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近年来,常德林业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依托山水林田湖优势资源,自加压力,奋勇作为,相继开展国家森林城市和国际湿地城市创建工作,有力地促进了美丽常德建设.2016年,荣获“国家森林城市”称号;2017年,获“国际湿地城市”提名,有力推进了常德林业的快速发展.

  • 标签: 常德 森林城市 聚焦 绿色发展 优势资源 创建工作
  • 简介:宁远县是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县、国家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示范县.近年来,宁远县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围绕“生态立县”战略,以绿色宁远建设为主线,大力推进造林绿化.5年来,全县共完成造林绿化2.06万公顷。

  • 标签: 生态文明 底色 造林绿化 功能区建设 示范工程 宁远县
  • 简介:不知是巧合还是机缘,史上第一个发现杜仲有药用价值的人姓杜,叫“杜仲”。今天,当杜仲产业逐渐崛起,又一位杜姓人成为主角,即我国杜仲种植专家、农学博士、中国林科院经济林研究开发中心副主任杜红岩。因为杜仲,曾多次电话联系,但从未谋面。当论及成就和贡献时,电话中的他总是“嘿嘿”笑着:“没什么,不说个人,说说大家,或者就说杜仲吧!”这次又因杜仲,特地前往河南郑州,终于面见。但他还是低头摇手道:“不说个人,个人力量有限,还是说说大家吧。”并把许多与杜仲有关的专家和联系方式一一介绍给我们。有人曾说,杜红岩对杜仲的热爱,胜过爱其子。而正是因为杜红岩们的这种“科研爱”,才使得我国的杜仲产果量提高了40~60倍,占据世界杜仲总产量的99%,推动着杜仲这一特殊新材料逐渐改变世界天然胶市场的格局。

  • 标签: 杜仲 科研 研究开发中心 中国林科院 药用价值 联系方式
  • 简介: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贸易自由化趋势不可逆转,高新技术革命加速推进,全球和区域合作方兴未艾.特别是随着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林业与经济发展、气候变化和国际环境保护运动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促使人类不得不从全球的角度重新审视森林,重新思考世界林业的发展之路.

  • 标签: 林业发展 世界 环境保护运动 经济全球化 贸易自由化 新技术革命
  • 简介:在同一扦插基质条件下,采用大田扦插方法,研究10个果沙棘品种的成活率、发根数、根长度及新梢长。结果表明,插穗的生根能力及后期长势与品种有关,10个引进的果沙棘品种中,深秋红最佳,扦插成活率、生根率与其他品种差异显著,扦插成活率和发根情况效果最好,契切克品种次之,丘伊斯克品种最差。

  • 标签: 沙棘 不同品种 扦插
  • 简介:2018年会期间,全国政协常委、国家林业局副局长、九三学社中央农林委副主任刘东生提交了一份“关于加快竹缠绕复合材料产业化”的提案,这是“竹缠绕”提案第三次出现在全国会,极大促进了竹缠绕复合材料产业化进程。2015年会,4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案建议加快推进竹缠绕复合压力管产业化。2016年会,

  • 标签: 产业化进程 缠绕 复合材料 全国政协委员 国家林业局 九三学社
  • 简介:这一期的京城木材市场,可说是起,前后历经重天。8月份供销双方还是在雷雨交加、闷湿潮热的恶劣天气条件下,苦苦煎熬;转眼到了"金九",秋风送爽,京城地区及其周边京津冀环渤海经济区木材市场很快便感到一股股暖流涌动,卖家买家一扫萎靡低落的情绪,喜上眉头。

  • 标签: 木材市场 桑拿 环渤海经济区 天气条件 眉头
  • 简介:2017年7月-2018年7月,对尖峰岭林业局凯林场管护的重点森林天保林中5个lhm。固定样地进行了脊椎动物多样性调查,结果表明:固定样地内记录到脊椎动物66种,隶属12目24科。其中栖类10种,隶属1目4科;爬行类51种,隶属8目16科;哺乳类5种,隶3目4科。调查发现有国家1I级重点保护动物种类5种,即黑鸢(Milvusmigrans)、蛇雕(spilornischeela)、褐耳鹰(Accipiterbadius)、雀鹰(Accipiternisus)、凤头鹰(Accipitertrivirga-tus),有细刺水蛙(Hylaranaspinulosa)、隐纹花松鼠(Tamiopsswinhoei)、海南柳莺(Phylloscopushainsis)、黑喉噪鹛(garrulaxchinensis)等12种省重点保护的有益或者有重要经济价值、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

  • 标签: 大凯林场 脊椎动物 调查
  • 简介:随着关系人类自身生存发展质量的生态安全形势的日益严峻和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不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提速,森林警察(以下简称森警)这支我国生态各领域唯一整建制公安队伍的名字开始进入公众视线,并且在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等新闻媒介中的曝光率逐步上升,关注度稳步提高。因此,森警对强化理论,创新实践,

  • 标签: 西南地区 生态环境保护 云南 技术 四川 贵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