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7 个结果
  • 简介:《内蒙古气象》主要刊登气象科技领域的综合评述及研究论文,包括:天气、气候诊断分析与预测;气象业务技术经验及业务现代建设;人工影响天气的有关技术;气象灾害的发生、发展规律及防灾减灾决策;专业气象服务技术方法;气象科技信息动态等。

  • 标签: 气象业务 内蒙古 征稿简则 人工影响天气 气候诊断分析 技术经验
  • 简介:《内蒙古气象》主要刊登气象科技领域的综合评述及研究论文,包括:天气、气候诊断分析与预测;气象业务技术经验及业务现代建设;人工影响天气的有关技术;气象灾害的发生、发展规律及防灾减灾决策;专业气象服务技术方法;气象科技信息动态等。

  • 标签: 气象业务 内蒙古 征稿简则 人工影响天气 气候诊断分析 技术经验
  • 简介:回顾了内蒙古地震台网建设的发展历史,阐述了各阶段地震台站的建设情况,通过“九五”和“十五”的建设,内蒙古的地震监测能力有了极大的提升。

  • 标签: 地震监测 台站 地震台网
  • 简介:蒙古是中国北方主要邻国之一,矿产资源丰富,潜力较大。其中,最具资源开发远景的矿产是铜、金、银、铀和萤石,盐、天然碱、磷块岩也具有较大优势,在能源矿产中,其煤炭资源比较丰富。蒙古政局比较稳定,特别是近年来矿业投资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又是我国的近邻,在民族和文化上共性较多,且两国关系较好,中国矿企进入蒙古进行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活动有较大优势。

  • 标签: 蒙古 矿产资源 投资环境
  • 简介:利用内蒙古113测站1961-2012年6-8月降水资料、1961-2012年NCEP/NCAP再分析资料数据集、国家气候中心太平洋海温资料,采用统计诊断、相关分析等方法,对2012年汛期(6-8月)内蒙古降水特点及影响因子进行分析,探讨2012年汛期(6-8月)内蒙古大范围降水偏多的可能影响因素.通过对近50a汛期降水年际变化特征及海温、印度夏季风活动、中纬度阻塞高压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2年汛期(6-8月)内蒙古大范围降水偏多,主要表现为降水过程频繁、覆盖范围广、强降水过程多,多站突破历史纪录;主要原因为内蒙古汛期降水在减少的年代际背景下,年际变化规律明显,2012年汛期出现多雨的概率较大;2012年汛期北半球500hPa高度场主要特征相似内蒙古典型多雨年的环流形势;LaNina事件在2012年3-5月结束,有利于汛期降水偏多;印度夏季风异常偏强、乌拉尔山高脊和鄂霍次克海高压偏强、贝加尔湖地区受低槽控制均是影响2012年内蒙古汛期大范围降水偏多的重要因素.

  • 标签: 汛期 降水偏多 成因分析
  • 简介:文章对GIS软件中几种常见插值方法的原理进行了详述,剖析了插值过程中参数设置对插值结果产生的影响。以内蒙古多年平均气温插值为例,对比了各种插值方法的优劣,结果表明:普通克里金法的插值结果最能反映内蒙古多年平均气温的分布特征,均方根误差为1.138℃;反距离权重法可反映基本特征但等值线不够平滑、局部有"牛眼"现象,均方根误差为1.260℃;趋势面法不能反映基本特征,均方根误差为1.425℃;使用协同克里金法,将高程作为协同因子对普通克里金算法进行改善,未取得明显效果。

  • 标签: GIS 空间插值 普通克里金法 协同克里金法
  • 简介:在对内蒙古形变台网观测环境、观测系统、观测质量、预报与应用、观测效能各方面综合评价监测效能的基础上,对观测资料的精度进行了延续性评定。客观准确评定、计算观测资料序列的精度指标是为了更好地使用资料和维护系统的正常运行。以M2波潮汐因子为基础对观测资料做量化评定,更注重观测手段的科学性与在地震监测中的实用性。

  • 标签: 形变观测 固体潮汐 M2波 观测资料
  • 简介:花脑特银多金属矿位于西伯利亚板块南缘,东乌旗-锡林浩特多金属成矿带西段。矿区铅锌矿主要产于构造破碎带和上泥盆统安格尔因乌拉组中。在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岩矿相鉴定基础上,对矿区不同成矿阶段石英和方解石中流体包裹体进行岩相学、显微测温和LRM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早期钾硅阶段有关的流体主要为中高温(282T-43代)、高盐度(36.83%-51.32%NaCleq)、富含成矿金属流体。云英岩阶段为中高温(281T:-374?)、低盐度(0.71%-4.65%NaCleq)流体,石英-绿泥石-硫化物阶段主要以中温(192T:-279尤)、低盐度(1.05%-5.56%NaCleq)、富含C02、CH4流体为主。早期成矿阶段石英中流体包裹体水的氢氧同位素和矿石中硫化物的S同位素研究表明,花脑特银多金属矿床成矿与区内正长花岗岩有成因联系,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岩浆,成矿流体从早期到晚期由高温、高盐度流体向低温、低盐度流体演化。主成矿阶段流体为岩浆水与大气降水的混合,大气降水的加入和流体沸腾导致成矿热液的物理化学条件变化,造成金属矿物沉淀。结合矿区矿和蚀变空间分布特征、成矿物质组成和流体包裹体研究结果认为,花脑特银多金属矿床为与正长花岗岩有关的热液型矿床。

  • 标签: 花脑特银多金属矿床 流体包裹体 矿床成因
  • 简介:利用1961--2012年6.8月内蒙古自治区100个站各月降水量资料,以降水距平百分率划分了单站和全区各月的多、少雨年份,分析6—8月全区多雨和少雨站点百分率变化特征,针对全区夏季各月异常多雨和异常少雨年份,分析了同期北半球欧亚地区大气环流的分布特征。8月降水存在减少趋势,6月和7月则主要表现为阶段性多(少)雨,且少雨年多于多雨年。结果表明:在多雨月份,100hPa高度场上,欧亚中高纬度呈径向环流分布,极涡较弱。其中,6月为两槽一脊型,内蒙古位于高压脊区前部,7—8月为两脊一槽型,内蒙古位于高压脊区后部;500hPa高度场上,6月亚洲区主要表现为变形场,内蒙古处于锋生区,或是亚洲中高纬度环流为两脊一槽型,内蒙古处于两高之间的宽广低槽中,7—8月欧亚中高纬度环流主要表现为东高西低,内蒙古自治区位于低压槽区中;850hPa流场图上内蒙古为气旋性切变区域或为风场辐合区域控制。在少雨月份,100hPa和500hPa高度场上,欧亚中高纬度呈纬向环流分布,极涡较强,内蒙古位于南亚高压北边的正距平区域;850hPa流场图上表现为弱的风场特征,无明显的水汽输送。

  • 标签: 降水异常 多雨年 少雨年 大气环流
  • 简介:地处柴达木盆地东部的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气象局,海拔高度为2950米,始建于1980年8月,属国家基本气象观测站。现有职工12人,均为大专以上学历,中共党员5名,平均年龄35岁。承担本地区地面气象观测、气象科技服务、生态环境监测、人工影响天气、雷电防御、气象行政执法、气象灾情调查和评估等工作。

  • 标签: 藏族自治州 县气象局 蒙古族 青海省 海西 柴达木盆地东部
  • 简介:通过对钻井、测井、三维和二维地震资料的综合研究,将内蒙古银额盆地查干凹陷白垩系至新生界划分为2个一级层序、4个构造层序、6个超层序和11个层序。根据等时层序格架下各层序单元内部的沉积充填演化特征,建立了不同级次构造成因层序的构造一层序关系。在此基础上,结合构造应力机制研究和区域构造应力场演化,采用平衡剖面技术解析查干凹陷的构造-沉积史,将该凹陷的构造和沉积演化序列划分为4个一级构造-沉积演化阶段和若干二级、三级构造-沉积演化阶段,进而分析了各构造-沉积演化阶段的构造和沉积特征、凹陷原型的性质及成因机制。

  • 标签: 内蒙古 查干凹陷 层序格架 沉积充填 构造-沉积演化 盆地原型
  • 简介:蒙古地区是国家重要的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做好气象服务“三农三牧”工作意义重大.文章以自治区党委安排部署的调研工作为基础,总结了2010年以来农村牧区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和农牧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成效、存在问题,并提出建议.

  • 标签: 灾害 防御 服务 报告
  • 简介:文章讨论了农牧交错带典型区域的气候变化特点,并运用GIS技术分析了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气候变化对土地利用结构的影响,并提出了应对策略.这些对策将促进农牧交错带社会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对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农牧交错带 气候变化 土地利用
  • 简介: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太阳总辐射的气候学计算方法,给出内蒙古自治区太阳总辐射最佳计算公式。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及周边地区24个太阳辐射观测站历年各月的总辐射和日照百分率,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出公式中的经验系数,并在分区基础上通过内插将日、b系数推广到内蒙古自治区108个气象站点上,从而建立了内蒙古自治区太阳总辐射计算模型。结果表明:内蒙古自治区太阳总辐射年际变化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不显著,而且不同区域的减小速率差异明显。年变化则表现为单峰型变化趋势,以5月辐射量最大,6月和7月次之,12月最小。全年和各月总辐射的空间分布形态一致,总的分布趋势由东北向西南逐渐递增。全区年总辐射为4633---6616MJ·m-2之间,太阳能资源丰富程度均在丰富级别以上,而且大部分地区属于资源最丰富区和很丰富区,太阳能开发利用潜力巨大。

  • 标签: 太阳总辐射 气候学计算 最小二乘法
  • 简介:城市湿地公园是生态型城市建设中城市绿地系统和城市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引起全社会的普遍重视,并获得广泛发展,尤其在华东地区发展势头较快,但是,指导中国城市湿地公园建设与保护的基础理论研究还比较缺乏。因此,通过统计分析中国城市湿地公园的地理布局特征、发展现状,综合分析了近年来对城市湿地公园的研究视角与最新进展。针对城市湿地公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城市湿地公园未来主要的研究方向和内容。

  • 标签: 城市湿地公园 现状 评价 保护
  • 简介:城市地质工作,已成为未来地质工作的重要方面。然而,近年来城市地质问题越来越多。亟需城市地质学理论创新。本文创新了城市地质学理论,提出城市地质工作理念发展之路,谋划了未来10~15年北京城市地质工作,探讨了非正常情况下城市地质安全危机管理战略。北京城市地质工作应努力实现从问题推动型向理念发展型转变,在调查型地质工作基础上广泛开展监测型和信息服务型地质工作。重点做好正常型城市地质工作,严防非正常型城市地质安全危机事件发生。进一步提升战略资源和地质环境承裁能力,为北京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地质保障。

  • 标签: 北京 可持续发展 城市地质 理论创新 实践发展
  • 简介:2010年11月q011年10月,通过对福建省福州市区江滨公园内番石榴、南洋杉和黄花槐3种人工林的凋落物动态及其归还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番石榴、南洋杉凋落物量在4月和9月出现凋落高峰,而黄花槐凋落物量在4月和8月出现凋落高峰;亚热带城市森林凋落高峰主要受降水量、气温和人为因子共同影响;黄花槐、番石榴和南洋杉年凋落物量分别为6030.11±422.17、9701.21±657.30和8662.58±291.12kg·hm^-2·a^-1,黄花槐、番石榴和南洋杉凋落物碳含量在40.9—41.5%,凋落物c归还量分别为2466.31±175.20、4026.00±270.81和3568.98±119.07kg·hm^-2;树种和林分密度是各林分凋落物年归还量差异的主要原因,而单株凋落物年归还量主要受林分密度的影响.

  • 标签: 亚热带 城市森林 凋落物 季节动态
  • 简介:近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首次界定了262个“资源型城市”,他们将作为维护能源资源安全的保障地、推动新型工业和城镇的主战场。规划显示,262个城市的矿产资源开发的增加值约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25%.

  • 标签: 资源型城市 界定 可持续发展规划 河北 矿产资源开发 资源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