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3 个结果
  • 简介:利用压电材料的正压电效应与逆压电效应对悬臂板结构复合材料机翼进行观测与振抑制.采用不同的压电材料分别作为作动与传感,建立了含有压电层的复合材料层合板的有限元模型,采用偶极子网格法(DLM)计算升力面的亚音速非定常空气动力,用Roger近似法对频域空气动力进行有理化近似,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力-电-气动耦合系统的控制方程.针对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设计LQG最优控制律,对比系统的开、闭环振特性.应用Runge-Kutta法求解系统的时域动响应,数值仿真验证了该方法对振抑制的有效性.

  • 标签: 压电材料 智能结构 颤振主动抑制 有限元 LQG控制
  • 简介:研究了一种基于LQG自校正的机翼振主动抑制设计方法.以带有后缘控制面的柔性机翼为研究对象,采用在线辨识来获取系统的时变参数,利用Kalman滤波器重构状态,通过求解离散时间代数Riccati方程得出机翼振主动控制律.在Simulink仿真平台上实现了上述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能够有效抑制机翼振的发生并具有一定的鲁棒性.

  • 标签: LQG自校正 参数辨识 颤振主动抑制
  • 简介:首先研究了热效应对壁板结构动力学特性的影响.将基于超音速活塞理论的非定常气动力模型与壁板的结构动力学方程相结合,得到了热壁板的振方程.利用p-k法进行了热壁板的振计算,讨论了气流偏角对振速度的影响.数值结果表明,热效应对壁板的固有特性有较大影响,进而影响壁板的振特性.

  • 标签: 热模态 壁板颤振 活塞理论 气流偏角
  • 简介:针对大展弦比机翼水平弯曲模态参与耦合振问题,首先用考虑几何非线性的振分析方法研究了某大展弦比机翼的振特性,结果表明水平一弯模态参与耦合降低了机翼传统模式的线性振速度;然后研究了复合材料的铺层主刚度方向角对机翼非线性振动特性和振特性的影响规律,提出了大展弦比机翼非线性振剪裁设计的新方法.结果表明主刚度方向角的变化主要引起了水平一弯模态振的改变,一般表现为主刚度方向角从机翼后梁向后缘偏转,该阶模态的相对扭转振节线位置向前缘移动;反之,该节线位置后移.进一步非线性振分析,发现水平一弯模态振的变化引起了该阶模态参与耦合振速度的明显改变,主要表现为该振速度随该阶模态的相对扭转振节线位置前移量的增加而增大.通过两个算例验证了结论的正确性.

  • 标签: 大展弦比 几何非线性 颤振 气动弹性剪裁 节线
  • 简介:本文研究二维夹层壁板在一侧受超音速气动力的情况下的振现象.利用复模态方法和伽辽金方法分析振临界马赫数以及夹芯粘性阻尼对振的影响.结果发现考虑前四阶模态时,由于一二阶频率重合而使振动能量积聚发生振.考虑中间层的粘弹性时,发现随着粘性阻尼的增加,振临界马赫数和临界振频率均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现象,其原因是粘弹性一方面降低系统固有频率使得临界马赫数降低,另一方面又使能量耗散使得临界马赫数升高,在这两种作用的影响下出现了上述复杂的现象.本文的研究结果有利于振抑制时的设计优化.

  • 标签: 夹层壁板 颤振 粘性阻尼 复模态方法
  • 简介:在飞机结构设计中,非线性因素不可避免.本文以高超音速流下的,在俯仰自由度上含有立方非线性刚度的二元机翼为研究对象,采用平均法及振理论研究了超高速飞机机翼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并通过数值计算验证了理论计算的正确性,给出了对比分析结果.

  • 标签: 高超音速 非线性 二元机翼 平均法
  • 简介:以沉浮和俯仰自由度上具有间隙立方结构非线性的二元机翼模型为例,考虑系统的结构阻尼,建立了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方程.通过修正的三阶活塞理论模拟了超声速流中机翼的非定常气动力和气动力矩.引入无量纲参数将系统动力学方程无量纲化,通过数值模拟得到了二元机翼的时域响应和系统的相轨迹变化规律.通过系统的分岔图得到了无量纲参数和系统周期运动振幅幅值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当无量纲流速增大至临界振速度时出现极限环振动,系统由稳定运动过渡到周期振动,继续增大无量纲流速会有更加复杂的动力学行为.

  • 标签: 极限环颤振 活塞理论 间隙非线性 分岔
  • 简介:研究了一类二自由度模型在高速切削过程中的振运动.首先建立了二自由度切削运动模型,得到了四维的非线性分段方程,然后研究切削力中的动态分量对切削振的影响,应用特征值法解析建立了系统发生Hopf分岔的临界条件.结果表明,当分岔参数经过某一临界值时发生Hopf分岔.最后,通过数值方法对该系统进行了数值模拟,从而验证了该临界条件的有效性.

  • 标签: 颤振 高速切削 非光滑系统 HOPF分岔
  • 简介:研究了Lufie广义系统基于状态观测的控制设计问题.通过使用Lyapunov稳定性理论,线性矩阵不等式方法,分别给出了状态反馈控制和观测的设计方法,并建立了分离原理,进而得到了基于观测的控制设计方法.所得结论对广义系统理论本身的发展和实际应用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最后给出了仿真实例.

  • 标签: Lurie广义系统(LDS) 观测器 控制器 LYAPUNOV函数 线性矩阵不等式(LMI)
  • 简介:航天对恶劣动力学环境的适应能力直接关系到整个航天飞行任务的成败,振动试验控制技术是动力学环境试验的关键环节.本文分析了近年来国内外航天振动试验设备和振动控制算法的研发动态、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达到的水平.提出了跟踪研究的基本思路,途径及建议.

  • 标签: 航天器 力学环境 振动试验 技术进展
  • 简介:在许多线性振动的教材和手册中,关于固有振节点规律表述存在不妥.本文对该问题进行分析,指出必须理解Гантмахер和Крейн关于固有振节点定理的前提和局限性.文中详细分析了两自由度系统固有振节点的规律,给出若干新的结论.基于该规律对一类多自由度组合系统的固有振进行分析,说明可人为设计结构来满足特定的固有振阶次与节点数关系.

  • 标签: 固有振型 节点 振荡矩阵 离散系统
  • 简介:传统航天结构模态试验通常会用来检验结构有限元分析模型,但往往是通过人工调整有限元模型参数来修正模型,分析与试验联系不紧密,影响后续分析结果的精度、研制周期和经费等.为改变航天模态分析及试验现状,文中介绍了模态分析-试验体系工程研制流程在理论上的可行性,并以某缩比舱段为例,基于Virtualab-Nastran软件平台,完整实施模态分析-试验体系过程,包括预试验分析、模态试验、模型修正等过程,紧密联系模态分析、试验,并依据试验结果准确快速修正有限元模型,使分析结果与试验接近,实现精确建模.

  • 标签: 模态分析 模态试验 模型修正 有限元
  • 简介:针对再入段高超飞行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存在不确定性和干扰,基于奇异摄动理论提出了鲁棒变结构+动态逆内外环解耦控制方法.为避免在线实时求逆,控制系统的外环基于简化的模型设计自适应滑模变结构控制律,通过反馈干扰观测在线估计广义干扰量,实现角度的跟踪和闭环系统的稳定,抑止外来干扰.强耦合的姿态动力学内环采用动态逆跟踪角速度指令,期望动力学采用PI形式提高内环的鲁棒性.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 标签: 高超飞行器 姿态控制 动态逆 变结构控制 干扰观测器
  • 简介:以含主动调谐质量阻尼(TMD)的建筑结构为研究对象,研究作用于TMD上的作动输出力小于设计控制力时的控制方法。为了确定系统控制率,在满足线性矩阵不等式约束的前提下,通过优化控制目标函数来达到。同时,为了保证控制效果,采用了峰-能量控制。最后,以一座六层建筑物为例来说明本文方法的可行性。

  • 标签: 饱和作动器 LMIS 峰-能量控制器 建筑结构
  • 简介:研究系统存在不确定性的大柔性飞行的姿态跟踪控制问题.针对高阶大柔性飞行模型,使用平衡实现方法对其降阶,并通过奇异值对比分析系统降阶前后特性.基于降阶模型,设计LQR-PI控制作为基线控制.考虑不确定性,利用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设计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并对比两种方法的控制效果.仿真结果显示,所提方案对包含不确定性的系统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能使系统完成期望的姿态跟踪目标.

  • 标签: 大柔性飞行器 平衡实现 最优控制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
  • 简介:利用哈密顿系统生成函数的性质求解LQ终端控制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数值方法.针对现有文献中此类问题的最优控制律在终端时刻存在无穷大增益的情况,利用第二类生成函数的性质求解哈密顿系统两端边值问题并构造了无终端奇异性的时变最优控制律.然后根据哈密顿系统状态的正则变换性质导出了求解生成函数系数矩阵微分方程和计算时变控制律的矩阵递推格式.最后用所提出的方法研究了以能量均衡消耗为约束条件的卫星编队重构问题,设计了符合要求的闭环控制系统并给出了数值仿真结果.

  • 标签: 最优控制 生成函数 哈密顿系统 编队重构 卫星
  • 简介:提高大气层内具有复杂弹道特性的飞行外测弹道数据处理精度一直是困扰研究学者和数据处理人员的课题.本文应用已有的数据融合理论,结合大气层内机动飞行的运动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分段三次样条函数的外弹道数据融合处理算法.仿真和实测处理结果表明:该算法显著地提高了数据处理精度,在相关数据处理任务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数据融合 数据处理 样条函数
  • 简介:非线性输出频率响应函数是由Voherra级数发展而来的一个新概念.对一类具有反对称阻尼特性的隔振,通过该概念推导出了振动传递性与系统非线性参数之间的显式解析关系;进而系统地研究了非线性阻尼参数对隔振的力传递性能和位移传递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虽然非线性隔振在受正弦信号激励下会出现高次倍频分量,但对于其传递性能的评估仍可简单地通过系统输入和输出信号的基频分量之间的关系来衡量;另外,反对称非线性阻尼能够有效地抑制隔振在共振区的力传递性和位移传递性,而在非共振区则基本无抑制效果.研究结果对于具有反对称阻尼特性的隔振的分析与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非线性振动 VOLTERRA级数 非线性阻尼 隔振器
  • 简介:利用遗传算法研究了一类切换规则只由状态决定的切换系统的控制优化设计问题.首先由线性矩阵不等式(LMI)来设计切换控制,然后应用遗传算法来对切换规则进行优化.优化后的切换规则不仅可保证闭环系统渐近稳定,而且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将本文提出的方法应用在小车倒立摆控制系统上,仿真结果表明了本文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 标签: 切换系统 遗传算法 优化设计 动态性能 倒立摆
  • 简介:结构模态参数的测试是进一步进行结构动力响应计算、结构损伤检测等的重要基础.在线结构的模态参数的测试通常采用环境激励来进行.在采用环境激励的结构动力特性测试中,传感的布置直接影响测试的结果.采用有限带宽白噪声激励模拟环境激励研究传感的布置对结构模态参数测试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传感的不同布置影响结构动力参数的测试结果,优化布置传感可以提高结构模态参数的测试精度.

  • 标签: 优化布置 参数测试 传感器 结构模态参数 动力响应计算 动力特性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