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9 个结果
  • 简介:在古代鱼家族中,龙鱼是倍受瞩目的种群,它们体形硕大,气势威武,再加上寿命长、易于饲养等特点,在全世界受到广泛的欢迎.尤其是在东南亚地区,由于受到华人“龙”文化的影响,龙鱼被认为是能为主人带来吉祥与财运的风水鱼,从而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 标签: 龙鱼 种类介绍 分布区域 观赏鱼 南美洲 澳洲
  • 简介:热带鱼之所以称之为热带鱼。是因为这些鱼种大多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这里气候宜人。常年的温度保持在23~28℃之间。几乎囊括了绝大部分的热带鱼种.所以被称之为热带鱼。为此。很多初涉热带鱼饲养的爱好者往往在主观判断上认为:热带鱼对温度的要求比较苛刻。对温度变化的耐受性比较差.认为热带鱼孱弱不及,于是为了让热带鱼更好的生长,总是把温度控制在26~30℃之间,更有甚者达到了30℃以上。其实。热带鱼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样柔弱。

  • 标签: 温度变化 热带鱼 温度控制 饲养 亚热带地区 主观判断
  • 简介:在实验室网箱中,研究温度(24±1)℃和(20±1℃)与密度(200尾/箱和100尾/箱)对平均体质量1g左右的日本医蛭Hirudonipponia亲蛭交配率、减重率、产茧数量和体质量的影响,比较卵茧质量(〈0.05g、0.05~0.1g和〉0.1g)对孵出仔蛭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24±1)℃、密度100尾/箱时亲蛭交配率(86±0.06)%和平均产茧量(0.87±0.14)枚/尾最高;亲蛭产茧后平均体质量下降(32.1±0.059)%;繁殖期间共收集卵茧870枚,孵化率87.47%;平均卵茧质量为(0.11±0.009)g(变化范围0.03g~0.25g);密度和温度对产茧量的影响极显著(P〈0.01),对卵茧平均质量和长短径的影响不显著(P〉0.05);(24±1)℃组亲蛭的产茧时间比(20±1)℃组缩短10~15d,单日卵茧最高收集量为43枚,(20±1)℃时单日最高收集量24枚;卵茧共孵出仔蛭5648尾,随着卵茧质量增加产出的仔蛭数量和质量也增加。

  • 标签: 日本医蛭 温度 密度 繁育
  • 简介:河南省枝角类资源丰富,南方种与北方种在我省呈混交状分布,均为华北区的一般种类。在已载的59种中有些是人工育虫的理想种源,如微型裸腹Zhao,可解决鱼、鳖苗种期对活饵料的需求,是获取廉价优质动物性蛋白质的一有效方法。

  • 标签: 枝角类 种类 饲养 分布 天然饵料
  • 简介:蓝蛤,俗称米蚬、白蚬、薄壳,分布于台山海域的主要种类为光滑河蓝蛤(Potainocorbulalscuis),在大襟、大湾口等处也有黑龙江蓝蛤(Potamocorbulaamurensis)当地俗称“黑鸡仔”。蓝蛤是一种重要的基础饵料生物,在一些海区,由于它的出现而形成鱼、

  • 标签: 台山海域 蓝蛤 分布 生态环境 增养殖技术 资源保护
  • 简介:本文描述了南方大口鲶在水温23.1-25.8℃时的胚胎发育的过程,研究了不同水温下胚胎发育的孵化时数,并对其胚胎发育与温度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得出南方大口鲶胚胎发育的最适水温为20-25℃,其发育的生物学零点为8.6℃。

  • 标签: 南方大口鲶 胚胎发育 水温
  • 简介:本研究以建立的虹鳟(Oncorhynchusmykiss)全雌全同胞家系为研究对象,受精卵在12℃避光孵化至上浮,上浮后设置了四个温度处理组进行饲育,分别为12℃、15℃、18℃、20℃和水温4~7℃之间(平均水温约为6℃)常规涌泉水流水养殖对照组。30d后,所有处理组均转入与对照组相同条件的流水养殖。生长性能数据采集于上浮后的30d、60d、90d、120d,测量各实验组以及对照组稚鱼体重、体长等生长性状,对测量数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ANOVA),并采用Tukey-KramerHSD检验(P〈0.05)进行各实验组均值间的多重比较。方差分析结果表明30日龄,体重性状单因素方差均值18℃组的最高,依次为15℃、20℃、12℃,对照组最低。体长性状15℃组的最高,依次为12℃、18℃、20℃,对照组最低。多重比较结果显示,对于体重性状,18℃、15℃组,处于最高水平;对于体长性状,15℃组处于最高水平。在60d时,12℃、15℃、18℃、20℃四个处理组的体重性状均仍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此时15℃组的单因素方差均值仍处于最高,90d和120d时仍保持这种状态。上述结果显示,15℃可能是虹鳟全雌家系初浮稚鱼的最适生长温度,只需在稚鱼上浮后给予30d15℃的水温调控,虹鳟全雌家系即可在之后持续的3个月中保持显著的生长优势。

  • 标签: 虹鳟 全雌家系 温度 生长
  • 简介:在13℃~15℃、18℃~21℃和28℃~31℃的土层温度下,将体质量7.0g和3.0g的活菲牛蛭Hirudinariamanillensis放养到湿度35%~45%、底铺水稻田土的体积为580mm×380mm×60mm的80目网箱中,网箱置于同等大的聚乙烯塑料箱中,密度变化在2~5kg之间,观察其越冬情况。150d的试验表明:温度为18℃~21℃时,菲牛蛭的越冬存活率最高,大个体组的成活率随投放密度的增加先升高而后下降,大个体的成活率最高(68.8±2.8%);小个体组的成活率随投放密度的增加而下降,最高为61.0±1.9%。各试验组菲牛蛭的相对失重率随越冬温度升高而增大,28℃~31℃下大个体组的相对失重率最大(9.4±2.0%和10.2±2.2%);18℃~21℃下,小个体组相对失重率最大(9.6±2.8%和10.6±2.6%)。

  • 标签: 菲牛蛭 越冬 成活率 相对减重率
  • 简介:本文研究了温度和饵料对兴凯湖翘嘴鲌仔鱼的摄食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兴凯湖翘嘴鲌仔鱼在不同温度下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存在着较大差异,在水温为25℃时仔鱼生长速度最快、成活率最高,18℃时仔鱼生长速度最慢、成活率最低;投喂不同的饵料对兴凯湖翘嘴鲌仔鱼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也有较大差异,投喂浮游动物的仔鱼生长速度最快、成活率最高,投喂蛋黄和开口料的仔鱼生长速度最慢、成活率最低。水温为25℃、23℃、20℃、18℃时,仔鱼的瞬时生长率分别为4.09%、2.05%、1.12%、1.08%;仔鱼的日平均成活率分别为90.96%、82.89%、81.78%、74.67%。对兴凯湖翘嘴鲌仔鱼投喂浮游动物、混合料、开口料、蛋黄,其瞬时生长率分别为3.34%、2.42%、1.45%、1.40%;仔鱼日平均成活率分别为95.89%、92.22%、81.11%、83.89%。

  • 标签: 成活率 生长速度 仔鱼 投喂 饵料 翘嘴鲌
  • 简介:引言在原来没有鱼礁的海底里,设置人工鱼礁,会使其环境的诸如水流、底质等物理因素发生变化。另一方面,以鱼类为主的生物分布也将发生变化,形成和设置鱼礁前完全不同的生物环境。1955年以来,我们为了确切把握随着这种建造物的设置而发生的环境变化,从而建造更

  • 标签: 生物环境 鱼礁渔场 鱼群 分布 活动
  • 简介:日本鲑科鱼类种类多,生态类型复杂,名称繁多,对我国水产工作者参考文献及开展中日学术、技术交流带来诸多不便。本文根据日文文献中一般分类标准综述了日本鲑科鱼的各类名称、生态分布及开发利用情况,提供水产同行参考。

  • 标签: 日本 鮭科 生态 开发
  • 简介:于2008年11月至2009年9月对广东流沙湾进行了4个季度8个航次的调查,计算了流沙湾各季节各站位的水质标准指数和水质综合指数,结果均符合渔业永质标准或二类水质标准,利用surfer8.0软件,绘制了营养盐时空分布图,其分布状况表明,流沙湾营养盐浓度较低的主要原因是高密度珍珠贝养殖对氮磷的吸收和沉降作用,外源输入较少也是原因之一,水体交换对营养盐分布影响不大。

  • 标签: 流沙湾 营养盐 时空分布
  • 简介:养鱼先养水,好水养好鱼,水环境质量直接关系到水产动物鱼虾的生长发育,从而影响到水产养殖业的产量质量和经济效益.而水质监测是掌握天然水域养殖环境和水生生物实验生态系统化学因子变化动态的重要手段,水质的优劣可以用水质指标来评价,影响水质的主要指标包括pH值、溶解氧、非离子氨、亚硝酸盐氮、硫化氢等五项.

  • 标签: 养殖水质 水质监测 池塘养殖
  • 简介: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对于养鱼爱好者来说,天天给鱼儿喂食、换水,会占去不少的时间与精力。现在,向您推介一种奇妙而省事的养鱼法。该方法即使在您长期外出或三五个月不喂食、不换水的情况下,也无需担心,您的鱼儿照样能活蹦乱跳。现将具体操作介绍如下:

  • 标签: 养鱼 换水 喂食 操作 外出 具体
  • 简介:近年来,邕江(南宁段)水域受污染情况有加剧趋势,每年都有因污染造成的死鱼事故发生,不仅危及人畜水安全,损害了生产者的利益,也对邕江渔业资源造成严重破坏。本研究对邕江(南宁段)水域水质理化因子组成及变动情况作了综合研究,分析水域受污染对渔业资源造成的影响,并提出整治对策及措施,为实现渔业资源的永续利用及渔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邕江 渔业环境 水化学 环境监测 水质监测
  • 简介:2012年夏季(8月)利用QNC6—1型挖泥斗采样,监测山东滨州浅海11个站位表层沉积物中zn、cr、cd、cu、Pb、Hg和As7种重金属的含量,应用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现状和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调查区域沉积物中zn、cr、cd、cu、Ph、№和As的含量范围分别为19.80—63.70mg/kg、27.90-38.70mg/kg、0.138~0.192mg/kg、23.10~29.50mg/kg、8.75~17.20mg/kg、O.0221-O.0384mg/kg,和8.29~10.70mg/kg,平均含量分别为(52.15±12.03)rag/ks、(32.83±3.14)mg/kg、(0.16±O.02)mg/kg、(26.50±2.11)rag/ks、(13.94±2.87)mg/k卧(0.03±0.01)mg,kg和(8.90±0.66)mg/kg;沉积物中主要潜在重金属污染因子是cd和cu,重金属影响因子的顺序由强至弱依次为:cd〉cu〉Pb〉zn〉As〉cr〉Hg;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表明,该海域环境质量总体以低污染为主;各种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系数由大至小依次为:Cd〉As〉Cu〉Hg〉Pb〉Cr〉Zn,Cd为潜在生态风险因子;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平均值为(57.36±4.14),属于低潜在生态风险,表明目前滨州浅海沉积物中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水平较低。

  • 标签: 滨州浅海 表层沉积物 重金属 潜在生态风险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