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在施工现场要严格控制混凝土试块的留置,尤其是条件混凝土试块强度试验,是控制混凝土结构承载力性能较直的手段,是混凝土工程结构实体质量的近真实反映,在施工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作为拆模的依据,而且也是判断结构实体混凝土强度进行质量评定及施工质量验收提供重要依据。本文通过监理对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方案计划、制作、养护等方面控制,以保证现场混凝土结构质量。

  • 标签: 混凝土同条件养留置 质量规范 监理 控制
  • 简介:摘 要 : 本论文以这一命题为科学问题开展对徐州区域内及其周围地区的苏 02 井、苏 03 井、丰县 23 井、宿迁苏 05 井研究 工作,试图揭示地下水位水温震变化规律、影响因素、相互关系和产生机理。

    关键词 地下水水位 ;动态特征;影响因素;震变化 0 引言 本论文首先选择徐州及其周边代表性井点,对其多年连续观测 据进行细致分析,研究一震多井的水位水温震变化特征和丼水位水温变化的组合类型;并挑选出以国内汶川 M8.0 级近 震和 2016 年新西兰 M8.0 级远震, 引起的水位水温震变化的异同及其影响因素;对水位和不同深度的水温动态变化进行对比观测,探讨 了水温动态的影响因素,分析探讨水位水温震变化的机理。

    1 水位震变化的研究 水位震变化可分为振荡和阶变(包括上升和下降)。水位振荡是含水层对地震波的弹 响应,这里主要关注阶变型震变化。本论文主要选择的徐州苏 02 井、苏 03 井、丰县 23 井、宿迁苏 05 井为研究对象 ,对水位震阶变上升和下降变化特征进行研究; 然后系统收集了井水位在、 2008 年汶川 M8. 0 的国内地震和 2016 年新西兰 M8.0 级远震 的震变化观测资料,分析对比了近震和远震引起的水位震变化的异同。

    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无论对于远震还是近震来说,水位震下降的比例大于震下上升变化;相比于远震,近震引起的水位震阶变井点数量大大增加,水位震升降的方向不因地震的远近、大小、震源机制或地震方位的变化而改变,更多地受控于本地的地质构造环境和水文地质条件。 2 水温震变化的研究 水温震效应有上升和下降变化,但没有观测到振荡现象。分析结果显示,水位水温震变化主要存在 2 种组合 , 它们分别是:水位下降水温上升型、水位振荡水温上升型。然后系统收集了水温响应资料进行分析;最后在 2008 年汶川 Ms8. 0 的国内地震和 2016 年新西兰 M8.0 级远震 地震前后的震变化观测资料,分析对比了近震和远震引起的水温震变化的异同及其影响因素。

    分析认为,井孔水温探头下方可能存在热的含水层,它与断层的共同作用,控制着井水位、水温的变化。当地震波激发井水沿断层外泄时,水位下降引起的水温降低与含水层补给热水产生的水温升高中和平衡,温度不发生明显变化(稳定 ); 地震波过后井水沿断层外泄减少,而含水层中的热水继续流向丼内,井水位上升,温度上升;井水位上升停止后,含水层中的热水也停止流向井内,受地温梯度的控制,井水温下降恢复到正常状态。 水温震下降的主要原因。水温探头一般放置在较深的部位,在正常情况下温度较高。当受到地震波的作用 时,井孔中水体对流加速,深部热水体上涌,而浅部较冷水体下沉,水温探头将先观测到温 度下降现象。随水震波的逐渐平息,探头附近井水温逐步恢复上升。 3 不同深度井水温对比观测及水位水温动态关系的研究 通过对井水位水温震变化的系统观测和分析研究,本研究取得的认识如下: 同一口井水位震升降的性质主要受井孔局部水文地质条件控制,不因地震方位、 大小、距离和震源机制的不同而改变,上升的井总是上升,下降的井总是下降。 单井水位升降幅度随震级的增大而增大,随井震距的增大而减小, 3 者之间有良好的相关性;地震波跨越断层或者说来自于某个方向的地震波、季节性的降水会使震变化的 幅度偏离总体统计关系;井孔附近孕震可能使震响应能力发生改变。 同一口丼的水位震变化是水温震变化的必要条件,水温震变化的幅度受到震级、井震距、季节、地温梯度、探头放置位置等因素的影响。 参考文献 : [ 1 ]穆慧敏,程冬焱,胡玉良等,山西省地下水位干扰异常特征分析, 山西地震 .2013(1):16-19 作者简介 :刘晶, 女, 出生年月: 1980 .5 ,助理 工程师, 主要从事形变、 地下流体工作 .

  • 标签:
  • 简介:摘要:多回路的塔技术在整个输电线路的设计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在整个电力行业中,引起了广泛的相关人员的关注,对于这一技能需要不断的完善,才可以发挥到最大的效率。对于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为了解决电力输出的问题,我们采取降低建筑成本,来促进电力行业的发展。还可以借鉴国外的电力行业的经验,学习先进的技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设计出符合我国国情和电力的需求,设计出电路的电力系统的发展的多回路塔,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 标签: 电力输电 线路设计 多回路同塔技术 应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