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总结和研究当地防渗材料特性,对修建水库具有重要意义。残坡积红色粘土作为大、中型水库土石坝的天然防渗材料已使用相当普遍。风化岩作为天然防渗材料前景广阔,具有现实的工程意义。与粘土料比较,使用粘土与风化岩混合料可以明显降低土料中的粘粒含量,从而提高一系列的防渗土料质量指标。与风化料比较,使用粘土与风化岩混合料可以明显提高土料的抗渗性能和施工便利性。可以说使用混合料作为水库天然防渗材料是一种趋势。

  • 标签: 天然防渗材料 红粘土料 碎(砾)石类土料 风化料 混合料
  • 简介:我国高等工科院校,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基地,今天正在高等学校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青年学生是推动社会,文化进步和生产力发展的一支潜在的生力军,特别是工科院校培养的学生,除少数学生毕业后进人教育、科研单位外,大多数毕业生必将深入到生产第一线成为我国新一代工程师,要当好工程师,解决工程技术中出现的许多问题。

  • 标签: 材料力学实验 高等工科院校 应用型人才 动手能力 教学内容
  • 简介:针对数字化产品具有数据量大、用途多、技术方法多样等特点,根据用户对全数字化地形图的内容和精度要求较高的情况,提出在全数字地形测量中应加强质量控制、采取分阶段参照监理程序,对成果数据进行监控检核度分析,以保证最终成果质量能满足精度要求的技术方案.

  • 标签: 全数字地形图 质量管理 数据检测技术
  • 简介:对呈贡县卫星遥感数字正射影像图的平面精度(主要指像点坐标与国家1954年北京坐标系的联系精度和影像纠正精度)进行检测,进而评价影像图应用于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的适宜性和可靠性.检测结果表明,呈贡县卫星遥感数字正射影像图的像点坐标与国家1954北京坐标系严密联系;影像纠正精度合格,且与相同比例尺的合格地形图套合精度合格;影像图平面精度能满足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的需要.

  • 标签: 卫星遥感数字正射影像图 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 GPS RTK 平面精度 像点坐标
  • 简介:由于煤层气集气管道出站温度和地下温度温差较大,会有大量的冷凝水析出,随着管道的长时间运行,易造成管道的腐蚀、穿孔、泄漏,给管路的安全运行带来巨大隐患,因此需要对管线进行内检测,保障集气管线安全平稳运行。利用(355.6管道清管设备、变形检测设备、高清晰度漏磁检测设备对樊4至处理中心集气管道实施了管道智能检测检测结果显示,本次检测发现金属损失37处,变形26处,焊缝异常31处。基于缺陷的深度、长度及宽度进行了剩余强度评价,在最大允许操作压力1.5MPa下都不需要立即维修,且没有金属损失需要在5年内计划维修。

  • 标签: 煤层气 内检测 漏磁检测 变形监测
  • 简介:采用垂直声波反射法对江西廖坊水库堤防墙质量问题进行检测,并利用瞬时谱分析法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所得检测结果经钻探验证效果良好。一些成功的例子充分说明,垂直声波反射法与瞬时谱分析技术联合使用,是堤防防渗墙质量缺陷检测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 标签: 垂直声波反射法 防渗墙 质量缺陷
  • 简介:通过对GM—I型粉体材料电阻率自动测定仪的长期操作,总结了测定粉体材料比电阻的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 标签: 粉末比电阻 炭素材料
  • 简介:介绍了采用PC-E500计算机检测附合导线转折角粗差的数学公式,给出了相应的计算程序和实例.

  • 标签: PC-E500 检测 转折角 粗差
  • 简介:用1983-1985Marcometer测定的GPS网(KONMAC)检测联邦德国控制网[德国]J.Kremers著施一民译(同济大学上海200092)1.综述1983年至1985年在德国选定地区曾进行了MacrometerGPS测量。唯独采用了Ma...

  • 标签: 控制网 GPS网 KONMAC Marcometer 贝塞尔椭球 平差
  • 简介:为了准确、快速、经济地检测厚度较大、未碾压密实的回填风化砂地基的工程性状,必须采用能对较深砂土层进行检测的原位测试方法。标准贯入试验、静力触探试验是最有希望被采用的方法,但是在此之前本地区尚无这二种方法确定回填风化砂性状的经验公式。通过标准贯入试验、静力触探试验与回填风化砂的室内物理力学试验、载荷试验的对比研究,发现标准贯入击数、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与回填风化砂的相对密度、内摩擦角、压缩模量、地基承载力和变形模量均有较好的相关性,并建立了上述指标之间的经验关系,然后将经验关系应用于回填风化砂地基的检测。实践证明,应用标准贯入试验、静力触探试验检测回填风化砂地基的效果良好。

  • 标签: 标准贯入试验 静力触探试验 回填风化砂 地基检测
  • 简介:湖北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简称建工检测)实验室资源管理地理信息系统是集空间数据库管理、属性数据库管理、检测能力评价模型库管理以及结果输出于一体的信息系统。本文介绍系统的设计目标、运行环境、系统构成、系统实现、系统功能、系统成果等内容,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该系统为充分利用现有检测资源和合理投资开发检测资源提供科学、高效、可视的信息化手段,为国家“十一五”规划中检测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提供理论上和技术上的准备。

  • 标签: 检测 资源管理 地理信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