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0 个结果
  • 简介:国家、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和GB12897-91)对建立、二等水准网的布设原则、施测方法、精度指标和技术要求等环节做出了规定。从这些规定出发,对新、旧规范进行了分析,比较了两者之间的变化,进而说明新规范的发布和实施对今后水准测量的开展提供了新的技术方向指引和技术支持。

  • 标签: 一、二等水准测量 规范 数字水准仪 GPS接收机
  • 简介:美国气象局(NWS)20世纪80年代启动的“气象现代化和相关调整”(MAR)项目,到2000年正式宣布完成。这个计划投入20亿美元而实际投入超过50亿美元的项目,无疑是美国气象界件重大里程碑事件。2010年7月2日,美国科学院启动了用时26个月的“回顾性评估”项目,项目不仅要对过去的MAR项目进行全面和多视角的评估,更致力于对NWS的未来发展指出方向和技术路线。

  • 标签: 气象服务 气象现代化 技术路线 气象局 美国 科学院
  • 简介:2012年7月31日,数字焦作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工程设计书在河南省焦作市通过专家评审,并举行数字焦作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工程项目启动仪式。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国土测绘司副司长孔金辉,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党组成员、河南省测绘局局长贾志伟,副局长禄丰年,焦作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胡小平,副秘书长阳晋源,焦作市国土资源局局长冯进城。

  • 标签: 焦作市 城市建设工程 国家级 国土资源厅 建设工程设计 建设工程项目
  • 简介:中科院海洋研究所2月19日发布消息称,最近接到科技部通知,由该所承担申请的气候变化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全球变暖下的海洋响应及其对东亚气候和近海储碳的影响”获得立项。这是该所获得的第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旨在通过开展热带太平洋印度洋对全球变暖的响应过程与机制研究,揭示低纬度印太海盆增暖对东亚冬季风和西北太平洋台风气候态长期演变的影响,同时阐明全球变暖背景下中国近海储碳过程及其变异。

  • 标签: 海洋研究所 全球变暖 计划项目 科研 科学研究 中国近海
  • 简介:2012年6月21日,数字洛阳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工程设计书在河南省洛阳市通过专家鉴定,并举行数字洛阳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工程项目启动仪式。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国土测绘司副司长罗建军,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党组成员、河南省测绘局局长贾志伟,副局长禄丰年,洛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谭建忠,

  • 标签: 洛阳市 河南省 工程建设项目 国家级 国土资源厅 城市
  • 简介:2012年11月7日,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李朋德就生产单位的科技创新能力、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地方测绘与地理信息标准化工作等5个方面,到河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调研。

  • 标签: 地理信息标准 信息化测绘 河南省 调研 局长 科技创新能力
  • 简介:2008-2010年,在鱼类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鱼类多样性特征。调查结果显示,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鱼类物种5目11科42属49种,其中本区土著种5目10科38属45种,包括中国特有种4种,中国易危种5种,冷水种8种,国家Ⅱ级保护动物1种。土著种群落中,有鲤形目(Cypriniformes)鱼类32种,鲤科(Cyprinidae)鱼类29种,觞亚科(Gobioninae)鱼类13种;古北界北方区黑龙江亚区黑龙江分区的物种为22种;源于东部平原和北方平原生态类群的鱼类有27种;适应于江湖缓流环境和淡水定居生活的鱼类有33种;草上产卵和水层产卵繁殖的鱼类有37种;杂食性和初级肉食性种类有28种,它们均相对占优势。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嫩江的鱼类群落物种结构Jaccard系数和Morisita—Horn相似性指数分别为0.918和0.838;稀有种(包括中国易危种)和常见种分别为14种和25种;物种多度格局近似于对数正态分布。这些结果表明,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鱼类多样性与嫩江密切相关,鱼类区系复杂,物种组成与生态类型多样;群落结构相对较稳定,多样性程度相对较高,但仍面临着稀有种(包括中国易危种)尚占有定比例而导致群落结构脆弱的潜在威胁。保持嫩江鱼类群落结构的稳定,对维护和发展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鱼类多样性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 标签: 鱼类群落 土著种 区系组成 物种多样性 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简介:本文是以北京十渡国家地质公园为例,结合《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技术要求》,对公园内地质遗迹的科学价值、美学价值、科普价值及旅游开发价值分别进行了定性、定量评价,利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对公园内地质遗迹进行了综合评价,将公园内地质遗迹分为世界级、国家级、省级、地方级4个等级,为政府保护与管理地质遗迹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地质遗迹 科普价值 旅游价值 综合价值
  • 简介:阿尔泰青河地区中深变质岩系时代归属问题直备受争议,通过1:5万地质矿产调查,将青河地区中深变质岩系构造演化与同位素资料相结合,首次将青河地区中深变质岩系划为中元古界苏普特岩群,为研究阿尔泰地区中深变质岩系构造演化及时代归属提供依据。

  • 标签: 青河 中深变质岩系 同位素 中元古界
  • 简介:九华山地质公园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安徽省池州市,是个以中生代复式花岗岩山岳型地貌为主兼有石灰岩溶洞型地貌的地质公园。公园内蕴丰富的地质遗迹资源,必须经过合理开发利用和严格保护,对促进九华山和池州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将起到积极作用。

  • 标签: 九华山 国家地质公园 地质遗迹特征 开发利用保护
  • 简介:2012年10月17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共建郑州测绘学校协议签字仪式在郑州举行。国土资源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国家土地副总督察、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党组书记、局长徐德明出席协议签署仪式并讲话。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李维森、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徐济超在协议书上签字。协议旨在增强郑州测绘学校办学实力和发展后劲,提高学校办学质量,提升学校为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水平,使郑州测绘学校成为测绘地理信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 标签: 地理信息 人民政府 协议书 河南省 测绘 学校
  • 简介:2012年10月17日上午,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与河南省人民政府在郑州市共同签署加强测绘地理信息保障促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合作协议。河南省委副书记、省长郭庚茂,国土资源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国家土地副总督察、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党组书记、局长徐德明出席签字仪式并讲话。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李维森、河南省副省长张大卫代表双方在合作协议上签字。郭庚茂省长、徐德明副部长、张大卫副省长共同启动“天地图·河南”地理信息网站。

  • 标签: 地理信息 合作协议 人民政府 河南省 经济区 测绘
  • 简介:温室气体排放情景,是对未来气候变化预估的基础。过去应用的情景设计是在2000年完成的,早就需要更新与补充了,IPCC第4次评估报告已经提出了这个要求[1]。对于这种必要性Moss等[2]在2010年就进行了深入的讨论。通过2~3年的工作,新代排放情景已经形成,这里综合评估模式协作

  • 标签: 温室气体排放 未来气候变化 综合评估模式 情景设计 评估报告 IPCC
  • 简介:2010年1月25日新疆博州东北部的阿拉山口出现次大雪天气,利用常规天气图资料对这次天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东西伯利亚低涡是主导系统,低层鞍形气压场有利用低层水汽辐合,近地面层较强的东南风辐合环流是动力触发机制,物理量场与降雪区对应较好。

  • 标签: 环流背景 主导系统 水汽条件 物理量场
  • 简介:以《杭州房产楼盘图》、《嘉兴楼盘示意图》为例,简单介绍了楼盘地图与般旅游图的区别,以及在制作过程中对底图内容要素的选取、图面设计和色彩搭配方面的点体会。

  • 标签: 特色地图 地图设计 楼盘要素
  • 简介:分析了2006年9月2日青海省海北州门源县军见冰雹天气的大尺度环流背景和物理量特征.使用卫星云图和自动站资料,提出提高预报准确率的可行方法。

  • 标签: 门源 冰雹 成因 分析
  • 简介:利用WRF数值模式输出的高分辨率模式资料,对2010年7月14—15日江西出现的次副高控制下的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过程同样也存在充沛的水汽输送,比湿、水汽通量散度基本都达到江西暴雨的阈值;暴雨区以北能量锋区密集,梯度达到12K/纬距,大暴雨出现在强能量锋区南缘的高能量舌中;干冷气流侵入地面暖槽,地面扰动有利于强不稳定能量的释放,激发中尺度对流系统发展;强降水发生在切变线附近的西南气流中,并且强降水发生时中低层为致的上升运动;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抽吸作用对上升运动的维持十分有利;300hPa层以下有正涡度柱存在,在其两侧有下沉气流,并有次级环流存在。

  • 标签: WRF 暴雨 次级环流 中尺度系统
  • 简介:采用LAPS中尺度分析模式大气资料,对2008年7月次西南涡暴雨过程进行天气学降水运动的中尺度诊断计算与分析。诊断计算包括:可降水量、层结不稳定能量、对流可降水量、水汽权重平均风速、水汽通量散度、云水、云冰总量及其通量散度和垂直速度与凝结函数降水率等。结果表明:"西南涡—切变线"系统的暴雨发生在暖湿气团与变性冷气团之间的中尺度风场辐合上升运动区,中尺度雨团发生在层结不稳定的暖湿气团侧。计算的中尺度垂直运动与凝结函数降水率场,降水率为暴雨到特大暴雨。计算的水汽通量辐合降水率与凝结函数降水率不会完全重合,且水汽通量辐合既可致中尺度"雨",又可成大尺度"云",并且云水、云冰通量辐合/辐散,可解释为它们的"正"/"负"碰并增长,而碰并增长产生水凝物增量(降水率)促成大暴雨。因此,在凝结函数降水率场中产生的中、小尺度对流雨团,加上水汽与云水、云冰通量辐合及其碰并增长,并且借助层结不稳定能量释放和可能产生的强迫"次级环流"及水汽与云水、云冰输送,是"西南涡—切变线"系统造成襄樊特大暴雨的天气学成因。

  • 标签: 西南涡暴雨 降水运动 LAPS中尺度分析 凝结函数降水率 水汽 云水和云冰通量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