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6 个结果
  • 简介:2002年底,外资船公司单方面宣布降低甚至取消我国货代企业的佣金,此举在货代行业引起了轩然大波.联想到我国在加入WTO时承诺,入世后一年放开外商进入我国的国际货运代理领域控股权,四年后允许外商设立独资子公司;以及货代企业将由审批制改为登记制,有理由认为我国的货代企业,今后几年内将面对愈加激烈的市场竞争.

  • 标签: 无船承运人 货代企业 企业转型 货运代理企业 货物运输 企业管理
  • 简介:海洋旅游是旅游经济海洋经济不断融合而形成的专项旅游活动。近年来我国海洋旅游业发展迅速,为此建设海洋旅游特色专业,培养海洋旅游专门人才的任务十分紧迫。文章就我国目前海洋旅游业发展的前景、国内外海洋旅游专业教育状况及未来海洋旅游专业建设的思路等进行了分析。

  • 标签: 海洋旅游 特色专业 人才培养
  • 简介:由中国仓储协会、上海市虹17区人民政府和上海市仓储行业协会联合主办的当代仓储物流业创新发展论坛于2009年4月24日在上海隆重举行。商务部、国家发改委、中国仓储协会、上海市商委、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政府、上海市仓储行业协会的领导,北京物资学院物流学院、复旦大学上海物流研究院、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经贸管理学院的专家、教授

  • 标签: 中国仓储协会 上海市 物流业 论坛 创新 管理学院
  • 简介:本土传统家训是乡风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文章以舟山群岛传统家训为例,对传统家训道德教育价值进行了分析。阐述了传统家训乡风文明建设的内在关联,从汲取传统家训教育内容、实施新家训文化、推进传统家训制度化建设等方面对传承本土传统家训乡风文明建设创新性构建进行了论述。

  • 标签: 传统家训 乡风文明 构建创新
  • 简介:2012年4月21日,第五届中国仓储物流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在南京成功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近140位嘉宾相聚一堂,分享仓储物流领域的成功经验和创新思考。

  • 标签: 仓储物流 高峰论坛 创新 中国 成功经验
  • 简介:围绕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格局,建设有交通运输行业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是当今高校所面临的重要任务。文章总结并阐述了现代交通运输业所需人才的基本特征、现代交通业所面临的人才困境,提出了旨在指导交通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的相关建议。

  • 标签: 交通运输业 专业转型 人才培养
  • 简介:集装箱运输预订平台和信息服务公司INTITRA正在推出一个试点项目,旨在帮助托运人更好地管理其海运合同费率。根据INTTRA公司总裁兼C00因娜·库兹涅佐娃InnaKuznetsova)的说法,目前管理费率的BCO系统存在着先天缺陷,这些系统反应不够迅速,无法捕捉并传达在合同费率达成后所产生的无数费率调整。

  • 标签: 费率调整 创新 集装箱运输 试点项目 服务公司 托运人
  • 简介:浙江舟山群岛新区作为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在发展海洋经济过程中,金融创新将成为重要驱动力量。金融体制机制创新层次高、涉及范围广、关联部门多。为了增强具体政策争取的针对性,文章在梳理天津滨海新区争取国家层面金融支持政策过程的基础上,结合《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发展规划》有关内容,对舟山金融改革创新包括争取国家层面政策支持提出若干建议。

  • 标签: 滨海新区 金融创新 舟山
  • 简介:创新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动力,成功的保障。舟山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尽管取得很大的进步,但从整体上看,舟山企业的创新能力仍然较弱,与国际水平有着很大的差距,文章从舟山企业的创新现状着手,提出了一些思路。

  • 标签: 创新 发展 思路 舟山企业
  • 简介:根据2月7日伦敦港口管理局对外发布的数据显示,伦敦港2016年货物吞吐量为5040万吨,增长11%创下了自2008年以来的新高。另据该港权威人士称,伦敦港的长期目标是该港的货物吞吐量达到6000万至8000万吨。

  • 标签: 货物吞吐量 伦敦港 创新 港口管理局 数据显示
  • 简介:新形势下,工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既是党政所需,也是职工所求,更是自身发展和职责所在。文章就工会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意义、角色定位、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路径(以舟山为例)作了探讨,以期工会在参与舟山社会管理创新,推动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建设中有更大作为。

  • 标签: 工会 社会管理创新 路径 探析
  • 简介:高职院校应在文化育人和文化传承创新中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坚持用“文化育人”理念引领和带动学生全面发展,积极探索职业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文章着重就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的意义、基本原则、具体路径等方面进行阐述.

  • 标签: 高职教育 文化育人 文化建设
  • 简介:集群在本质上是企业之间的分工网络结构,分工网络中企业的纵向、横向合作创新,不仅降低了单个企业创新在技术上的难度,扩大了创新发生的几率和在商业上的应用价值,而且使创新所需要的人力资本和物资资本投入趋于极小化。产业集群网络式创新得以实现有赖于集群内学习机制、组织机制和利益机制的完善和有效运行。通过利用修改后的麦克洛伊德模型对集群创新进行分析,研究如何通过政府的介入在集群内形成一种可自我增强的创新机制。

  • 标签: 产业集权 网络式创新 理论模型 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