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简介:张家口是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建设的重要地区,亦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主办城市之一,近年基础设施发展迅速,该地区地壳稳定评价工作,对于重大工程的合理设计、顺利实施、安全运营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基于区域地壳稳定研究理论方法,以构造稳定为主,突出地球物理场、活动断裂、现今构造应力场、地震危险性、现今地壳变形在评价过程中的作用,并配合岩土体结构及地质灾害特征进行综合评价与分区。结果表明:1)地壳稳定指数计算结果显示,张家口及邻区以稳定和次稳定为主,分别占评价总面积的22.6%和55%,少量次不稳定或不稳定区,分别占19.1%和3.3%,不稳定区主要分布于延矾盆地和怀涿盆地北缘,应为京张高铁重点设防地段;2)张家口及邻区可划分为8个稳定差异大的一级分区,19个差异明显的二级分区,以及42个三级分区;3)崇礼和延庆冬奥会场区地壳稳定主要次稳定级—稳定级,具有很好的地质安全保障,为冬奥会规划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 标签: 张家口 京张高铁 冬奥会场区 地壳稳定性
  • 简介:静水压力对岩体边坡抗滑移稳定的影响无处不在,在河道和水库两岸常会发现因河道或水库水位的交替消长而发生岸边岩体的滑移与坍塌,通过长期的观察和总结,发现这种情况的发生与岩体边坡外邻水水位的消长以及岩体节理裂缝内水位的变化密切相关。本文通过对水位在不同变化情况下边坡稳定的定量分析,结合不同实际场景,讨论了边坡外邻水和节理裂缝内充水这两种情况对岩体边坡稳定影响大小的对比,得出了以下结论:岩体边坡外邻水水位的上涨会增大岩体边坡的抗滑移稳定;而岩体节理裂缝内水位的上涨会减小岩体边坡的抗滑移稳定,并定量对比了二者之间的大小关系。

  • 标签: 静水压力 岩体边坡 抗滑移稳定性
  • 简介:碳排放交易体系存在诸多影响配额供需两端的因素,为避免配额供需严重失衡和碳价格剧烈波动,湖北碳交易试点建立了一套系统的碳价格稳定机制。这套机制包括配额分类管理及注销机制、企业配额事后调节机制、配额投放和回购机制、碳价格涨跌幅限制机制,对湖北碳交易试点的平稳运行发挥了积极作用。本文对上述机制进行了分析评估,并据此提出了全国碳交易体系建设中建立碳价格稳定机制的政策建议。

  • 标签: 湖北省 碳交易试点 碳价格波动 价格稳定机制
  • 简介:本文基于第五次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的23个全球气候模式所提供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在RCP4.5情景下的逐日格点资料,根据模式对5个极端气温指数的模拟能力,使用秩加权方法研究了中国未来极端气温变化的概率预估及其不确定性。结果表明,21世纪中期(2046—2065年)中国区域平均最高气温和平均最低气温的增加幅度相对于历史时期(1986—2005年)可能超过2.0℃(概率〉66%),增加的大值区主要位于青藏高原南部。暖夜指数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增加超过15%,西南和东南部沿海是增加的大值区,增幅超过20%。霜冻日数在全国范围内减少,减少的大值区位于青藏高原周围,减少日数超过了20d。热浪指数在整个中国区域可能增加10d以上,大值区位于西藏西南部,可达30d。不确定性的结果表明,除热浪指数的可信度较低外,其余指数都有较高的可信度。到21世纪末期(2081—2100年),中国区域极端气温增加幅度超过前期,平均最高气温和平均最低气温很可能增加超过2.0℃(概率〉90%),大值区除中国西部地区外,还扩展到了东北和青藏高原西南地区。中国大部分地区的暖夜指数增加超过15%,西南和南部沿海可能超过25%。大部分地区的霜冻日数减少20d,青藏高原周围减少超过40d。热浪指数在中国范围内增加20d,青藏高原西南部增加40d以上。除霜冻指数的信噪比略比21世纪中期大外,其余指数的信噪比与中期基本一致。

  • 标签: CMIP5 极端气温 概率预估 不确定性
  • 简介: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的S气井所在气藏表现为超高压低孔低渗砂岩凝析气藏特征,现场关井测试时间较短,导致未出现径向流或边界特征,采用常规试井解释方法进行不稳定试井资料的解释时呈现多解性。因此,针对该井历次测试中的压力恢复数据,对比分析“直井+有限导流+均质+矩形封闭边界”模型和“直井+有限导流+均质+平行封闭边界”模型常规试井解释的全程压力史拟合结果发现,选用“直井+有限导流+均质+矩形封闭边界”模型对历次压力恢复双对数特征曲线及压力历史拟合较好,与反褶积试井解释结果所表现出的全封闭边界特征吻合。结果表明,反褶积试井综合了多次压力恢复测试及生产数据,获取了比单次压力恢复常规试井更多、更全的边界信息,能更好地拟合整个生产历史,提高了试井解释结果的准确性和工作效率,对低渗透油气藏的不稳定试井解释具有指导意义。

  • 标签: 低孔低渗气藏 高压井 反褶积试井 双对数曲线 油藏边界 压力历史拟合
  • 简介:为系统研究喀什平原区第四系孔隙水补、径、排条件,搞清地下水资源量和供水潜力,在充分了解水文地质条件基础上,采用对比分析方法,分析喀什平原区地下水稳定同位素(D、18O)特征。研究表明,区内地下水补给主要来自大气降水,部分较低的D、18O同位素组成来自山区贫重同位素冰雪融水及基岩裂隙水的补给。山前冲洪积平原潜水和冲积细土平原承压水分属不同地下水流系统。南部盖孜河地下水多来源于西昆仑高山区,细土平原区部分地下水来源于南部中低山丘陵区。研究区北部克孜勒河地下水来源于西南天山。

  • 标签: 喀什 地下水 来源 环境同位素
  • 简介:利用常规观测资料、FY-2G卫星TBB资料和NCEP(1°×1°)再分析资料,分析造成2016年6月1—2日重庆地区暴雨天气过程的MCS及内部2条β中尺度雨带的演变特征,并着重对比分析2条雨带锋区、锋生及不稳定机制的差异。结果表明:(1)此次暴雨天气过程由MCS造成,其内部有南、北2条β中尺度雨带,分别位于MCS南、北两侧TBB梯度大值区;(2)北雨带位于低层锋区内,是一条与锋面近于平行的中尺度雨带,而南雨带位于锋区前缘的高湿区和高能区中,对流性降水更强;(3)锋生函数各项对南北雨带锋生贡献有显著不同,北雨带以水平运动作用锋生为主,而南雨带则以垂直运动作用锋生为主,南北雨带锋生各项这种差异,与大气层结稳定度有关;(4)南北雨带不稳定机制有显著不同,南雨带为对流性不稳定机制,北雨带沿着锋面有向冷区倾斜的斜升气流发展,为对称不稳定机制。

  • 标签: MCS β中尺度雨带 锋生 对流不稳定 对称不稳定
  • 简介:基于达西线性渗流的常规试井解释模型及产量递减分析模型不再适用于具有非线性渗流特征的致密气藏,采用视渗透率的方法,建立了一种综合考虑储层应力敏感、启动压力梯度以及滑脱效应的压裂水平井3D非线性渗流数学模型。利用混合有限元方法对模型进行求解,获得了非线性渗流条件下压裂水平井的试井理论曲线及产量递减Blasingame曲线。研究结果表明,应力敏感及启动压力梯度会“抬升”试井理论曲线,“降低”产量递减曲线,减小压力扩散速度,延缓外边界响应的时间。滑脱效应会小幅度“降低”试井理论曲线,“抬升”产量递减曲线,但其影响程度比较小。利用所建立的非线性渗流模型对苏里格气田压裂水平井试井测试资料进行试井解释,对生产数据进行产量递减分析,将两者解释得到的储层参数及裂缝参数进行对比校正,并通过模型预测产量与实际产量的对比,证实新方法可靠实用,能降低解释的多解性,比常规方法更先进,可用于存在非线性渗流特征的致密气藏储层动态评价。

  • 标签: 致密气 试井 水平井 应力敏感 启动压力梯度 滑脱效应
  • 简介:High-qualityseismicgeometryisthekeytoobtainhigh-qualityseismicdata,andcanaffecttheaccuracyofdataprocessingandimaging.Basedontheanalysisof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qualityofthegeometryandthefouracquisitionparameters(thenumberoftraces,shotlinespacing,andthespaceandnumberofreceiverlines),aqualityevaluationmethodofthegeometrybasedoncomprehensivequalityfactor(CQF)isproposed,and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geometryqualityandthefourparametersisgiven.WeusefielddatacollectedinanoilfieldinWesternChinawithcomplexgeology:Firstweuseawideazimuthgeometry.Then,wecalculatetherelationshipcurvebetweengeometryanddataqualitybyvaryingeachparameterwhilekeepingtherestfixed.andtheanalysisresultsaregivenbyusingtheCQFevaluationmethod.Theresultsshowthattheshot-linespacinghasthegreatesteffectonthequalityofthegeometry,andtheincreaseofthereceiverlinespacingcanappropriatelyimprovethequalityofthegeometry,andtheincreaseofthenumberofreceivingtracescanimprovethegeometryquality.Thedifferentacquisitionparametershavedifferenteffectsontheimagingqualityofshallowanddeepevents.Themodelforwardandprestackdepthmigrationareusedtogenerateprestackdepthmigrationprofileswithdifferentacquisitionparameters.Theimagingresultsareconsistentwiththeabovecalculatedresults.Accordingtothedepthofthetargetlayer,thequalityfactorevaluationmethodisappliedtoguidethedesignofthegeometryandoptimizetheacquisitionparameterstoimprovetheimagingaccuracyofseismicdata.

  • 标签: SEISMIC ACQUISITION GEOMETRY QUALITY FACTOR ACQUISITION
  • 简介:为准确描述重庆浅层地下水水质状况和空间分布特征,以重庆83处地下水监测样点在2016年7—10月一次性采样数据,选取监测项目中超标指标共9项,运用单因子指数法、综合指数评价法和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地下水质评价。结果表明:(1)重庆地下水质量主要受锰、铁、氯化物、总硬度、TDS、氨氮和砷等因子决定,单因子评价法显示13.2%,属于Ⅲ类水质,Ⅳ类和Ⅴ类水分别为42.2%和45.6%,综合指数法和单因子法结果基本一致;(2)前2种方法评价结果从不同地理单元显示,重庆地下水质情况由好到劣依次为渝东南、渝东、渝东北和渝西,从不同含水介质来看裂隙水好于岩溶水;(3)主成分分析法结果与前2种方法保持大部分吻合,水质空间单元显示结果也保持一致。通过地下水评价认识到现阶段重庆地下水呈现整体较差的态势,工矿业、农业、生活污染和地质环境等因素都是影响重庆地下水环境的原因。

  • 标签: 地下水质量 单因子评价 主成分分析 重庆地区
  • 简介:结合防雷装置检测质量考核实践和标准编制时的相关思考,对气象行业标准QX/T317—2016《防雷装置检测质量考核通则》中考核主体、考核依据、考核方式、考核内容和考核结论进行了解析和说明。

  • 标签: 防雷装置检测 质量考核 通则 解析
  • 简介:近日,自然资源部发布《全国城市区域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情况通报》。通报显示,近年来,全国城市区域集约用地水平逐年提高,建设用地总规模的增幅保持较低水平,城乡用地内部结构持续优化,建设用地投入产出效益持续提升,经济增长的用地消耗不断下降,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的趋势初步扭转。

  • 标签: 评价体系 建设用地 人口城镇化 节地 质量 投入产出效益
  • 简介:系统收集昌平新城地区8眼地热井的水质全分析资料,开展了地热流体质量评价。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根据地热地质条件差异分4个区块,采用舒卡列夫分类方法对水化学类型进行了评价。二是开展了地热水的不同用途评价。三是对地热水的腐蚀性和结构性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显示,本区地热水不同区块水化学类型不同,但均属于低矿化、弱碱性、微硬水;氟(F-)含量普遍达到了命名矿水标准,可命名为氟水;偏硅酸(H2SiO3)含量达到了矿水浓度,有医疗价值。腐蚀性评价结果为“非腐蚀性水”或“半腐蚀性水”,结垢性评价结果为“不结垢”或“轻微结垢”。

  • 标签: 地热 流体 质量评价 昌平新城
  • 简介:通过资料的收集,归纳总结了翡翠的矿物成分、化学成分、结构特征,并且讨论了各项矿物学特征与翡翠质量之间的关系。

  • 标签: 翡翠 矿物学特征 翡翠质量
  • 简介:基于2016年2月和8月江西宜春风廓线雷达探测水平风场数据,分别利用扩展经验正交函数(EOF)分析重构法和高斯滤波法对其进行质量控制。结果发现,相比原始观测风场,EOF分析重构法和高斯滤波法均能有效过滤风廓线雷达原始风场的高频脉动。两种方法对比分析发现,对于空间尺度的瞬时扰动,EOF分析重构法质控效果优于高斯滤波法;对于时间尺度的瞬时扰动,高斯滤波法质控效果优于EOF方法。

  • 标签: 风廓线雷达 质量控制 水平风场 EOF分析 高斯滤波
  • 简介:介绍了重庆测绘院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情况,说明了测绘单位在管理过程导入和建成国际标准化质量管理体系,完善单位质控管理和规范运作的流程,供相关部门参考。

  • 标签: ISO国际质量标准 质量管理体系 测绘单位
  • 简介:根据2015年伊洛河盆地地下水污染调查成果,盆地内部涧河流域自上游义马市至下游洛阳市段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均较差,涧河上下游共6组水样,其中包括一组地表水样,按照《区域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规范》(DZT0288-2015)进行水质质量评价,仅有一组评价为IV类水,其余五组皆为V类水。选取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pH、EC、Ca~(2+)、Mg~(2+)、Na~+、Cl~-、SO_4~(2-)、HCO_3~-、NO_3~-、F~-12个常规水质指标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显著性P值=0.934〉0.05,说明6组数据均数间的差异性较小,即涧河上下游水质不存在明显变化,涧河上游水质差是影响下游水质差的关键因素。

  • 标签: 伊洛河盆地 涧河 单因素方差分析
  • 简介:标准海图数据在ENC物标类目基础上新增了部分物标、属性和扩展的属性值,导致现有的S-58质检规则无法完全满足标准海图数据质量检查的需要。针对这一实际情况,研究了多源地理数据成果质量评定标准和IHOS-58标准,概括出标准海图数据的6类质量元素,并提出了标准海图数据质量控制的方法,制定出整体质检规则和物标质检方案。质检规则应用于程序自动质量检查,实验结果表明,质检规则能够满足自动质检的需要,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 标签: 标准海图数据 数据质量控制 质量检查 新增物标与属性 质检规则
  • 简介:利用2017年1月1日-7月31日陕西省十地市空气质量资料和气象站地面观测资料,分析了2017年1-7月陕西省空气质量时间变化特征及影响大气环境质量的气象条件.结果表明:全省城市空气质量与2016年同期相比较差1-3月全省首要污染物为颗粒物(PM2.-和PMW),5-7月为臭氧.1-3月各市平均风速均在3.0m/s以下且小风频率较高;全省冷空气活动较上年同期减少3次且强度偏弱;全省平均混合层高度与上年同期相比降低22m.与上年同期相比,平均风速小,小风日数增多,冷空气活动次数减少且强度偏弱,混合层高度偏低,是颗粒物污染过程增多的主要因素.5-7月臭氧质量浓度与高温显著正相关,当日平均气温≥30℃或日最高气温≥35℃时,臭氧显著超标;臭氧质量浓度随日照时数增加而升高,日照时数≥6h时,各市臭氧平均质量浓度均较高,日照时数≥10h时臭氧超标率最高;臭氧质量浓度随日平均相对湿度的升高而降低,当相对湿度〈60.0%时,臭氧平均质量浓度超过140μg/m3,当相对湿度≥70.0%时,臭氧超标率明显降低.与上年同期相比,气温偏高,日照充足,湿度减小是造成臭氧超标日增多的主要因素.

  • 标签: 大气环境质量 气象条件 颗粒物 臭氧
  • 简介:文章对呼和浩特市2015年冬季(2015年11月—2016年1月)空气质量指导预报从单时次预报、逐日预报、过程预报3个方面进行了检验分析。检验分析表明:(1)单时次(08时)PM2.5、PM10等要素浓度预报偏差在可接受范围内,其中PM2.5、PM10、CO、NO2、O3、SO2冬季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52.99、68.21、1.25、17.89、26.93、23.76ug·m-3,且PM2.5与PM10误差变化趋势较为一致,其相关系数为0.91;单时次(08时)AQI预报准确率为72.94%。(2)逐日AQI检验误差65.41,AQI预报准确率为64%。(3)空气质量污染过程预报较为滞后,其中单峰型污染过程波峰预报时间滞后48~60h;双峰型污染过程中第一个波峰预报时间滞后60h左右,而第二个波峰滞后1d左右;持续性污染过程中波峰预报时间滞后约36h。

  • 标签: 检验分析 单时次检验 逐日 AQI 检验 污染过程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