳定期是光合功能衰退的可逆和可调阶段;叶绿素含量速降期,6-BA处理对光合功能已无促进作用,各参数变化很小,所以叶绿素含量速降期是光合功能衰退的不可逆和不可调阶段。SDS-PAGE显示可逆衰退阶段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Rubiaco)大小亚基对6-BA和ABA处理较敏感,而类囊体膜多肽组分基本无变化;不可逆衰退阶段,6-BA对Rubiaco大小亚基和类囊体膜多肽组分影响不大,ABA对Rubisco大小亚基和类囊体膜多肽组分有一定影响,说明烟草叶片光合膜和碳同化酶对两激素的响应不同。

  • 标签: 6-苄基腺嘌呤 脱落酸 烟草 光合功能 过氧化氢
  • 简介:采用硝酸-高氯酸混合酸消解烟样,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HG-AFS)法检测砷(As),并优化了试验条件,方法的线性范围是0~60.0μg·L^-1,平均回收率为100.2%。检测了云南省部分主产烟区旺长期烤烟的茎、叶和叶脉As的含量,并对10组样品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As在旺长期烤烟不同部位的含量差异较大;其含量平均值大小顺序为:下部叶片〉下部叶脉、中部叶片〉上部叶片〉中部叶脉〉上部叶脉〉茎。

  • 标签: 烤烟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
  • 简介:为评价料液在烟叶的吸收效果,采用3-氨基-9-乙基咔唑(AEC)标记葡萄糖为标记物,通过Leica-DMLB荧光显微镜对葡萄糖在烟叶的渗透效果进行观测。结果表明喷洒AEC标记葡萄糖的烟叶经过60℃、70%相对湿度条件下渗透8h,低温冰冻切片,观察发现所施加葡萄糖均附着在烟叶表面,未能渗透到烟叶组织内部。进一步观察切片后喷洒AEC标记葡萄糖的烟叶,认为叶片表面的角质层阻挡了葡萄糖分子的渗入。

  • 标签: 荧光显微技术 料液 葡萄糖 吸收效果
  • 简介: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普通麦芽、炒麦芽和焦香麦芽的精油组分,通过GC-MS方法分析不同麦芽精油的主要化学成分,并对制备出的精油进行了卷烟添加实验。结果表明:不同麦芽的精油均含有棕榈酸及其酯类,但其他化学成分差异较大,焦香麦芽精油中含有大量的吡嗪类化合物、糠醛类衍生物和麦芽酚,加入到卷烟中表现出突出的焦甜香韵,是较好的焦甜香香原料。

  • 标签: 麦芽 精油 GC/MS 吡嗪
  • 简介:为测定口含烟甲醛、乙醛和巴豆醛,采用O-(2,3,4,5,6-五氟苄基)羟胺(PFBHA)衍生化GC-MS的方法,将口含烟经水萃取,与PFBHA反应生成相应的O-(2,3,4,5,6-五氟苄氧基)肟衍生产物,正己烷萃取后利用GC-MS分析正己烷相测定相应物质含量。甲醛、乙醛以D4-乙醛为内标,巴豆醛以D5-丁酮为内标,甲醛、乙醛检出限为0.010μg/g,巴豆醛检出限为0.001μg/g,各组分回收率为91.7%~104.1%,日内相对标准偏差≤5.3%,日间相对标准偏差≤9.6%。通过该方法测试的35个不同规格国外品牌口含烟,甲醛含量0.275~2.397μg/g,乙醛含量0.383~8.010μg/g,巴豆醛含量0.003~0.027μg/g。该方法前处理简单,灵敏度高,干扰少,结果准确,易于推广应用。

  • 标签: 羰基化合物 口含烟 O-(2 3 4 5
  • 简介:由于调制环境的差异,晾烟烟草特有亚硝胺(TSNA)的浓度每年都有所不同。在特定晾制调制环境下(特别是高湿度环境),当叶片刚开始由黄色转变为褐色时,烟叶的高含量硝酸盐通过细菌活动可能会转化为亚硝酸盐。在随后的着色阶段,亚硝酸盐和次生生物碱可能会结合形成TSNAs(Wahlberg,1999)。由于调制环境时刻都可能有变化,因此有理由相信只能通过对晾制环境的控制,

  • 标签: 烟草特有亚硝胺 环境 调制 可控 亚硝酸盐 细菌活动
  • 简介:采用元素分析法测定总硫含量。有机和无机硫化物标样的测定结果与理论值偏差小于1%,在烟叶的加标回收率为95.3%~98.9%,烟叶及卷烟的测定结果RSD为0.11%~2.22%。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准确度,可用于烟草及烟草制品总硫含量的测定。

  • 标签: 烟草及烟草制品 元素分析法 硫含量
  • 简介:通过化学及感官指标分析,将库存晾晒烟叶原料分为5个香型种类;基于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结合配方经验,组建了晾晒烟叶模块,综合比较认为模块B较优;将模块B按5%的比例添加到红山茶(软)叶组,烟气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块的添加能有效降低焦油及CO含量,增加卷烟浓度、香气丰富性、透发性及甜润感。

  • 标签: 晾晒烟 模块 烤烟型卷烟
  • 简介:采用微波消解-ICP-MS测定醋酸纤维滤嘴、活性碳复合滤嘴、波纹滤嘴和纸质复合滤嘴对主流烟气As、cd、Pb的截留效率(FE)。结果表明:滤嘴长度的增加,截留效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不同类型滤嘴对3种不同元素的截留效率具有选择性,截留效率大小顺序为As:FE纸质〉FE波纹〉FE醋纤〉FE活性碳,Cd:FE活性碳〉FE纸质〉FE波纹〉FE醋纤,Pb:FE纸质〉FE醋纤〉FE波纹〉FE活性碳。

  • 标签: 滤嘴 截留效率 主流烟气 AS CD PB
  • 简介:采用离子色谱法对国内外较有代表性的127种卷烟主流烟气的氨进行了测定,方法的检测限为13.5μg/L,RSD为4.9%,空白加标回收率在89%~96%之间。结果表明:国内外卷烟主流烟气氨含量范围约为3.6~14.2μg/支;国内和国外混合型卷烟氨含量的平均值基本相当,国内烤烟型卷烟主流烟气氨含量平均值低于国内外混合型卷烟。

  • 标签: 主流烟气 离子色谱
  • 简介:建立并验证了采用连续流动分析法(CFA)测定烟草的氨含量。连续测定的RSD〈2%,13个实验室共同实验的重复性和再现性值分别为:r=0.0477x+0.0043(R^2=0.930)和R=0.0698x+0.0246(R^2=0.980)。不同水平试验的回收率〉98%,平均回收率99.7%。分别与HPLC和IC法比较,t检验结果表明CFA与2方法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

  • 标签: 烟草 连续流动分析
  • 简介:为了指导烟草漂浮育苗剪叶工具消毒剂的使用,采用半叶法测定了9种药剂对烟草病叶汁液TMV的钝化效果,采用叶面喷雾法测定了药剂对烟草的药害浓度与药害症状。室温下一定浓度的药剂与TMV病叶汁液(终浓度为2万倍稀释液)混合时,30%有效氯漂白粉10倍液、98%磷酸三钠·12H2O10倍液、7%有效氯次氯酸钠150倍液、美国消毒剂125倍液和75%酒精,在3rain内抑制率可达100%。除0.6%菌毒净较安全外,供试消毒剂在标签(常用)浓度下接触烟草叶片,产生较严重药害,症状因消毒剂种类不同,主要为褪绿斑点、坏死斑点和畸形。

  • 标签: 烟草 育苗 消毒剂 烟草花叶病毒 钝化 药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