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中国钱币之最天然贝是中国迄今发现最早的实物货币。○中国货币史上最早铸记国号和地名的方孔圆形钱币为“凉造新泉”。○法门寺地宫25000多枚唐代货币中意外地发现有13枚玳瑁币,这是世界上已知最为珍贵的古代货币品类。○全世界罕见的两枚“浙江光绪元宝楷书一元...

  • 标签: 钱币 农民银行 《史记》 省博物馆 太平天国 十六国时期
  • 简介:1“中国古钱币的铸造历史至今已有几千年,自唐以来,五代、十国、宋、辽、西夏……以至民国,铸钱不断,传世及出土的古钱币堆积如山,古币知识浩如烟海,收藏古币乃当今时尚……”古董先生语调铿锵,抑扬顿挫,他从殷周的空首布钱到先秦的尖足布钱……;从战国的方孔圆钱、权重钱到秦汉的秦半两、榆荚半两……;从三国、两晋、十六国的契刀五百、大泉五十、小泉一直到南北朝的孝建四铢、公式女钱、永行大布……上下几千年,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直讲得口沫横飞,天昏地暗;让听讲的人头昏眼花、神魂颠倒。末了,古董先生呷了口茶说:“一枚古钱币的收藏价格大致是这样的:殷周的耸肩尖足空首布钱每枚16000元人民币,先秦的文货钱每枚280

  • 标签: 古钱币 古币 秦州 绿锈 人民币 粘合剂
  • 简介:钱币的拍卖大体集中在嘉德与诚轩两家。诚轩秋拍钱币专场精品尽出,共取得总成交额4395万元、成交比例72%的骄人成绩。其中,最引人瞩目的两枚机制币珍罕品,分别以人民币436.8万元和425.6万元成交价创下了清代龙银、民国银币的最新世界纪录。

  • 标签: 钱币 拍卖 圈点 世界纪录 成交额 成交价
  • 简介:俗话说,一部货币史,半部历史书。在大千世界里有160多种绚丽多彩的纸币,它们都在默默地用自己独特丰富的形象和符号向世人展示着人间的动荡春秋。

  • 标签: 世界 钱币 货币史 纸币
  • 简介:在中国古代,明清之前基本上是单一货币,使用铜钱,不存在兑换的问题,明朝中期以后,实行银本位,白银成为国家法定货币,大宗贸易和缴纳国家税赋要用白银,民间小额流通却是用的铜钱,银和铜之间就有了兑换的需求,中国的钱币兑换业也就应运而生。直到中国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的产生,才开始有了真正意思上的货币。现代意义的银行,按照《中华金融辞库》的解释是经营存款、贷

  • 标签: 兑换商业银行 钱币兑换
  • 简介:《东周钱币起源“契券”考》一文,目的是想通过对古文字、古器物及古文献的研究,证明东周钱币是起源于契券的观点,而该文却在不懂古文字学和训诂学的情况下,任意解释古文字和古籍记载;在对古器物形制不了解的情况下,乱解古器物,牵强比附,甚至不惜伪造证据来帮助立论,而实际是论据错谬不实,论证逻辑混乱、自相矛盾,故其“东周钱币起源‘契券'”说不能成立。

  • 标签: 钱币 契券 布币 古文字
  • 简介:施嘉乾(1896-1975),又名衍林,江苏吴县人,出生于上海。解放前创办经营大昌建筑公司,解放后先后在国家纺织工业部、建设部、中国建筑科学院任职,曾当选全国政协委员。施嘉乾的名气在我国钱币收藏界是响当当的。

  • 标签: 建筑公司 钱币 收藏家 全国政协委员 纺织工业 中国建筑
  • 简介:为弘扬王贵忱先生学术成就,激励后学,由广东省文化厅主办,广东省博物馆、广东今盛文化艺术策划有限公司、广东时代传媒有限公司、广东教育出版社承办的《文史学者王贵忱》、《可居室藏钱币文献图录》首发仪式,将于10月22日上午10时,在广东省博物馆二楼大堂举行。

  • 标签: 学术成就 王贵忱 学者 文史 后学 激励
  • 简介:5月16日,以渝西报落户永川为契机,重报集团牵手永川区政府,打造渝西文化创意产业园。产业园将成为辐射渝西地区的综合性文化基地,涵盖数字出版、电子商务、数字传媒、网络服务、创意设计、视觉影像、动漫出版、物流服务等多门类文化创意企业。

  • 标签: 性文化 创意产业园 数字出版 渝西地区 电子商务 数字传媒
  • 简介:三人获黄炎培职业教育奖10月10日,由中华职业教育社举办的第三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颁奖大会在重庆举行。一批为弘扬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推动我国职业教育事业发展作出贡献的优秀单位和杰出个人受到表彰奖励。重庆市渝北职教中心校长张扬群获得“黄炎培杰出校长奖”,重庆市渝北职教中心教师刘春华和重庆市涪陵第一职中教师严文娱获得“黄炎培杰出教师奖”。

  • 标签: 中华职业教育社 文化 职业教育思想 教育事业发展 职教中心 黄炎培
  • 简介:最远的距离当地时间2014年6月18日,加沙Kalandia难民营,85岁的巴勒斯坦难民MohantmedEmtair坐在一幅巴以冲突的壁画前。联合国难民署表示,到去年年底,全世界已经有超过5000万人被迫离开他们的家园,创二战以来新高。

  • 标签: 文化 巴勒斯坦 巴以冲突 联合国 难民 加沙
  • 简介:)最具幸福感重庆名列第十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公布27份中国城市分类优势排行榜,其中“2012年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排行榜”,重庆排名第10位,前三名分别是青岛、杭州、惠州。“城市幸福感”是指市民对所在城市的认同感、归属感、安定感、满足感,以及外界人群的向往度、赞誉度。

  • 标签: 城市竞争力 文化 幸福感 排行榜 中国 认同感
  • 简介:会展业要得到持续的发展,应该整合自身文化资源,深入研究其产业文化的实质,借助创意、想象力的开发、充分提高会展活动的文化品味,以此创造产业生机,扩大产业平台,推动业态交流,最终体现会展文化产业的价值。关键词会展文化文化;产业;会展文化产业天津市艺术科学研究规划项目,项目编号E08011一、会展文化文化“会展文化”(ConventionandExhibitionculture)这一新的概念,是在2005年7月10日郑州举办的“首届中国国际会展文化节”中被明确提出来1。在当年的《中国会展》杂志第14期上,陈泽炎先生就对会展文化概念做了如下界定一是“会展文化”是以会展活动为载体所直接展示、代表和反映出来的关于文化的内容;二是“会展文化”是指当把举办会展活动作为一种产业经济活动时,其总体上所表达、展现和凸显出来的会展产业在精神、理念、价值等方面的文化内涵。第三“会展文化”是指在某一个具体会展活动项目的层面上,由于其作为一种经济的和社会的活动方式,其组织者就必然会在筹备和操办的全过程中对所依据、遵循的思想意识等方面的东西有所体现,从而表示其文化的内质2。2008年,上海应用技术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的陈红进副教授在《商场现代化》发表文章认为“上述概念尽管完整地表述了会展文化各个层面的含义,但在分析会展产业发展时也容易出现“文化泛化现象”。即把所有的会展活动都和文化挂上钩,从而出现文化庸俗化倾向,这反而有悖于举办“会展文化节”,提升会展产业文化品位的宗旨。会展文化最简单的表述应当是指在会展活动中总体上所表达的会展产业所具有的文化内涵,也就是上述三层含义中的第二层。之所以如此界定会展文化,是与文化本身的概念有关。对于文化概念演变的研究由来已久,对文化的定义古今中外不下百种,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人们都承认文化是人类社会的特征,是人类群体的精神财富,尽管由于时空的变迁不同的文化具有不同的特点,但都被一部分群体所认可并具有相对稳定的传承性。鉴于此,基于会展产业的会展文化作为文化母概念中的一个子概念,应该是指人类通过会展活动所表现的具有会展产业特征的文化内容,包括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意识方式和价值取向。”3两种观点显示出二人各自对文化观念的不同理解,其中的关键是对文化概念理解的偏差。在西方,文化(Culture)一词,源于拉丁语(Cultura),原义是指农耕及对植物的栽培之意,自15世纪以后,逐渐引申,把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品德和能力的教养也称之为文化。在中国,“文化”是古已有之的词汇。较早见之于战国末年儒生编辑的《易·贲卦·象传》(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日月往来交错文饰于天,就是“天文”,亦即天道自然规律。同样,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纵横交织的关系构成复杂网络,即“人文”,指人伦社会规律。中国的“文化”一开始就专注于精神领域,而Culture却是从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生发,继而引申到精神活动领域的,这层意义上讲,Culture的内涵比文化更为宽广,接近于今天人们通常理解的广义“文化”。长期以来,人们在使用“文化”这一概念时,因其内涵、外延差异甚大,文化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包容了人类创造的一切事物。《辞海》中写到“文化,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这一观点出发,我们便可以理解陈红进文中提到的“文化泛化现象”以及半坡文化、仰韶文化、建筑文化、雕塑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酒文化、茶文化等等的各种文化称谓。可以说除自然界以外的所有人类之创造物、行为、思想等等都可以称为文化;而狭义文化则将文化的中心放置于人类的精神层面,如知识、思想、价值、心理等等隐型文化形态之上,加深对人类内在理念及自我意识之认识。它的核心概念是“精神文化”,只承认与人的精神相关的创造物及其外在表现形态如制度、组织,意识形态等。1952年,美国文化人类学家A.L.克罗伯和K.科拉克洪发表《文化·概念和定义的批评考察》一文,对西方自1871年至1951年期间关于文化的160多种定义作了清理与评析,在此基础上他们给文化下了一个综合定义“文化由外显的和内隐的行为模式构成;这种行为模式通过象征符号而获致和传递;文化代表了人类群体的显著成就,包括他们在人造器物中的体现;文化的核心部分是传统的(即历史的获得和选择的)观念,尤其是他们所带来的价值;文化体系一方面可以看做活动的产物,另一方面则是进一步活动的决定因素。”4这一对文化的综合定义基本为现代东西方的学术界所认可。会展文化的概念实际上是大的文化概念的衍生品,而文化概念的多义性、歧义性和不确定性,使得人们对会展文化的概念也会有不同的界定。陈泽炎先生的“会展文化”是从广义文化的角度来界定的,这在文中就有说明。他的“会展文化”概念,相对更加全面地说明了会展活动在各个层面上所体现出来的文化内涵。而陈红进先生提出的“会展文化”,实际上是在会展产业这一具体层面上,对会展活动中表现出的各项文化内容的阐释。在会展活动的举办过程中,产业文化特征从总体上以及各个层面均会有所表达和展现,其组织者在筹备和操办的过程中对所依据、遵循的社会心理和意识形态等方面的文化内质也会在活动中凸显出来。总之他们都在各自文中提出了会展文化文化产业的关系,强调从会展产业的视角,来探讨其产业文化的品味与本质。二、文化与产业“产业”一词最早专指农业。在人类迈入资本主义大生产时代后,产业转而主要指工业。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曾将产业表述为从事物质性生产的行业,成为唯一的定义。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服务业和各种非生产性产业迅速发展,使产业的内涵发生了变化,不再专指物质产品生产部门,而是指“生产同类产品(或服务)及其可替代品(或服务)的企业群在同一市场上的相互关系的集合”。5产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是随着人们的认识水平和社会生活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产业概念有第一、二、三产业的划分,虽然世界各国对三次产业的划分并不完全一致,但一般地说,第一产业对应的是广义的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第二产业对应的是广义的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供水、电力等)和建筑业;第三产业则对应着广义的服务业,即第一和第二产业以外的各业。三次产业分类是对全部经济活动的最简明分类,在发展经济学和国民经济核算中广泛运用6。不同的时代,文化与产业会呈现出不同的关系特征。传统上,尤其在物质匮乏年代,二者往往被看成是对立的。文化被定为成高尚、纯欣赏性的,任何沾染了商业化的文化活动都被认为是被钱所收买的,庸俗的;产业也忽略文化的经济价值,认为文化不能产生利润,没有人在这上面投资。然而历史发展到21世纪,这种情况已经发生变化。一方面,产业可以推广、宣传和扶植文化事业,资本的进入大大有利于文化的保存和发展;另一方面,文化使得产业更具有卖点,加强了产品特色。直接或间接的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在文化消费日益高涨的今天,文化和产业是既对立又互补的关系。7经济的发展,产业的发展不断走向文化,而文化的发展也不断和产业部门结合起来,最终出现了文化产业。这是一个必然的客观的发展过程。文化产业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产业,主要指以文化产品作为商品进行资产增值,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被公认为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朝阳产业”。目前文化产业在我国发展迅速,从经济角度来讲,文化产业是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高的新兴产业,这对于转变我国高消耗、低效益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具有重要的意义。三、会展文化产业会展业作为文化产业之一,是人类社会有意义的重要文化活动之一,一直以来都是各国政府、企业所关注的焦点。脱胎于欧洲十二世纪集市的会展活动,本身就是人类物质文化交流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18世纪欧洲工业的快速发展,人类迎来了激动人心的产业革命,1851年的伦敦“水晶宫”博览会即是这次产业革命的见证,这是真正意义的第一个世界性的博览会,目的就是为炫耀英国工业革命后的伟大成就。今天的会展业作为一种复杂多样的经济文化现象已经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层面,会展的内容形式、功能结构都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一个高端的会展活动所带来的直接和附加价值是不可预期和评估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中国的形象和地位,使全世界的人认识了北京,了解了中华5000年的灿烂文化,这种有形、无形的影响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在全球化的消费社会背景下,传统文化正逐渐淡出,商业文化活动因其扩张性、侵略性和高效性将占据主导地位,文化与产业结合来提高文化吸引力、增强产业竞争力将成为文化和产业的生存法则。会展活动可以把一个产业的相关信息进行集中整合,加大传播速度和范围,同时也建立了一个深入探讨产业发展,互相交流成功经验的平台。每一次相关产业展会的举办,都会使这个产业得到一次大的提升。此外会展活动带来的经济效益巨大,它在本质上几乎是一个“免费”的商品,也就是说游客只是消费,而不能从当地带走什么,故称为单向性消费经济,是运用于城市再生策略的主要工具之一。在西方发达国家,每年有几千亿美元用于会议的消费,而目前在中国,会议的产值也在千亿人民币以上。通过会展活动的举办,人们可以达成多方面的目标需求,给诸多相关产业带来经济增长。会展业会直接影响一个地区的多种产业消费,比如,酒店业、旅游业、广告业、交通业等。会展行业的发展会极大的拉动内部消费,改变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会展业已经从原来的展示产品、进行贸易或解决某些问题的单一层面聚集,发展到现在与各个领域相互交错的多元化经济文化活动。其中所表现出的对自身产业文化的阐释和体现,呈现出一种纷繁复杂多层次的文化内容。会展业要得到持续的发展,应该整合自身文化资源,深入研究其产业文化的实质,借助创意、想象力的开发、充分提高会展活动的文化品味,以此创造产业生机,扩大产业平台,推动业态交流,最终体现会展文化产业的价值。中国会展经济要得到健康的发展,究其根本,文化是最本质的生命力。目前全球金融危机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相信会展业会借助文化竞争力推动更多的产业复苏,同时创造出自身产业持续发展的模式和方向。参考文献1首届中国国际会展文化节盛装开幕。新浪财经,http//finance.sina.com.cn2陈泽炎.会展文化概念辨析J.中国会展,2005,143陈红进.与会展文化有关的几个概念辨析J.商场现代化,2008年4文化的概念.律师文化网,http//www.lawyerculture.com/Article_Show.asp?ArticleID=6165姜昕著.产业政策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M.6于立,钱勇,张嫚,产业经济学定位涉及的几个基本概念。http//www.docin.com/p-447706.html7郭鉴著.地方文化产业经营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

  • 标签:
  • 作者:
  • 学科: 经济管理 > 企业管理
  • 创建时间:2009-09-19
  • 出处:《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09年第9期
  • 机构:在一次培训课上,将要讲到企业领导者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时,我先给大家讲了一个齐桓公的故事:齐桓公喜欢穿紫色衣服,于是很多齐国人都穿起了紫色衣服。一时间,紫色衣料价格猛涨,一匹紫色布的价格超过五匹素色布的价格。闻听此状,齐桓公发愁了,于是向管仲讨计,管仲回答:“主公如果想制止这种局面,就不再穿紫色衣服。同时你还应该对人说:‘我非常讨厌紫色染料的气味。’如果有人穿着紫色衣服来见你,你一定要说:‘离我远点,我讨厌紫色染料的臭气!’”齐桓公照方抓药,结果,当天所有的近臣就不再穿紫色衣服;到第二天,国都临淄已没人穿紫色衣服;第三天,整个齐国也找不到一个穿紫色衣服的人了。听完这个故事,大家都露出了会意的微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翻译与文化一直是外语界热议的话题。文化翻译过程涉及对文化现象的译介难题和对翻译与文化两者互动关系的动态把握。借助对原语和译入语中所承载的文化象征意义的符号学分析,就能够将文化翻译现象从形象联想、隐喻、特有词汇三种视角加以区别对待。汉英互译的例证说明,这三种翻译文化的方法论都根植于一种认识:翻译不仅是语言的翻译,更是语言所蕴涵和承载的文化的翻译。只有通过文化翻译才能译出好的作品。

  • 标签: 翻译 文化 语言 符号学 象征意义