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1 个结果
  • 简介:2017年10月25日,由中国国际核聚变能源计划执行中心主办、核工业标准化研究所承办的RCC-MRx标准培训在北京圆满结束。此次培训是在RCC-MRx专项研究工作基础上开展的,旨在与中方ITER计划相关单位沟通目前研究成果,了解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会同相关方更好地推进该标准的应用执行。

  • 标签: ITER计划 标准培训 能源计划 研究成果 核聚变 研究所
  • 简介:本文结合核电建造企业培训工作的现状,阐述了建立标准化的培训系统的作用和重要性,详细介绍了建立方法、步骤、可行性及在实施过程中应采取的配套措施。

  • 标签: 核电 标准化 培训
  • 简介:安全生产标准化是企业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有力抓手。文章按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中教育培训的各项内容,结合中核集团公司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实践,梳理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中的相关规定,分析提出了安全生产标准化过程中的安全教育培训的有关要求。

  • 标签: 安全教育培训 标准化 要求
  • 简介:2018年4月24日,根据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对注册安全工程师归口管理的有关工作安排,核工业标准化研究所承办的2018年第1期中核集团注册安全工程师继续教育培训班在无锡开班,来自集团公司近30家成员单位的80余名注册安全工程师参加了此次培训

  • 标签: 注册安全工程师 教育培训 中核集团 无锡 归口管理 继续教育
  • 简介:本文旨在通过蒙特卡罗(MC)理论模拟计算方法来确定地面放射性测量模型标准(Y系列模型体源)表面中心点上方不同高度的剂量率/比释动能率,为将我国地面放射性测量模型标准转化为环境电离辐射模型体源标准提供理论依据。在建立MC数学理论模型的基础上,采用MCNP模拟计算软件计算Y系列模型体源表面中心点上方不同高度的空气吸收剂量率/空气比释动能率,由此,拟合出了能客观反映我国模型体源表面上方单位放射性核素含量的空气吸收剂量率/空气比释动能率,并对其计算结果与其它实验方法实测的结果(G(E)函数法、高气压电离室法、TLD法)进行了比对,比对结果在10%内符合;同时对其计算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其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3.0%。

  • 标签: MC理论 数学模型 模型体源 空气比释动能
  • 简介:通过介绍过程FMEA在中核建中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开展的过程,对生产型企业如何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开展过程FMEA的流程和注意事项加以说明,并介绍了故障模式严酷度等级、故障模式被检测难度等级、故障模式发生概率等级,以及RPN临界值的制定方法。

  • 标签: 过程FMEA 核燃料元件 过程管理
  • 简介:通过对造成样品水解合格率低的原因开展逐一调查分析及确认,找到了主要原因,并针对主要原因制定了相应的对策,同时加以实施,成功的将样品的水解合格率从75%提高到了90%以上,为及时向公司(四川红华实业有限公司)反馈工艺信息及产品质量监督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 标签: 样品水解 合格率 因素 提高
  • 简介:本文对通用该仪器的标准体系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针对标准体系中的问题提出下述建议:积极、认真采用国际标准,同时将中国的核仪器标准推向世界;适当调空体系表的结构和标准配置,使其更加完善、科学和适用;加强技术基础标准的建设,促进整个核仪器的标准化;充实门类测试方法标准,理项标准级别,进一步完善标准体系。总之应提高标准质量,包括标准的系统性、可读性和可操作性.充分发挥标准的作用,为通用核仪器的生产开发、检验测试、质量保证和实现“三化”服务.

  • 标签: 核仪器(仪表) 标准(化) 标准体系(表) IECTC45 误差
  • 简介:对国内外高放废物处置前管理相关标准情况进行阐述,重点对我国高放废物处置前管理的技术规定、高放废液整备、贮存等标准化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一些新的标准项目,初步形成了我国高放废物处置前管理标准体系表.研究过程未考虑乏燃料直接作为废物进行处置这一方案,将在其他文章中重点阐述.由于工艺尚未成熟,高放废液的分离也未列入研究范围之内.

  • 标签: 高放废物 处置前管理 标准化分析
  • 简介:以流向事故传感器为例,运用可靠性技术对核工厂使用的专用传感器的失效规律进行分析,对失效分布数据进行了拟合计算,得到了传感器的特征寿命,从传感器结构方面进行了可靠性分析

  • 标签: 定时截尾 失效分布 敏感元件
  • 简介:针对薄壁环黑皮问题,运用头脑风暴法对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原因逐一确认,找出了主要原因.通过制定对策,实施对策,成功地将薄壁环黑皮废品率由4.03%降低到0.07%.提高了薄壁环加工合格率,保证了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

  • 标签: 薄壁环 黑皮 合格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