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不同桑品种的桑叶内在质量优否,直接影响家蚕的饲养成绩.近年来,随着家蚕多丝量新品种和桑树新品种的育成推广,过去对桑树品种育成推广的资料以产茧、茧质和丝质成绩介绍报道较多,而对原蚕制种产卵成绩的报道较少,作为蚕种场是以制种产卵为主,对不同桑品种在制种产卵生产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本文仅从蚕种生产的角度,对我场目前广泛使用的现行几个桑树品种进行原蚕制种产卵成绩调查分析,供蚕种生产过程中参考.

  • 标签: 桑品种 原蚕制种 质量 制种产卵
  • 简介:932是目前我区推广品种"两广二号"的亲本之一,该品种繁育系数高,产附整齐,单蛾产卵450粒左右,一直以来受到各级蚕种场的欢迎.可近几年来,在部分饲育批次,932出现了卵量少,产附差,制种量偏低的现象,而且多发生在春季.是否当前使用的品系已退化?为了找出932产附差、制种量低的原因,笔者对2001年春、2002年春932繁育成绩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公斤茧颗数与932制种成绩好坏有一定的相关性.

  • 标签: 公斤茧颗数 制种成绩 相关性分析 家蚕 932品种
  • 简介:蚕品种优劣直接影响到茧丝的质量、出口创汇以及品种推广使用寿命的长短.我省素来对品种的选育工作都非常重视,曾先后选育出川一×华十、川蚕二号、川蚕三号、781×782.734、绫3.4×锦5.6、7532×781、夏芳×秋白等品种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为我省茧丝绸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特别是781×782.734从七十年代中期开始至今仍为我省的春用当家品种,使用20余年仍有较强的生命力.

  • 标签: 品种品质 品质成绩 四川蚕
  • 简介:纸箱灯管育小蚕、保温保湿、省力省工、消毒方便、操作简单、适于小蚕共育。1993年春在宁津县染胡店试养30张蚕种,每个纸箱用两个3瓦灯管对角放置加温,温度保持在27℃,10天达三眠,添食桑叶和蚕药尤其方便,经调查试验区比对照节省劳力60%,节省桑叶20%,蚕座面积减少60%,龄期经过缩短1天,关蚕率降低4%,张种产茧提高15%(为42公斤),增加收入40-50元。

  • 标签: 小蚕 饲育 桑叶 加温 龄期经过 蚕座面积
  • 简介:黄根欲是环江县大才乡同进村下坪屯农民,农村落实承包责任制以后,率先带领本村农民寻找脱贫致富的门路。1985年冬,在县蚕业站的指导下,黄根欲种桑3.6亩,1986年开始养蚕,到1999年底,他共养蚕412张,产鲜茧13500公斤,养蚕收入135,000元,平均亩桑年产鲜茧268公斤,平均亩年产值2680元。黄根欲种桑养蚕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于1996年盖起了面积约300平方米,造价约10万元的楼房,黄根欲致富不忘群众,在自己尝到种桑养蚕甜头后,又自觉带领群众种桑养蚕,并把自己的经验介绍给群众,在他的带领下,村民陆续种桑

  • 标签: 饲养 桑园 施肥 杀虫
  • 简介:四川仪评收茧势在必行。而仪评茧价的计算方法,是按价格文件规定的级差和等级差价以及有关质量标准而定,不能真正体现仪评的先进性。其原因是,仪评测查数据中干壳量精确到0.1克以内,上车率等其它补正条件精确到1%以内。相反,收购价格的级差为,干壳量每0.2克一个等级,上车率等其它补正条件最低也在4%、最高达15%一个等级。如果用仪评测查有关数据,划小了级差,相反在定价时又增大了级差,不难看出仪评与定价出现了矛盾。为

  • 标签: 等级差价 上车率 干壳量 质量标准 正条件 评茧
  • 简介:改造传统产业,将科学技术渗透到农业产业化发展之中,发展立体生态农业,提高农业综合实力,促进农业经济效益增长,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重点和根本措施.如何使蚕丝产业可持续发展?西南大学和石柱县人民政府合作,通过实地考察,科学论证,探索出了一条桑(蚕)-草(兔、畜)-桑枝(菇)-蚕沙、兔粪(沼气)-沼液、菌棒(肥)-还田(菜、粮)的高效生态蚕丝产业发展模式.本文就该模式实施的理论依据、配套技术、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作了相关介绍和探讨.

  • 标签: 循环经济 实践 生态蚕业 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