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48V轻度混合动力系统以其出色的节油性价比在近年来日益受到关注和研究,48V系统的混合动力构型也从初期应用最多的P0构型逐步拓展到P1、P2、P2.5、P3、P4甚至EV等构型。随着48V系统逐步投入到实车应用中去,其系统卖点也从节能减排拓展到驾驶性、舒适性、安全性等层面,在国际上未来汽车行业向电动化转型的漫长过程中,48V系统技术极有可能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占据重要地位。

  • 标签: 新能源车 混合动力系统 48V 系统构型 节油
  • 简介:燃料电池汽车具有零排放、续驶里程长、燃料加注快等特点,已成为国内外汽车领域普遍关注和研发的热点,尤其是近期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燃料电池汽车已更趋于市场化。本文主要针对车用燃料电池系统,这一燃料电池汽车的核心总成进行综述分析,重点梳理燃料电池系统技术要求、技术现状与趋势、关键技术与解决方案、关键零部件与技术特点等,为燃料电池系统的发展方向和关键技术问题的方案解决提出思路和建议。

  • 标签: 燃料电池系统 核心技术 新能源汽车
  • 简介:文中介绍了国内外线控转向系统的研究发展、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分析了线控转向系统的关键技术在于传感器技术、总线技术、动力电源、可靠性技术等,并提出了线控转向技术今后良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汽车 线控转向 关键技术
  • 简介:(接2018年第11期)2.丰田自适应可调悬架系统丰田自适应可调悬架系统(AVS系统)属于半主动型悬架,配备在丰田中高档轿车上。驾驶员可以通过选择行驶模式,切换减振器的软与硬两种减振力(阻尼力)。由于减振力控制采用非线性H∞的基本控制策略,系统获得了卓越的响应性能和精确的控制性能,实现了车辆乘坐舒适性以及操纵稳定性的兼容。

  • 标签: 悬架系统 技术分析 乘用车 中高档轿车 操纵稳定性 乘坐舒适性
  • 简介:空调系统是乘用车一个主要能量消耗部件。相比于传统乘用车,电动汽车缺少用于乘员舱加热的足够的余热,主要采用电能实现乘员舱冬季加热和前挡风玻璃的除霜除雾功能,因而在低温环境下,电动汽车用于乘员舱加热的电能消耗尤为明显,大幅度缩减电动车续驶里程。另外,对于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可能需要在高温环境下进行冷却。相反,在低温环境下,如果采用热泵空调系统,动力电池和动力电子设备的余热则可被回收用于乘员舱加热。从不同方面对车用空调系统采用热泵技术和采用电加热技术进行优势对比。最后基于电动汽车全年的空调系统能量消耗,对两种空调暖通系统(HVAC)拓扑结构进行比较,介绍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的节能效果。

  • 标签: 电动车 热泵 空调 能量消耗 空调暖通
  • 简介:本文提出了利用检验机构现有的信息网络设施,将各种检测设备和仪器连接起来,以TCP/IP网络技术构建通信平台,开发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系统的设计思路。系统由业务大厅部署的信息服务模块、外检大棚部署的动态检验模块、检测车间部署的分布式计算机网络自动测控模块和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视频管理模块组成。,实现了送检车辆信息的交通违法联网查询、检测信息录入、车辆唯一性核查、底盘动态性能检验、线内分布式全自动检验和检验数据上报等功能。

  • 标签: 机动车 安全技术 检验 监管 车辆唯一性
  • 简介:一、前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车代步的用户数量不断扩大,汽车失窃案的数量也随之增多,给人们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而目前市场上提供的汽车防盗系统属于美国TI公司的第二、三代芯片技术,存在功能较少、体积大、不易隐蔽安装、功耗大等缺点。而最先进的第四代射频识别技术RFID(RadioFreguencyIdentification的缩写,即射频识别技术,俗称电子标签)芯片采用JD识别与单片机相结合应用在汽车智能防盗系统中,能对车辆电路、油路、发动机等多点同时进行锁定,

  • 标签: 汽车防盗系统 智能防盗系统 RFID技术 应用 射频识别技术 芯片技术
  • 简介:国家标准《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87258)是我国机动车安全管理最基本的技术标准,其最新版本GB7258—2017于2017年9月29日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委公告发布,将自2018年1月1日起实施。GB7258是我国机动车国家安全技术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GB7258-2017的发布和实施必将为我国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机动车安全技术管理、预防和减少机动车因素引发的道路交通事故提供更有利的技术支撑。本文对GB7258-2017制修订背景、原则、主要修订内容、实施注意事项等进行了介绍。

  • 标签: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修订背景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安全技术标准 国家标准委 安全技术管理
  • 简介:乍看起来,十九世纪的宽轮大篷车与现代汽车似乎没有多少共同之处。但是,最初应用于大篷车上的一些转向及悬挂原理,我们仍可以在现代轿车及卡车上找到。例如,鲁道夫·阿克曼在19世纪10年代设计的转向传动杆系,其原理是在车辆转弯时,让外侧前轮比内侧前轮转得更大一些,而这一设计原理依然是现代转向的基础。

  • 标签: 汽车技术 转向系统 悬挂系统 检查
  • 简介:汽车转向系统当中线控技术十分常见,此项技术最早起源于航空领域,随后因为此技术在航空领域的优异表现,逐渐被引入到汽车转向系统的建设当中。通过线控技术,能够有效取代以往纯机械的转向系统,实现低成本、高性能的转向系统建设。本文主要介绍汽车线控转向系统的特点,对此项技术的发展现状以及应用进行分析。

  • 标签: 线控技术 汽车转向系统 应用
  • 简介:研究和开发三维人体建模CAD系统,是实现汽车设计过程多学科、多领域集成化和并行化的必要条件,是缩短整车开发时间的必然要求。介绍了国外各种人体建模CAD系统,提出了人机工程虚拟设计的概念。重点论述了面向汽车设计的、三维人体建模CAD系统的3个关键技术,即人体测量模型、人体几何形体模型、人体模型的姿势操纵与运动控制。对我国人体建模CAD系统的研究和开发也作了展望。

  • 标签: 汽车设计 人体建模CAD系统 人机工程虚拟设计 人体
  • 简介:针对高速公路交通违法行为取证设备难以突破检测不准、监控不广、证据不足、时效不强等技术难题,研发基于视频全景分析技术的集执法取证、纠违稽查、监控传输为一体的高速公路车载移动取证系统,突出以“视频场景自动分析”“视频目标自动检测与跟踪分析”“视频目标行为识别及分析”等关键技术为主体,完成海量视频内容自动分析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应用。

  • 标签: 全景取证 目标 分析 处理
  • 简介:微机控制系统的应用,提高了汽车的性能,但也使汽车的故障诊断变得复杂起来,汽车故障自诊断系统的开发应用.给汽车使用维修人员在汽车运行时及时发现故障和汽车修理时的查询提供了方便。

  • 标签: 丰田“皇冠”汽车 ABS系统 故障自诊断 测试技术 维修
  • 简介:发生在黄昏和黑夜的道路交通事故.比发生在白天的事故具有更大更严重的危害性。尽管夜间的平均立通量密度已经减小至白天的15%左右.但在这段时间,因交通事故而造成的人员死亡率却超过了三分之一。

  • 标签: 夜视系统 道路交通事故 通量密度 死亡率 白天 黑夜
  • 简介:电池管理系统(BMS)是电动汽车能量管理的重要部分,它提供整车控制策略的眼要参数,由于电池管理系统工作于电动汽车恶劣的电磁环境之中,所以提高BMS的抗电磁干扰性能对于保证整车的安个可靠运行至关重要。基于长安中度混合电动年平台,分析了车内电磁环境及其对BMS的耦合干扰机理,并研究了BMS的有效电磁兼容性设计技术,重点提升了BMS的抗干扰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经优化设计后的BMS能良好地适心电动车复杂的电磁环境。

  • 标签: 电动汽车 电池管理系统 电磁兼容 电磁干扰
  • 简介:在本次研究中,笔者对驱动电机系统机电耦合一体化技术进行了简单探讨,分析了电动轻客汽车机电一体化、电机变速箱集成,以及典型的电动汽车的车置前驱的布置形式和结构,并根据整车性能参数对电机变速箱集成系统各部件进行匹配,运用计算来确定变速箱档位数及传动系统的传动比。

  • 标签: 电动汽车 驱动电机系统 机电耦合一体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