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本刊讯近年来,云霄县杨桃产业越做越强,知名度越来越高。1月19日,该县杨桃主产区下河乡举行了首届优质杨桃评选活动,荣获金奖的“杨桃王”翡翠般精致透亮,重达665g,深受观众喜爱,争先拍照留念。杨桃产业是下河乡的传统特色产业,已成为该乡农业支柱产业之一,在促进农民增收、

  • 标签: 特色产业 杨桃 成绩 福建 评选活动 支柱产业
  • 简介:福建省建宁县是“中国黄花梨之乡”,全县黄花梨种植面积达0.67万hm^2。过去,大多数果园因建在山坡,坡度大,植被覆盖少,水土流失严重。近几年,建宁县将果园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列为水土保持工作的重中之重.多管齐下,采取建设果园梯地、自然留草、人工种草、

  • 标签: 水土流失治理 果园 成绩 水土保持工作 综合治理项目 种植面积
  • 简介:871×872是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育成的蚕品种,1995年通过全国蚕品种审定。我场于1999年从该所引进该品种,并在重庆市逐步推广。871在生产繁育过程中有生种发生率高的现象,特别是在秋季繁育时,原原种、原种生种发生率高时有30%~40%,一般情况生种发生率在10%~15%。872具有繁育系数不高的局限,但是,由于该对品种丝质优,兼抗(抗氟化物)、春秋兼用,增产潜力大,深受大面积蚕农及丝厂的欢迎.

  • 标签: 生种 制种成绩 中国农业科学院 秋季繁育 蚕业研究所 蚕品种
  • 简介:为了验证蚕用营养饲料的养蚕效果,在蚕室和塑料大棚作了两期小区试验和生产应用。结果表明,5龄每次给桑添食营养饲料与给桑添水相比,节省桑叶10.8%~12.1%,万蚕产茧量提高3.5%~4.1%。万蚕茧层量增加4.6%~7.0%,100kg桑产茧量多14.7%~18.2%;生产应用每日添食2次营养饲料跟全桑叶育比较,节省桑叶7.7%~10.3%,盒种产茧量提高2.2%~3.9%,茧层量增加3.5%~5.1%;叶质差添食有较好的效果,还提出了研发高效营养饲料的建议。

  • 标签: 营养饲料 蚕用 养蚕效果
  • 简介:不同桑品种的桑叶内在质量优否,直接影响家蚕的饲养成绩.近年来,随着家蚕多丝量新品种和桑树新品种的育成推广,过去对桑树品种育成推广的资料以产茧、茧质和丝质成绩介绍报道较多,而对原蚕制种产卵成绩的报道较少,作为蚕种场是以制种产卵为主,对不同桑品种在制种产卵生产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本文仅从蚕种生产的角度,对我场目前广泛使用的现行几个桑树品种进行原蚕制种产卵成绩调查分析,供蚕种生产过程中参考.

  • 标签: 桑品种 原蚕制种 质量 制种产卵
  • 简介:932是目前我区推广品种"两广二号"的亲本之一,该品种繁育系数高,产附整齐,单蛾产卵450粒左右,一直以来受到各级蚕种场的欢迎.可近几年来,在部分饲育批次,932出现了卵量少,产附差,制种量偏低的现象,而且多发生在春季.是否当前使用的品系已退化?为了找出932产附差、制种量低的原因,笔者对2001年春、2002年春932繁育成绩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公斤茧颗数与932制种成绩好坏有一定的相关性.

  • 标签: 公斤茧颗数 制种成绩 相关性分析 家蚕 932品种
  • 简介:蚕品种优劣直接影响到茧丝的质量、出口创汇以及品种推广使用寿命的长短.我省素来对品种的选育工作都非常重视,曾先后选育出川一×华十、川蚕二号、川蚕三号、781×782.734、绫3.4×锦5.6、7532×781、夏芳×秋白等品种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为我省茧丝绸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特别是781×782.734从七十年代中期开始至今仍为我省的春用当家品种,使用20余年仍有较强的生命力.

  • 标签: 品种品质 品质成绩 四川蚕
  • 简介:7532×781(正反交)是攀西蚕区现今使用的主要夏秋用一代杂交种,近几年该品种的生产量占我场繁育推广量的60%以上。781A、781B从引进至今已24年,继代繁育40余次。本文就781A、781B引进初期与近几年原原种选区的主要经济性状作比较,了解该品种的种性表现现状,分析一些成绩变化可能的原因,以便为今后该品种的母种继代、原原种繁育提供参考。

  • 标签: 781A 781B 原原种 选区 繁育成绩
  • 简介:纸箱灯管育小蚕、保温保湿、省力省工、消毒方便、操作简单、适于小蚕共育。1993年春在宁津县染胡店试养30张蚕种,每个纸箱用两个3瓦灯管对角放置加温,温度保持在27℃,10天达三眠,添食桑叶和蚕药尤其方便,经调查试验区比对照节省劳力60%,节省桑叶20%,蚕座面积减少60%,龄期经过缩短1天,关蚕率降低4%,张种产茧提高15%(为42公斤),增加收入40-50元。

  • 标签: 小蚕 饲育 桑叶 加温 龄期经过 蚕座面积
  • 简介:黄根欲是环江县大才乡同进村下坪屯农民,农村落实承包责任制以后,率先带领本村农民寻找脱贫致富的门路。1985年冬,在县蚕业站的指导下,黄根欲种桑3.6亩,1986年开始养蚕,到1999年底,他共养蚕412张,产鲜茧13500公斤,养蚕收入135,000元,平均亩桑年产鲜茧268公斤,平均亩年产值2680元。黄根欲种桑养蚕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于1996年盖起了面积约300平方米,造价约10万元的楼房,黄根欲致富不忘群众,在自己尝到种桑养蚕甜头后,又自觉带领群众种桑养蚕,并把自己的经验介绍给群众,在他的带领下,村民陆续种桑

  • 标签: 饲养 桑园 施肥 杀虫
  • 简介:深度学习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批判性地学习知识,这种学习方式具备批判理解、知识整合、迁移应用和解决问题的特征。深度学习能有效改善高校学生学习现状,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 标签: 深度学习 自主学习 作用
  • 简介:<正>由区农业厅经作处组织的广西蚕种生产赴江苏学习考察小组一行9人于1992年7月14日到苏州市学习考察,先后参观了浒关蚕种场、吴江市蚕种场、西漳蚕种场、镇江蚕种场,还参观了吴县横经乡南章村和吴江市梅埝镇龙北村两个农村养蚕样板点,还到了苏州市蚕桑站、省蚕种公司、省丝绸公司、镇江市丝绸公司、中国蚕业研究所.所到之处都受到当地有关领导和负责人的热情款待和介绍.经过16天的学习考察活动,我们看到了在新的改革浪潮中,江苏省城乡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不失“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同时我们也看到蚕业发展的希望,对前途充满了信心.现将学习考察情况汇报如下:

  • 标签: 蚕种场 学习考察 蚕种质量 蚕种生产 江苏 丝绸公司
  • 简介:“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是新时期的学习观,全民终身学习观也贯穿于教育实施过程中,但真正的学习并不等同于教育。一个人的学习效果如何,不仅仅在于个人先天的智商如何,而且依赖于每个人后期的学习方法。文章将从何为真正的学习及其过程两方面浅谈对于学习的见解。

  • 标签: 学习 准备 过程 应用 规划
  • 简介:广西,地处我国南部,全区有人口约4890万,其中农业人口3400万;陆地面积23.67km^2,耕地面积264.87万hm^2,人均耕地面积0.08hm^2(1.2亩);全区有沿江、沿边、沿海的区位优势。然而,就这样一个“三沿”大省区,区农业厅2000年12月在河池召开了全区蚕桑生产工作会议,提出了广西桑蚕业的“十五”规划,明确提出要把广西建设成为全国桑蚕强省区的目标,重点发展河池、南宁、柳州等石山地区和贫困地区。“十五”期间,全区把桑蚕业确定为农业的“第一产业”。经过短短几年的努力,广西桑蚕业得到了快速发展。2000年,全区仅有桑园面积2万hm^2,年产鲜茧2.95万t,蚕茧产量在全国排名第六;2005年全区桑园面积发展到9.4万hm。,蚕茧产量14.86万t,跃居全国第一名。5年时间增加了近5倍,平均年增长率38%以上。2006年发放蚕种约500万张,产茧18.5万t。是什么原因使广西蚕业在5年内突飞猛进地增长呢?2006年10月下旬,我们随由市蚕桑站牵头部分蚕种场同仁组成的考察团,深入广西重点蚕区和部分蚕种场,进行了实地考察学习,深感广西蚕业生产发展经验值得重庆学习和借鉴。

  • 标签: 考察学习 蚕业发展 广西 发展经验 蚕区 人均耕地面积
  • 简介:数字化技术在教学中具有特有的优势,由此发展起来的在数字化环境下教学也逐渐成为新的教育潮流。高校应顺应当前形式,在信息技术的指导下,利用数字化学习环境的有利条件充分发挥数字化教育优势,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为输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做出应有贡献。

  • 标签: 数字化 学习环境 职业能力 提升研究
  • 简介: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普及,以及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给数学教学方式带来了一场新的革命。高职院校数学教学作为比较枯燥的基础文化课程,难以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创新教学方式,已经成为大势所趋。文章分析当前高职数学教学现状,分析移动学习方式对高职数学教学的影响,并为提高移动终端在高职数学教学中应用效率的提升提出建议。

  • 标签: 移动学习 高职数学 教学方式 应用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