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漂白粉作为一种消毒剂,由于它的广谱性和速效性,在蚕桑生产上广泛应用。它对于几乎所有的病原微生物都有消毒效果,所以在养蚕生产中无论蚕室。蚕具、蚕体、蚕阳都要使用。特别是近几年来.家蚕微粒子病在各地蔓延,严重影响了蚕桑生产的顺利进,为了防治此病,生产上也加大了使用漂白粉的比例.实验证明,漂白粉能够吏微粒子孢子失活致死,有的种场采用含有效氯0.3—0.5%的漂白粉进行桑叶消毒饲蚕,防病效果良好.那么,原蚕食下经漂白粉消毒后的桑叶对蚕体生长发育有否影响?是否会给饲养制种成绩带来不良的效果?本试验的目的旨在对这一问题作一初步的探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添食 家蚕微粒子病 养蚕生产 蚕体 蚕具 蚕桑生产
  • 简介:为了有效控制蚕儿食下传染,根据漂白粉有效氯对微孢子有杀灭作用的原理,对桑叶实行全程消毒。试验表明:有效氯0.3%以上对家蚕微孢子有抑制作用;有效氯0.3%~0.5%对家蚕发育经过、强健性、全茧量、茧层量、产卵等均无影响;漂白粉对桑叶消毒,浓度在0.4%,最高不超过0.5%,否则对桑叶叶质有影响。

  • 标签: 漂白粉液 桑叶叶质 蚕儿生理 家蚕微孢子 影响 抑制
  • 简介:为了有效控制桑蚕食下传染,根据漂白粉有效氯对桑蚕微孢子有杀灭作用的原理,对桑叶实行浸消,试验表明:有效氯0.4%以下,对桑蚕发育经过,强健性、全茧量、产卵量等均无影响。但漂白粉对桑叶消毒,浓度应在0.3—0.4%范围,不超过0.4%,以免影响桑叶叶质。

  • 标签: 漂白粉液 桑叶叶质 蚕儿生理 微粒子病 影响 抑制
  • 简介:鉴定了广东、广西、海南三省区的桑树品种239个的染色体,发现六倍体桑4个;四倍体桑一个;三倍体桑16个;二倍体桑218个。这些品种的染色体数,均属首次鉴定。我们已于广东蚕丝通讥(1988)报导了广东地区的五个桑种121个品种的染色体数,现又鉴定了广东的151个品种,广西的67个品种和海南的13个品种以及其他地区的8个品种共239个品种的染色体数,为桑树育种以及桑树资源的整理,研究其起源、进化、分类等提供细胞学的依据。材料和方法一、供试材料:取自本所桑树种质资源圃,其中广西的材料是由广西蚕业指导所与我所合作考察搜集的,海南的材料是过去搜集保存在我所的。

  • 标签: 染色体数 广西蚕业指导所 桑种 六倍体 鸡桑 秋期
  • 简介:运用扫描电镜技术观察四川九号桑,名山五号桑,6071号桑,沙二和大十桑的雌蕊表面形态结构。结果发现:1、四川九号桑雌蕊花被及其边缘有长毛,名山五号桑雌蕊花被边缘有。前者雌蕊花柱极短,柱头内侧表面有;后者雌蕊无花柱,柱头内侧表面有。根据观察结果,结合其形态特征,四川九号桑和名山五号桑归类为华桑(M·CathayanaHemsl.)较为合适。2、6071号桑雌蕊花柱长(约1.2mm),柱头也长(约1.7mm):柱头内侧表面密生棒状小突起。根据观察结果,结合其形态特征,6071号桑归类为山桑(M·bombyciskoidz.)较合适。3、沙二和大十桑雌蕊均无花柱;柱头内侧表面也都密生小毛。根据观察结果,结合其形态特征,沙二和大十桑应归类为广东桑(M.atropurpureaRoxb.)。

  • 标签: 桑属 雌蕊柱头 电镜观察分类
  • 简介:本文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赫氏蒲螨未吸血雌成螨、雄成螨和寄生不同时间雌成螨进行观察,发现雌成螨螯肢特化成口针和口针鞘,须肢特化成细针,有气门和倒卵形假气门器,在末端有双瓣状生殖孔,足Ⅰ趾节特化成钩形爪,足Ⅱ、Ⅲ、Ⅳ趾节为双叶状爪垫,随着寄生吸血时间不同,末体部迅速膨大;雄成螨螯肢完全退化、须肢发达,无气门和假气门器,前足体部背面有突起一对,外生殖器发达,在末体部尾端有阴茎呈竹管状,足趾节均为钩形爪。

  • 标签: 家蚕 赫氏蒲螨 超微形态 扫描电镜
  • 简介:本试验以N.bomycis作对照,对SCM6感染蚕的生殖腺(?、?)采用临时装片和石蜡切片对生殖腺内容物进行了详细观察.结果表明:SCM6可侵染蚕的生殖细胞.但侵染生殖细胞的频度较低.

  • 标签: SCM6 蚕生殖腺 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