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7 个结果
  • 简介:在尼日尔三角洲,开发低重度原油油藏并不普遍。UsariBaseQuaIboe(BQI)油藏就是其中一例,其原油重度为18—20°API(相当于原油密度0.9465—0.9340),所在油田中有35个常规油藏(32—44°API重度,相当于原油相对密度0.8564—0.8063)。由于原油API重度低,油/水流度比不利,以及避免在70ft厚油柱下高产水的低产量策略,该水驱油藏直到最近都只有一部分投入开发。对尼日利亚和西澳大利亚类似油田所进行的一项研究引发了一场补充开发热潮,导致在不到12个月时间内产量增产近10倍,并且储量有显著提高。

  • 标签: 尼日尔三角洲 常规油藏 重质原油油藏 补充开发 井距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各行各业也实现了较大的进步,但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也是非常严重的。而近些年国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于清洁能源的应用越来越重视,在开展风光互补发电系统,能够使环境污染问题得到有效改善,搭建良好的生态环境,对于我国电力系统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清洁能源 多能互补 关键技术 发展现状
  • 简介:摘要:水光互补发电技术作为一种整合水能和光能的发电方式,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分析了水光互补发电的优势,强调了协同工作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水能利用技术、提高光伏效能技术等策略来提升发电量。同时,强调了人、机、环、管的改善措施,包括人力资源优化、设备与技术改进、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管理与监控体系完善。这些措施将为水光互补发电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 标签: 水光互补发电 发电量提升 优化技术
  • 简介:摘要:公路工程预算定额的修编已经是各省公路工程管理工作的重点工作之一,定额具有时间性和地域性等特点,修编工作的好坏与工作深度将直接影响定额的编制质量,特别是公路工程,因其工作量大小差别大、影响工作效率的影响因素(包括交通量、施工工艺、熟练程度、管理方式等

  • 标签:
  • 简介:摘要:以光伏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是最有前途的能源工业,在渔光互补项目中,渔业与光伏产业是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能够做到相互促进发展才是渔光互补项目的最终目的。本文基于渔光互补项目开发优势,分析了渔光互补项目开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质量提升路径,以期能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借鉴与帮助。

  • 标签: 渔光互补 光伏发电 渔业养殖
  • 简介:对两个相同或不同尺度热带气旋性涡旋相互作用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认为数值模拟和大气动力学理论分析的研究是进一步认识双热带气旋性涡旋相互作用的物理机制,提高预报双热带气旋性涡旋相互作用引发热带气旋异常路径业务能力的有效途径;继续这一领域的研究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 标签: 热带气旋 涡旋 大气动力学 拟和 物理机制 预报
  • 简介:“梅花”台风(1109号)路径较复杂,给路径预报带来一定难度。用“温度对数压力图”以记日志方式对“梅花”路径进行补充订正预报,效果良好,可供今后台风路径预报补充订正参考。

  • 标签: 梅花路径 追踪 补充订正 预报日志
  • 简介:摘 要:在引水隧洞变形段处理中,首先需要分析工程概况。为了确保本文提供的数据真实有效,本文将拟订某引水工程。在该工程中,引水洞桩号Ch3+102~Ch3+945需要进行变形处理,其整个总长度约为842.300m。且支护形式为A、B、C类三种形式。其中,包含A类418.400m,B类为226.100m,而C类则是197.800m。根据不同的支护形式,其施工技术具有明显差别。如何对引水隧洞变形段有效处理,并补充施工要素将是本文探讨的重要目标。因此,在本文的研究中,本文将就引水隧洞变形处理补充技术分析展开讨论。

  • 标签: 引水隧洞 变形段 施工处理 技术分析
  • 简介:针对工程具体情况,利用RTK和全站仪各自的优势迅速开展工作。采集到的数据经过分类筛选后数字化成图。

  • 标签: RTK全站仪 数字化成图
  • 简介:摘要: 针对 双工位分时互补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工艺 进行分析,明确该工艺的运行原理,阐述工艺在加工中的实践运用,从而认识到该工艺在复杂零件、高精度零件加工中的优势,提高制造行业加工水平。

  • 标签: 双工位 分时 互补 电火花线切割 加工工艺
  • 简介:摘要:作为油气建设行业,经常组织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参加各类安全培训,提高安全人员的管理水平,在培训过程中有一些通用常识,本文对这些常识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仅供参考。

  • 标签: 事故 PDCA 海因里希
  • 简介:俯冲带除俯冲板片脱水形成的富大离子亲石元素流体、交代地幔楔形成的岛弧钙碱性玄武岩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及相应侵入岩组合外,还存在由俯冲扳片熔融形成的埃达克质熔体交代地慢楔形成的埃达克岩-富铌玄武岩-富镁安山岩组合,从而构成了俯冲带的流体交代与熔体交代两大类壳慢相互作用体系及相应的岩石组合。熔体交代作用的显著特点是Mg、高场强元素Nb、Ti、P等含量增加,Nd/Sr值增高,而Si、K、Na及La/Yb降低。洋壳板片或洋脊俯冲、玄武质岩浆底侵使地壳增厚,或板片断离、撕裂等作用均可产生埃达克质熔体并随之产生熔体交代作用。流体和熔体与地幔橄揽岩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俯冲带复杂的地球化学体系。

  • 标签: 俯冲带 交代作用 壳幔相互作用 安山岩 地幔 埃达克岩
  • 简介:气象台站观测到的项目、数据都集中体现在气表上,近年来各台站实行了以计算机代替人工制作气象报表,计算机能够发现:最高、最低气压,最高、最低气温,最高、最低地温,最小相对湿度与各定时记录的矛盾:总云量、低云量与云.状的矛盾;能见度与天气现象之间的矛盾;天气现象与定时降水量的矛盾;各层地温误读等等错情。这既提高了报表制作质量,又减轻了测报人员的劳动强度,使气象报表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

  • 标签: 报表质量 优势互补 气象报表 台站观测 天气现象 制作质量
  • 简介:摘要:为了更好地应对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和供应稳定性的挑战,阳充分发挥风能和太阳能光伏的优势,实现互补发电,成为了一个备受研究和探索的领域。风能和太阳能光伏互补发电,是指将两种能源形式相结合,充分利用风能和太能光伏系统在不同时间和环境条件下的优势,以实现能源的平稳供应和稳定性增强。本文将探讨风能与太阳能光伏互补发电的应用及其优化方法。

  • 标签: 风能 太阳能 光伏互补 发电
  • 简介:本文通过对民国时期发生在滇西南地区的1938年5月14日澜沧MS6.0级、1941年5月16日耿马MS7.0级和1941年12月26日澜沧MS7.0级3次地震历史资料的系统收集和整理,并在前人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现场采访和补充调查获得的新资料,修改和完善了这3次地震的等震线图和极震区范围,并结合该区地形地貌特征和断裂最新活动性研究结果,综合分析评述了其发震构造特征。结果表明,这3次强震发生在腾冲-澜沧新生地震带附近,分别与黑河断裂、南汀河断裂西支及澜沧断裂勐遮段的新活动密切相关。

  • 标签: 滇西南地区 民国时期 历史地震 发震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