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母猪子宫内膜炎常发生于母猪分娩后数天之内。如不及时治疗,炎症易发生扩散。引起子宫浆膜或子宫周围炎。并常转为慢性炎症。最终导致长期不孕。慢性子宫内膜炎是造成母猪繁殖障碍的主要原因。因为子宫内膜炎导致的产胎间隔延长。产仔数减少等给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氧氟沙星和甲硝唑联合用药等措施对子宫内膜炎治疗效果明显。通过加强饲养管理。改善产后母猪饲养环境和护理.可以有效降低发病率。

  • 标签: 母猪 子宫内膜炎 防治
  • 简介:鸭传染性浆膜炎又名鸭疫里默氏杆菌病、鸭疫巴氏杆菌病、鸭败血症等,是由鸭疫里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或慢性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本病最早发生于美国纽约的长岛,其后在英国、加拿大、前苏联、澳大利亚等国也有发生。在我国,首次报道本病的发现是1982年,以前各养鸭大省均有发生,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本病的临床表现特点为困倦,眼与鼻孔有分泌物,绿色下痢、共济失调和抽搐。病变特点为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

  • 标签: 鸭传染性浆膜炎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 鸭疫巴氏杆菌病 诊治 鸭疫里氏杆菌 败血性传染病
  • 简介: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主要侵害2~8周龄雏鸭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该病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也高,一年四季均可感染发生,是目前养鸭业最为严重的传染病之一。我县某蛋鸭基地,2005年12月从南方引进的50~60日龄的青年蛋鸭,相继发生以眼和鼻有浆液性分泌物,下痢,共济失调,头颈震颤和昏迷,有神经症状,剖解以纤维性心包炎、气囊炎、肝周炎为主要病理变化的疫病。

  • 标签: 鸭传染性浆膜炎 接触性传染病 鸭疫里默氏杆菌 诊治 一年四季 神经症状
  • 简介:卵黄性腹膜炎是产蛋母鹅常见的传染病,发病率、死亡率很高,该病又称"蛋子瘟"。近年来,我地区该病发生率呈逐年增加趋势,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也越来越严重。现将该病的诊断与防治报告如下:1流行病学本病主要发生于母鹅的产蛋季节,随着母鹅产蛋停止,本病流行也停止。该病流行常造成产蛋母鹅成批死亡,死亡率占母鹅总数的10%以上。

  • 标签: 卵黄性腹膜炎 食欲减退 产蛋期间 鹅群 临床症状 针尖状出血点
  • 简介: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急性或慢性、败血性的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对养殖户造成的损失较大。笔者调查发现.造成该病危害较大的原因与不合理地使用兽药有很大的关系,现将一典型病例浅析如下。

  • 标签: 鸭传染性浆膜炎 诊疗 鸭疫里氏杆菌 典型病例 接触性 传染病
  • 简介: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所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养鸭地区。本病主要发生在1~8周龄的鸭,尤以2~3周龄的小鸭最易感,在感染群中发病率极高,有时可达90%以上,死亡率5%~80%不等。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以低温阴雨、潮湿寒冷季节严重。现已成为对养鸭业危害最大,造成经济损失最严重的疾病之一。现将一起规模鸭场雏鸭暴发鸭传染性浆膜炎的诊治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

  • 标签: 鸭传染性浆膜炎 鸭疫里默氏杆菌 养鸭业 接触性传染病 低温阴雨 潮湿寒冷
  • 简介: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巴氏杆菌(PA)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俗称三包病,是危害鸭和其它家禽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是幼鸭的一种急性或慢性败血性疾病。本病在国外早就有报道。目前本病已经成为世界性的疾病,广泛分布于养鸭业发达的地区。在国内,邝荣禄等1975年于广州地区首先提出本病的存在。

  • 标签: 鸭传染性浆膜炎 接触性传染病 防治 诊断 鸭疫巴氏杆菌 广州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