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燕麦草是阿鲁科尔沁旗苜蓿倒茬轮作的首选品种。为选择适合当地自然条件、产草量高、质量好的燕麦(AvenasativaL.)品种,于2014年采用随机区组法设计,对7个夏播燕麦品种的生产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夏播燕麦7个品种均不能完成其生育期,其中进入抽穗期时间差异很大,品种间最多差29d,白燕2号播种40d后即开始抽穗。综合粗蛋白产量、饲草产量、株高、叶量、籽粒产量5个生产性状,赤峰阿鲁科尔沁旗南部沙地夏播燕麦品种首选加拿大的VNS品种,其次为淮燕1号(品系)。坝莜二号叶量丰富,生育期长,可选作春播品种应用。

  • 标签: 科尔沁沙地 燕麦草 生产性能 生物量分配
  • 简介:本项目以科尔沁草原退化天然打草场为研究对象,共选择样地400亩,进行了围封,并分别对退化打草场进行了未施肥(对照)、施肥5kg/亩、施肥10kg/亩和施肥15kg/亩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施肥对退化沙地草地植被生长特征及生物量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打草场施肥两年,施肥15kg/亩的草群自然高度、植被盖度、干草产量和优势植物干重,以及土壤营养成分均比对照、施肥5kg/亩和施肥10kg/亩效果显著,说明施肥有利于科尔沁地区退化打草场的培育改良.

  • 标签: 天然打草场 围封 施肥
  • 简介:本研究通过对科尔沁沙地飞播修复,从植物种的选择、播种时间和播种量、播后管护等环节研究科尔沁沙地飞播及播后效果等环节进行了试验示范.经过为期3年的监测,结果表明飞播后科左后旗和科左中旗沙地的群落盖度、群落高度、群落地上生物量都较飞播前显著提高,并将飞播前和飞播后的遥感影像进行比对,结果表明飞播后代表植被的斑块影像较飞播前的明显增多,说明修复区植被盖度增高,生态效益明显.

  • 标签: 科尔沁沙地 飞播 效果监测
  • 简介:文章通过对苜蓿越冬情况的调查和影响越冬因素的分析,初步筛选出杂花苜蓿、敖汉苜蓿、皇后苜蓿等越冬能力较强的品种,归纳总结出品种选择、水肥管理、合理刈割等,提高苜蓿越冬率的具体措施,为阿鲁科尔沁旗牧草基地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

  • 标签: 牧草基地 苜蓿 越冬
  • 简介:近年来,阿鲁科尔沁旗开始探索通过节水灌溉方式在严重沙化的草地上建设人工草地,到2013年全旗节水灌溉牧草基地完成规划面积35800hm2,全旗苜蓿干草总产草量达到200000t,年产值达到4亿元。逐渐形成政府积极引导、企业带动、牧民积极参与的4个投资建设模式。本文介绍了近年来节水灌溉牧草基地建设情况,对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今后牧草基地的发展建议。

  • 标签: 节水灌溉 牧草基地 建设情况 存在问题 建议
  • 简介:不同放牧制度干扰对半固定沙地主要植物达乌里胡枝子和白草现存量无影响,轮牧区达乌里胡枝子高度和虫实、山窝苣、赖草和冰草等密度和盖度显著高于自由放牧区.轮牧区多年生草本植物和一年生草本植物地上现存量高于自由放牧区,一年生植物地上现存量显著高于多年生植物地上现存量.两个放牧处理群落总密度、总盖度无显著差异.

  • 标签: 科尔沁沙地 放牧制度 半固定沙地 群落特征
  • 简介:为了研究格尔木市汛期极端强降水事件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的变化特征,利用格尔木市1961~2015年汛期(5~9月)逐日降水资料,采用百分位值法定义了极端强降水事件的阈值,然后统计出逐年极端强降水事件的降水量、频数、强度和1日最大降水量,运用线性倾向估计法、Mann-Kendall检验、R/S方法分析极端强降水事件的变化特征以及对未来趋势的预测。结果表明,极端降水频数呈微弱的下降趋势,极端降水量、极端降水强度和1日最大降水量均呈上升趋势,极端降水事件各指标波动幅度较大;各指标均无突变发生;格尔木市汛期极端降水频数(极端降水量)主要集中在6~7月,而5月、8~9月发生极端降水事件的概率较小;极端降水频数时间序列具有反持续性,极端降水量、极端降水强度和1日最大降水量具有持续性。

  • 标签: 极端降水 气候倾向率 突变 格尔木市
  • 简介:荒漠化发生发展的过程实际上是指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作用下,生态系统结构遭受破坏、功能过程受阻和演变发生异化的过程,其防治的根本措施是恢复和重建健康的生态系统.所以,景观生态学理念在荒漠化的研究和防治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从荒漠化与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变化、荒漠化与生物多样性、荒漠化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以及荒漠化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方面论述了景观生态学理念在荒漠化研究中应用的可行性,并重点分析了景观生态学关于景观格局变化的评价指标与荒漠化土地动态变化之间的关系.

  • 标签: 景观生态学 生态学原理 荒漠化 理论分析
  • 简介:通过对我国乡土草种资源与利用的实际和对目前牧草种子生产现状以及育繁体系分析,结合在旱生牧草乡土草种中育繁的实际经验,提出内蒙古乡土草种研究与利用的“源库圃繁”建设体系。“源”是种质资源的采集、整理,“库”包括种子库和基因数据库建设,“圃”是建立种质资源囿,“繁”是对优异的材料进行及时扩繁。通过对乡土草种的种源收集、栽培驯化选育,逐步实现由“源”到“库”、从“圃”到“繁”这一过程的工作,实现优良乡土草种资源的生产推广利用工作,达到为生产推广提供种源的目的,进而实现“繁”和“库”到生产的示范推广和利用。

  • 标签: 乡土草种 育繁 “源库圃繁”体系 生产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