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依据中国地震局地下流体学科技术协调组制定的《地下流体观测站(点)质量与效能评估方案》,从5个方面对海南省地下流体3个固定观测网三大测项的监测效能进行了评估,较全面地分析了海南地震地下流体监测网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建议性的改进措施。

  • 标签: 地下流体 监测预报 效能评估
  • 简介:地下水库作为一种水资源调控工程措施,具有重要意义。在过去的40年,国内外进行了大量的地下水库建设工程实践,取得了较大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本文回顾了地下水库研究和工程实践的历史,讨论了地下水库的概念、分类、建设条件、效益及存在问题。

  • 标签: 地下水库 库容计算 数值模拟 建设与利用 存在问题
  • 简介:对1998年6月南海北部20天的海流和温度定点连续观测资料进行分析,得到该海域内潮的特征及其能量分布。分析结果显示内潮的主要成分为O1,K1,M2与S2分量,其中全日内潮(O1与K1)的能量占主要部分。在观测期间,此四个分量的海流失量均为顺时针旋转,其潮流椭圆半长轴的最大值超过14cm/s。海水温度的变化显示出内潮存在准日周期振动,平均垂向振幅达到50m。观测到的内潮携带高能量且其活动存在不连续性,在观测范围内,全日内潮的动能及势能密度的最大值分别达到2kJ/m^2及3.5kJ/m^2,半日内潮的动能及势能密度的最大值分别达到1kJ/m^2及1.5kJ/m^2。

  • 标签: 内潮 定点观测 南海北部 能量
  • 简介:一、引言鉴于三道庄露天矿地下采空区的复杂性与危险性,为了对采空区顶板稳定性进行有效监测、建立针对采空区上覆岩体突然垮落等突发事件的预警机制,洛钼集团矿山公司与武汉安全环保院合作,开发了适合三道庄空区检测的岩体声发射多通道声发射无线监测系统。

  • 标签: 无线监测系统 地下采空区 露天矿 岩体声发射 顶板稳定性 突发事件
  • 简介:2012年7月6—7日,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水环地调中心承办的“2012年国际地下水论坛”在河北保定成功召开。中国地质调查局王学龙副局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柴育成副主任、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陶庆法副司长、中国科学院林学钰院士出席论坛。论坛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水环部文冬光主任主持。

  • 标签: 地下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论坛 中国地质调查局 保定 河北
  • 简介:介绍了安徽淮河流域平原区第四纪地质与水文地质概况,通过对所采集的1362组地下水水温数据空间分布特征的分析,认为本地区地下水水温西高东低;蒙城、凤台—寿县—长丰一带和界首—亳州、砀山等地是寻找面源型地热资源的有利地区。

  • 标签: 淮河流域 平原 地下水 水温 地热 安徽
  • 简介:一井多层地下水监测井引入了westbay分层监测系统,实现了一井多层地下水监测,推动了地下水监测技术发展。一井多层监测井,在施工材料和施工工艺方面有所创新。

  • 标签: 一井多层 地下水监测 施工工艺
  • 简介:依据烟台市王家庄地区地质、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地下水开采性抽水试验,计算了该区在开采条件下的地下水补给量为1.11×104m3/d。按每天应急供水量2×104m3计算,预测水源地运行3个月的地下水位下降40.5m,6个月下降81m。

  • 标签: 应急地下水源地 开采量 开采性抽水试验法
  • 简介:利用丹东多普勒雷达的基本反射率、基本径向速度和风廓线资料,对2010年8月19日和20日丹东地区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探讨丹东短时强降水天气形势和多普勒雷达回波特征。结果表明:在丹东处于副热带高压内部或边缘时,南下的冷空气与副热带高压后部暖湿空气势力相当时,形成丹东地区较典型的暴雨模式。风廓线产品在强降水前期,会产生一个水汽累积的过程,两次过程中出现短时强降雨时段均表现为高空急流出现和高空动量下传。这种高空动量的下传使低空急流得到加强,低层进一步辐合,使雨强明显增大。两次过程中降水回波区均形成一条40dBz以上的回波带,回波移动方向与回波带轴向一致,导致沿途站降水时间偏长,降水总量偏多。逆风区出现时间与强降雨时段有较好的配合,其位置与强回波区的对应关系揭示出逆风区厚度越大、对应的反射率因子强度越强,产生的降水强度也越大。

  • 标签: 副热带高压 暴雨 风廓线 逆风区
  • 简介:地下淡水污染源的监测属于地下状况的监测系统,在人为负荷对地下淡水影响的条件下,研究地下淡水的质量状况。地下水的污染是指其特性(化学、物理、生物特性)发生变化,这个变化使水完全或部分不利于经济用途的利用。应用通过的《卫生条例和标准》2.1.4.1074.01作为把地下淡水列入污染类的准则。地下污染源监测系统的发展前景和解决地下利用的许可问题紧密相关。在地下水取水区和其他地下利用客体中的进行局部的观测、对地下水监测的区域和国家观测网进行观测,这两个一起可以高效可靠地评价地下水的状况和监控污染源的发展。

  • 标签: 水污染源 监测系统 共和国 地下水监测 鞑靼 地下淡水
  • 简介:六盘水市近年来地下水污染日益严重,通过调查、取样分析,初步查明了其地下水污染状况,并结合六盘水市的发展需要,提出了若干污染防治对策。

  • 标签: 地下水 污染 防治对策
  • 简介:以宁夏流体台网井水位、水温为例,分析了汶川8.0级地震引起的水位、水温同震变化特征,对比了同震响应波形特征。

  • 标签: 汶川8.0级地震 同震效应 水位 水温
  • 简介:6月12日-15日,中国地质调查局王学龙副局长一行在宁夏进行了为期4天的水文地质工作调研。王学龙副局长首先在银川听取了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地矿局和中国地质调查局水环地调中心关于宁夏地质环境管理、水文地质勘查和宁南地区地下水勘查方面的汇报。随后,翻山越岭,来到位于宁夏南部的固原市,现场慰问了宁南地区地下水勘查找水人员,并沿黄河实地考察了中卫、吴忠、石嘴山等市的水文地质工作。

  • 标签: 地下水勘查 宁夏南部 勘查工作 局长 调研 中国地质调查局
  • 简介:目前,全球数百万居民饮用水中的砷(As)和氟(F)含量超标。虽然许多学者们已对砷和氟的单一毒性效应进行了分析,但有关砷和氟共存及水处理方案的研究却非常少。在拉丁美洲干旱、半干旱地区开展的多项研究表明,饮用水中砷和氟的共存与黄土或冲积物中的火山碎屑颗粒、碱性pH值和有限回灌有关。砷和氟污染主要由水一岩交互作用引起,而且,地热和采矿活动以及含水层超采也可加剧这种水.岩交互作用。这些污染物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尤为显著,而高砷浓度通常与高氟浓度存在直接关系。氟的富集通常与氟石分解有关,也与高浓度的C1(氯)、Br(溴)和V(钒)有关。目前,在拉丁美洲不同规模和情况下普遍采用的砷和氟的去除方法是化学沉淀然后进行过滤和反渗透。虽然在拉丁美洲这些技术非常有效,但仍迫切需要开发能够同时监测和去除饮用水中这些污染物的技术和方法,尤其是小规模乡村饮用水中污染物的去除。

  • 标签: 拉丁美洲 地下水 饮用水 去除技术
  • 简介:人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适当选择和实施二氧化碳(CO2)储存项目具有长期安全性。然而,CO2从地层泄漏的可能性依然存在,例如,在废弃井中注入的C02有可能泄漏进入上覆地下含水层。在CO2泄漏事件中,操作者应谨慎、快速地进行补救措施。迄今为止,CO2泄漏修复计划侧重于使用泄漏井的封堵方法。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需要圈闭或去除含水层中泄漏的CO2。鉴于保护饮用水资源和满足相关许可证要求的重要性,本项研究对一系列假定泄漏情况的多种修复方案进行了分析。本文考虑了3种特定修复目标,即降低含水层中可移动CO2数量、降低含水层中CO2总量以及降低液相CO2浓度。首先,利用多相流模拟器TOUGH2评估控制地下水含水层中泄漏的CO2范围和形状的过程与参数;其次,通过系统模拟来鉴定控制CO2提取的多相流动过程与相特性,例如浮力诱导流、毛细管捕集以及CO2溶解和离溶作用。随后,对比了不同修复方案的效果,包括:(1)通过垂直和水平抽水井去除气相和液相CO2;(2)注入水以溶解气相CO2并增大毛细管捕集力;(3)结合多井注入与提取方案。基于本项研究结果,可以得出多种有关不同修复方案效果的结论。首先,如有必要,通过固定和/或提取可有效修复地下水含水层中泄漏的CO2;其次,对于未形成重力舌区域内的小范围CO2羽而言,通过处于CO2羽中部的单独垂直井在数年内可去除所有CO2。在形成大范围重力舌的情况下(在盖层下圈闭的薄层、大范围CO2羽),去除CO2羽水平井更加有效,虽然这可能需要10年或更长时间。实际上,在这些情况下,注入水并快速固定和溶解CO2羽可在短期内生成更有效的圈闭。但最有效修复大范围CO2羽的方案包括结合连续和/或同时多井注入和抽取。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有效圈闭和修复大�

  • 标签: 地下水 修复 二氧化碳地质储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