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9 个结果
  • 简介:东台市是全国闻名的产茧大市,自2000年以来,强力推进和实施养蚕业"质量标准"工程,通过近几年努力,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全市现有桑园11.5万亩,2002年饲养蚕种29万张,产茧23万担,产值1.72亿元,上茧率96%,解舒率75%,茧丝净度94.5分,春茧丝长1230米,秋茧1150米,处于全省领先水平.现将我市如何从生产上开展提升标准水平的"六"做法介绍如下.

  • 标签: 标准化水平 茧丝绸 东台市 桑树品种 蚕品种
  • 简介: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完善,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养蚕业如何从传统的生产技术与观念中摆脱出来,走一条“优质、省力、高效”的技术新路子,这是稳定与发展蚕业生产,建立高效农业的必然要求,我市不少乡镇通过推广省力养蚕技术,做到了节省用工降低成本,但增效不明显,主要是因为配套技术跟不上。为此,我们从2000年开始开展了一系列试验研究,在全面推广大棚条桑育这一省力养蚕技术的同时,将有关新老技术组合配套,系统地在我市各乡镇推广与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标签: 省力化养蚕技术 技术标准 配套技术 农村产业结构 大棚条桑育 市场经济
  • 简介:本次通过对原种秋星,苏3×秋3,781的温汤浸种孵化试验,初步认为:温汤浸种孵化法不仅能应用于多化性品种,而且对现行二化性品种也同样有效。秋星在汤温为125~127°F时,浸汤时间4~8秒。苏3×秋3在汤温为127~129°F时,浸汤4~6秒。781在汤温为125~129°F时,浸汤4~5秒,其总孵化率和实用孵化率都显著高于其它处理,达到实用水平。

  • 标签: 品种 温汤浸种 总孵化率 实用孵化率
  • 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桑蚕原种》和《桑蚕原种检验规程》自2003年实施以来,对促进原种场加强管理,提高原种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为用户选择使用原种提供了衡量原种质量高低的一个国家标准。经过几年的运行,促进了原种生产不断地向规范标准方向发展,质量也在不断地提高,为蚕业健康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笔者认为作为国家标准的《桑蚕原种》和《桑蚕原种检验规程》有个别地方还值得商讨和加以完善。

  • 标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检验规程 原种场 桑蚕 原种质量 用户选择
  • 简介:由四川省丝绸公司、四川省纤维检验局提出的“四川省桑蚕茧(鲜茧)分级及检验方法地方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于1998年10月6日在成都通过了四川省技术监督局主持、川渝两地有关专家组成的评审组的评审.“标准”按照国家“按质评级”和“坚持仪评”的规定,结合四川实际,采用一个标准三种分级检验方法,妥善解决了现行评茧分级标准和方法不适应生产发展的矛盾,它将促进鲜茧质量的提高,促进蚕茧生产向优质集约规模经营的方向发展.

  • 标签: 四川省 强制性地方标准 鲜茧 分级检验 检验方法 技术监督局
  • 简介:蚕种生产是蚕桑丝绸产业的源头工程。构建稳定原蚕生产基地对蚕种场来说十分重要。2000年以来,我们场在南通地区建立了几个相对稳定的原蚕基地。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让利于蚕农的原则,建立“种场-地方政府-蚕农”合作制种体系,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 标签: 相对稳定 合作关系 原蚕 蚕种生产 生产基地 南通地区
  • 简介:一、广东家蚕微粒子病综合防治技术体系的回顾广东属亚热带蚕区,由于气候和养蚕方式等原因,家蚕微粒子病瘟长期严重流行.90年代以前,广东发生微粒子病的蚕种场达50%以上,多个蚕种场因严重超毒而停产整顿.

  • 标签: 家蚕 微粒子病 综合防治 技术体系 发展
  • 简介:土地承包到户后,栽桑养蚕成为千家万户农民在自己承包土地上经营的家庭副业,人平千株桑,户养一张蚕,是前些年提倡的"规模"生产.随着蚕茧市场的起伏波动和狂热的打工潮,特别是退耕还林后,种桑养蚕农户举家外出务工,见桑不见蚕的现象比比皆是.在此情形下,如何搞好蚕桑生产呢?公司在稳定主产区农户分散栽桑养蚕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 标签: 规模化 集约化 蚕桑生产 生产经营
  • 简介:我市的蚕桑生产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历程,从80年代全面种桑养蚕规模发展到现在,由年产茧160t的、发种6000张蚕种到现在只有780张,仅仅留下3个乡镇小规模专业村。近几年来,由于受国际市场疲软和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致使我市的蚕桑生产逐步滑坡,到2002年底统计,全市桑园面积仅有37hm~2,分布在永和镇、刁坊镇,年产

  • 标签: 种桑养蚕 集约化 专业化 科技兴蚕 经济效益
  • 简介:由于农村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劳动密集型的蚕桑业遇到了新的挑战.改变落后的养蚕方式,大力推广省力养蚕、自动上蔟技术已迫在眉捷.近年来,铜梁的蚕业工作者和蚕农进行省力养蚕的结果证明:只要进一步改进养蚕技术,推广省力养蚕,就能降低养蚕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养蚕成本,提高养蚕劳动效益,稳步发展蚕业生产.

  • 标签: 省力化养蚕 势在必行 自动上蔟技术 蚕业生产 劳动密集型 劳动生产率
  • 简介:在室外建大棚采用全龄每日一回育的省力养蚕方法,投资建蚕室的费用少,每平方米材料费用10元左右,节省用工43.30%以上,节省桑叶3.00%左右,提高养蚕工效,蚕病少,茧质好.试验结果表明:只要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大棚省力养蚕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 标签: 大棚省力化养蚕试验 家蚕 饲育经过时间 茧质 虫蛹率 产茧量
  • 简介:为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促进蚕桑生产发展,实现蚕桑"四"(规模、专业、省力标准),生产优质蚕茧,确保蚕桑生产持续高产、稳产和高效,使养蚕户年产值超万元,快速致富奔小康.经农业技术人员潜心研究及结合当地传统习惯总结出一套优质高产省力养蚕模式(技术),现简述如下,以供参考.

  • 标签: 优质高产 省力化养蚕 蚕桑生产 稳产 蚕茧 高效
  • 简介:1回顾蚕业演变史持续发展在于“”成都为蚕丝绸的故乡,养蚕历史悠久,从锦官城丝绸为立足点形成的内外贸易丝绸商、作坊、蚕市、蚕农一个链条线,曾出现多代(次)蚕丝业的兴盛与辉煌。解放后,曾受多种原因的影响而几起几落,在徘徊中发展,1980年发展较快,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农村经过包产到户这一飞跃发展的阶段后,作为

  • 标签: 产业化模式 成都蚕业 蚕业产业化 产业化经营 优质蚕茧 农业产业化
  • 简介:游仙蚕业在“八·五”时期进人高速增长阶段,1994年产茧6000吨,但蚕茧生产遇到市场和价格不稳定,产品结构及质量不适应市场需要等问题,以致困扰蚕桑生产的发展乃至今后的前途.1产业是发展游仙蚕业的必由之路1.1蚕业产业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产业经营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一种创新,是农业商品化生产取得快速和健康发展的组织保障.蚕业产业是以蚕茧为纽带,实行贸工农产业管理,从整体利益上对茧丝绸行业进行保护,从而提高科技和经营管理水平.实行蚕业产业的目的是:为了打破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更好地进行社会化分工,让

  • 标签: 蚕业产业化 产业化管理 茧丝绸 游仙 丝绸公司 蚕桑生产
  • 简介: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蚕桑生产已逐步向规模、专业、基地发展,传统的养蚕技术已满足不了现代蚕业发展的要求.为了提高养蚕的经济效益,改革传统的养蚕方法,我们从试点到扩面,根据我县实际情况,摸索出一套省力养蚕技术,增强了比较效益和优势,促进了蚕桑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 标签: 养殖技术 催青 小蚕共育 中蚕饲养 上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