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蒋介石的一生中有不少追随者,他们为之出谋划策,出生入死。那么蒋介石究竟用什么办法让这些人为之效劳呢?在其尚未发迹的时候、在其上升发展之时,在其飞黄腾达之际,境况不同,蒋介石所使用的方法亦有变化。

  • 标签: 蒋介石 出谋划策 追随者
  • 简介:马歇尔调停任务的首要目标是促使国共停火。他再次提议,有一个方法可以“承认”中共目前占领土地、控制地方政府的部队,那就是“让他们和政府军混合”,换言之,纳编入政府部队。

  • 标签: 蒋介石 妄想 地方政府 “承认” 马歇尔 部队
  • 简介:蒋介石与日本的关系在他的政治生涯中占据重要地位,在漫长的岁月里经历了崇日、惧日、抗日,媚日四个阶段.政治地位的改变是导致其变化的客观原因;民族主义、民主主义和阶级观念等价值观是导致其变化的主观原因,逆历史潮流而动则导致了他“日本情结”的悲剧结局。

  • 标签: 日本情结 民族主义 统治地位 历史根源
  • 简介:到1955年2月,浙江沿海岛屿全部解放,蒋介石控制的大陆沿海岛屿只剩下福建沿海的金门、马祖。此前的1954年12月,蒋介石和美国签订了《共同防御条约》,宣称美国和“中华民国”双方有为“自卫而抵御外来武装攻击的共同决心”。对于美国是否有责任保卫国民党所占大陆沿海岛屿,条约予以模糊处理。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在和台湾叶公超会谈时,同意协助防御金门、马祖,但艾森豪威尔总统在审阅会谈记录时删去了这两个岛屿。

  • 标签: 蒋介石 《共同防御条约》 毛泽东 沿海岛屿 1954年 艾森豪威尔
  • 简介:蒋介石政府与“西北四马”高屹民国时期,青海、宁夏和甘肃北部广大地区被“西北马”回族军阀势力“象一个中世纪的苏丹国一样统治着”“’。在当时中国那样一种军阀政治的社会环境中,“酉北马”,特别是后起的“名闻遐尔的四匹大马──马鸿逵、马鸿宾、马步芳和马步青”...

  • 标签: 蒋介石政府 蒋介石国民党 马步芳 北马 西北地区 国民政府
  • 简介:“党权”VS“军权”在国民党内,蒋介石的地位本不高,他起家就是靠黄埔军校。通过黄埔建军,他当上北伐军总司令,依靠他在军事方面的才华,完成北伐。

  • 标签: 蒋介石 政学系 黄埔军校 北伐军 司令
  • 简介:上世纪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初期,国共双方经过多次秘密沟通,在一些重要问题上有了一些共识,比如,国共两党都坚持一个中国,都维护祖国统一;国共两党也都有了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意愿。毛泽东给蒋介石制定“一纲四目”,蒋氏父子拟出了六个条件。……如果不是“文革”,中国可能已经实现和平统一……

  • 标签: 毛泽东 蒋介石 晚年 一个中国 国共两党 60年代
  • 简介:为适应一党执政、独夫集权的统治需要,蒋介石于1932年成立了专为他独裁服务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因委员长一直由蒋介石担任,这一机构也被称为蒋介石侍从室。侍从室不仅可得悉最高机密与内幕,还直接秉承蒋介石的意旨办事,权力极大。凡下面需呈报情况、打通环节,最便捷的途径即通过侍从室;而从侍从室离开的人员,也大多在党、政、军界担任要职。

  • 标签: 一党执政 钱大钧 独裁统治 李惟果 内部分工 精神奖励
  • 简介:蒋介石败退台湾前后,反思失败原因,除未能贯彻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外,另一原因是认为本人没有管党,以致“党内团结不固,派系分歧,权利在所必争,义务各不肯尽”。

  • 标签: 蒋介石 陈立夫 民生主义 党内团结 孙中山 原因
  • 简介:1925年11月,国民党右翼召开西山会议,反对联共。苏联顾问季山嘉和蒋介石关系不和,他竭力拉拢汪精卫反蒋。蒋介石很是烦心,于是前往黄埔散心。

  • 标签: 蒋介石 林彪 国民党 汪精卫
  • 简介:1997年10月23日,通往重庆江北机场的路上,意外发生一起车祸。车内,一位90岁的老人经抢救无效去世。老人去世后,惊动了海峡两岸的军界。台湾那边昔日的同学、校友一封封吊唁信飞来。

  • 标签: 蒋介石 重庆江北机场 海峡两岸 去世 老人 军界
  • 简介:蒋介石想借助开罗会议废除不平等条约1943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开始进入反攻阶段。随着意大利的无条件投降,纳粹德国的覆灭已成为时间问题,对日作战开始成为同盟国的作战重心。为此,美国总统罗斯福决定召开由美、英、中、苏四国首脑参加的开罗会议,以加强反法西斯联盟,

  • 标签: 蒋介石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琉球 开罗会议 不平等条约 无条件投降
  • 简介:《国殇》,一本正面描写蒋介石国民政府抗击日本侵略的书籍,在2005年5月悄悄摆上各地新华书店的柜台。70多万字的《国殇》受到广泛关注,专业人士认为,《国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少有的几本描写国民党军队正面抗战的书籍之一,有评论甚至认为,《国殇》是第一本全面反映蒋介石政府抗战的专著。

  • 标签: 书店柜台 书籍摆上 抗战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