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2 个结果
  • 简介:本研究的病毒是从广东患病的小肠组织中分离的,初步鉴定为小病毒(Gooseparvovirus,GPV),命名为QY/05后,对病毒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鉴定。病料经过处理后,接种12日龄非免疫胚,传代,发现病毒胚的平均致死时间为3~4d,胚体全身出现较为严重的出血点。病毒接种成纤维细胞和番鸭成纤维细胞,显微镜下可见细胞圆缩、脱落、折光性增强等明显的细胞病变。胚尿囊液经梯度离心后,磷钨酸负染,电镜下可见明显细小病毒样粒子。这株小病毒尿囊液对胚的EID50为10-3.67/0.3ml。对胚成纤维细胞的TCID50分别为2-5.425/0.1ml。感染一个病毒最小致死量的胚平均死亡时间(MDT)分别为96h。提取DNA后,PCR扩增,在阳性对照处扩增出需要的目的条带。研究结果表明,该分离毒株为典型的细小(GooseParvovirus,GPV)。

  • 标签: 鹅细小病毒 生物学特性
  • 简介:细小病最早是由我国学者方定一于1956年首次在江苏发现,并于1961年鉴定其病原为细小(gooseparvovrius,GPV)。1967年匈牙利学者Derzsv又对本病进行了详尽的描述,之后世界禽病学会将此病命名为Derzsy氏病。该病主要引起雏急性肠炎以及肝、肾、心等实质脏器的炎症,致病性强,死亡率高。

  • 标签: 鹅细小病毒 分子生物学 细小病毒病 急性肠炎 匈牙利 致病性
  • 简介:为了解清浦区生猪细小感染情况,作者应用ELISA试验对该区没有免疫猪细小疫苗的5个乡镇的规模猪场和散养户共计133份血清样品进行抗体监测,结果显示:规模场和散养户的猪均感染猪细小,被检的5个乡镇,有3个乡镇规模场和散养户检出细小抗体.2个乡镇没有检出,检出率达3/5,说明该区大部分乡镇规模猪场和散养户的猪已被细小污染。规模猪场和散养户抗体阳性检出率分别是8.99%和9.09%,个别乡镇阳性率高达20%,须引起高度重视。

  • 标签: 抗体监测 猪细小病毒 清浦区 淮安
  • 简介:一、雒(一)运输。雏在运输过程中温度不能过高,最好保持在25~30℃。陆路运输时应在早晚或夜间凉爽时进行,而且包装盒四周要多留通气孔,码放包装盒时,包装盒之间多留出点空隙,保持空气流通。要有防雨设施,防止雨淋。还要降低雏的密度,如运雏的盒平时装雏约30只,在夏季应减少到20只左右。长途运输时中途要检查雏状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在运输前对运输工具,包括车、包装盒等做好消毒工作。

  • 标签: 雏鹅 饲养管理 夏季 成鹅 中鹅 运输过程
  • 简介:潍坊某养殖场饲养的30日龄的朗德急性发病,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主要表现:精神萎靡,食欲减退,饮欲增加,排黄绿色的稀粪,肿头,流泪,流鼻液,有的离群独处,对外界反应冷淡,有的表现神经症状,软颈或扭颈等。经临床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副粘病毒病继发大肠杆菌感染。

  • 标签: 大肠杆菌感染 鹅副粘病毒病 继发 诊治 实验室诊断 30日龄
  • 简介:从江苏某地患病鹅群的脑、脾病料组织中分离到一株病毒。经过试验鉴定,该分离株具有血凝性,且可被ND标准阳性血清所抑制和中和,不能被AI(H5亚型与H9亚型)和EDS-76标准阳性血清抑制。人工感染雏,引起100%的发病和死亡,并与自然病例有相似的症状和病变。该病毒的最小致死量病毒致死鸡胚的平均时间(MDT)为50.4h,1日龄SPF鸡脑内接种分离病毒致病指数(ICPI)为1.85;6周龄SPF鸡静脉接种致病指数(IVPI)为2.42;对该病毒株F基因部分片段进行了序列测定分析,确定为强毒型副粘病毒基因Ⅶ型,并暂命名为HQ-06。采用分离株制备成油乳剂灭活苗,免疫鹅群有良好的保护力。

  • 标签: 鹅副粘病毒 分离 鉴定 基因Ⅶ型 免疫防治
  • 简介:日前,海南省屯昌县畜牧局和屯城镇联合为屯城镇8个村委会发放扶贫苗3620多只,扶持村民们发展养产业。屯昌县水草丰富、气候适宜,非常适合养产业发展。屯昌县因地制宜,积极实施精准扶贫,帮助和指导适合养的村庄发展养产业。

  • 标签: 屯昌县 屯城镇 鹅产业 养鹅业 信息博览 气候适宜
  • 简介:我市地处潮汕平原西部,有着丰富的水草资源,农民养历史悠久。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民养越来越多,养殖户对的常见病(如小瘟、巴氏杆菌病、副粘病毒病等)防治非常重视,但对的寄生虫病危害却认识不足,给养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笔者于2007年4月30日接诊一起球虫病病例,经及时治疗,获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养鹅业 球虫病 诊治 农村产业结构 鹅副粘病毒病 巴氏杆菌病
  • 简介:种蛋孵化是业生产的关键环节,是养生产的基础。种蛋孵化率高低除了和孵化技术直接相关外,还间接的与种蛋质量密切相关,如种蛋来源(种的饲养、公母比例、防疫卫生等)、保存时间、蛋重、蛋形、蛋壳质量和清洁度等,为了提高鹅蛋的孵化率必须全面考虑以上因素。

  • 标签: 种蛋孵化率 孵化技术 养鹅 种蛋质量 公母比例 防疫卫生
  • 简介:是大型草食水禽,江河堤岸及滩涂放牧再辅以适当的精料补饲,一般小型种7013龄体重可达2.5kg,中型种可达3-4kg,大型种可达5~6kg。鹅肉由于瘦肉率高,脂肪和胆固醇含量低,且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肉质风味佳,加上是草食动物,抗病力强,且饲养污染不大,是绿色食品。

  • 标签: 饲养管理 鹅种 脂肪酸含量 胆固醇含量 肉质风味 草食动物
  • 简介:瘟是由小病毒所引起的雏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的败血性传染病。临床以精神萎顿,离群独偶,鼻孔流出浆液性鼻液,患频频摇头,拉灰黄色或黄绿色稀粪,神经紊乱,小肠中后段粘膜坏死脱落与纤维素性渗出物凝固形成栓子,形如腊肠状为特征。常呈败血经过,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对养业生产危害极大。笔者根据多年来的兽医临床实践经验,将该病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主要病变、临床诊疗方法作一总结,为养业主防治本病提供一个有益的参考。

  • 标签: 小鹅瘟病毒 败血性传染病 兽医临床 绿色稀粪 纤维素性 生产危害
  • 简介:根据GenBank公布的小病毒VP1基因保守序列设计了一对引物,建立了检测小病毒PCR方法,并对其特异性、敏感性进行了研究。该PCR方法对小病毒扩增结果为阳性,对照毒株扩增结果均为阴性;对小病毒检测的灵敏性为1pg总DNA量。以上结果表明,该PCR方法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简便、快速,可用于小瘟的早期确诊和病毒鉴定。

  • 标签: 小鹅瘟病毒 PCR 检测
  • 简介:免疫接种是指给注射或口服疫苗、菌苗等生物制剂,以增强对病原的抗病力,从而避免特定疫病的发生和流行。同时,种接种后产生的抗体,还可通过受精蛋传给雏,提供保护性的母源抗体。1的免疫接种程序我国已有多种疫苗用于家禽传染病的预防,但目前用于预防的传染病的疫苗还较少。目前对小瘟、禽霍乱、禽流感等主要疾病可用疫苗预防。一般免疫程序也以此3种病为主。

  • 标签: 免疫接种 接种技术 种鹅 家禽传染病 口服疫苗 疫苗预防
  • 简介:1种草养的意义种草养是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我县最近几年该项目发展较快。种植一亩黑麦草可养200只左右,料肉比由放牧养的3:1降至2:1,每只可节约饲料粮6~7斤左右。

  • 标签: 种草养鹅 科学 农业结构调整 黑麦草 料肉比 饲料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