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当代自然审美批评的有效展开需要观念与知识两个层次的必要基础。观念层面的基础有二:一是来自美学领域的自然美与肯定美学观念;二是来自环境伦理学的自然内在价值与环境美德观念。自然美乃是自然对象与环境自然之真与自然之善的感性呈现,自然审美乃是人类主体对自然对象、环境自身之真与之善的感知、理解与体验,在自然美学和环境美学中区别真、善、美并无必要。当代环境哲学中自然内在价值观念与生态学整体主义观念为肯定美学立场奠定了坚实基础。环境美德乃是一种全范围、无捡择地同情式肯认自然的伦理意识,具体地由尊重自然、关爱自然与敬畏和感恩自然三项具体德性构成。知识层面的基础亦有二:一是由描述、分析与评估三要素构成的自然审美批评理论模型;二是来自自然科学相关领域,特别是地质学、生物学与生态学方面的基本知识。上述理论模型为自然审美批评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技术路径,同时在美学基础理论层面从根本上改变了审美判断的性质,使之从朴素、感性、主观的审美趣味表达成功地转化为专业、理性、客观的审美经验分析。自然审美批评中只有对自然对象、环境的积极性审美判断有效,自然审美批评的核心内容乃是深入、完善地揭示自然对象与环境自身所具有之特性与功能,深入反思社会大众肤浅、主观的不恰当自然审美经验,提倡客观、严肃的自然审美欣赏,开拓当代自然审美新境界,培育环境美德。

  • 标签: 肯定美学 自然内在价值 描述 分析与评估 尊重自然 关爱自然
  • 简介:城市设计较关注的是城市的公共空间,街道和广场是城市设计的重点。然而,在北方寒冷地区,冬季时人们活动最多的并不是那些引人注目的城市公共空间,而是与居住直接紧邻的外环境空间,因此,居住外环境空间设计应引起从事设计外环境空间人员的重视。

  • 标签: 城市设计 寒地居住外环境 空间设计 场所
  • 简介:文章选取桂北5个典型村落为对象,采取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方法,以村民与游客的"乡愁"感知为切入点,探讨如何建设"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研究发现,传统民居、自然环境和田园聚落是乡愁的主要景观载体,乡村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和劳作形式最能引发乡愁记忆。受访者对美丽乡村乡愁文化景观建设基本满意,游客比村民具有更浓的乡愁情怀,村民则希望传承乡愁文化的同时又能有现代化的宜居环境。乡愁具有情感性、地方性和空间性特征,应进一步提取浓缩地方乡愁文化基因进行符号化表达和创新性景观设计,为桂北及其他地区美丽乡村景观营建提供借鉴与指导。

  • 标签: 美丽乡村 景观建设 乡愁 桂北地区
  • 简介: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受多民族多文化发展、交流及互相影响,形成了民族聚落的多样性,文章在全面收集西南地区民族聚落研究成果基础上,探讨近现代我国西南民族聚落研究的发展历史、当代民族聚落研究的成果及发展方向,为西南地区民族聚落景观的研究、保护与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 标签: 民族聚落 民族研究 可持续发展
  • 简介:何为森林旅游?森林旅游是指任何形式的到林区或林地所进行的旅游活动,包括观光、徒步、登山、越野、垂钓、狩猎、野营、探险、科普、疗养度假等。衢州是浙江省三大重点林区之一,全市林地面积1000多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71.5%,区域内有国家级森林公园5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处,省级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3处。丰富的森林旅游资源,优美的森林景观是开展全域旅游良好的条件,国内外游客理想的旅游目的地。

  • 标签: 森林旅游资源 衢州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国家级森林公园 空间 林地面积
  • 简介:文章构建了河口平原人工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指标体系,估算了崇明三岛森林供给、调节和文化3大类共12项服务价值量,并分析了不同乡镇的总价值和单位面积价值。结果表明:2013年崇明森林生态服务总价值为46.61亿元,单位面积价值为18.09万元/(hm^2·a),人均价值为0.68万元;2015年总价值、单位面积价值和人均价值分别比2013年增长22.8%,17.5%和24.7%。生态服务价值以调节服务为主,2013年为32.97亿元,2015年比2013年增长20.2%。在调节服务中,调节气候、净化环境和涵养水源价值比例较高,合计超过70%,积累营养比例最低。乔木林中硬阔林价值最高,其次为杉,第三为软阔。2013年,长兴镇森林生态服务总价值最高(4.42亿元),东平林场单位面积价值最高(18.70万元/hm^2·a)。

  • 标签: 生态系统服务 价值量评估 平原人工林 崇明三岛
  • 简介:文章运用谱系学的研究方法梳理了上海中山公园百年的演进历程,分析中山公园总体格局及各要素空间变迁过程,归纳公园空间变迁以及功能变化的主要特征,研究发现中山公园的科普展示功能延续多年,已成为公园的特色功能;在此基础上对公园各个阶段空间和功能的互动关系进行分析,发现公园成熟阶段的空间与功能已经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

  • 标签: 谱系学 科普展示功能 空间与功能互动 上海中山公园
  • 简介:低碳发展是一种以低耗能、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对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选取2005—2015年国内外主要专业期刊发表的相关文献资料,利用计算机技术和文献计量学方法进行归类和统计分析,论述了城市绿化领域低碳发展与生态设计学术研究成果的构成情况及研究热点,探究不同时期研究重心的动态变化,对比归纳了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共性与特点。

  • 标签: 城市绿化 低碳发展 生态设计 学术动态
  • 简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是规划高校应急避难空间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有助于充分发挥应急避难空间的功能。以福建农林大学9个可用于应急避难的空间为例,利用层次分析法(AHP法)建立以环境安全、空间有效性、交通系统、功能设施为准则层,场地选址等13个因子为指标层的评价模型。通过德尔菲法(Delphi法)结合现场探查评分,确定因子之间的权重关系和得分。

  • 标签: 高校 应急避难空间 层次分析法 适宜性评价 优化
  • 简介:为寻找扎根场地的景观空间塑造设计方法,从“原型”理论出发,以同济大学“问源”广场为例,探究基于原型的设计方法在风景园林领域的应用,结合地域原型做出解读,试图使从“原型”出发的抽象设计原则具体化、具有实操性,从而在景观设计空间塑造的实际操作中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 标签: 空间塑造 设计方法 地域原型 设计实践 “问源”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