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城市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碳贮存库.采用平均标准木法与收获法估算福州市南江滨公园内的3种(南洋杉、番石榴、黄花槐)片林及其毗邻草坪的生物与碳贮,结果表明:南洋杉平均单株生物为27.52kg,番石榴为48.60k,黄花槐为15.08kg;其中树干是主体,占整株生物的58.0%~69.4%;3种林木的根系生物也较高,占整株生物比例达25%以上,其中黄花槐最高,达到33%;3块草坪生物分别为31.11t·hm^-2(南洋杉毗邻草坪)、21.00t·hm^-2(番石榴毗邻草坪)、33.07t·hm以(黄花槐毗邻草坪);片林各器官的碳含量比较接近(除叶在41%左右外),波动范围为45.8%-47.2%,草坪各器官碳含量较低,波动范围为36.5%~41.3%;3种片林的植被碳贮分别为24.69t·hm^-2(南洋杉)、38.19t·hm^-2(番石榴)、17.71t·hm^-2(黄花槐);3块草坪的植被碳贮分别为12.47t·hm^-2(南洋杉毗邻草坪)、8.48t·hm^2(番石榴毗邻草坪)、13.21t·hm^-2(黄花槐毗邻草坪).

  • 标签: 城市片林 草坪 生物量 碳贮量 福州
  • 简介:2010年11月q011年10月,通过对福建省福州市区江滨公园内番石榴、南洋杉和黄花槐3种人工林的凋落物动态及其归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番石榴、南洋杉凋落物在4月和9月出现凋落高峰,而黄花槐凋落物在4月和8月出现凋落高峰;亚热带城市森林凋落高峰主要受降水量、气温和人为因子共同影响;黄花槐、番石榴和南洋杉年凋落物分别为6030.11±422.17、9701.21±657.30和8662.58±291.12kg·hm^-2·a^-1,黄花槐、番石榴和南洋杉凋落物碳含量在40.9—41.5%,凋落物c归还分别为2466.31±175.20、4026.00±270.81和3568.98±119.07kg·hm^-2;树种和林分密度是各林分凋落物年归还量差异的主要原因,而单株凋落物年归还主要受林分密度的影响.

  • 标签: 亚热带 城市森林 凋落物 季节动态
  • 简介:应用一个嵌套了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太平洋环流碳循环模式,分析了1960~2000年太平洋不同海区海气碳通量随时间的变化。模拟结果显示,赤道太平洋为大气CO2的排放区,南、北太平洋(南、北纬15°至模式计算区域南、北边界)为吸收区。3个海区海气碳通量随时间均存在显著的波动,其中赤道太平洋海气碳通量年际波动最显著。3个海区海气碳通量年际波动对气候事件的响应并不一致,在ElNio年赤道太平洋冷舌的强度和总溶解无机碳(DIC)的浓度以及输出生产力均会受到上升流减弱的影响而降低,LaNia年这些海气碳通量控制要素的分布情况则正好相反,但在南北太平洋副热带以及高纬度海区,ElNio和LaNia对这些要素带来的影响却并不一定相反,对输出生产力的影响甚至是一致的。以海表温度(SST)为例考察海气碳通量与物理场之间的关系表明,在赤道太平洋上升流对DIC的影响是控制海气碳通量变化的主要因素,而在其他海区,尤其是副热带海区,由于垂直运动的年际变化较小,且生物生产力水平较低,SST的波动对海气碳通量年际变化的影响更加重要。

  • 标签: 太平洋 海气碳通量 波动 海表温度 总溶解无机碳
  • 简介:环地调中心召开为期三天的“2012年度项目成果总结暨学术交流会”。本学术交流会围绕“2012年度地调科研项目与论文学术交流、原始资料展评、专题自由论坛”三个主题,开展了系列学术交流活动。本次会议共有5个计划项目、26个地调项目、11个科研项目、11个横向项目、27篇论文及7次出国考察培训参与汇报交流。其中,26个地调项目、11个科研项目和10个横向项目参与了项目原始资料展评。自由论坛分为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地质灾害、部重点实验室、科技成果转化及产品工程化、应用技术方法六个板块,以聘请专家讲座、专业技术学者交流等方式进行发言。

  • 标签: 学术交流会 水文地质 科研项目 学术交流活动 科技成果转化 原始资料
  • 简介:近日,美国纽约市立大学郑焰教授受邀来环地凋中心访问,并就高砷地下水研究的最新进展做学术报告。该报告对比了国内外高砷地下水的研究现状,详细介绍了西藏至孟加拉区域砷在地表、河流沉积物和土壤等系统中的异常分布及地壳运动、矿床等对砷源的特殊意义,重点讲解了美国新英格兰地区高砷研究进展、孟加拉低砷含水层可持续开发利用研究等,并就饮水型地方病特别是高砷地下水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 标签: 地下水 纽约市 美国 大学 可持续开发利用 河流沉积物
  • 简介:利用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地形图、地质图数据结合实地踏勘,分析并计算了张家界地貌主要分布区潆水流域河谷形态特征和侵蚀积分值(HI),探讨了流域地貌侵蚀发育阶段特征。研究发现:潆干流比降沿程基本上逐渐减小,纵剖面呈上凹形,凹度值约为0.70;主要支流比降明显大于干流,凹度值介干0.12~0.98;潆干流河谷宽度和宽深比沿程向下表现出上升趋势、深度表现出下降趋势;漾河谷横剖面凹度值上游较低,中游较高,近河口又降低,平均值约为0.63,都大于0.5;上中游主要支流河谷相对窄深,下游支流河谷相对宽浅;支流河谷横剖面的凹度值变化范围较大,平均值大于0.50。说明这一地区在地壳迅速抬升之间有较长时间地壳相对稳定,横向侵蚀形成一定宽度的河漫滩,河谷为U型谷,地貌发育处于壮年期或壮年期的中晚期。河谷侧蚀,河谷凹度值大于0.5,是张家界地貌独立峰柱得以形成的重要条件;潆水流域上游下段和中游Ⅲ值较高,下游Ⅲ值较低,最高值出现在天子山周围;没有发现地势和基岩特性对潆水流域Ⅲ值分布存在显著影响;张家界砂岩峰林地貌发育地区集中于潆水上游下段和中游上段的泥盆系砂岩分布区,这一地区Ⅲ平均值为0.46,处于地貌侵蚀旋回的壮年期。

  • 标签: 张家界 溹水 河谷形态 侵蚀积分值 地貌
  • 简介:以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22条区域地震剖面的构造解释为基础,利用平衡剖面技术计算了不同位置剖面的伸展、伸展率和伸展系数,并分析了伸展的时空分布规律。研究表明,黄骅坳陷新生代具有幕式伸展的特点,而且伸展的时空分布极不均匀。空间上,伸展主要是由盆地主边界断层伸展位移造成的,主边界断层位移较大处的伸展也相应较大;时间上,水平伸展运动可以分为始新世、渐新世和新近纪3个时期,其中,始新世伸展主要发生在盆地南部,渐新世发生在中北部,新近纪伸展较小,主要发生在中部。伸展时空分布是受盆地构造变形、构造演化控制的。始新世,NNE向沧东断层的伸展位移是控制盆地伸展变形的主要因素,且沧东断层在盆地南区的伸展位移较大。渐新世,NNE向沧东断层在盆地中北区的伸展位移相对较大,同时盆地内部NNE向基底断层的右旋走滑诱导的NE向基底正断层对盆地伸展变形做出贡献。新近纪,盆地在后裂陷的热沉降过程中NNE向基底断层仍然有右旋走滑位移,致使盆地中部发育NE向盖层正断层。

  • 标签: 渤海湾盆地 黄骅坳陷 新生代 伸展量 时空差异性
  • 简介:1概况2013年4月8-11日,WM0天气、气候和服务的社会经济应用和效益论坛会议在瑞士日内瓦举行。参加会议的代表有20多人,分别来自澳大利亚、巴巴多斯、加拿大、中国、捷克、芬兰、法国、格鲁吉亚、印度、爱尔兰、挪威、萨摩亚、南非、西班牙、瑞士、美国、乌拉圭等多个国家和世界银行的业务、咨询、科研和高校等机构。

  • 标签: 经济应用 论坛会 天气 效益 社会 服务
  • 简介:利用吉林通榆半干旱区农田站和退化草地站2008年的外场试验观测资料,对比分析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蒸散和地表水分收支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全年来看,尽管两个站点相距仅5km,但农田站的全年总蒸散比代表自然土地覆盖状况的退化草地站高28.2mm;且生长季两种下垫面的蒸散较为接近,差异主要发生在非生长季。同时,农田站的年水分收支总量为51.1mm,比退化草地站低35.6%。具体来说,生长季,两个站点的水分收支均有盈余;但在非生长季,退化草地站的水分收支仍有盈余,而农田站则处于水分亏损状态。这说明在半干旱区,代表人为土地利用状况的农田站面临着更大的水分供给压力,人类活动导致的土地利用会加剧该地区的干旱化趋势。进一步的分析表明,水分盈余并不代表地表的水分状况良好。从Prietley—Taylor系数来看,两个站点的Priestley-Taylor系数均远小于1.0,说明在半干旱区,由于表层土壤水分条件的限制,实际蒸散远未达到平衡蒸散,土壤面临着水分供给的压力。其可能的原因是,对半干旱区而言,尽管水分收支有盈余,但是由于土壤沙化严重,土壤孔隙度大,大气降水很容易下渗,并以地下水的形式存储起来,使得表层土壤水分供应反而不足。

  • 标签: 半干旱区 土地利用 蒸散 水分收支 Priestley-Taylor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