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80 个结果
  • 简介:一、砂需求2006年全球砂需求为124万t,比2005年增长2%。欧洲需求占全球总需求33%,主要用于砖瓦釉用乳化液等陶瓷方面;北美占13%,主要用于铸件及精密铸造:日本占5.5%;中国占27%;东南亚占14%;其它地区占8%。从应用领域看,陶瓷领域占55%。因此,今后应密切关注中国和欧洲的需求动向。

  • 标签: 二氧化锆 锆砂 精密铸造 需求动向 乳化液 东南亚
  • 简介:在水、辛烷基苯酚聚氧乙烯醚(TritonX-100)、正丁醇、环己烷组成的微乳液体系中,制备并表征了氧化铝—氧化纳米复合颗粒。分别用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红外以及热分析表征60℃真空干燥和500℃热处理后的粉末,表明60℃真空干燥后,粉末以无定形为主;500℃时粉末粒径为5nm左右,主要是t-ZrO_2,Al_2O_3以固熔体形式存在。

  • 标签: 氧化铝—氧化锆 纳米复合颗粒 微乳液
  • 简介:以可溶性盐(ZrOCl2·8H2O)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正丁醇(C4H10O2)-环己烷(C6H12)组成的微乳液体系为基础、氨水作沉淀剂,在微乳区反应,经过洗涤、焙烧等工序,制备得到粒径10~40nm、形貌可控、分散性良好的ZrO2粉体。通过扫描电镜(SEM)、热分析仪(TGDSC)以及X射线衍射分析对粉体进行表征,得到了晶相随焙烧温度的变化规律,并通过激光粒度仪以及Scherrer公式计算出粉体的粒度,从而得出粉体的粒度随浓度、溶水量以及焙烧温度的变化规律。

  • 标签: 微乳液 氧化锆 粉体
  • 简介:氧化钇含量为8%(摩尔分数)的氧化中加入单斜氧化,1600℃常压烧结,制得不同含量的氧化钇稳定氧化。研究了不同含量的氧化钇对氧化陶瓷性能的影响,并对相组成及显微结构进行了分析。当氧化钇的摩尔分数为3%时,材料的相对密度、抗弯强度、硬度等综合力学性能同时达到最大值。超过这个临界点,材料力学性能又会逐渐下降。

  • 标签: 氧化锆 相对密度 抗弯强度 硬度 微观结构
  • 简介:纳米气体传感创新厂商AerNos近日宣布,它们开发出了一款微型、高精度、经济型纳米气体传感,能够同时探测多种ppb级(十亿分之一)的有害气体,这款气体传感专为物联网互联设备集成而设计。

  • 标签: 纳米传感器 有害气体 气体传感器 检测 ppb级 设备集成
  • 简介:据报道,富士通实验室宣布,基于石墨烯应用的全新原理,他们成功开发出世界首个具有极高灵敏度的石墨烯气体传感。这项成果为研制可快速、精确测量气体成分的便携式设备铺平了道路。而这些设备可用于大气污染物的监测以及人体呼出的有机衍生气体的检测。

  • 标签: 气体传感器 石墨 世界 便携式设备 大气污染物 高灵敏度
  • 简介:近几年来,从半导体集成电路(IC)技术发展而来的微机电系统(microelectromechnicalsystem,MEMS)技术日渐成熟。微型传感是目前最为成功并最具实用性的微型机电器件,主要包括利用微型膜片的机械形变产生电信号输出的微型压力传感和微型加速度传感;此外,还有微型温度传感、磁场传感、气体传感等,这些微型传感的面积大多在1mm2以下。

  • 标签: 微型传感器 汽车工程 微型加速度传感器 半导体集成电路 微型压力传感器 微型温度传感器
  • 简介: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伯克利实验室的研究人员通过打造世界首个全功能性的纳米管装置,成功建造了一个可以给金原子称重的纳机电系统(NEMS)。此成果发表在最新出版的《自然一纳米技术》杂志上。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物理系和伯克利实验室材料科学部的物理学家亚历克斯·泽特尔负责此项研究。

  • 标签: 金原子 质量传感器 称重 美国加州大学 开发 纳机电系统
  • 简介:本文介绍了微加速度传感的最新发展,单向微硅加速度传感,三维集成微加速度传感系统,微型集成惯性测量平台系统等。还介绍了最新的微加速度传感和集成微加速度传感的制造工艺技术。

  • 标签: 微加速度传感器 MEMS 三维立体光刻
  • 简介:基于全内反射椭偏光学成像系统,提出了一种实时光学蛋白质芯片生物传感,用于同时检测多种蛋白质分子的动态相互作用过程。叙述了该传感的有关原理、技术及其应用实例。

  • 标签: 生物传感器 椭偏光学成像 全内反射
  • 简介: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先进材料研究中心汪正平与孙蓉领导的先进电子封装材料创新科研团队,研发出一种具有低成本、高可拉伸性、高灵敏度等功能特性的柔性可拉伸应变传感材料,并实现对人体运动行为的实时监测。

  • 标签: 应变传感器 柔性 深圳 电子封装材料 中国科学院 传感器材料
  • 简介:索尼日前对外展示了一款新摄像头,其搭载的是一块2mm款100万像素的传感。索尼宣称,这是世界上最小的100万像素传感,它可以缩小智能手表、其它小型轻量设备的尺寸,或者使产品更具特色。

  • 标签: 传感器 像素 索尼 世界 智能手表 摄像头
  • 简介:一个新兴纳米科技平台使用隐形眼镜改进分析手段,可以不必抽血检测血糖水平。无创技术可以分析眼泪或使用基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的隐形眼镜进行光学探测。相关细节已发表在《AdvancedMaterials》。该研究是受谷歌的隐形眼镜启发,其可以在数据传输至智能手机前就通过眼泪分析血糖。然而此项技术依赖于集成化传感、电池以及无线通讯器件,这些即复杂又昂贵。而SERS技术使用了基于光学分析的远程传感,可以显著简化问题。

  • 标签: 集成化传感器 眼泪 葡萄糖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隐形眼镜 技术使用
  • 简介:随着石墨烯材料的发展,传感的发展也如虎添翼。很多优异传感的诞生也使生产生活变得更加智能可控。基于石墨烯材料论述了石墨烯电化学传感和生物传感的研究进展,包括石墨烯气敏传感、石墨烯生物小分子传感、石墨烯酶传感、石墨烯医药传感、石墨烯离子传感、石墨烯湿度传感、石墨烯应力应变传感。最后展望了基于石墨烯光学性能、高热导性能、力学性能和室温铁磁效应等性能的传感研究。

  • 标签: 石墨烯 传感器 电化学 生物医药
  • 简介:美国科研人员日前研发出一种可快速检测癌症的纳米传感,这种仪器能在更短时间内发现癌症的早期迹象,从而为治疗争取更多时间。他们研发的这种仪器可以从病人的血液中找到前列腺癌、乳腺癌和其他癌症的生物标记,与传统检测方法相比,其检测结果更加准确,而且成本不高。这种仪器操作方便,医生只需从病人手指上取一点血,便可很快完成检测,整个过程只需20min。

  • 标签: 纳米传感器 快速检测 癌症 发明 仪器操作 科研人员
  • 简介:重庆大学设计出一种新型传感,可附在眼镜上探测眨眼动作,从而使“眨眼”之间完成开关家用电器等日常任务成为现实。“该项技术可以被认为拥有了‘第3只手’。”研究负责人之一、重庆大学胡陈果教授说,如果正常人的双手被占用,可使用这种新型人机交互方式控制身边的电子设备,因渐冻症等疾病而失去活动能力的患者同样能从中受益,未来还将探索把这种传感安装在人体的不同部位,尝试以此操控智能机器人。

  • 标签: 新型传感器 重庆大学 开关 家电 人机交互方式 传感器安装
  • 简介:当科学研究深入到纳米领域,由于目标太小难以精确计量,会让实验变得难以控制。日前,美国华盛顿大学科学家开发出一种比针尖还要小的环形激光传感,能精确探测单个病毒、形成云的微尘颗粒以及空气中的污染物。改变传感中的“增益介质”,还能用于探测水中甚至血液中的微粒。该研究发表在6月26日的《自然·纳米技术))网站上。

  • 标签: 激光传感器 纳米粒子 环形 开发 计量 华盛顿大学
  • 简介:美国AuthenTec开发出了耐久性更高的指纹认证滑动传感“AES1711”(发表资料,英文)。采用该公司的“TouchStone”技术,强化了传感表面的保护涂层。由此使其可耐磨10万次以上。可认证面积为6.5mm×0.41mm。

  • 标签: 指纹认证 传感器 耐久性 美国 滑动 开发
  • 简介: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的支持下,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唐芳琼研究员带领的纳米材料可控制备与应用研究组在纳米增强的酶生物传感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这一研究成果近期发表在国际电化学与传感领域影响因子排名第一的杂志《生物传感与生物电子学》上(BiosensorsandBioelectronics,2009,25,889—895),引起审稿人的兴趣,

  • 标签: 酶生物传感器 纳米材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生物电子学 可控制备 影响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