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针对新常态下我国城市对防灾减灾的需求,在总结国外相关韧性概念的基础上,提出建设防灾韧性城市的理念,并从减轻灾害影响能力、对灾害适应能力、灾后系统恢复能力3个方面探讨了韧性城市的内涵。分析了我国城市缺乏韧性的原因,给出了评估城市防灾韧性能力的定量方法。基于该方法,通过案例分析了不同城市在灾害过程中的韧性表现形式。最后探讨了提高城市韧性能力建设的举措,并提出了韧性城市建设对规划师的要求与挑战。

  • 标签: 防灾 减灾 韧性城市 城市规划
  • 简介: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城市交通拥堵的成因:个人驾车出行所考虑的私人边际成本小于实际社会边际成本,导致道路资源被过度使用,指出单一增加道路设施供给的不可持续性。根据出行的边际成本模型,从减少交通出行需求和提高个人驾车的私人边际成本两方面对交通需求管理的作用机制进行阐释、对交通需求管理的具体措施进行分类。分析了香港红遂拥堵的4个成因:红遂隧道费相对较低、红遂相较其他两条过海隧道区位优势显著及周边道路系统更顺畅、地铁东铁线规划使红遂承担过量的过海通勤人口,以及新界地区单一的土地利用方式造成严重的职住分离。依据成因特点,利用交通需求管理从减少交通需求和提高私人边际成本两个方面提出解决红遂问题的策略。

  • 标签: 交通需求管理 边际成本 交通拥堵 香港红遂
  • 简介:近年来,国内外韧性城市规划的研究及实践掀起新浪潮,其中日本在韧性规划实践方面走在前列"。3·11"东日本大地震带给日本深刻的教训,随后日本提出了"国土强韧化"政策,时至今日,已经建立起国土强韧化规划体系,这是自"韧性城市"概念提出以来首个上升到国家政策层面的实践,给我国带来了诸多启示。在梳理国外韧性规划理论方法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日本国土强韧化规划的内涵及编制方法,并以合肥市市政基础设施韧性规划实践为例,着重介绍本次规划的规划背景、流程、对国土强韧化规划方法的应用和创新及规划成果,总结我国城市韧性提升的总体策略和相关经验借鉴。

  • 标签: 国土强韧化 规划理论及方法 应用
  • 简介: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推进,建筑设备职业教育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由于建筑设备涵盖的子系统多,施工进度不集中,材料设备数量庞杂,施工质量对建筑功能影响很大,学生在校的传统教育不能满足职业能力的需要,基于BIM的三维数字技术为建筑设备类的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

  • 标签: 建筑设备 BIM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